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8-08-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马嫣然,蔡建峰,王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马嫣然,蔡建峰,王淼. 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70.
    Ma Yanran,Cai Jianfeng,Wang Miao. 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s Background,Shareholding Ratio on Startups' Innovation Outpu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70.

    分享
  • 孙金花,杜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9-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投入所带来的创新成果具有滞后性,从时滞效应视角出发,选取我国199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VECM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R&D投入与知识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风险投资、R&D投入与知识产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风险投资与R&D投入对知识产出均有正向促进效应;风险投资与知识产出形成反哺关系,R&D投入是知识产出的单向Granger诱因;短期内风险投资与R&D投入对知识产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但影响不显著;知识产出受到自身、风险投资与R&D投入的冲击,均呈正向响应,其中,受自身波动的影响最大;与R&D投入相比,风险投资对知识产出的贡献率较低。

    孙金花,杜姣. 时滞效应视角下风险投资、R & D投入与知识产出的动态均衡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9-12.,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789.
    Sun Jinhua,Du Jiao.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Venture Capital, R&D Input and Knowledge Out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Lag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9-12.,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789.

    分享
  • 陶晓波,沈晓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市场学习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市场学习能力-产品开发流程能力-新产品开发绩效”理论框架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流程能力在市场学习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复杂性提高会强化市场学习能力对产品开发流程效率的促进作用、抑制市场知识探索对产品开发流程反应性的促进作用。

    陶晓波,沈晓岭. 市场学习能力、技术复杂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22.,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335.
    Tao Xiaobo,Shen Xiaol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arket Learning Abi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3-22.,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335.

    分享
  • 彭红枫,华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23-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86-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方法对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FDI均产生了碳减排效应,但中、西部地区不显著;三大区域GDP均具有碳增排效应。分样本区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三大区域FDI碳排放效应呈现由增排到减排动态变化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特征更为显著,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特征。最后,结合地区差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彭红枫,华雨.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23-28.,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622.
    Peng Hongfeng,Hua Yu.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on Carbon Emiss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23-28.,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622.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庄子银,段思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29-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我国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市场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区域研发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首先,通过构建GMM模型稳健性检验,发现在控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R&D投入、FDI、对外贸易、市场化程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后,技术市场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弹性最大;其次,通过交互项检验和门槛回归,发现R&D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市场存在两个门槛,跨越门槛将增加技术市场的边际创新产出;再次,技术市场发展对各类专利贡献率的测度结果显示,发达地区技术市场对发明专利的贡献最大。据此提出加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因地制宜改善区域研发环境、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庄子银,段思淼. 区域技术市场发展对创新的驱动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29-38.,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704.
    Zhuang Ziyin,DuanSimiao. The Impact of Regional Technology Market on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29-38.,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704.

    分享
  • 张治栋,吴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39-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促进产业协调和转移升级等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借助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对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融合与对外开放均对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在政府干预行为的支持下这一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二者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产业集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结果:在中、上游地区两者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下游地区在区域融合对其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外开放表现出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当合理协调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实施开放战略,利用产业政策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

    张治栋,吴迪. 区域融合、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39-46.,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697.
    Zhang Zhidong,Wu Di. Regional Integrati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39-46.,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697.

    分享
  • 王汉友,,陈国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47-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态比较珠三角工业发展阶段和设计水平不同的典型区域内,工业用户和最终消费者用户双重需求拉动设计创新以及设计驱动工业增长作用机制的异同,提出克服互动系统短板并因地制宜实施设计驱动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基于SVAR建模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珠三角工业确实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实现内生性可持续增长,而设计水平的地区差异对设计驱动绩效有调节作用;工业发展质量和结构欠佳,无法有效拉动区域工业设计创新,是珠三角多数地区工业设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区域工业设计与工业互动系统的短板是缺乏内行和挑剔的最终消费者有效需求。最后基于模型稳健性检验,提出因地制宜科学实施设计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王汉友,,陈国栋. 珠三角工业设计与工业互动比较研究:双重需求拉动与设计驱动增长的区域验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47-56.,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022.
    Wang Hanyou,,Chen Guodong.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Design and Industry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Testing of Dual DemandPull and Designdriven Growt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47-56.,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022.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周磊,杨威,王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57-6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从知识联接创新角度揭示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利用技术知识流分析方法,构建包括专利-领域-部门三维度的新兴技术识别框架。采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中的光纤通信专利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光纤通信产业的新兴技术专利主要分布在日、美、中三国,且多由日、美企业掌握;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来自于光学、电信及二者的融合;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部门来自于设备、电子工程及二者的融合。最后,对国内光纤通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周磊,杨威,王芮. 技术融合视角下新兴技术识别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57-62.,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413.
    Zhou Lei,Yang Wei,Wang Rui. Identify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by Technology Fusion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57-62.,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413.

    分享
  • 刘鑫,杨曦,陈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63-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制度创新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业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将政策流变理论与ROCCIPI模型应用于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研究,提出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机制构架。研究发现, 3D打印产业的科技政策具有由柔性到刚性的流变趋势,揭示了产业化制度性因素由实然向应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应用ROCCIPI模型从7个维度提出3D打印产业发展的制度性要素驱动对策,为3D打印产业发展明确了指向。

    刘鑫,杨曦,陈光. 制度创新视角下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政策与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63-68.,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221.
    Liu Xin,Yang Xi,Chen Guang. The Polic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s 3D Printing Patent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View of System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63-68.,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221.

    分享
  • 邵慰,杨珂,梁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69-7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政府补贴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长期以来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现有研究对该模式能否起到研发激励效用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骗补问题突出,使产业政策有效性再次成为焦点。在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政策特性把补贴分为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两个阶段,并通过计量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等实证方法评估其政策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激励效果。结果发现,强度较高的“生产补贴”研发激励效用远低于强度较低的“研发补贴”,两种政府补贴方式都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结合产业政策实施15年来的现实情况,提出补贴政策缓慢性退坡、建立可信的惩戒机制等政策建议。

    邵慰,杨珂,梁杰. 政府补贴、研发激励与新能源汽车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69-75.,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01.
    Shao Wei,Yang Ke,Liang Jie. Government Subsides,R&D Incentives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69-75.,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01.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胡海青,张颖颖,王兆群,张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76-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网络多元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仍存在争论。将外部知识整合(广度和深度)作为权变产生的企业因素、孵化支持情境(网络支持和制度支持)作为权变产生的环境因素,构建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孵化支持情境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多元性对在孵企业孵化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外部知识整合广度与深度在网络多元性和在孵企业孵化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孵化支持情境能够有效调节网络多元性对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中介效应正向调节在孵企业孵化绩效。

    胡海青,张颖颖,王兆群,张琅. 网络多元性对在孵企业孵化绩效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76-82., doi: 10.6049/kjjbydc.2017080108.
    Hu Haiqing,Zhang Yingying,Wang Zhaoqun,Zhang Lang.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Network Diversity on Incubated Enterprise Incub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76-82., doi: 10.6049/kjjbydc.2017080108.

    分享
  • 马志强,华贤宇,卢文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83-8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合作研发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却存在着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强烈,但鲜有合作研发行为的矛盾。基于前景理论,以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为关键变量,分别构建了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和模仿3种决策方案的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通过比较前景值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的实现条件,并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影响3种方案的收益增量影响风险态度;面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偏好,倾向于选择独立研发;面临模仿与合作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规避,倾向于选择模仿。

    马志强,华贤宇,卢文秀. 基于前景理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83-88.,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039.
    Ma Zhiqiang,Hua Xianyu,Lu Wenxiu.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R&D Dec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Based on Prospect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83-88.,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039.

    分享
  • 吴菲菲,,李倩,米兰,,李欣,,黄鲁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89-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企业战略及外部环境多变,企业间研发合作网络呈现动态演化。以谷歌为例,通过获取Factiva数据库网络信息,构建以谷歌为核心节点的主体合作网络和参与网络叠加的二模网络,利用动态网络分析法探究研发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容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特征方面,谷歌研发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联系不断增多;在网络内容特征方面,合作内容始终基于技术创新优势,合作伙伴出现跨产业变化,多产业研发合作模式出现,在倚重高年限企业的同时,逐渐倾向于初创型企业。谷歌研发合作网络演化特征不仅体现了谷歌发展原则和战略,而且为具有自身技术优势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提供了借鉴。

    吴菲菲,,李倩,米兰,,李欣,,黄鲁成,. 基于网络信息的企业间研发合作网络演化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89-95.,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92.
    Wu Feifei,,Li Qian,Mi Lan,,Li Xin,,Huang Lucheng,.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irms R&D Coop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Internet Inform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89-95.,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492.

    分享
  • 王雪,周金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96-10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70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011-2015年我国内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即阈值效应。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认定政策的门槛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普遍集中于3%的实际研发支出水平,与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绩效的最优研发支出水平相差甚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绩效损失。以兆驰股份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案例公司产生阈值效应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形式,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调整优惠政策力度,监管机构应健全认定政策,国家应改善外部研发环境等建议,以有效遏制研发支出的阈值效应,切实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

    王雪,周金链. 政府认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96-104.,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177.
    Wang Xue,Zhou Jinlian.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on R&D Expenditure in HighTech Companie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MTC Co.,Lt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96-104.,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177.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胡若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05-1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科学技术决策立法存在明显的压制型法特征,突出表现在公众等外部意见未能充分流入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科学技术进步法》对地方立法约束力过强等。该立法模式极大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反思,结合治理实践中官员“行权”与“避责”的逻辑,将自治型法与回应型法理念有效融合,以此为基础,在立法体系上鼓励基层政府自我规范化,并结合备案审查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确保法秩序和有效治理的协调。在具体运作中,可尝试打破政府对决策权的垄断、引入科技专家和公众作为多元决策主体,参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建立科技决策程序机制,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回应型立法模式。

    胡若溟. 迈向回应型法:我国科学技术决策立法的反思与完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05-112.,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52.
    Hu Ruoming. Toward Responsive Law:Reflection and Perfection of Legi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ision Making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05-112.,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152.

    分享
  • 刘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13-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专利当然许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利许可类型,肇始于英国,后为德、法等多国移植,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也将这一制度引入。提升专利信息质量和降低专利交易成本是专利当然许可的重要制度效用,但其在适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则制约着制度效用的发挥。为保证当然许可制度在不同领域的有效运行,有必要根据私益主体和公益主体所资助专利技术的不同属性,构建差异化的当然许可规则。

    刘鑫. 专利当然许可的制度定位与规则重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13-118.,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208.
    Liu Xin. System Location and Rules Reconstruction on License of Right in Patent Law[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13-118.,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208.

    分享
  • 李亚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19-12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科技保险肩负着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然而,科技保险试点10年来,依然面临需求低迷与供给不足并存的发展困境。其主要根源在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跛行”的财政支持政策不能形成有效激励以及不成熟的行业环境制约。要想走出这一困境,仅仅从需求方着力是远远不够的。科技保险的正外部性和科技保险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必须从财政支持、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中介培育及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提出应当构建供需并重的差异化财政支持机制、加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科技保险产品供给、创新科技保险契约模式及运行机制、搭建科技保险中介服务和信息支持平台等建议。

    李亚青,.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科技保险 “供需双冷”困境及其化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19-12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233.
    Li Yaqing,. The Development Predicaments of Low Interest in S&T Insurance on both Sides of Supply and Demand on the View of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19-125.,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233.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吴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26-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研评价是大学科研创新活动的风向标,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提高大学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发展信息。对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其科研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及特点、评价结果与拨款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目标导向、评价指标、评价专家、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设计完善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政策,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吴杨. “双一流”大学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26-131.,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584.
    Wu Ya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Double Top" Universi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26-131.,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584.

    分享
  • 刘澄,张羽,鲍新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2-1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专利质押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资产规模等问题,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远高于其它抵押贷款方式,因此需要在贷款后对企业还贷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预警。首先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依据Kalman滤波理论建立了风险动态预警模型,确定了企业还贷能力由健康到轻度危机再到重度危机的两个分割点,进而检测企业贷款偿还能力从健康-财务波动-财务危机的演变轨迹。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的总体判别准确率较高,预警效果好。 

    刘澄,张羽,鲍新中. 专利质押贷款风险动态监控预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2-1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451.
    Liu Cheng,Zhang Yu,Bao Xinzhong. Dynamic Crisis Early Warning of Patentbacked Loan for SM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32-1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451.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王弘钰,崔智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8-14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建设性越轨行为量表缺乏对违反组织非正式规范行为的测量,这种局限性在潜规则较为普遍的中国组织内部更显突出。基于已有文献梳理了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内涵,探索了中国情景下建设性越轨行为的结构,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获得量表初始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量表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违反正式规范和违反非正式规范。通过信度分析,以及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得出该量表在中国情景下具有很好的信效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建设性越轨行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王弘钰,崔智淞. 中国情景下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量表开发与验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38-143.,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092.
    Wang Hongyu,Cui Zhisong.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Constructive Deviance of Employees in Chinese Contex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38-143.,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092.

    分享
  • 杨晶照,臧敏,甄美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44-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团队断裂带基于团队整合与协同理念,考虑团队成员多重特征,丰富了团队属性的研究。其概念自1998年提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探讨团队断裂带与创新的关系,从中国知网(CNKI)和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选取“团队断裂带”为关键词,运用Citespace Ⅲ软件,进行知识计量图谱分析和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探究团队断裂带与创新的关系,从不同侧面探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团队断裂带已经被分解出不同类型,需要更多的强度计算方法,分析断裂带宽度计算方法对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团队断裂带与创新关系的研究框架模型,总结现有研究的脉络,进而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杨晶照,臧敏,甄美荣. 基于知识图谱的团队断裂带与创新:热点及趋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44-151.,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396.
    Yang Jingzhao,Zang Min,Zhen Meirong. Team Faultlines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p: Hot Spots and Trend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44-151.,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396.

    分享
  • 李春浩,牛雄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52-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除西藏外)数据,分析国际人才流入、社会资本对中间产出及最终产出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相比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②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对中部(最终产出)、西部(中间产出)影响更大;③认知型社会资本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呈显著负向影响,东中西部存在差异性,结构型社会资本对最终产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东部则相反;④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有关;⑤最终产出创新效率远低于中间产出创新效率,两者均呈东-中-西下降趋势。

    李春浩,牛雄鹰. 国际人才流入、社会资本对创新效率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5):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384.
    Li Chunhao,Niu Xiongying.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Inflow and Social Capital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5):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38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