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the help of TOE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study adopts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analysis (NCA)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ix antecedent conditions on digital platform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at the three levels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he analysis focuses on forty online healthcare digital platforms.The variables include platform digital functionality,platform digital technology,human resources,financial security,platform policy environment,and platform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standardizes the data and assigns appropriate weights to each variable to ensure a balanc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It establishes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ithin the model,and subsequently calibrates both the antecedent and outcome variable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analysis,offering a nuanced view of the synergies among multiple factors and their collective impact on platform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first,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no single factor is sufficient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of digital platforms.In other words,the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of digital platforms is affected by the joint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 rather than a single factor.Second,there are 3 paths to achieve 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of digital platforms,namel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synergistic policy environment-driven (H1),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synergistic digital platform policy environment-driven (H2) and organization-environment synergistic human resource-driven (H3).Third,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especially financial security,play a central role in all three 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driven paths and are the main conditions for digital platforms to achieve 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Fourth,there are four non-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realization paths for digital platforms.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latform policy environment of the grouping NH1 platform are lacking; the digital functions and technology of the grouping NH2 platform are lagging behind; and the grouping NH3 and NH4 are lagging behin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and environment.The four non-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realization paths have an asymmetr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realization path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this paper proposes that,firstly,in order to attain a high degree of entrepreneurial quality,digital platforms should adopt a holistic approach to system coordination,integrat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competencies.Secondly,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resources,platforms must rationally integrate and reorganize them in alignment with their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operational realities.Given the finite resources,platforms should also leverag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ir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Finally,to align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gital platform itself,a suitable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path should be sought.Managers should consid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latform in depth,judg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nterprise in terms of technology,function,scale,resources,policy,public opinion,etc.,and choose an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path that matches the platform'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The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re threefold.First,the paper reveals the effective path for digital platform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ntrepreneurship.Second,it constructs a model of the group effect of digital platform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s,which enriches and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context of the TOE theoretical framework.Finally,the hybrid method combining fsQCA and NCA is introduced into digital platform research,which expand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multi-factor combination effect behind high-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on digital platforms.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创业为支撑。作为创业的重要情境因素,数字技术以可再编辑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所衍生的低边际成本、数据要素普惠价值和网络外部效应等特征,使其在开发创业机会、获取创业资源和实现价值创造等方面具有显著竞争优势[1],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成长率。例如,Airbnb、Netfix、今日头条等数字平台通过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创业机会,突破传统企业线性发展模式,实现引爆式成长,成为催生创业新形态、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关键载体,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创业活动成为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并非所有数字平台都能促进创业高质量发展,部分数字平台利用平台数据垄断,提出“二选一”的强制要求,通过巨额补贴和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与创业企业发生摩擦和冲突,导致创业企业成长乏力,或遭到平台封杀。因此,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平台采取哪些策略组合促进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以避免以“高数量、低创新、低成长”为特征的低质量创业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诠释数字平台创业这一现象,学界作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在影响效应方面,部分研究认为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创业企业通过资源编排实现平台与用户间的复杂联系[2],利用数字平台开放性积累大量用户数据和资源(蔡莉等,2021),从而突破企业资源约束和技术瓶颈,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价值,不但能够帮助创业者创业,还能促进经济发展[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产业布局,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朱秀梅等,2020)。王节祥等(2023)认为,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先入优势,数字平台巨头具备赢家通吃的垄断特性,创业企业的新生劣势被进一步放大。实际上,数字技术触发的机会张力和资源扩展性给数字平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数字平台企业创业过程会受到动荡、复杂技术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能动主体,数字平台企业根据技术类别和战略情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并推动组织变革。在影响因素方面,学者多从单一视角出发考察数字平台策略、数字化程度等对数字平台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台排他策略和规模策略会在不同数字化平台功能作用下对平台创业产生不同影响(缪沁男等,2022),数字平台开放性策略对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具有积极影响(杨勇等,2022)。数字化功能影响数字平台企业互动频率和效率[4],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创业质量具有积极影响[5]。总之,先前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借鉴,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学者虽然认识到数字平台对创业质量的双重影响,但未揭示这种非对称复杂影响机制;二是学者虽然从组织内外因素协同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数字平台绩效的影响[6],但未系统研究数字平台创业质量问题。
数字平台创业具有整体性特征,仅从单一层面无法揭示创业活动的本质[1]。传统回归分析法注重对单个要素净效应的探讨,忽视了各要素间的综合效应,仅采用传统回归法研究单一因素对数字平台创业的影响或分析多因素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净效应存在一定局限。鉴于此,本文采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探讨是否存在影响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卡脖子”因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驱动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联动效应和多元复杂路径,探寻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最优组合,以期为平台企业开展高质量创业活动提供借鉴。
数字平台创业是数字技术情境下创业的一种新形态,是数字技术在创业场域的创新应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本质上是基于技术应用情景的综合性分析框架(邱泽奇,2017),可根据不同行业领域选择技术、组织、环境3个维度内容。因此,TOE框架与数字平台创业问题在研究情景上具有较高契合度。此外,与传统创业形式不同,数字平台创业是平台企业、用户、互补者协同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参与者之间相互依赖、资源互补,使得数字平台创业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动态特征[7]。通过识别单一因素解决数字平台创业的复杂问题较为困难,且难以令人信服。数字平台创业受多层次前因交叉条件的影响,不仅包括数字平台技术和平台功能,也包括与技术特征相匹配的组织内部协同因素和环境因素[8]。可见,从研究内容看,TOE研究框架与本研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综合考虑技术、组织、环境3个层面的前因条件,构建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理论模型,探究不同层面前因条件组合与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复杂因果关系。
1.1.1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包括平台数字功能和平台数字技术两方面内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流网、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数字平台型企业搭建出具备多元化数字功能与个性化数字技术的平台。技术能力观认为技术是企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充分阐释平台数字功能与平台数字技术在数字平台型企业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平台数字技术助力数字平台型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培育发展新动能,是平台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创业的核心要素。一方面,平台数字技术助力企业高效整合多元创新主体,突破数据孤岛,强化资源流通性和协作便携性[2],以打造高质量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平台数字技术能促进平台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新与拓展,进而塑造企业独特竞争优势。平台数字功能反映数字平台型企业对知识和资源的开发能力,以及将知识与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应用的能力。平台数字功能可吸引异质平台参与者,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层次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强用户交易意愿,提升数字平台型企业创业质量。
1.1.2 组织层面
组织层面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内容。人力资源反映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中的集中度。一方面,平台人力资源越丰富,劳动分工越专业化,越能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平台人力资源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在风险分担和资源获取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有助于企业生产研发效率提升,从而提高数字平台型企业创业质量。创业资源学派认为,创业活动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价值创造、赢取竞争优势的过程(徐广平等,2020)。创业活动开展、平台企业发展与企业拥有的资金密切相关,只有企业获取充足的资金,才能开展深层次创业活动。相反,当组织识别到能增强自身价值的机遇时,若受到资金约束,往往会被迫放弃机会。因此,平台资金是数字平台创业的基本保障。
1.1.3 环境层面
在数字平台型企业从事创业活动过程中,动态、复杂、不确定的内外部综合生态环境对平台创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层面主要分为平台政策环境和平台舆论环境两个维度。平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向企业所在市场传递认可信号[9],使数字平台型企业更易获得投资者信赖,并通过补贴等方式为数字平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平台政策作为引导数字平台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可提高平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抵御能力,激发数字平台创业活力。平台舆论环境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环境,能够增加数字平台曝光度,吸引大众注意,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数字平台信息资源交换效率,使平台获得更多参与者支持,提高数字平台企业创业质量。
数字平台型企业高质量创业的前因条件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赖、联动匹配。如技术应用能推动组织结构变革与发展,而组织是技术得以施展的结构性保障,两者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具有深远影响[10]。又如,技术有助于促进创业者和环境互动,进而开发创业机会[11]。当今,中国正处于数字经济的红利时代,数据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12],为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若数字平台型企业未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其高质量创业进程就会受阻。鉴于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深入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6个前因条件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联动影响。
图1 理论模型
Fig.1 Research modal
本文采用NCA和fsQCA混合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组态视角检验TOE框架下6个前因条件影响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多重并发因果和非对称性复杂因果关系,这与采用代数及布尔逻辑检验的fsQCA研究方法高度契合。虽然fsQCA方法既能对前因条件充分性进行检验,也能对其必要性进行检验,但必要性分析只能开展定性研究,可能导致特定水平的必要条件被遗漏[13]。因此,运用NCA方法可从定量视角刻画前因条件的必要性程度,以对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卡脖子”因素进行精准识别,并对fsQCA方法作出有效补充。
本文重点研究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前因组态,研究对象为数字平台。基于数据可得性,以点点数据平台在线医疗类应用排行榜IOS系统中100个在线医疗APP为研究对象。初始样本筛选原则如下:①案例兼具异质性和同质性特征,样本需满足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差异化的要求,且具备高质量创业和低质量创业可比性特征;②符合数字平台特征。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保证选取的数字平台均为在线医疗APP,且能够获取相关信息。本文收集在线医疗数字平台相应数据资料,鉴于数据完整性,最终确定40个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企查查官网、点点数据网、新闻报道、在线医疗APP官网。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Table 1 Description of variables and data sources
变量 变量说明 数据来源 平台数字功能数字平台主要功能数量、是否为专科类问诊平台在线医疗APP官网平台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型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企查查官网人力资源数字平台入驻医生数量、企业员工数量在线医疗APP官网、企查查官网资金保障数字平台型企业成立至今的融资轮数、累计融资金额在线医疗APP官网、新闻报道、企查查官网平台舆论环境数字平台型企业新闻舆情数量企查查官网平台政策环境数字平台型企业战略与医疗政策的匹配度新闻报道创业质量数字平台发展性、规模性、创新性创业质量点点数据官网
1.4.1 前因变量
根据TOE理论框架并结合在线医疗类APP的特点,选取6个前因变量,对相关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和加权计算,变量测量方式如表2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表2 前因变量测量方式
Table 2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ntecedent variables
变量 测量方式 占比(%)平台数字功能APP功能数量50是否为专科类问诊平台50平台数字技术专利数量50知识产权数量50人力资源入驻医生数量70企业员工数量30资金保障企业成立至今的融资轮数50累计融资金额50平台舆论环境新闻舆情100平台政策环境医疗政策匹配度100
(1)平台数字功能。Tiwana[14]认为,数字平台服务于两大总体功能:系统分解与系统集成。在线医疗平台一方面通过不断推出新功能提升平台可扩展性,另一方面通过专注于特定专科服务来集成和整合特定领域参与者,进而提升平台核心竞争力。借鉴刘璇等[15]的研究,从平台功能数量和定位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其中,数字平台功能数量用APP累计拥有的主要功能数量表征,具体包括是否拥有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图文问诊、电话问诊、视频问诊、健康商城、家庭医生、线上处方药、海外就诊、社区、疫苗服务、健康资讯、知识库、预约手术、健康管理、私人医生、医生评价、医生排班等 18 种功能,拥有则记为1,否则为0,总数越高说明在线问诊APP功能越完善。根据医疗平台定位将其划分为综合类和专科类医疗,专科类记为1,综合类记为0。平台数字功能由APP功能数量(50%)和是否为专科类平台(50%)通过加权计算得出。
(2)平台数字技术。平台数字技术反映平台技术能力,核心数字技术的采用有利于促进平台知识流入与流出。参考陈晓等[16]的研究,以数字平台型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和知识产权数量测量平台企业数字技术水平,通过对专利数量(50%)和知识产权数(50%)进行加权计算得出。
(3)人力资源。劳动创造价值,人力资源是数字平台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参考陈宏伟等(2024)的研究,采用企业技术服务人数衡量人力资本,通过对在线医疗平台入驻医生数量(70%)和企业员工数量(30%)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本文对在线医疗平台入驻医生数量的设定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平台入驻医生数量影响用户群体规模和用户服务体验,进而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二是医疗服务型平台以专业医疗技术为主要竞争优势,在企业人力资源架构中平台入驻医生数量更加重要。
(4)资金保障。任何企业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通过对在线医疗企业成立至今的累计融资金额(50%)和融资轮数(50%)进行加权计算得出。
(5)平台政策环境。平台政策是政府出台的用以优化平台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政策法规,平台企业增强与政府政策的契合度能够激发数字平台创业活力、提高数字平台创业能力[17]。本文采用在线医疗平台企业与医疗政策的匹配度衡量,通过检索在线医疗企业相关信息是否与医疗政策相符合得出,有则记为1,无则记为0。
(6)平台舆论环境。无论是数字平台还是平台参与者都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数字平台成长与发展受各种舆论的影响,积极、健康的舆论能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扩大用户群体,提升数字平台创新绩效。因此,本文选取数字平台型企业新闻舆论数量测量平台舆论环境。
1.4.2 结果变量
数字平台创业具备信息传播迅速、直接交互、快速迭代等特征,创业质量是对企业创新性、成长性、经济效益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评价,仅从单一方面难以对数字平台创业水平进行客观测度。因此,本文结合高质量创业内涵,参考彭伟等(2022)的研究,从创业规模、创业发展和创业创新3个方面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进行衡量。
(1)规模性创业质量。本文参考刘璇等[15]的研究,采用APP日均下载数量衡量规模性创业质量。
(2)发展性创业质量。本文借鉴Chevalier等[18]的观点,综合使用APP评分数量和评分指标的平均值测量数字平台发展性创业质量。其中,关于APP评分数量,为减小客户群体数量及行为习惯造成的评分数量误差,本文参考Windrum[19]和关健等[20]的做法,将评分数量从高到低按照20%间距划分等级并对其进行赋值。具体而言,将前20%记作5,20%~40%记作4,40%~60%记作3,60%~80%记作2,80%~100%记作1。
(3)创新性创业质量。借鉴傅锋等(2021)的研究,将数字平台创新性创业质量划分为新颖性和敏捷性两个方面,用两个指标的平均值测量创新性创业质量。其中,新颖性参考Ye等[21]的研究,采用APP近一年不同版本内容的更新数量测量;同样,敏捷性也参考Ye等[22]的研究,采用APP近一年的更新次数测量。为克服指标间信息重叠问题,使数据度量更加客观和准确,本文参考关心[5]的做法,采用熵值法对创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结果变量测量方式
Table 3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outcome variables
结果变量二级指标熵权法权重(%)测量方式占比(%)创业质量规模性创业质量0.62在线医疗APP近30天内日均下载数量100发展性创业质量0.09在线医疗APP应用商场评分数量50在线医疗APP应用商场评分综合50创新性创业质量0.29在线医疗APP近一年更新内容数量50在线医疗APP近一年更新次数50
校准是指根据锚点为案例前因条件和结果赋予集合隶属分数的过程。参考Fiss等[23]的研究,将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数字技术、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平台舆论环境5个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按照案例数据的上分位数(75%)、中位数(50%)、下分位数(25%)分别设定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3种。由于平台政策环境变量为0-1变量,故不进行校准。各变量校准锚点设定及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各前因变量最小值均为0,平台数字技术与平台舆论环境最大值均为1,平台数字功能、人力资源、资金保障最大值分别为0.778、0.705、0.806,而创业质量的最小值为0.019,最大值达到0.958。
表4 变量校准锚点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Table 4 Calibration anchor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变量模糊集校准完全不隶属交叉点完全隶属描述性分析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平台数字功能0.1110.2220.3890.2720.20600.778平台数字技术0.00020.00060.0030.0300.15801人力资源0.0040.0250.0570.0650.12600.705资金保障00.0230.1060.0860.16700.806平台舆论环境0.00020.0040.0120.0880.22501创业质量0.0970.1710.2590.2140.1850.0190.958
必要条件分析用以检验结果集合是否为某个条件集合的子集。NCA对于必要条件的判断指标主要包括效应量和瓶颈水平,其中效应量刻画的是前因条件对结果变量的约束程度,瓶颈水平刻画的是当结果变量出现最大值时,前因条件应达到的最大值[24]。NCA效应量分析包括上限回归(CR) 和上限包络(CE)两种估计方法,分别用于处理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参考杜运周等(2020)的研究,本文同时采用CR和CE两种方法对变量进行检验。
表5为基于NCA方法的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必要条件分析结果。根据Dul[13,25]、Vis等[26]给出的必要条件判断标准,当前因条件效应量(d)不小于0.1、蒙特卡罗仿真置换检验示效应量显著(P<0.05)且精确度大于95%时,则认为前因是结果的必要条件。由表5可知,平台数字技术、资金保障和平台舆论环境的效应量小于0.1;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政策环境效应量虽大于0.1,但其P值大于0.05;人力资源效应量虽大于0.1,但其精确度小于95%。可见,任何单个前因变量均不是构成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必要条件。
表5 基于NCA的创业质量必要条件分析结果
Table 5 NCA of the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conditions
前因条件方法精确度(%)上限区域范围效应量P值平台数字功能CR950.1720.730.2360.111CE1000.2530.730.3470.071平台数字技术CR950.0020.9390.0030.125CE1000.0030.9390.0030.129人力资源CR900.0850.6620.1280.042CE1000.1120.6620.1700.028资金保障CR62.50.0510.7570.0670.089CE1000.0580.7570.0770.121平台舆论环境CR950.0020.9390.0020.387CE1000.0030.9390.0030.407平台政策环境CR1000.2810.9390.3000.095CE1000.5630.9390.5990.095
注:同时使用CE、CR两种方法增强结果稳健性,p值采用NCA方法中重抽次数10 000置换检验得出
表6为NCA方法瓶颈水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要达到90%水平的高创业质量,需要63.4%水平的平台数字功能、0.6%水平的平台数字技术、29.6 %水平的人力资源、12.8 %水平的资金保障、0.5%水平的平台舆论环境以及83.3%水平的平台政策环境。本文进一步采用fsQCA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单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见,单一前因条件的一致性均低于0.9,说明本文中所有单个前因条件均非必要条件,单个条件对结果的解释力较弱。因此,从系统观视角对创业质量进行组态分析很有必要。
表6 NCA瓶颈水平分析结果(%)
Table 6 NCA bottleneck levelanalysis results(%)
高质量创业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数字技术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平台舆论环境平台政策环境0NNNNNNNNNNNN10NNNNNN0.5NNNN20NNNNNN2.0NNNN30NN0.02.43.6NNNN403.10.16.95.10.0NN5015.20.211.46.60.116.66027.20.316.08.20.233.27039.30.420.59.70.349.98051.40.525.011.30.466.69063.40.629.612.80.583.310075.50.734.114.30.6100.0
注:CR方法,NN=不必要
表7 fsQCA必要条件分析结果
Table 7 fsQCA analysis results of necessary conditions
条件变量高创业质量一致性覆盖度非高创业质量一致性覆盖度平台数字功能0.6710.6710.4060.407~平台数字功能0.4070.4060.6710.671平台数字技术0.7110.7020.3740.370~平台数字技术0.3620.3690.6990.708人力资源0.6420.6660.4180.434~人力资源0.4540.4380.6780.655资金保障0.7230.7500.3260.339~资金保障0.3620.3490.7600.734平台政策环境0.6290.6340.4250.430~平台政策环境0.4340.4300.6380.632平台舆论环境0.7400.6430.4100.357~平台舆论环境0.2600.3050.5900.695
注:“~”代表逻辑运算的“非”
本文采用fsQCA4.1对案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案例数量和一致性阈值设定范围,将案例频数阈值设为1[27]、将原始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8、将PRI一致性设为0.75。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到复杂解、中间解、简约解3类解,重点分析中间解,并辅之简约解,以区分边缘条件和核心条件。参考Ragin等[28]对结果的呈现方式,组态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产生高创业质量共有3条路径,解的一致性为0.909,覆盖度为0.519,解的一致性与覆盖度均高于临界值,表明实证分析结果可靠。另外,无论是单个解还是总体解的一致性均高于0.8,表明各构型作为结果变量的充分条件具有一定可信度。
表8 产生高/非高创业质量的组态
Table 8 Configuration of high/non-high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前因条件 高创业质量H1H2H3非高创业质量NH1aNH1bNH2NH3aNH3bNH4平台数字功能 ● ●● 平台数字技术 ●● ● 人力资源 ●● ● 资金保障●●●●●● 平台舆论环境●● ●●● 平台政策环境●● ● ●一致性0.9510.9050.897110.8480.9270.8360.886原始覆盖度0.0680.4120.0530.4850.0730.0690.0950.2510.19唯一覆盖度0.0540.3980.0530.0110.0380.0440.0360.1790.165解的覆盖度0.5190.579解的一致性0.9090.885
注:●表示核心条件存在,⊗表示核心条件缺失,●表示边缘条件存在,⊗表示边缘条件缺失,空白表示组态中该条件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下同
为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总体叙事,有效传递每个组态的理论内涵,需对各组态进行命名。为兼顾组态解的整体性与每个组态的独特性[29],参照杜运周等(2022)提出的命名规则,将平台数字功能、人力资源、平台政策环境作为组态命名的“锚”,对3条组态进行命名,将H1命名为组织—环境协同的政策环境驱动型、将H2命名为技术—组织—环境协同的数字平台政策环境驱动型、将H3命名为组织—环境协同的人力资源驱动型。
2.2.1 高创业质量的前因组态
(1)组织—环境协同的政策环境驱动型。组态H1显示,高平台政策环境、高资金保障与非高人力资源为核心条件,互补非高平台数字功能、非高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舆论环境为辅助条件可产生高创业质量。这说明,当数字平台型企业平台建设与人力资源欠佳时,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响应平台政策,营造有利于数字平台运营的公众氛围,进而提升平台创业质量。组态H1产生高创业质量的原因在于:在数字平台型企业创业过程中,政策环境对于数字平台基础建设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组织对资源配置整合起决定性作用。在这种组态中,一方面,创业者可享受创业政策扶持与保障服务,把握市场舆论导向,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指引下推动数字平台发展;另一方面,数字平台型企业将创业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以保证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组织与环境相适配的正向作用下,平台建设的欠缺并不会影响创业质量提升。以卓正医疗为代表的数字平台是这一组态的典型案例,其顺应国家“互联网+”医疗政策,抓住新冠疫情引发的政策机遇,致力于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对患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随着国家对个性化医疗与精准医疗、健康管理与预防医学的日益重视,卓正医疗利用数字平台为病人提供定制化治疗方案,并推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帮助病人预防疾病。虽然该平台只有300多名医生,但其均来自排名前十的医学院。卓正医疗依托国家政策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计划,始终秉持医生数量与医生水平相一致的原则,注重医生专业培训与成长,专注于打造专业化、高层次、高水平的在线医疗平台。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企业发展相辅相成,明星医生与专业平台相互成就、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促进数字平台快速成长和迭代。
(2)技术—组织—环境协同的数字平台政策环境驱动型。组态H2中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数字技术、资金保障、平台政策环境为核心条件。该组态表明,若数字平台型企业具备高水平的平台数字功能、资金保障、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政策环境,可不受人力资源与舆论环境的限制,也能实现较高的创业质量。组态H2获得高质量创业的原因在于:技术复杂性、资源稀缺性和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情境具有高度相关性与互补性[30],这意味着为获取和整合组织资源以适应创业活动需要,企业需调整组织结构。也即,只有数字平台型企业技术、功能与组织现有资源相匹配,同时与外部政策环境相契合才能发挥平台最大潜能,产生高服务价值,进而提高平台创业质量。该组态典型案例包括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微脉、丁香医生等,它们作为国内领先的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各类资源要素齐全、丰富,支撑平台数字技术研发与平台数字功能扩展,促进平台建设,提高平台运营、协调和服务质量。同时,这类数字平台型企业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整合能力及出色的政策解读、响应能力,能够迅速结合实际情况与国家医疗政策导向调整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将机遇转化为实际业务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在政策支撑下实现快速、稳健发展。该路径强调企业技术、组织、环境等前因条件的重要性,指出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各层面要素相互作用和协同是促进创业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3)组织—环境协同的人力资源驱动型。组态H3中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政策环境缺失与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为核心条件,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舆论环境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即使数字平台在功能与政策环境上不占优势,但只要组织资源丰富,再辅之一定水平的平台数字技术与大众关注度,也可实现高质量创业。这是因为,人力和资金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密集度高的人才、雄厚的资金能力一方面能为平台型企业创业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应对和抵御未知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为用户权益和体验提供保障。平台数字技术能优化用户对数字平台的体验,对数字平台舆论的关注有助于获悉企业信息、实现价值共享,保证创业活动可持续性,进而扩大数字平台影响力。因此,在平台数字功能薄弱与非高平台政策环境下,仍能依靠组织资源与平台舆论环境协同提升平台创业质量。平安健康是该组态中较为典型的案例企业。平安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核心旗舰,得到平安集团的全面支持和资源倾斜。平台覆盖29个科室,拥有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专家,吸引超过4 000家合作医院、23万家合作药店、10.3万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与超 2 000 家合作体检供应商,覆盖多品类服务形态。强大的社会合作网络不仅扩大了平安健康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为其吸纳了大量专业化、多维度人才。同时,平台高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数字研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熟悉平台创业领域,针对企业资源禀赋和行业痛点深化平台战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医疗平台服务惠及广大群体。此外,平安健康借助AI技术的领先优势,全面赋能品牌数字化创新能力,实现服务环节100%的AI化,不仅提升了医生工作效率,也优化了诊前患者信息收集流程,增强了用户体验。平安健康依托专业的医疗力量和丰富的服务资源,不仅支撑平台创业战略的顺利实施,还显著提升了用户服务体验,成功打造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服务矩阵。
2.2.2 非高创业质量组态分析
QCA中的因果关系不具有对称性,结果是否出现需要对不同组态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进一步检验4条产生非高水平创业质量的路径。在组态NH1a中,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政策环境作为核心条件缺失,平台舆论环境作为边缘条件缺失,平台数字功能、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作为边缘条件存在。组态NH1b的核心条件与组态NH1a相同,不同之处在于NH1a中平台舆论环境作为边缘条件缺失、人力资源作为边缘条件存在,而NH1b则恰好相反。属于这类组态的数字平台型企业不仅自身数字核心技术相对薄弱,而且无法依靠医疗政策把握行业动向。尽管辅助条件有平台数字功能、人力资源或资金保障与舆论环境,但由于平台数字技术与平台政策环境缺失,也意味着企业难以利用外部资源和信息投身平台数字技术研发,这会制约平台打造竞争优势,阻碍平台企业高质量创业进程。
在组态NH2中,平台数字功能和平台数字技术作为核心条件缺失,人力资源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平台舆论环境和资金保障作为边缘条件存在。属于这类组态的数字平台型企业缺乏数字平台开发技术支撑,平台数字功能不完善,数字平台架构设计缺乏合理性和稳定性,难以吸引优质客户群体,也难以发挥规模优势,最终导致非高创业质量。
在组态NH3b中,平台数字功能、人力资源、平台政策环境作为核心条件缺失,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舆论环境作为边缘条件缺失。属于这类组态的数字平台型企业缺乏高质量创业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亦缺乏从外部环境中挖掘所需资源的能力,难以将企业自身现状与企业战略部署相结合,进而导致非高创业质量。组态NH3a与组态NH3b的核心条件相同,尽管平台舆论环境与平台数字技术在其中起辅助作用,但由于基础资源匮乏,且平台所处政策环境水平不高,数字平台难以实现高创业质量。
在组态NH4中,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舆论环境作为核心条件缺失,平台政策环境作为边缘条件存在,资金保障作为边缘条件缺失。属于这类组态的数字平台型企业缺乏开展创业活动所必备的基础资源和研发技术,仅依靠医疗政策难以支撑平台高质量发展。NH3和NH4的路径表明,数字平台型企业需利用外部环境获取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资源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只有各层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力,才能实现高创业质量。当数字平台型企业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均比较落后时,数字平台将难以实现高质量创业。
若采用不同稳健性方法产生的新组态与原组态存在清晰的子集关系,且一致性和覆盖度变化不足以改变原组态对结果的实质性解释,则说明结果非常稳健(张明等,2019)。首先,本文将PRI一致性由0.75提高至0.8,其余处理方式不变,产生的新组态与原组态完全一致;其次,将一致性阈值由0.8降至0.75,产生的组态基本一致,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可见,本文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表9 稳健性检验结果
Table 9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前因条件高创业质量(一致性为0.8、PRI为0.75)H1H2H3高创业质量(一致性为0.8、PRI为0.8)H1'H2'H3'高创业质量(一致性为0.75、PRI为0.75)H1''H2''H3''H4''平台数字功能 ● ● ●● 平台数字技术 ●● ●● ●●人力资源 ● ● ●●资金保障●●●●●●●●●●平台舆论环境●●●●● ●平台政策环境●● ●● ●●● 一致性0.9510.9050.8970.9510.9050.8970.9510.9050.8960.897原始覆盖度0.0680.4120.0530.0680.4120.0530.0680.4120.1810.053唯一覆盖度0.0540.3980.0530.0540.3980.0530.0490.2810.0470.053解的覆盖度0.5190.5190.566解的一致性0.9090.9090.886
本文以40个在线医疗数字平台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TOE理论框架,运用组态思维和NCA方法整合3个层面 6 个条件因素,探讨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多维组合因素和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
(1)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是构成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必要条件,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受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非某个因素的作用结果。
(2)数字平台高创业质量实现路径有3条,即组织—环境协同的政策环境驱动型(H1)、技术—组织—环境协同的数字平台政策环境驱动型(H2)和组织—环境协同的人力资源驱动型(H3)。每条路径代表技术、组织、环境3个层面不同的配置方式,因此需要充分整合并利用数字平台型企业三方面的资源。其中,技术—组织—环境协同的数字平台政策环境驱动型路径分布最普遍,在当前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中发挥主要作用。
(3)通过横向对比发现,组织条件尤其是资金保障在3条高创业质量驱动路径中均发挥核心作用,是数字平台实现高创业质量的主要条件。因此,数字平台型企业应拓展资金获取途径,关注资金保障在平台创业质量中的普适作用。
(4)数字平台非高创业质量实现路径有4条,其中组态NH1中平台数字技术和平台政策环境缺乏;组态NH2中平台数字功能和平台数字技术落后;组态NH3、NH4中技术、组织、环境3个层面条件均比较落后。4 条非高创业质量实现路径与高创业质量实现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因此,数字平台型企业在塑造高质量创业路径时,应尽量避免抑制创业质量提升的条件组态。
(1)揭示数字平台实现高质量创业的有效路径。数字平台创业是数字创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周文辉等,2024),具有多主体、开放性、多边性等特征[31],不同技术、组织、环境条件组合会形成多元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文在借鉴一般性变量的基础上,选取数字平台创业特征变量(平台数字功能、平台数字技术、平台政策环境、平台舆论环境等),从更加颗粒化的视角分析促进数字平台创业质量提升的复杂非对称性因果关系,响应了相关学者对数字平台创业复杂机制的呼吁(贾竣云等,2023)。
(2)丰富了TOE理论框架。以往学者以TOE为研究框架,围绕“医疗制造企业、元宇宙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王娟等,2024;李大元等,2023;毛军权等,2023)等单一主体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本文从数字平台创业多主体互动性等核心特征出发,借鉴TOE分析框架,构建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组态效应模型,丰富和拓展了TOE理论框架的应用情境。
(3)响应了学者对“组合”方法论的呼吁。必要与充分是两种不同的因果关系(杜运周等,2020),阿瑟等(1997)认为,应采取组合视角研究复杂的系统问题。本文综合运用NCA和fsQCA方法,一方面关注各前因变量与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必要性关系,分析是否存在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提升的“卡脖子”因素;另一方面探讨多个前因条件联动形成的多元路径,揭示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影响因素间的非对称性复杂因果关系,进一步引致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多要素组合效应。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管理者应根据数字平台现有资源配置,对比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的3条路径,结合拥有不同资源禀赋与组织特征的数字平台在差异化环境下的创业活动实施情况,从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3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高质量创业。
(1)由局部优化单一视角转向系统协调全面视角。数字平台创业质量提升是多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高水平前因条件都不足以引发数字平台高质量创业,因此数字平台型企业应兼顾内外,聚焦于提升多方面能力,从而实现高水平创业质量。当数字平台具备高水平数字技术时,应与组织结构、平台情境相结合,实现资源与能力的最佳配置,以发挥最大协同效应。
(2)充分重视资源的核心作用。由高创业质量组态分析结果可知,资金保障在实现高创业质量的3个组态中均存在,体现了组织资源在数字平台创业中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数字平台型企业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与重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资源有限,面临资源约束的数字平台型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环境,挖掘外部资源,为企业创业机会开发和组织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3)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数字平台型企业现状,寻求适宜的创业发展路径。数字平台高创业质量由组织—环境协同的政策环境驱动型(H1)、技术—组织—环境协同的数字平台政策环境驱动型(H2)、组织—环境协同的人力资源驱动型(H3)3条路径实现。管理者应深入考量平台实际情况,判断企业在技术、功能、规模、资源、政策、舆论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与平台资源禀赋及内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创业发展路径。
本文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在研究样本方面,本文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在线医疗平台的40个数字平台案例,属于特定行业的中小样本,未考虑其它类型数字平台与在线医疗平台的差异性。因此,本文研究结论普适性有待提高。未来可选择扩大样本量或增加其它行业数字平台进行研究。其次,数字平台是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创业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仅选取6个前因条件,未来可基于其它理论视角,从不同层面深入挖掘更多前因条件,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组态效应进行分析,以提高研究信效度。最后,在研究数据方面,本文基于两期数据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展开研究,本质上属于静态fsQCA分析,未考虑在时间作用下各前因条件变化对创业质量的差异化影响。数字平台创业质量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数字平台在技术、组织、环境等方面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由于数据受限,本文所选取的案例均处于高度动荡的数字技术环境中,平台政策与平台舆论较为活跃,对于在线医疗平台具有较大的关注度,随着平台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数字平台创业质量提升路径是否呈现出不同特征有待验证。未来可采取动态fsQCA方法,对数字平台进行长期追踪,揭示在不同发展阶段各前因变量动态变化对数字平台创业质量的影响。
[1] 肖雄辉,傅慧.数字创业成长: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3,45(6):118-136.
[2] AMIT R,HAN X.Value creation through novel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in a digitally enabled world[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7,11(3):228-242.
[3] 刘芹.数字化创业研究文献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 (6):77-83.
[4] LIU Y,CHEN D Q,GAO W.How does customer orientation (in) congruence affect B2B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firms'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20,87:18-30.
[5] 关心.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高质量创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4,40(11):132-138.
[6] 万文海,刘龙均.员工与用户内外协同对平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价值共创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1,24(2):72-84.
[7] 焦豪.数字平台生态观: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理论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3,41(7):122-141.
[8] SASHI C M.Digital communication,value co-creation and customer engagement in business networks:a conceptual matrix and proposi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21,55(6):1643-1663.
[9] KLEER R.Government R&D subsidies as a signal for private investors[J].Research Policy,2010,39(10):1361-1374.
[10] 黎江平,姚怡帆,叶中华.TOE框架下的省级政务大数据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基于fsQCA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22,41(1):200-207.
[11] GOZMAN D,LIEBENAU J,MANGAN J.The innovation mechanisms of fintech start-ups:insights from SWIFT′s innotribe competi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8,35(1):145-179.
[12] 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6):135-152,250.
[13] DUL J,VAN DER LAAN E,KUIK R.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for 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20,23(2):385-395.
[14] TIWANA A.Platform ecosystems:aligning architecture,governance,and strategy[M].London:Newnes,2013.
[15] 刘璇,冯程程,李嘉.组态效应下企业资源对在线问诊APP产品价值的影响[J].管理学报,2023,20 (10):1515-1524.
[16] 陈晓,张鑫奥,王育宝.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城市低碳转型路径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41(23):41-51.
[17] 黄绍升,闫春.平台数字赋能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政策导向的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22,41(5):90-97.
[18] CHEVALIER J A,MAYZLIN D.The effect of word of mouth on sales:online book review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2006,43(3):345-354.
[19] WINDRUM P.Leveraging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 in complex technologies:microsoft′s exploitation of standards in the browser wars[J].Research Policy,2004,33(3):385-394.
[20] 关健,吴承逊,董佳敏,等.互补者声誉对进入平台策略的影响:来自APP与平台小程序的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3,43(10):2971-2988.
[21] YE H J,KANKANHALLI A.Value cocreation for service innovation: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vice innovativeness,customer participation,and mobile app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20,21(2):21.
[22] YE H J,CHUA C E H,SUN J.Enhancing mobile data services performance via online reviews[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9,21:441-452.
[23] FISS P C.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2):393-420.
[24] OLIVEIRA T,MARTINS M F.Literature review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s at firm level[J].Electron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valuation,2011,14(1):110121.
[25] DUL J.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 (NCA) logic and methodology of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ausality[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16,19(1):10-52.
[26] VIS B,DUL J.Analyzing relationships of necessity not just in kind but also in degree:complementing fsQCA with NCA[J].Sociological Methods &Research,2018,47(4):872-899.
[27] SCHNEIDER C Q,WAGEMANN C.Set-theoretic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a guide to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28] RAGIN C C.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fuzzy sets and beyo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9.
[29] FURNARI S,CRILLY D,MISANGYI V F,et al.Capturing causal complexity:heuristics for configurational theoriz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21,46(4):778-799.
[30] CASSIMAN B,VEUGELERS R.In search of complementarity in innovation strategy:internal R&D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68-82.
[31] KLEIN A,SORENSEN C,DE FREITAS A S,et al.Understanding controversies in digital platform innovation processes:the google glass cas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0,152:11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