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年 29卷 24期
刊出日期:2012-12-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黄超;龚惠群;梅姝娥;仲伟俊
我国技术创新方法辅助创新体系研究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方法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提出技术创新方法体系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技术创新方法辅助创新体系的概念、组成和主要内容,以及技术创新方法辅助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及其分工;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方法辅助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2 Vol. 29 (24): 1-4 [摘要] ( 779 ) [HTML 0KB] [PDF 1144KB] ( 331 )
5 金昕;陈松;夏敬华
基于企业2.0的群体式创新模式研究
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对于建立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建立创新的基本过程和内在机理模型出发,通过对传统创新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其内在以“精英”文化为核心的创新1.0模式面临着众多挑战。尤其在互联网应用Web2.0化、企业内部协作2.0化的趋势下,更需要优化传统创新模式。通过对业界标杆企业创新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企业2.0的群体式创新模式及其平台设计,这将为构建“群体创造”型企业奠定良好基础。
2012 Vol. 29 (24): 5-8 [摘要] ( 561 ) [HTML 0KB] [PDF 1707KB] ( 289 )
9 董建卫;党兴华;梁丽莎
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与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研究
虽然主风险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辛迪加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已有研究并未关注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的影响。依据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的影响,并提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假设;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主风险投资机构的一般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没有显著的影响;②主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主风险投资机构在作为主投资机构方面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012 Vol. 29 (24): 9-15 [摘要] ( 586 ) [HTML 0KB] [PDF 853KB] ( 283 )
16 金永红;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实证考察
在风险投资发展实践中,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近年来风险投资退出状况的实证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3点结论:应该适当降低风险企业上市标准,完善创业板的退市制度;适当放松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与被并购的管制;继续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容量和市场发育程度。
2012 Vol. 29 (24): 16-20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877KB] ( 279 )
21 陈敏灵;党兴华;陈红霞
三种融资模式下风险投资家努力水平决策博弈分析
建立了创业企业项目的两阶段风险资本融资序列模型,利用博弈论分析了项目在3种融资模式下实现均衡的过程,给出了风险投资家努力水平决策的均衡解。研究表明:在单独投资情形下,无论风险投资家属于哪个类型,因为没有“搭便车”问题,他将总是提供高水平努力,但是他提供项目所需要的两种异质性输入具有较高的成本;由于存在“囚徒困境”问题,两个风险投资家都不努力,分别与两个风险投资家签订契约的方式在现实中往往不被选择;而联合风险投资这种契约安排使得高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低水平努力,低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高水平努力,这一融资模式具有较低的成本。
2012 Vol. 29 (24): 21-26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928KB] ( 300 )
27 顾群;翟淑萍;苑泽明
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测度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面临高融资约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效率显著高于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并且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支持了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上升会促进研发效率提高的理论观点。
2012 Vol. 29 (24): 27-31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782KB] ( 365 )
32 赵一鸣;黎苑楚
面向创业投资的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研究
创业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控制能力,而风险来源于不确定性;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或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从创业投资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根据创业投资的4个环节、3类参与主体、两层代理关系,找出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构建一个以信息披露与约束机制为保障、以合理的人员安排为核心、以完善的方法体系为支撑、以各类信息化工作平台为依托,通过软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予以实现的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以期改善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为创业投资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12 Vol. 29 (24): 32-36 [摘要] ( 591 ) [HTML 0KB] [PDF 1711KB] ( 287 )
37 姜鑫;罗佳
R & D资源投入绩效评估
高等学校R&D活动在全社会科技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高校R&D资源投入的内部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制度保障,有助于发现高校R&D活动的内在规律,分析高校R&D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高R&D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高校R&D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提升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012 Vol. 29 (24): 37-41 [摘要] ( 620 ) [HTML 0KB] [PDF 828KB] ( 284 )
42 李同玉;孔德成;李存金
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演进路径分析
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并以典型国防科技重大工程为例分析其管理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在工程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将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分为:纯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3种基本类型。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影响组织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经济体制、技术水平和工程目标,并指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组织管理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
2012 Vol. 29 (24): 42-46 [摘要] ( 669 ) [HTML 0KB] [PDF 1435KB] ( 292 )
区域科学发展
47 代宝;刘业政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流行性的SNS使用意愿研究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流行性,构建了SNS使用意愿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对SNS的感知流行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态度;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态度正向影响SNS使用意愿。
2012 Vol. 29 (24): 47-51 [摘要] ( 601 ) [HTML 0KB] [PDF 825KB] ( 390 )
52 王春梅;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路研究
根据区域创新体系中行动者所处位置和角色,将行动者分为核心行动者、主要行动者和共同行动者三类。通过追踪行动者的行动,发现区域创新体系中核心行动者经历了从政府到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科技创业创新人才要成为转译者来表达各行动者利益,并进行互动、磋商,联结起来形成行动网络,同时联结行动者的手段也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演变。以南京为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展和进化过程。
2012 Vol. 29 (24): 52-55 [摘要] ( 740 ) [HTML 0KB] [PDF 1025KB] ( 352 )
56 彭福扬;彭民安;李丽纯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技术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或保护过度都会阻碍技术创新,因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只有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用2000-2009年我国内地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2012 Vol. 29 (24): 56-61 [摘要] ( 638 ) [HTML 0KB] [PDF 936KB] ( 291 )
62 曾鹏;罗艳;于渤
我国十大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程度非均衡差异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十大城市群日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了非均衡差异研究,发现各大城市群之间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均衡性差异,并从综合集成分区的层面和经济一体化的层面给出了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2012 Vol. 29 (24): 62-66 [摘要] ( 605 ) [HTML 0KB] [PDF 983KB] ( 270 )
67 李晓伟;臧树伟
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对策研究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振兴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从各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尚不均衡,并且这种差距有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高技术产业按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3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从集群规模、技术市场活动、产业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2012 Vol. 29 (24): 67-71 [摘要] ( 570 ) [HTML 0KB] [PDF 863KB] ( 314 )
72 李旭;
R & D投入对GDP影响的时间延迟与贡献强度研究
从R&D投入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机理出发,考虑R&D投入的流量和存量两种作用方式,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个研究R&D投入对GDP影响的时间延迟和对GDP增长贡献程度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上海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R&D活动本身的研发周期同其综合社会周期相同,流量影响的滞后周期为投资当年和投资后的第8年,存量影响的平均滞后周期为6年。基于流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产业资本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大于以R&D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以R&D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大于以劳动力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基于存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劳动力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大于以R&D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以R&D形态投入的资金的产出弹性大于以产业资本形态投入的资金产出弹性。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同上海市的现实情况相符合,表明所提出的研究框架有较好的适用性。
2012 Vol. 29 (24): 72-78 [摘要] ( 623 ) [HTML 0KB] [PDF 1612KB] ( 291 )
79 郑文范;赵旭
辽宁工业产业丰厚度探析
产业丰厚度是从产业加宽的横向维度、产业延伸的纵向维度、产业转化的竖向维度来反映产业本质,即产业普遍性的概念。利用产业丰厚度概念,对辽宁省工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2012 Vol. 29 (24): 79-83 [摘要] ( 588 ) [HTML 0KB] [PDF 782KB] ( 239 )
84 汪发元;刘在洲
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农业GDP关系分析
定量分析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GDP的影响,为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依据。基于VEC-ADL模型,对湖北省39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GDP进行动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产值的正效应为1.164,但这种效应具有滞后性,到第三年才开始显现,到第七年表现为稳定期,其边际效应为0。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农业产值具有稳定的正向关系,其影响极其显著并具有长期效应。
2012 Vol. 29 (24): 84-87 [摘要] ( 690 ) [HTML 0KB] [PDF 910KB] ( 294 )
产业技术进步
88 赵秀丽;
产业双重收敛与“产业思维”的局限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经济理论在经历规范化、发散式拓展阶段之后,进入到又一轮变革之中。“网络化”成为产业实践和产业经济理论共同的发展趋势,“网络”进而成为观察和把握经济的另一种方式。“产业思维”方式内含了产业间的分立和经济分割,这容易打破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并造成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而网络自身所有节点的平等性则有助于打破“产业分割”,这既符合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特征,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均衡协调及政策的统一性。
2012 Vol. 29 (24): 88-91 [摘要] ( 599 ) [HTML 0KB] [PDF 1039KB] ( 252 )
92 韩顺法;
我国知识产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知识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渗透性等特征。知识产业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所涉及的产业内容进行重新分类,还在于其作为独立的产业形式对整个产业结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根据我国知识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投入产出法,从定量角度对知识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及对其它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此说明知识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 Vol. 29 (24): 92-95 [摘要] ( 588 ) [HTML 0KB] [PDF 711KB] ( 272 )
96 魏洁云;江可申;李雪冬
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分析
以1995-2009年我国28省区研发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测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绩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5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只有0.567,还有40%多的提升空间;研发资本存量对创新具有更大的产出弹性;各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差异很大,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历年的平均效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12 Vol. 29 (24): 96-99 [摘要] ( 558 ) [HTML 0KB] [PDF 795KB] ( 287 )
100 白孝忠;何艳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分析
湖北省农业产业集群尚处于以农业资源为主导的孕育阶段, 存在集群规模偏小、区域影响力有限、产业结构趋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等诸多问题。从湖北省农业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出发,构建湖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并就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刻分析,提出加强湖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2 Vol. 29 (24): 100-103 [摘要] ( 599 ) [HTML 0KB] [PDF 972KB] ( 318 )
企业创新管理
104 白旭云;由丽萍;徐枞巍
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R&D投入关系实证研究
以2009年底以前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利润率代表其盈利能力,分别以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R&D资金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强度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对其R&D投入的影响。研究证明,企业盈利能力对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R&D资金投入的影响均为正,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其R&D资金投入越多;盈利能力对R&D人员投入的影响也为正,但对滞后二期的影响比滞后一期显著,说明企业R&D人员投入的增长需要较长周期。
2012 Vol. 29 (24): 104-107 [摘要] ( 751 ) [HTML 0KB] [PDF 755KB] ( 281 )
108 眭平;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以贝尔实验室为例
企业研发机构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技术创新成果,与研发机构在每个发展时期能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技术创新方向,并适时转变是分不开的;世界著名企业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成功案例,给予现代企业研发机构一些启示和思考。
2012 Vol. 29 (24): 108-111 [摘要] ( 565 ) [HTML 0KB] [PDF 766KB] ( 293 )
112 彭伟;段小燕
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脆弱性机理研究
创业板上市企业高科技性的特点,决定了其高成长性的企业属性。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在其创新发展中必然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脆弱性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有不同的脆弱性评价体系指标。针对4个不同成长阶段具体分析了脆弱性与抗弱度的博弈关系:此起彼消,互相共融。在初创阶段和衰退阶段,其脆弱性大于抗弱度,而在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其脆弱性小于抗弱度。创业板上市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减少脆弱性引致的风险,必须通过企业的创新机制,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012 Vol. 29 (24): 112-115 [摘要] ( 589 ) [HTML 0KB] [PDF 726KB] ( 234 )
116 王子宽;罗长城;侯志豪
基于创新主体集成的企业内部创业机制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知识和人才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企业创新主体集成的视角,基于对企业内部创业人才管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激励企业员工的新思路。
2012 Vol. 29 (24): 116-118 [摘要] ( 627 ) [HTML 0KB] [PDF 596KB] ( 271 )
119 高峰;吴云燕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担保的双障碍期权价值研究
资金瓶颈是制约高新技术初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风险投资担保模式,认为通过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来促进风险资本投入是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途径。在分析风险投资担保双障碍期权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担保定价模型及其求解,分析了执行价格和障碍值等关键因素对担保价值的影响,为担保公司作出恰当的担保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 Vol. 29 (24): 119-122 [摘要] ( 639 ) [HTML 0KB] [PDF 953KB] ( 270 )
123 包国宪;王学军;柴国荣
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与协调研究
虚拟企业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保证虚拟企业有效运转和增加合作伙伴信任程度的核心要素之一。首先,根据虚拟企业运行特点,构建了其利益分配指标体系;其次,设计了兼顾“功能性”和“均衡性”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模式,在利益分配中将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进行了有效协调;最后,通过案例应用说明了其有效性。
2012 Vol. 29 (24): 123-126 [摘要] ( 559 ) [HTML 0KB] [PDF 1220KB] ( 317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27 刘磊;刘毅进
基于创新需求特性的政府参与行为选择及影响分析
科技创新中需求特性不同,政府的参与行为就不同,其通过行为选择对经济体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采用收益分析法,研究科技创新的不同需求特性、政府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科技创新需求目标的模糊化,政府的参与强度不断下降,为获得更大的创新收益,由参与科技创新转向服务科技创新。同时发现,基于经济体挤出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对比,政府和市场可以合理分配科技创新资源。
2012 Vol. 29 (24): 127-131 [摘要] ( 534 ) [HTML 0KB] [PDF 855KB] ( 237 )
132 王景荣;燕鹏
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下的陕西科技资源统筹政策分析
运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从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等方面,对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状况、政策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陕西科技资源结构不太合理、分布不平衡,科技财政投入不足,中介组织缺乏,政府角色定位不够明确。基于此,提出了陕西科技资源统筹政策的优化措施。
2012 Vol. 29 (24): 132-135 [摘要] ( 538 ) [HTML 0KB] [PDF 931KB] ( 245 )
评价与预见
136 黄鲁成;罗晓梅;苗红;吴菲菲;娄岩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应评价指标及标准
发展效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之一。分析认为,应当从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资源效应3个方面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应。阐述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初步确立了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
2012 Vol. 29 (24): 136-139 [摘要] ( 614 ) [HTML 0KB] [PDF 944KB] ( 249 )
140 侯卉;司晓悦;王丹青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环境评析
高新技术是国家发展的制高点。以沈阳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外部环境为切入点,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测量量表,通过实地调研,测评了影响沈阳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各种因素。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融资环境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环境中的最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沈阳实际,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
2012 Vol. 29 (24): 140-142 [摘要] ( 496 ) [HTML 0KB] [PDF 558KB] ( 218 )
143 李优柱;易新福;郑明洋
农业信息化投入对农业产出贡献率评价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化投入对农业产出贡献的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LSSVR的混合智能评价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训练参数。首先,介绍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LSSVR算法,并以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贡献率的预测进行农业信息化评估实验。选取广东省2003-2010年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贡献率的数据进行研究,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混合智能评估算法相比于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有更好的评估效果。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评价与预测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率,对正确引导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12 Vol. 29 (24): 143-146 [摘要] ( 570 ) [HTML 0KB] [PDF 1057KB] ( 246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47 季丹;郭政
企业内部知识分布不均衡性形成机制研究
企业内部知识分布不均衡不仅影响企业知识转移效率,而且影响企业决策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实现。从分析企业内部知识分布不均衡性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的因素,并在Nonaka的知识创新模型基础上提出知识分布不均衡性产生的理论模型,从而确认了由企业员工的心智模式、知识传递中的企业场以及隐性知识自身特征组成的知识分布不均衡性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企业应利用知识管理手段,实现向知识分布均衡性过渡的建议。
2012 Vol. 29 (24): 147-150 [摘要] ( 619 ) [HTML 0KB] [PDF 836KB] ( 264 )
151 胡平波;
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典型相关分析
在构建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两组指标体系进行融合,再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阐述了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为弱化抑制作用,企业间需要谨慎选择知识共享合作伙伴,积极沟通与协调,尽可能缩小企业间认知差距,为知识共享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012 Vol. 29 (24): 151-155 [摘要] ( 556 ) [HTML 0KB] [PDF 907KB] ( 254 )
156 王金妹;
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的界面管理
首先,以企业为参考点,结合研发外包的特殊性,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其次,从技术知识管理的视角,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界面的形成及其管理动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界面管理策略。
2012 Vol. 29 (24): 156-160 [摘要] ( 648 ) [HTML 0KB] [PDF 1042KB] ( 334 )
161 马鹤丹;邬娟
区域创新集聚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研究
区域创新集聚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个系统行为的企业知识创新,如何通过区域创新集聚获取创新要素,构建知识创新系统,实现永续的知识创新至关重要。从系统运行的视角,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集聚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构成要素,揭示了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2012 Vol. 29 (24): 161-164 [摘要] ( 519 ) [HTML 0KB] [PDF 1107KB] ( 318 )
人才与教育
165 李金生;吴晓燕
自主创新演进视角的R & D人才职业成长风险控制模型研究
作为自主创新企业中重要的人力资本,R&D人才对职业成长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技术创新的内驱力,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随着企业自主创新的阶段演进,组织对R&D人才的需求由职能型、高效型向主导型演变,而R&D人才的职业成长导向,也经历了学习需求、发展需求到彰显需求的变化。职业成长供求分析表明,在自主创新演进过程中,由于职业成长供求不平衡,易导致R&D人才“个体能力”、“群体效能”和“创新依赖”等风险,因而有必要构建基于自主创新演进的R&D人才职业成长风险控制模型。
2012 Vol. 29 (24): 165-169 [摘要] ( 580 ) [HTML 0KB] [PDF 1162KB] ( 319 )
170 张晓娟;童泽林
企业家声誉:理论机制、测量模型与研究展望
在企业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采用文献回顾法,总结了企业家声誉的定义、影响和传播策略,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企业家声誉的形成机制。同时,分析了企业家声誉的构成维度,总结了现有企业家声誉的测量模型,并结合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企业家声誉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2012 Vol. 29 (24): 170-173 [摘要] ( 510 ) [HTML 0KB] [PDF 836KB] ( 302 )
174 贾栗;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珠三角发展的重大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发达地区,珠三角科技创新水平比较落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滞后。因此,建议从宏观上建立“五大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水平;从微观上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培养体系。
2012 Vol. 29 (24): 174-176 [摘要] ( 639 ) [HTML 0KB] [PDF 696KB] ( 270 )
177 蒋尹华;王学军
基于智力资本的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趋势面分析
在对大学智力资本、创新绩效进行定义的前提下,以大学资源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数据拟合和趋势面回归模型构造,从而确定出符合不同区域特色的大学科技创新绩效优化模型,获得不同区域大学科研资源投入的最优资源量。
2012 Vol. 29 (24): 177-181 [摘要] ( 578 ) [HTML 0KB] [PDF 1507KB] ( 206 )
182 陈继红;郑爱兵
高校科研系统协同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
高校科研系统是由科研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其演化发展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分析高校科研系统的构成及其协同参量的基础上,应用协同学理论,研究高校科研系统的协同特征和演化规律。同时根据协同学的主要原理,研究了高校科研系统的序参量作用理论,并建立了高校科研系统协同演化方程,从而为高校科研系统的有序演化和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12 Vol. 29 (24): 182-185 [摘要] ( 583 ) [HTML 0KB] [PDF 913KB] ( 305 )
186 许东风;眭鸿明
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通过对江苏省1 078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情况,并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民工在主观上有一定的教育培训需求,但目前的需求与供给不协调。农民工作为理性人,首先考虑教育培训能否带来良好的社会地位,其次是经济报酬以及培训费用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2012 Vol. 29 (24): 186-190 [摘要] ( 595 ) [HTML 0KB] [PDF 953KB] ( 258 )
综述
191 谢宗杰;Jeremy Hall;Ian McCarthy
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
可持续发展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国外理论界和业界日益受到重视,而在我国还是较新的概念。为了对可持续发展创新有规范性的认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创新要素具有相互依存和动态性的特点。在对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复杂性理论、演化理论和权变理论角度,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的3个新视角:用满意观点权衡可持续发展创新要素;从搜寻角度探索可持续发展创新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角度寻求创新根源。
2012 Vol. 29 (24): 191-195 [摘要] ( 589 ) [HTML 0KB] [PDF 1046KB] ( 308 )
196 朱晋伟;刘靖
科技型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
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层管理团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从高层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任期、教育水平、职业背景等人口特征的同质性特征和异质性特征视角进行考察,发现学者们关于人口特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2012 Vol. 29 (24): 196-200 [摘要] ( 642 ) [HTML 0KB] [PDF 883KB] ( 268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