过刊浏览全年目次虚拟专辑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4-25
  
  • 全选
    |
  • 李丹, 李旭浦
    摘要 ( ) PDF全文 ( )
    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要素。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效应分解视角考察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就直接效应而言,数据要素能有效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研究结论稳健;②就间接效应而言,企业新质创新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在数据要素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③就乘数效应而言,在新质创新与劳动力技能结构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数据要素具有放大、叠加与倍增作用;④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在竞争激烈、高新技术与非重污染行业明显,且在数字基础设施完备、数据人才高水平集聚与数据开放地区更加有效。研究结论可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李丹, 李旭浦. 数据要素如何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效应分解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12., doi: 10.6049/kjjbydc.L2024XZ446.
    Li Dan, Li Xupu. How do Data Elements Empower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f Enterprises?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 Decomposi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12., doi: 10.6049/kjjbydc.L2024XZ446.

    分享
  • 康健, 曹执令, 谢诗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典范,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命题。首先,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概念模型;其次,从有效驱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协同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持续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3个维度解析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再次,以专精特新企业中的翘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解析数据要素、冗余资源和动态能力在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的组态效应,概括出四类能够催生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即“协同—突破型”、“感知—重构型”、“挖潜—牵引型”和“内驱—开拓型”,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结合理论推演和组态分析结果提出实践启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完善提供探索性分析思路,为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实践指导。

    康健, 曹执令, 谢诗蕾. 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及其适配组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3-23., doi: 10.6049/kjjbydc.L2024XZ533.
    Kang Jian, Cao Zhiling, Xie Shilei.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of Data Element Empowering SSDI Enterprise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Its Adaptation Configu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3-23., doi: 10.6049/kjjbydc.L2024XZ533.

    分享
  • 刘冰冰,刘爱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使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将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分析两类政策工具搭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政府补贴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和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代表的竞争政策均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但税收优惠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创新效应不明显;考虑政策叠加效应后发现,补贴政策和竞争政策共同实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冲突抑制作用,而税收优惠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叠加的冲突效应不显著;在不同行业竞争水平条件下,政策叠加效应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得出,政府补贴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对周边城市创新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竞争政策会产生负向溢出效应。提出推动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间关系,协同推动企业创新。

    刘冰冰,刘爱梅.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协调促进还是冲突抑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24-33., doi: 10.6049/kjjbydc.2024020190.
    Liu Bingbing,Liu Aimei.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s of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 Policy: Coordinated Promotion or Contradictory Suppress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24-33., doi: 10.6049/kjjbydc.2024020190.

    分享
  • 王海花,龚燕燕,李雅洁,李树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作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通过整合知识网络资源和治理联盟组合合作网络实现突破性创新。基于断层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邻近性视角,探究焦点企业知识网络分裂断层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合作网络关系分裂断层和地位分裂断层的调节作用以及地理邻近性和行业邻近性的三阶调节作用。以2009—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知识网络分裂断层能促进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合作网络关系分裂断层和地位分裂断层负向调节知识网络分裂断层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②地理邻近性可缓解关系分裂断层的负向调节作用,行业邻近性能缓解地位分裂断层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网络分裂断层和企业突破性创新研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王海花,龚燕燕,李雅洁,李树杰. 网络分裂断层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邻近性的三阶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34-44., doi: 10.6049/kjjbydc.2024020037.
    Wang Haihua,Gong Yanyan,Li Yajie,Li Shujie. The Impact of Network Divisive Faultlines on Breakthrough Innovation:The Third-Order Moderating Effect of Proxim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34-44., doi: 10.6049/kjjbydc.2024020037.

    分享
  • 杨祎,杨艳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跨国中间品投入矩阵,区分并测度中间品创新来源与增加值流动去向结构特征;根据情境修正序贯生产分工模型,揭示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的作用机理,以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内嵌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型影响,其对价值链主导国的正向影响仅在短期内有效;②关联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增值流具有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对国际增值流的影响持续为负,对价值链主导国具有长期正向影响;③自主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以及价值链主导国国际增值流呈U型影响;④国内国际增值流发展与分工位置提升存在伴生效应。研究结论为明晰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互动关系提供新视域,为纾解双循环协同治理困境提供参考。

    杨祎,杨艳萍. 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45-56.,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059.
    Yang Yi,Yang Yanping. Impact of Heterogeneous Intermediate Product Innovation Flow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alue-Added Flow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45-56.,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059.

    分享
  • 于宝君,宫婷婷,朱慧敏,李雪灵
    摘要 ( ) PDF全文 ( )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动态资源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切入点,基于“资源—能力—行为”逻辑构建链式中介框架,探究数智技术应用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这一影响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创新资源配置、双元创新能力在数智技术应用与服务化转型间既发挥独立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人力资源配置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创新经费资源配置对利用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可为数智时代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针对性路径建议和决策支持。

    于宝君,宫婷婷,朱慧敏,李雪灵. 数智技术应用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创新资源配置及双元创新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57-68., doi: 10.6049/kjjbydc.2023110581.
    Yu Baojun,Gong Tingting,Zhu Huimin,Li Xueling.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ervit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Du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57-68., doi: 10.6049/kjjbydc.2023110581.

    分享
  • 滕莉莉,李任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大国博弈影响全球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以2017—2022年121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博弈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冲击下,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且呈现滞后性和短期性;渠道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通过储备无形资产、增强成长能力、拓展价值发现渠道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代理成本较低、承担适中和较少社会责任、控制管理层基础薪酬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受“实体清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未显著影响创新持续性。原因在于创新绩效的周期效应,而组织韧性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潜在动因。结论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可丰富大国博弈与贸易战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滕莉莉,李任龙. 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69-80., doi: 10.6049/kjjbydc.2023100777.
    Teng Lili,Li Renlong. The Impact of Inclusion in the U.S. Entity List on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A-share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69-80., doi: 10.6049/kjjbydc.2023100777.

    分享
  • 张凯云,王庆金,石仁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水平划分二维四象限组合,探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利用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匹配一致情景下,高路径依赖战略—高组织韧性能力一致性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和同化效应越强(vs低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而利用效应水平则相反;在匹配不一致情景下,低路径依赖战略和高组织韧性能力组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及利用效应(vs高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此外,高水平政策支持能够显著调节路径依赖战略、组织韧性能力匹配一致情景和匹配不一致情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张凯云,王庆金,石仁波.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路径依赖战略与组织韧性能力匹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81-92., doi: 10.6049/kjjbydc.2024030138.
    Zhang Kaiyun,Wang Qingjin,Shi Renbo. The Impact of Path-Dependent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Match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olicy Suppor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81-92., doi: 10.6049/kjjbydc.2024030138.

    分享
  • 崔静,程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规模城市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中介作用机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降低信息披露成本、营造良好自主研发环境3种途径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正向赋能本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而且对邻近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可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提供经验证据。

    崔静,程文.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93-103., doi: 10.6049/kjjbydc.2023110754.
    Cui Jing,Cheng W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Enabling Digital Industry Innovati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and Spatial Effec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93-103., doi: 10.6049/kjjbydc.2023110754.

    分享
  • 恽世心,栾春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探索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及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5—2022年中国城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专利质押融资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深入探究专利质押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内在作用机理表现为,专利质押融资试点通过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与金融资产配置,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效率、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恽世心,栾春娟. 专利质押能否助力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04-115., doi: 10.6049/kjjbydc.2023120175.
    Yun Shixin,Luan Chunjuan. Can Patent Pledges Help China's High-Qualit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Pilo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04-115., doi: 10.6049/kjjbydc.2023120175.

    分享
  • 刘晓燕,孙丽娜,单晓红,韩晟熙
    摘要 ( ) PDF全文 ( )
    创新网络社团绩效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可以提升社团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多异质性知识。基于嵌入性理论,从组织嵌入性与网络嵌入性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分析框架,借助NCA、fsQCA方法探索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实证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果发现:第一,知识宽度、知识深度、社会价值、凝聚性、合作强度是影响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中,知识宽度对创新绩效具有中等水平的影响,但单个条件均不是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二,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可分为知识资源驱动型和社会资源驱动型。知识资源驱动型包括“纵深—研发”型、“跨界—开拓”型,社会资源驱动型包括“协同—探索”型、“聚力—深耕”型。第三,在知识资源驱动型中,合作强度与社会价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在社会资源驱动型中,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凝聚性组合存在替代关系。

    刘晓燕,孙丽娜,单晓红,韩晟熙. 嵌入性视角下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16-127.,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442.
    Liu Xiaoyan,Sun Lina,Shan Xiaohong,Han Shengxi.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ath of Innovation Network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 An Example of Chinese IC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16-127.,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442.

    分享
  • 杜鹏程,翟守群,陈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领导跨界行为有利于获取、梳理和传递外部复杂资源,对员工韧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侧重探讨领导者在企业内部的行为对员工韧性的影响,关于领导者与企业外部环境互动对员工韧性的影响缺乏关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从认知和能力视角构建领导跨界行为影响员工韧性的双中介模型,并探讨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通过3个阶段收集226份领导—员工匹配数据,检验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结果表明,员工自省和能力演化在领导跨界行为与员工韧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数字化水平促进领导跨界行为通过员工自省和能力演化对员工韧性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凸显领导跨界行为在数字时代的积极作用,可为企业在复杂情境下促进员工韧性水平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杜鹏程,翟守群,陈云. 数字时代领导跨界行为对员工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与能力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28-137., doi: 10.6049/kjjbydc.2024060636.
    Du Pengcheng,Zhai Shouqun,Chen Yun. The Impact of Leader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on Employee Resilience in the Digital Age:The Perspectives of Cognitive and Cap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28-137., doi: 10.6049/kjjbydc.2024060636.

    分享
  • 徐占东,李洪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创业模式具有深层次社会逻辑和绿色理念特征。新创企业者的创业行为往往受到创业导师指导风格的影响,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理论模型,利用410份新创企业者样本数据研究创业导师指导风格对新创企业者可持续创业行为的影响,并重点剖析创业卷入的中介作用和创业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创业导师指导风格对新创企业者可持续创业行为、创业卷入具有促进作用,且机会增强型导师指导风格影响作用最大;②创业卷入在创业导师指导风格对新创企业者可持续创业行为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③创业生态在创业导师指导风格、机会增强型导师指导风格、能力增强型导师指导风格与创业卷入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创企业者可持续创业行为与导师指导风格的关联性,为创业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为促进新创企业创新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徐占东,李洪波. 创业导师指导风格对新创企业者可持续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创业卷入的中介作用与创业生态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38-149., doi: 10.6049/kjjbydc.2024080559.
    Xu Zhandong,Li Hongbo.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Mentors′ Mentoring Styles on the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Startup Entrepreneurs: The Medi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volvemen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38-149., doi: 10.6049/kjjbydc.2024080559.

    分享
  • 许成磊,杨伯儒,谢晖,缪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数字创新环境为参与者创新行为研究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数字创新个体/团队行为研究已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对于个体创新行为的心理动因仍存在矛盾观点,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及潜在作用机理有待梳理。为揭示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与作用逻辑,结合2010—2023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数字创新、创新团队、团队行为以及三者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探讨数字创新的团队行为研究导向,从参与者情绪、认知、决策逻辑3个方面揭示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的影响特征,并结合关键文献从开放感知机理、交互适应机理、创生决策机理3个方面归纳这些特征的作用机理。结论可丰富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特征理论,完善数字创新团队行为作用机理分析,为调和数字创新个体行为心理动因的矛盾观点提供理论参考。

    许成磊,杨伯儒,谢晖,缪彬. 数字创新团队行为特征与作用机理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 42(8): 150-160.,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654.
    Xu Chenglei,Yang Boru,Xie Hui,Miao Bin. Research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am Behaviors in Digit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5, 42(8): 150-160., doi: 10.6049/kjjbydc.2024010654.

    分享
浏览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