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年 23卷 10期
刊出日期:2006-10-25

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科技管理创新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测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5 肖伟
基于动态平衡模型的虚拟团队跨文化管理框架体系
剖析了虚拟团队的文化差异层面、跨文化冲突及诱因,指出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以Grove-Torbion动态平衡模型为基础,分析了跨文化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跨文化培训如何对虚拟团队文化整合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虚拟团队跨文化培训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团队跨文化管理的战略框架体系。
2006 Vol. 23 (10): 5-8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529KB] ( 680 )
9 蔡继荣;胡培
基于专用性资产及其套牢效应的战略联盟不稳定性分析
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与投入联盟的专用性资产及其套牢问题有关。在一个关于交易模式选择决策的模型中,战略联盟能够带来交易效率的提升,而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同时改变了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谈判能力对比状态,专用资产投入方将面临承受被迫降低交易价格的风险,由此引发了联盟成员之间争夺可剥夺准租的合作冲突,这一冲突可以通过一个囚犯困境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专用资产投入方也可以采取虚报投资成本的策略性行为来规避套牢问题,但这种策略性行为引发的对方成员的策略行为最终使得联盟偏离帕累托最优。
2006 Vol. 23 (10): 9-13 [摘要] ( 754 ) [HTML 0KB] [PDF 177KB] ( 663 )
14 夏维力;杨海光;曾文水
虚拟企业组织网络集成框架研究
依据虚拟企业组织网络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单元模块,定义了虚拟企业组织网络中的实体概念,并对虚拟企业组织网络中实体的生命周期和各实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实体功能维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生命周期、功能的虚拟企业组织网络立体集成框架模型。
2006 Vol. 23 (10): 14-17 [摘要] ( 1953 ) [HTML 0KB] [PDF 421KB] ( 517 )
17 唐卫宁;徐福缘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与大批量定制的整合研究
针对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用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DN)理念推进大批量定制的实施方法,指出SDN管理是实现大批量定制的根本,然后对SDN与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大批量定制环境下SDN管理理念进行了讨论。
2006 Vol. 23 (10): 17-20 [摘要] ( 2081 ) [HTML 0KB] [PDF 70KB] ( 676 )
21 程志超
基于组织竞争力的三维组织设计模型
从组织设计维度和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出发,讨论了组织维度同组织竞争力标准的关系,提出了多维组织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一个三维组织设计模型。
2006 Vol. 23 (10): 21-23 [摘要] ( 715 ) [HTML 0KB] [PDF 336KB] ( 577 )
23 王勇;胡友勇;何俊辉;罗富碧
第四方物流反拍卖分包模型设计
提出了一个第四方物流业务反拍卖分包模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用层次分析法优选物流合作伙伴。其中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信息能力是评价和选择的优先性因素,它决定着物流业务分包的成败,最后给出了一个评价和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实例。
2006 Vol. 23 (10): 23-26 [摘要] ( 1857 ) [HTML 0KB] [PDF 43KB] ( 570 )
27 侯亚菲;董新平
传统医药企业在EC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医药实现电子商务已成为可能,但是物流问题却成为传统医药企业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在这种环境下,研究传统医药企业的物流体系建设策略问题显然非常必要。首先探讨了我国传统医药企业在EC环境下所面临的形势,然后分析了我国传统医药企业应该采用的物流配送模式及策略,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2006 Vol. 23 (10): 27-29 [摘要] ( 724 ) [HTML 0KB] [PDF 31KB] ( 556 )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30 张敏
科技进步法中注入创新元素的立法建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今后的重大战略,要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国家的科技基本法,应注入创新元素。围绕创新这一主题,从10个方面提出了《科技进步法》修改建议
2006 Vol. 23 (10): 30-31 [摘要] ( 771 ) [HTML 0KB] [PDF 486KB] ( 562 )
32 张青;王桂强
论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思路
围绕对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工作,从现实背景、理论思考、基本观点、进度安排、实施要点、关系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工作思路分析。为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先期的理论准备,也为开展进一步实际评价提供前期工作预想。
2006 Vol. 23 (10): 32-35 [摘要] ( 1927 ) [HTML 0KB] [PDF 276KB] ( 679 )
36 王炳南;王京芳;杨艳
污染物排放税和污染许可证制度在限制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分析
以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并限制污染是各国通行的做法。详细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税和污染许可证制度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益,指出了我国实施这两种经济政策工具的主要缺陷和现状,进而为限制环境污染提出了改进建议。
2006 Vol. 23 (10): 36-39 [摘要] ( 649 ) [HTML 0KB] [PDF 80KB] ( 541 )
40 罗依平
决策非可行性论证:优化政府决策的必由之途
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则,任何决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在对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同时,亦开展非可行性论证,是优化政府决策方案、提高政府决策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对“决策非可行性论证”作出概念界定的基础之上,分析与探讨了开展决策非可行性论证的时代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决策非可行性论证的对策思路。
2006 Vol. 23 (10): 40-42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45KB] ( 640 )
高新技术产业化
48 刘伟;张子健;罗文清
基于R&D类型的项目选择整体架构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一个公司都会寻求一定具有不同战略意义和技术特征的R&D项目。公司必须在早期就识别出有前途的新产品或者是工艺的改进,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这些活动中去。以R&D项目进行分组为基础,开发了一个项目选择和评估的工具,以指导在研发过程中使用更加合适的项目组合选择方法。
2006 Vol. 23 (10): 48-50 [摘要] ( 705 ) [HTML 0KB] [PDF 146KB] ( 609 )
51 黄进;朱东华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技术研发项目中止研究
针对Hopfield神经网络在训练网络时不能保证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较慢的不足,在进行技术研发项目中止决策中引入小波神经网络,增加伸缩因子和平移因子两个变量,很好地解决了Hopfield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
2006 Vol. 23 (10): 51-52 [摘要] ( 1757 ) [HTML 0KB] [PDF 189KB] ( 598 )
53 刘炳胜;李金海;陈娟;陈伟华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R&D项目管理模式探究
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都是针对企业盈利能力提出的,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是围绕社会利益展开的,因此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均有相应的局限性。在对国外此领域研究成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环保R&D项目时,仍需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并结合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提出环保R&D项目管理模式,最后进行了展望。
2006 Vol. 23 (10): 53-55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243KB] ( 595 )
56 杨玲
美国私人养老基金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私人养老基金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私人养老基金提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了美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发展使私人养老基金获得了高额回报率,提高了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提升了私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率。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刚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06 Vol. 23 (10): 56-59 [摘要] ( 1796 ) [HTML 0KB] [PDF 79KB] ( 661 )
60 黄兆银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已是品牌竞争。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战略。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要重视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3个方面,实行三位一体的品牌战略。
2006 Vol. 23 (10): 60-62 [摘要] ( 781 ) [HTML 0KB] [PDF 46KB] ( 579 )
63 刘良炎;王子宽
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不断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从观念、机制、环境、条件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管理创新与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系,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6 Vol. 23 (10): 63-65 [摘要] ( 606 ) [HTML 0KB] [PDF 80KB] ( 578 )
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66 王毅;王兴元;孙平
中国高科技品牌企业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高科技企业本身独有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对目前我国高科技品牌企业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我国高科技品牌企业形象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2006 Vol. 23 (10): 66-68 [摘要] ( 732 ) [HTML 0KB] [PDF 48KB] ( 826 )
69 严俊;姚毅;胡其林
技术创新进程中的企业行为探析——基于企业的资源互补性研究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不同规模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创新资源,当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实现互补性资源联合时,往往会产生技术创新效应。旨在通过研究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源来解释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企业行为,并着重分析了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不同作用。
2006 Vol. 23 (10): 69-71 [摘要] ( 1964 ) [HTML 0KB] [PDF 47KB] ( 586 )
72 任寒青;徐震;陈衍泰
企业转型中组织学习与开放式创新战略的研究
首先分析了在环境动态变化条件下,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指出组织学习对于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进而尝试用知识管理理论来解释组织学习如何影响公司的战略转型,从不同角度分析组织学习对于公司战略转型的机理:战略柔性、战略协同以及向开放式创新战略的转型;最后指出战略转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开放式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保障。
2006 Vol. 23 (10): 72-75 [摘要] ( 890 ) [HTML 0KB] [PDF 79KB] ( 883 )
75 石惠;甘仞初
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规律研究及实证分析
通过归纳分析,提出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的3个演化规律,并基于对高技术企业DEC和王安公司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技术能力演化实证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与传统的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不同的是,提出了有效技术能力是衡量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
2006 Vol. 23 (10): 75-78 [摘要] ( 657 ) [HTML 0KB] [PDF 305KB] ( 607 )
79 王晓光
数字内容企业的产品架构与生产流程
数字内容企业是信息内容产业的基本单位。从这种新型企业的运作管理特征看,其产品平台、业务架构、生产流程与一般的物质产品生产企业和传统的信息服务企业有很大差异。它的流程化、模块化组装生产和媒体式、广播式授权销售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生产和销售框架。从生产运作角度探讨了数字内容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问题。
2006 Vol. 23 (10): 79-81 [摘要] ( 1860 ) [HTML 0KB] [PDF 94KB] ( 616 )
82 蒋元涛;郭炜;李菁
基于能力和环境平衡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型研究
从战略、环境和能力的三角关系入手,分析了能力和环境平衡的原理,研究了环境的变化和能力的塑造,详细阐述了发现能力和环境失衡动因的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者提供战略分析的新框架。
2006 Vol. 23 (10): 82-84 [摘要] ( 714 ) [HTML 0KB] [PDF 53KB] ( 598 )
科技哲学与科学方法
85 张昭贵;杨德权;高德华
供应链系统优化与重组的一种数量化方法
在现有供应链线性优化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线性规划,给出了在保持线性规划最优解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模型中技术系数参数实现目标函数最优值进一步改善的新方法,以期为供应链系统优化与重组的数量化分析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工具。
2006 Vol. 23 (10): 85-88 [摘要] ( 2187 ) [HTML 0KB] [PDF 85KB] ( 574 )
88 覃睿;田先钰
论科技生态系统及其干预
科技生态系统是由与科技有关的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构成不同的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对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指出贯穿于科技生态系统的主线是利益驱动的人类“偏好性”行为,其有效地调节着科技生态系统的运行,可以通过市场或中央计划进行制度性的安排,从而产生协调的科技生态系统之生态关系。
2006 Vol. 23 (10): 88-91 [摘要] ( 1794 ) [HTML 0KB] [PDF 68KB] ( 554 )
92 张锐;张燚
品牌生态系统化的结构分析
首先提出驱动品牌生态系统化的4种基本力量模型,然后对每种驱动作用力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阐释品牌竞争战略管理范围的扩展趋势,最后就可扩展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6 Vol. 23 (10): 92-94 [摘要] ( 758 ) [HTML 0KB] [PDF 88KB] ( 645 )
95 李春明;李明;李红梅
当代环境保护中的环境文化与环境伦理建设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共有地悲剧”是环境问题非常重要的利益驱动因素。但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上首先是人的问题。深入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文化价值观动因和实质,指出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伦理与环保文化建设,坚持科学的技术观和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与污染的治理。
2006 Vol. 23 (10): 95-96 [摘要] ( 762 ) [HTML 0KB] [PDF 31KB] ( 638 )
97 柳燕;李华晶
战略变更测度方法的最新发展及其运用
战略研究应当认识到测度战略变更的复杂性,重视测度方法所依据的信度和相关性等前提条件,运用科学适用的测度方法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才能最终为理论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
2006 Vol. 23 (10): 97-99 [摘要] ( 1660 ) [HTML 0KB] [PDF 242KB] ( 534 )
100 鞠春临;周泉佚;刘建宁
基于生命周期的技术定价模型研究
从技术商品的本质特征着手,考虑到技术转让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差距因素,提出了技术转让双方的价格预期模型,并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给出各参数及其系数的估计值,分析了不同时期技术转让的利弊,并结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技术转让的建议。
2006 Vol. 23 (10): 100-102 [摘要] ( 2000 ) [HTML 0KB] [PDF 52KB] ( 566 )
102 冯祈善;黄媛梅
集群治理:社会资本价值量提升的手段
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现有的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基础上,从集群治理的角度对社会资本价值量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得出集群治理是社会资本价值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手段的结论。
2006 Vol. 23 (10): 102-104 [摘要] ( 709 ) [HTML 0KB] [PDF 48KB] ( 563 )
105 胡大立;洪小星
论产业集群对民营企业生命模型的改善
民营企业“短命”、“长不大”是我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介绍了企业的生命模型并对模型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然后,从生命模型的6个组成因素出发,探讨了产业集群对6个生命组成因素的改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产业集群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善生命模型的组成要素,达到改善企业的生命模型、延长企业生命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营企业“短寿”的难题。
2006 Vol. 23 (10): 105-107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50KB] ( 610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08 朱海就
知识创新: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对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概括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具备的主要特征,指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该走知识创新道路。知识创新包括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在企业层面应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改善企业管理、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在区域层面,应促进企业的空间集聚,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
2006 Vol. 23 (10): 108-111 [摘要] ( 2004 ) [HTML 0KB] [PDF 59KB] ( 578 )
112 张涛;许长新
知识资本价值管理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出现并被纳入了企业资本的范畴,越来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与物质资本同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素。知识资本价值的创造已逐渐融入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取决于知识资本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基于价值目标的知识资本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价值的创造体现为知识资本的价值最大化,产生于知识资本的形成、评估与运营之中。
2006 Vol. 23 (10): 112-114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45KB] ( 616 )
115 况志军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根据动态能力的框架,指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动态IT能力的培育而获得,而动态IT能力的获得取决于组织持续有效的3个方面的工作,即建立和执行组织惯例以确保高效地集成和协调IT系统的交付和利用;积累和配置有价值的组织IT资源;IT投资决策时预先考虑组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2006 Vol. 23 (10): 115-117 [摘要] ( 1876 ) [HTML 0KB] [PDF 56KB] ( 869 )
118 裴沛
基于学科信息门户的知识激活与信息构建
通过讨论图书馆作为社会的知识中心目前存在的知识沉淀的问题,介绍了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垂直门户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及其新的特点,并进一步阐述如何利用这种新兴的技术和思想,对知识中心现存的文献进行信息构建,从而达到知识激活的目的。
2006 Vol. 23 (10): 118-120 [摘要] ( 714 ) [HTML 0KB] [PDF 65KB] ( 568 )
121 张红历;王成璋;陈思君
B2B电子商务经济效率分析
B2B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未来商务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效率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和经济学关于效率的研究着手,围绕电子商务网络效应本质特性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基本作用,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B2B电子商务如何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探寻B2B电子商务经济效率内涵及其制度保证。
2006 Vol. 23 (10): 121-124 [摘要] ( 736 ) [HTML 0KB] [PDF 235KB] ( 586 )
评价与预测
125 徐春杰;李强
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我国在《2006 ̄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制定了包括1项投入和5项产出在内的实施目标,这就需要相应的测度体系对科技投入的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在归纳和总结传统科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
2006 Vol. 23 (10): 125-128 [摘要] ( 1954 ) [HTML 0KB] [PDF 151KB] ( 592 )
129 胡军;潘中彪
科技评估与无形资产评估的比较分析
在目前的科技评估实际操作中,往往将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相混淆,甚至等同。对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的概念、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和功能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区别了两者的差异。
2006 Vol. 23 (10): 129-130 [摘要] ( 1955 ) [HTML 0KB] [PDF 37KB] ( 576 )
131 迟宝山;李永泰;李军
基于熵权—双基点研制技术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分析了装备研制技术风险的含义,根据技术风险的特点建立了方案论证阶段评价技术风险的指标体系。在技术风险综合评价中引入熵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熵权双基点的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2006 Vol. 23 (10): 131-133 [摘要] ( 1796 ) [HTML 0KB] [PDF 262KB] ( 588 )
134 傅毓维;杨贵彬;尹航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企业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主要研究通过优选实施企业的方法来降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评价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对备选企业进行优选的信息熵权与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
2006 Vol. 23 (10): 134-136 [摘要] ( 1736 ) [HTML 0KB] [PDF 66KB] ( 630 )
136 周春喜
科研项目立项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审
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方法在利用各类评审信息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排序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通过实例描述了该模型应用的基本过程,为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2006 Vol. 23 (10): 136-139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135KB] ( 626 )
140 张新立;杨德礼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风险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自然风险6个方面,建立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实例给出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006 Vol. 23 (10): 140-142 [摘要] ( 736 ) [HTML 0KB] [PDF 59KB] ( 647 )
143 杜小芳
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农业物流产业评价研究
将成熟度理论应用到农业物流领域,提出了农业物流业成熟度模型等相关概念,构建了过程成熟度的5个等级,并用成熟度曲线表示了农业物流业发展所经历的过程。研究了评价农业物流业成熟度等级的程序,并以湖北为例,对湖北农业物流产业现状进行了评价。
2006 Vol. 23 (10): 143-146 [摘要] ( 723 ) [HTML 0KB] [PDF 104KB] ( 578 )
147 谭术魁;游和远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着手建立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支持体系之前,有必要对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进行评价。首先构建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然后运行该模型,最终得出湖北省12个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2006 Vol. 23 (10): 147-150 [摘要] ( 757 ) [HTML 0KB] [PDF 1406KB] ( 717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151 贺勇;诸克军;郭海湘
我国各地区经济产出的模糊建模
模糊逻辑是一门处理不精确推理的数学理论,它采用if-then规则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推理,随之发展起来的模糊系统在构建复杂不确定性系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Sugeon模糊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产出进行了模糊建模,首先,按照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选取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作为经济投入要素;然后构建经济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并采用BP算法确定出网络的参数;最后,与传统采用回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糊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2006 Vol. 23 (10): 151-154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568KB] ( 594 )
154 冯义;侯仁勇
中部六省科技能力评价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时代背景,就中部六省科技能力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即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产业化水平进行东、中、西、东北的总体对比分析;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进行中部六省内部结构对比分析,最后进行SWOT分析。
2006 Vol. 23 (10): 154-156 [摘要] ( 1715 ) [HTML 0KB] [PDF 1517KB] ( 585 )
157 何维达;吴玉萍;刘春波
区域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分析——兼评河南省的区域产业素质
从区域产业制度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3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素质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的产业素质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产业素质水平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影响其产业素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组织合理化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2006 Vol. 23 (10): 157-159 [摘要] ( 1981 ) [HTML 0KB] [PDF 286KB] ( 591 )
160 闫秀霞;孙林岩
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物流的主体、客体、载体3个维度论证了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概念模型,对地区差异条件下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段下,东部地区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它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边际产出有一定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不同时段下,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东、西部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
2006 Vol. 23 (10): 160-163 [摘要] ( 646 ) [HTML 0KB] [PDF 110KB] ( 722 )
164 严炳洲
两库同流 中线贯通的战略构想及建议
规划构建“两库同流”的中线格局,对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两库同流、南水北调中线贯通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大意义。围绕规划构建“两库同流”格局提出建议,并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建设、“坝上补水”等重大问题。
2006 Vol. 23 (10): 164-166 [摘要] ( 671 ) [HTML 0KB] [PDF 46KB] ( 589 )
166 陈先勇
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撑研究
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比率而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则使生产扩大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更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试图在全面理解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和论证,并提出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发展支持政策。
2006 Vol. 23 (10): 166-169 [摘要] ( 671 ) [HTML 0KB] [PDF 666KB] ( 597 )
169 刘志英
关于新时期武汉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思考
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针对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武汉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重点。
2006 Vol. 23 (10): 169-171 [摘要] ( 767 ) [HTML 0KB] [PDF 278KB] ( 644 )
172 王志华;陈圻
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与高技术产业同构的关系探析
以1995~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水平,同时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经过单位根检验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同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造业的高技术化,长三角内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在下降,表现出了结构上的趋异。
2006 Vol. 23 (10): 172-173 [摘要] ( 661 ) [HTML 0KB] [PDF 45KB] ( 721 )
174 崔和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提倡。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涵义,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的对策。
2006 Vol. 23 (10): 174-177 [摘要] ( 634 ) [HTML 0KB] [PDF 74KB] ( 679 )
人才与教育
178 侯光明;晋琳琳
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领导问题探析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团队领导与团队绩效有显著的相关性,团队领导是影响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的领导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创新团队领导的行为基础、领导模式和领导过程3个层面探讨创新团队的领导问题,并指出创新团队有效领导的一般原则,从而为实现创新团队的有效领导提供了依据。
2006 Vol. 23 (10): 178-180 [摘要] ( 790 ) [HTML 0KB] [PDF 60KB] ( 658 )
181 戴伟辉;周瑛
基于知识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优化配置研究
对影响企业高层管理团队(TopManagementTeam,TMT)群体配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的群体优化配置方法,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MAS(Multi-AgentSystem)技术建立了高层管理团队群体配置的知识管理系统。
2006 Vol. 23 (10): 181-184 [摘要] ( 1854 ) [HTML 0KB] [PDF 91KB] ( 698 )
184 谭亚莉;廖建桥
科技型企业中新进员工组织承诺的预测研究
如何使新员工形成并维持较高的组织承诺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科技型企业更需要高承诺感的员工。从组织适应的视角对新员工进入科技型企业后组织承诺各因素(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发现:若科技型企业越倾向于对新员工采取制度化社会化策略,则其适应越好,导致其持续承诺越低;新员工自身的主动适应行为越多,则其适应越好,进而其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越高、而持续承诺较低;若新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主观契合水平越高,则其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水平越高。
2006 Vol. 23 (10): 184-187 [摘要] ( 1863 ) [HTML 0KB] [PDF 84KB] ( 599 )
综述
188 张文健;孙绍荣
制度研究综述及新进展
首先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对制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然后指出制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作者阐述了基于行为控制的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2006 Vol. 23 (10): 188-191 [摘要] ( 647 ) [HTML 0KB] [PDF 60KB] ( 703 )
192 张广玲;武华丽;余娜
关系价值构成维度研究述评
关系价值是关系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热点问题。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关系价值的概念及构成维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加强人们对关系价值的深入理解和推动关系价值更进一步的研究。
2006 Vol. 23 (10): 192-195 [摘要] ( 1903 ) [HTML 0KB] [PDF 106KB] ( 529 )
196 程新章
供应链问题的文献综述
通过澄清关于协调的一系列概念,回顾了组织理论和运营管理理论中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如何协调的一系列文献,发现尽管这两种理论关于供应链问题的论述存在不同之处,但所涵盖的协调问题都涉及到问题的定义、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协调的解决方案。总结出了协调问题所产生的根源的6个方面(私人的和不完善的信息、相互依赖性、分散的决策、不确定性、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以及解决协调问题的3种战略(信息管理战略、激励和补偿机制战略以及共同获取资源和灵活运用合同的战略等)。
2006 Vol. 23 (10): 196-200 [摘要] ( 2141 ) [HTML 0KB] [PDF 113KB] ( 78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