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18-10-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吴中兵,宋赫民,彭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业作为实现创新的过程,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价值观作为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对创新过程施加重要影响。以文化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府创业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并通过全球54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政策支持、资金可获得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权力差距、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负向调节政策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个人主义正向调节资金可获得性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而男性气质不存在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有效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吴中兵,宋赫民,彭刚. 政府创业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文化价值观的调节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7.,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711.
    . Governmental Support to Entrepreneurship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ulture Valu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7.,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711.

    分享
  • 王国红,周怡君,邢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性创业活动起源于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了创业者创新性认知风格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者所识别的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关系/弱关系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在混合利用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王国红,周怡君,邢蕊.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创新性机会识别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14.,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656.
    .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and Weak Ties of Social Networks on the Recognition of Creative Opportun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8-14.,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656.

    分享
  • 张卓,魏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5-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关于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关注不足。为更加真实地展现创新网络中知识创新、创新输出的整体行为机制,基于小世界网络仿真建模方法,从创新输出企业视角,探究创新输出与创新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网络关系强度、创新开放度与网络整体知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个体网络规模与网络整体知识水平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网络关系强度与网络知识水平分布均匀性呈正相关关系,创新开放度、个体网络规模与网络知识水平分布均匀性均呈非线性相关关系;当企业创新能力较强、解吸能力较弱时,网络整体知识水平和网络知识分布差异较大。创新输出企业可以结合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优化创新网络、主体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制定开放策略,从而实现获取创新收益与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双重平衡。

    张卓,魏杰. 小世界网络视角下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输出机制建模及仿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5-22.,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56.
    . The Model and Simulat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Export among 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ll World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5-22.,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56.

    分享
  • 李雄一,熊励,孙文灿,王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23-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平台视角下的数据交易供需双边匹配问题,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提出了考虑模糊语言评价信息、区间数评价信息和0-1评价信息的混合型多属性匹配决策方法并定义了属性匹配满意度函数。以供需主体最大匹配满意度为目标,构建了数据交易供需双边匹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模型求解算法,将多目标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取匹配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供需双方需求信息的详细分析,双边匹配结果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双方需求,同时,优化模型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

    李雄一,熊励,孙文灿,王锟. 数据交易市场双边匹配模型与决策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23-30.,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033.
    . A Fuzzy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Hybrid Multiattribute fortwosided Matching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Data T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23-30.,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03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李玲,陶厚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31-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李玲,陶厚永. 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31-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76.
    .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31-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76.

    分享
  • 周迪,李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38-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以及两大阵营间基尼系数方法,分别从“等级”和“水平”角度构建区域资源配置 “马太效应”实证检验分析框架,并从空间视角解释其机理,以我国R&D资源为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①我国区域R&D资源配置呈现明显的“等级马太效应”现象,其中,R&D人员配置还存在高低水平阵营差距逐渐增大的“水平马太效应”现象;②“马太效应”高低水平阵营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高水平阵营成员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低水平阵营成员主要位于西部地区。这种空间格局不仅不利于高低水平阵营间邻近溢出效应的发挥,相反,高水平阵营的集聚效应会扩大两大阵营间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R&D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现象。

    周迪,李倩. 我国R&D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实证检验及空间解释[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005.
    . Empirical Test and Spatial Interpretation of "Matthew Effect" of China's R&D Resource Alloc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005.

    分享
  • 高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46-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空间拓展、发展功能转换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因城市增长的空间异质性而发生动态演化,多中心化发展趋势日渐形成,直接推动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经济绩效。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典型区域,已呈现出多中心化发展特征,对城市群系统层级体系演化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构建多中心性指数,衡量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的中心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效应的交互影响,探讨多中心化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多中心化发展显著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绩效提升,而且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着异质性、非线性影响,与其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政策启示。

    高丽娜. 多中心化与城市群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46-52.,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45.
    .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46-52.,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45.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王京,陈伟,高长元,白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53-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创新系统,其成员创新行为也不同于一般企业创新活动,强调动态开放性,并体现“制造即服务”的思想。在阐释云制造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定义,详细描述其形成过程及特征变化,构建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其子系统组成及协同互动关系,探析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为云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价值。

    王京,陈伟,高长元,白云. 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模型构建及演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53-58.,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350.
    . Research on Innovation Ecosystem Formation,Model Building and Evolution of Cloud Manufacturing Alli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53-58.,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350.

    分享
  • 黄鲜华,边娜,石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59-6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20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区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禀赋、产业技术进步及二者交互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产业技术进步会降低碳排放强度,能源禀赋会提高碳排放强度,并且产业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强于能源禀赋的促进作用;②能源禀赋和产业技术进步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产业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区域能源禀赋相对优势丧失,而能源禀赋优势丧失又会反作用于产业技术进步动力和需求,二者形成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碳排放减少;③能源禀赋和产业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但二者交互作用在不同区域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基于以上结论,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JP〗低单位产出能耗;第二,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第三,因地施策,充分发挥产业技术进步通过能源禀赋抑制碳排放的交互作用。

    黄鲜华,边娜,石欣. 能源禀赋与产业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59-64.,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274.
    . The Effect of Energy Endowments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n Carbon Intens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59-64.,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274.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杜丹丽,魏思鹏,李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65-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服务融合和创新是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价值链升级的关键因素,运用Salop差异化模型,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增值服务产生的价值增值作用和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原因。在划分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以及分析每一阶段价值变动的基础上,从弹塑性力学角度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价值变动与企业边界破损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价值变动导致企业边界破损,企业边界破损影响制造企业价值变动的方向和持续性。研究结论有利于找准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的着力点,加快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杜丹丽,魏思鹏,李玥. 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价值变动与企业边界破损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65-72.,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93.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Value Changes and Firm Boundaries Damaged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ervices Proces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65-72.,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93.

    分享
  • 汤莉,杜善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73-8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20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汤莉,杜善重. 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73-81.,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313.
    . Team Stability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73-81.,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313.

    分享
  • 吴宁,马志强,朱永跃,赵广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2-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x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型小微企业以新技术为成长核心,由于自身资源不足,合作研发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全国范围内 351个科技型小微企业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分析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现状,探索其面临的障碍和成因,提出开辟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参与合作研发内生能力、搭建开放式科技中介服务生态平台、健全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以及畅通有效的沟通协调渠道等对策建议。

    吴宁,马志强,朱永跃,赵广凤.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现状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2-87.,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4.
    . Empirical Research on Current Status of Cooperative R&D of TechnologyBased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82-87.,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4.

    分享
  • 吴卫红,赵鲲,张爱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8-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企业协同创新的5类风险,即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探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206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②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其中信息风险和利益风险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吴卫红,赵鲲,张爱美. 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689.
    . A Study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Risk of Firm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689.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杨静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96-10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借鉴军民融合度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以投入法和产出法作为省域军民融合度测度与估计方法。在分析军民融合度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军民融合度估计方法和估计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产出法省域军民融合度估计样本数据和动态模型拟合结果为依据,对28省2010-2016年军民融合度排名、动态变化和融合效率等进行分类、评价。针对各省所属不同军民融合度类型,提出省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议。

    杨静文. 省域军民融合度估计与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96-102.,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715.
    . The Esti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rProvincial's Degree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96-102.,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715.

    分享
  • 李湘黔,周德,林琳,黄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03-10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李湘黔,周德,林琳,黄麟. 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63.
    .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63.

    分享
  • 何海燕,单捷飞,李宏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09-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军事科技创新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论述高校加强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加快落实军民融合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剖析我国高校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探讨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从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动力机制3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何海燕,单捷飞,李宏宽. 军民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09-11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04.
    .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New Milit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litaryPeople Integ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09-11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04.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肖利哲,邢嘉,杨仲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16-1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企业人才竞争战略决策要素的分析,归纳提炼出基于人才贡献率提升的可行决策域的4个关键决策变量,即标杆选择强度、组织变革程度、联合效应和企业人才整体压力感知,并提出四变量相互作用关系假设。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法验证该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划定了可行决策域,即只有在人才整体中等程度压力感知范围内,选择中低、中高或适度高强度的标杆及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变革程度和联合效应的组合对策,才能实现人才贡献率最大化。这一结论不仅拓展了人才竞争战略决策理论,而且可为企业制定人才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匹配模式。

    肖利哲,邢嘉,杨仲基. 基于贡献率的企业人才竞争战略可行决策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16-122.,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36.
    . Research on Feasible Decision Domain of Enterprise Talent Competi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 Rat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16-122.,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36.

    分享
  • 彭伟,金丹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23-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已有文献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然而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尚未明晰。整合社会网络与交互记忆系统理论,以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交互记忆系统为连续中介,探究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基于78个团队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通过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和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交互记忆系统在包容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彭伟,金丹丹. 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影响机理研究: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23-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73.
    .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clusive Leadership on Team Creativity:A Chain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23-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73.

    分享
  • 刘翔宇,李懿,韦福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31-1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双元悖论观为理论基础,借鉴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构建平台型HRM-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组织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通过398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平台型HRM倒U型影响组织创新绩效;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对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化影响,数量柔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功能柔性倒U型影响创新绩效;功能柔性在平台型HRM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独立中介作用,数量柔性与功能柔性的平衡效应(|数量柔性-功能柔性|)在平台型HRM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扮演互动中介作用。

    刘翔宇,李懿,韦福祥. 平台型HRM、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与组织创新绩效:倒U型关系的独立与互动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31-139.,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072.
    .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latform HRM, Human Resource Dual Flex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Inverted U Shape Relation's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Mediating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31-139.,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072.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马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40-1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知识、技术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知识都具有相同价值。然而,在经济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关注知识投入和产出的计量分析,却忽视了知识质量评估。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5年专利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知识复杂性,并对知识复杂性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探索知识空间分布与其复杂性的关联。研究发现,知识复杂性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最复杂技术结构的城市不一定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城市。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创新合作主体位于不同城市时,复杂专利比非复杂专利更难实现知识流动。

    马双. 城市知识复杂性空间分异与演化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40-146.,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375.
    . The Geography and Evolution of Complex Knowledge:Take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an Examp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40-146.,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375.

    分享
  • 杨晓娜,彭灿,李瑞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47-1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杨晓娜,彭灿,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47-154.,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348.
    . Influence of Open Innovation on Rad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47-154.,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348.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苏伟洲,李航,钱昱冰,郭四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55-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③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苏伟洲,李航,钱昱冰,郭四代,.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工业环境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9):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784.
    .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9):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78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