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3-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裴蕾,王金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5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者对创新空间组织和创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思考。基于对大量众创空间及创客样本的深度调查,构建了众创空间嵌入的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创新主体功能及创新环境功能的次生生态,承担着创客与多种创新主体间的接口功能,并且向上向下横向连接了不同范围层级的创新生态圈。在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中,众创空间创新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和跨层级交互3种机制。众创空间的出现和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践依据,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层次和内涵。

    裴蕾,王金杰. 众创空间嵌入的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创新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6.,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534.
    . The Makerspaceembedded Multilevel Innovation Biosystem: Conceptual Model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6.,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534.

    分享
  • 王婷婷,贺珂,王凯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50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用户创新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创新平台越来越多地被企业用于收集用户创意。但目前,国内开放式创新平台实施状况并不理想,相关领域研究也存在空白。以美创平台为例,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采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对美创平台现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平台认知性资本和结构性资本,并根据不同用户在交互过程中展现的特征(发布的创意数、对其他用户的评论数以及收到的评论数)对其进行分类。根据研究结果,将美创平台所有用户分成6类,并对美创平台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用户激励措施及管理策略。最后,对未来用户互动动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婷婷,贺珂,王凯平. 社会资本视角下开放式创新平台用户行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13.,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215.
    .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7-13.,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215.

    分享
  • 高锡荣,杨菲,杨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60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双创”时代众包激励的迫切需要,通过对众包文献的编码分析,构建由内在需要、能力禀赋、外在条件联合驱动的众包行为发生机制模型。其中,内在需要作为众包动机直接转化为众包行为,能力禀赋和外在条件分别作为众包能力和众包条件对转化过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从唤醒众包需要、训练众包能力、完善众包条件3个方面,迅速推进众包模式的普及,为“双创”提供研发人力支撑。

    高锡荣,杨菲,杨建. 基于文献编码分析的众包行为发生机制模型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20., doi: 10.6049/kjjbydc.2017060293.
    . Construction of Crowdsourcing Behavior Trigger Mechanism Model Based on Literature Coding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4-20., doi: 10.6049/kjjbydc.2017060293.

    分享
  •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2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包含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资本部门四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四螺旋模型,从互信息视角挖掘Web of ScienceTM核心集合引文数据库中2006-2016年中美两国论文发表数据,运用N螺旋算法,实证测度和对比中美两国4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程度与发展态势。结果发现:①伴随着传统“学-产”协同创新的不断稳定,其它二维协同形式正在不断加强和发展,但相较于美国而言,几种二维协同创新形式仍比较薄弱,部分二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与美国差距较大;②中国三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趋于稳定,但稳定程度不及二维协同,且协同程度弱于美国,而中国“产-资-政”协同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协同程度强于美国;③中国四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优于美国,整体而言比较稳定,但部分年份有轻微波动。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互信息视角的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四螺旋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21-2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32.
    .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ynergetic Innovation Quadruple Helix Based on Mutual Inform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21-2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32.

    分享
  • 华锐,庄子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29-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改进的菲德模型,分离出研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讨论了研发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终识别出经济增长的动力。理论模型表明:研发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研发的直接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在要素边际收益上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相对大小;短期内,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但长期看,研发驱动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研发的溢出效应;应用研发始终促进经济增长,而基础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经济政策不会改变研发的溢出效应,但可以改变研发的直接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基础研发的溢出效应和应用研发的直接效应。

    华锐,庄子银. 经济增长动力是研发的直接效应还是溢出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29-35.,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309.
    . Is the Impetu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Direct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29-35.,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309.

    分享
  • 朱巧玲,李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36-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90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作为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用及经济效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理论界就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替代范围进行了激烈讨论。基于技术演进视角,划分了六次技术革命,分析历次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及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的影响。同时,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会增加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有助于劳动力整体质量提高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转型、失业、教育改革及产业升级等问题提供借鉴。

    朱巧玲,李敏.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36-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91.
    . A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 Struct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36-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90391.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周小亮,吴武林,廖达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42-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60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成果共享、节能环保,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基于2001-2014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态环境保护维度构建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算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明显领先,地区间呈现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的阶梯型分布;发达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总体领先,传统经济弱省总体落后,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西部欠发达省域崛起,河南、河北等少数经济强省排名垫底,省域间非均衡发展问题突出;绝大多数中西部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呈现改善趋势,山西、河北等部分省域裹足不前,北京、天津和上海出现倒退迹象。

    周小亮,吴武林,廖达颖. 我国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测度与差异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42-49., doi: 10.6049/kjjbydc.2017060419.
    .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and Difference of Regional Inclusive Green Growth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42-49., doi: 10.6049/kjjbydc.2017060419.

    分享
  • 杨毅,党兴华,成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50-5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X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加速器,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而金融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对西咸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其在政府政策、中介服务与金融机构3个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借鉴现有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提出西咸新区应选择政府-市场双核驱动发展模式,进而提出基于参与主体和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

    杨毅,党兴华,成泷. 区域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模式及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50-57.,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310.
    .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Mechanism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Regional S&T and Fin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50-57.,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310.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张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58-6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70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41个经济体、35个行业及1995-2011年WIOD数据库,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测度,将要素密集度和劳动报酬分别细化为3个变量,结合中国制造业投入产出价值链关联指数,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3个技术层次劳动者报酬中,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与中技术劳动报酬正相关,在1%水平下非常显著,说明提高中技术劳动者报酬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要素密集度中,cap2(资本存量与工资总额的比值)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的影响在1%水平下非常显著,说明资本存量相对工资总额越大,越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基于投入的价值链关联指数和基于产出的价值链关联指数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均在1%水平下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通过“双轨制”教育,增加中技术劳动者数量,制定制造业细分行业政策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3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张恒. 要素密集度、劳动报酬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58-64.,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274.
    . Factor Intensity,Labor Compensation and the Upstream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Value Chai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58-64.,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274.

    分享
  • 尹君,谭清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65-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7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化背景下,传统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含量低、创新积极性不高、持续升级能力弱、成果转化效率低等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下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模式。首先从科技支撑、智能生产与服务组织、感知与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和平台规制角度研究其组织结构,并从个性化定制、模块化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角度研究其功能结构;然后从协同创新、导向、风险和产业生态进化角度研究其保障机制;最后从市场化角度研究其运行路径。通过研究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下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模式,为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推动行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尹君,谭清美.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下新型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65-69.,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401.
    . Research on the Operating Mode of the New Industry Innovation Platform Based o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65-69.,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401.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阳银娟,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0-7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本土企业面临的外部知识源爆炸性增长及合作创新收益捉襟见肘的窘境,以中国本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创新获利为研究视角,探索中国管理情境下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的表现特征,以及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与开放度对本土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共同作用机制,旨在揭示企业创新获利过程中内部要素的优先级,并验证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与开放度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共同作用。研究结论顺应了创新获利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创新系统和开放式创新理论。

    阳银娟,陈劲. 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0-76.,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27.
    . A Cas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Informal Appropriability ,Opennes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70-76.,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27.

    分享
  • 程虹,,林丽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7-8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70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数据,研究发现:①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即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表现显著而国有企业表现不显著;③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类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因此,研究建议:第一,鼓励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创建更加透明的补贴评价机制;第三,在研发创新中注重提升管理效率。

    程虹,,林丽梅. 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差异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7-83.,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466.
    . The Differ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Ownership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77-83.,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466.

    分享
  • 周霖,蔺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84-9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4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首先,将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关系资本和行业关系资本,然后,将其中的政治关系资本进一步细分为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和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更加细致深入地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①无论是政治关系资本还是行业关系资本都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表明社会资本可以向外界传递出反映企业高质量的信号,从而帮助其获取风险投资以缓解融资约束;②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同样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③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周霖,蔺楠. 社会资本可以增进企业风险资本获取能力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84-92.,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78.
    . Can Social Capital Improve Enterprise in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84-92.,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78.

    分享
  • 尹士,李柏洲,周开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93-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10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互联网资源性质凸显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性特征,对互联网资源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周期性与伴随性演化模型,并结合华为公司26年的技术创新发展史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针对互联网资源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启示。

    尹士,李柏洲,周开乐. 基于资源观的互联网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93-98.,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533.
    .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Based on Resource View of the Interne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93-98.,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533.

    分享
  • 温湖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99-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50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非正规部门快速发展在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满足低端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影响。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倾向和研发投入强度;灰色竞争与企业产品创新活动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未发现与企业流程创新活动有显著关系;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受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弱。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为了应对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制造业企业应不断强化研发投入,通过模仿创新和微创新的方式加速产品更新升级,以区分于非正规部门的产品。

    温湖炜. 非正规部门竞争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99-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301.
    .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l Sector Competition and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of Firm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99-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301.

    分享
  • 杨以文,,周勤,李卫红,张松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06-1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1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的审计信息,有利于研发团队调整创新产品生产计划、市场战略与研发策略,有效激发组织学习意愿并明确学习目标,获取更多异质性知识,进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首先构建概念模型,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内外部审计知识积累与传播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以及如何通过加强组织学习间接影响创新绩效;然后,使用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与逐步OLS回归方法,验证内外部审计质量对创新绩效的直接与间接正向作用,以及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质量对提升创新绩效的互补效应,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内外部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杨以文,,周勤,李卫红,张松林. 审计质量、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06-112.,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150.
    . Audit Qualit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06-112.,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150.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张永安,宋晨晨,王燕妮,齐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13-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00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反馈系统,基于关联数字矩阵对政策传导系统路径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政策输入变量—政策过程变量—政策输出变量的整个过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传导模型,结合关联数字矩阵反馈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和政策科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因果关系图,并根据政策工具的划分解析人才、税收、研发、政府采购、服务外包5类政策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①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存在87条正反馈环,无负反馈环,其中主导反馈环45条;②通过关联数字矩阵最终得到14条政策独立主导传导路径并明确各个路径的数量、长度和极性,其中,8条路径都存在延迟效应;③人才激励在政策调控促进创新和发展中占比较大,具有重要地位,服务外包政策紧随其后,两类政策工具对政策调控效果具有直接显著作用,而研发补贴政策对目标的调控最缺乏活力。

    张永安,宋晨晨,王燕妮,齐园. 基于关联数字矩阵的科技创新政策传导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13-121.,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552.
    . Research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ies Based on Incidence Digital Matrix[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13-121., doi: 10.6049/kjjbydc.2017100552.

    分享
  • 刘嫣然,张士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22-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原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协调双方知识产权关系,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研究废旧产品中含有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理顺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知识产权关系;构建原制造商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原制造商同意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和吸引再制造商从事再制造行为;构建再制造商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再制造商同意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最后,提出了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制定了动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原则,为双方实现正向协同效应提供指导,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

    刘嫣然,张士彬. 原制造商与第三方再制造商知识产权共享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50.
    . The Research on the Unified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tween the Original Manufacturers and the Third Party Manufacturer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50.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苗红,宋昱晓,黄鲁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31-1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融合过程在微观层面体现于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已有研究方法适用于单个技术领域,不适用于产生融合的多技术之间。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框架,并选取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Tech1为例,其所参与的技术融合类型趋势以互补性融合为主,主要知识流动方向趋势以吸收知识为主。

    苗红,宋昱晓,黄鲁成,.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31-139.,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281.
    . Research on Technology Convergence Trend based on Evaluation of the Knowledge Flow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31-139.,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281.

    分享
  •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0-14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7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创业孵化、示范带动三大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解决当前指标体系主观性强、指标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评价指标与园区功能“两张皮”、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问题导向不明等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实力优于省级,社会化管理既没有显著降低园区“品牌效应”,也没有显著提升园区实力;政府行为能提高园区成果转化率,但很可能是“数字转化”,成果转化与农民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园区能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强化贫困地区园区基础,但未改善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基于此,建议简化园区现有监测指标,自主选择是否实施社会化管理;政府在转化成果时应减少行政干预,企业应抓住到贫困地区进行二次创业的机遇。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功能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0-148.,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071.
    . Innovative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rom Functional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40-148., doi: 10.6049/kjjbydc.2017070071.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张建卫,赵辉,李海红,任永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9-15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50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团队科学创造力是高校创新教育的前沿主题,其形成机理亟待研究。80个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样本数据表明: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科学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团队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协作型共享心智模式调节了团队内部动机与团队科学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而任务型共享心智模式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张建卫,赵辉,李海红,任永灿. 团队创新氛围、内部动机与团队科学创造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49-155.,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234.
    . Team Innovation Climate,Tea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eam Scientific Creativ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49-155.,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234.

    分享
  • 胡宇辰,李梦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56-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移动互联技术突破了社会角色的时间、空间、物理及心理边界,对于角色整合呈强推态势,使知识型员工角色向整合化、去情景化、重叠化及组合化趋势发展,从而出现角色整合的职场新现象。移动技术互联互通的特性赋予了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新的内涵,即整合趋势下角色边界是一种弱边界,呈现出角色对比度低、柔性边界和渗透性等边界特征,并表现为移动办公的工作形式。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的新内涵、影响因素、影响结果以及边界工作策略,构建角色整合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探析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测量、因素、作用,以及移动技术在角色整合过程中的效用评价。

    胡宇辰,李梦晓. 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与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56-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44.
    . Knowledge Workers' Rol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Using Mobile Technolo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6): 156-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