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喻登科,薛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环境下,组织性格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源泉。根据认知心理学进行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员工认知视角下的组织性格描述性词语,利用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编码,提取得到中国情境下企业组织性格的5个维度,并对不同性质企业组织的性格表征差异和不同类型员工对组织性格的认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组织性格可以分为创新、宜人、开放、责任、发展等5个维度,5个维度围绕情感、思想和目标3个中心构念形成完整体系,由此提出企业组织的“五型性格”框架;企业组织在性格表征与认知方面均存在差异,表明组织性格既有内生也有外生成分,从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诠释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企业组织的性格维度及其表征与认知差异,为中国企业性格培育带来了一些重要管理启示。

    喻登科,薛静. 组织性格维度及表征与认知差异:员工认知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563.
    .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s Dimension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Representation and Cogni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Employee's Cogni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563.

    分享
  • 毛荐其,李新秀,刘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9-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会聚备受关注。基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2 025项中国专利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组织机构技术会聚程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引入技术知识成熟度和技术知识流动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机构技术会聚程度与其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组织机构技术知识成熟度削弱了技术会聚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组织机构技术知识流动性削弱了技术会聚程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组织机构提高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毛荐其,李新秀,刘娜. 技术会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9-14.,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192.
    .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9-14.,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192.

    分享
  • 黄攀,王小燕,许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5-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投资主体背景不同,孵化器在建设目标和利益诉求方面存在异质性,导致孵化能力表现也存在差异。在调查分析各主体孵化器现状及区域分布的基础上,以广东省2016年537家孵化器数据为样本,从投入产出视角进行孵化器差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投资主体孵化器孵化能力差异显著,政府类孵化器对科技创新的贡献最大,但软实力建设未达到预期效果;民营类孵化器已基本实现最初建立目标及利益诉求,对区域创业水平贡献显著,但“逐利性”导致其对投资对象的侧重并不是新技术或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类孵化器未能充分利用创业导师优势,相比之下创新创业能力偏弱。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孵化器发展的几点反思,以期为孵化器运作和政府管理提供参考。

    黄攀,王小燕,许治. 投入产出视角下不同投资主体孵化器差异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5-23.,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543.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Various Investment Subject Incubators from InputOutput Perspectiv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5-23.,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543.

    分享
  • 梁阜,李树文,孙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24-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关注近期国际上逐渐兴起的新型情绪研究主题,是对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理论前沿的补充。但目前组织情绪资源传递机制尚未明晰,阻碍了情绪理论深入发展。基于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与转化视角,首先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将组织内领导-成员互动分为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化3个阶段;组织内部场景情绪互动可以分为情绪刺激、情绪认知和情绪反应3个阶段;情绪资源螺旋分为个体单元内、单元间、组织行动体系内、体系间4个阶段和5个阶点;然后进一步从塑造、渗透与转化3条路径分析情绪资源转化为创新智力资源的动态机制;最后,对组织情绪研究结论与启示进行总结,并从前因、测量及文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梁阜,李树文,孙锐. 创新情景下组织情绪形成与转化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24-29.,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17.
    . Research on the Penetrating and Trans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Emotion based on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24-29.,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17.

    分享
  • 李浩,胡海青,费良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30-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孵化网络是资源整合与创新增值的重要载体,但是孵化网络绩效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鉴于此,主要关注孵化网络不同治理机制与网络负效应对网络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以西安等地孵化网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逐层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对孵化网络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关系治理机制对孵化网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发现,两类网络负效应(结构与行为)在抑制孵化网络绩效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中介作用。

    李浩,胡海青,费良杰. 孵化网络治理机制、网络负效应对网络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30-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13.
    . The Influence of Incubation Network Governance, Network Negative Effects on Network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30-3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1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曹薇,刘春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38-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引入复杂网络确定科技型人才聚集核心城市,并结合威尔逊模型和场强模型测度科技型人才聚集城市的辐射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呈多层级“核心—外围”区域分布;科技型人才聚集核心区域辐射范围、辐射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地,给出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核心区域分布情况及辐射效应强度,并据此对相关区域提出优化人才结构的政策建议。

    曹薇,刘春虎. 科技型人才聚集核心城市空间影响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01.
    . Study on the Spatial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Core Ci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01.

    分享
  • 朱金鹤,王雅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46-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下能源需求与资源约束增强的现实要求,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检验学界仍莫衷一是。在利用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首先在环境规制视角下分析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间接效应;其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假说”进行检验;最后进行空间溢出效应探索。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层面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波特假说”成立而“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②在中等水平的外商投资省市,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效应”大于“污染光环效应”。在高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省份,环境规制的“污染光环效应”大于“污染天堂效应”;③在中等水平环境规制下的省市,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的负效应,验证了“波特假说”。在高水平环境规制省市,“波特假说”不成立;④环境规制、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交乘项对周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表明地区污染企业只是转移而不是转型,局部污染改善将会殃及“池鱼”。

    朱金鹤,王雅莉. 创新补偿抑或遵循成本?污染光环抑或污染天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46-5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426.
    . "Innovation Compensation" or "Following Costs"? "Pollution Paradise" or "Pollution Halo"?[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46-5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426.

    分享
  • 张座铭,彭甲超,易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55-6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2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6-2015年中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并利用GeoDa软件对内地30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变动呈现上升趋势,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市场运行效率每年平均提高7.2%;效率整体上升源于综合技术效率增加,而效率上升幅度不大主要是受到技术变动的拖累;总体上的Moran′s I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东北经济发达地区的空间集聚度较高,而西部地区呈现效率低值集聚;在空间变化特征上,技术市场空间集中度均不一致,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技术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自2012年后技术市场发展渐趋一致。

    张座铭,彭甲超,易明. 中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动态演进规律及空间差异特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55-63.,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058.
    .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hina's Technology Market: Dynamic Evolution Rule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55-63.,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058.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高锡荣,刘思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64-7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鉴于后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紧迫性,从学理上探讨如何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得到范畴逻辑关系,构建由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和企业责任担当5类主体行为共同作用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机制。其中,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为外部环境驱动,企业责任担当为企业内部驱动。研究提示,应从外部创新环境改善和企业内部研发积极性激发着手,综合推进企业基础研究进程,构筑我国科技强国梦。

    高锡荣,刘思念. 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模型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64-71.,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592.
    . Construction of Driving Model to Stimulate Enterprises' Basic Research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64-71.,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592.

    分享
  • 徐国军,杨建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72-7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聚焦企业创新活动,研究技术转移以及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与技术转移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引入技术接收企业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利用251家企业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移有助于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提升;技术转移和建设性冲突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技术转移和破坏性冲突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具有阻碍作用;技术接收企业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转移对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

    徐国军,杨建君. 技术转移、组织间冲突与突变式创新绩效:实际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72-78.,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052.
    .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lict and Rad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alised Absorptive Capac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72-78.,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052.

    分享
  • 张龙鹏,汤志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79-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既有文献已初步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但未深入探索其影响机制。鉴于此,从交易成本视角解释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强于社会创新合作;相对于低技术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地区信任度提高增强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作用。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上述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交易成本在创新合作类型间、行业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而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

    张龙鹏,汤志伟.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交易成本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79-8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51.
    .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nd Open Innov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79-87.,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651.

    分享
  • 白贵玉,丁敏,徐鹏,张晓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88-9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3—201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权力配置视角探索企业创新决策动因及其规律性,结果表明:①基于研发与营销的职能区别,随着管理层权力配置程度增加,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两类创新行为的决策倾向呈现差异化演变,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权力与技术创新行为正相关,与市场创新行为负相关;②公司成长状态对管理层权力与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公司经营风险水平较高时,管理层权力对技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弱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时,管理层权力对技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强化;③公司成长状态对管理层权力与市场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管理层权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不会因公司经营风险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异而发生改变。

    白贵玉,丁敏,徐鹏,张晓峰. 管理层权力配置下上市公司创新决策动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88-93.,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671.
    . Research on Innovation Decision Motiva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Management Power Alloc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88-93.,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671.

    分享
  • 贾凯威,马成浩,赵丰义,高英慧,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94-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探究不充分竞争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等理论重新审视股权类型多样化、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与年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以2014-2015年861家上市企业及2015-2016年936家上市企业组成的非平衡删失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面板Tobit模型。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股权类型多样化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绩效与股权类型多样化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呈倒U型关系;与股权集中度相比,股权类型多样化比股权集中度更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规模与年龄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支持了“创新累积假说”。在外部环境竞争不充分情况下,股权类型多样化与股权集中度组合是企业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委托代理冲突与委托-委托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之一。

    贾凯威,马成浩,赵丰义,高英慧,李薇. 不充分外部竞争环境下企业股权结构与创新关系再审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94-101.,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671.
    . Revisi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plete Extern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94-101.,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671.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张韵,钟书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02-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参与,包括政策社群参与、专业网络参与、府际网络参与、生产者网络参与和议题网络参与。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结构的优化强调网络高密度、网络中心均衡、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网络高协同性。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治理策略有行动者的选择、引入与激发,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

    张韵,钟书华. 区域前瞻性创新政策网络构建有效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02-110.,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34.
    .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n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02-110.,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34.

    分享
  • 郑莹,贾颖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11-1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10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除保护技术输出的传统职能外,专利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沟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传递职能。其中,专利在资本市场上的信号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指出专利作为质量信号有助于企业获得投资者认可,并且专利信号效果依赖于投资者获得企业信息的多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投资者获得企业信息的内容对信号价值的影响。具体地,在负面信号情境下(企业过去的财务绩效差、收益波动性大、未来不确定性高),专利的信号价值更强,而在正面信号情境专利信号效果减弱。利用来自深沪两市1 787家上市公司2000-2011年面板数据验证了以上假设,专利数量和外部融资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并且在负面信号情境下二者正向关系更强。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表明,发明专利的信号效应比非发明专利更强,而私企的专利信号效应比国企更强。

    郑莹,贾颖颖. 企业专利与外部融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11-119.,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31.
    . Firm Patents and External Financ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11-119., doi: 10.6049/kjjbydc.2017110531.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陈璐怡,邵珠峰,周源,赵云,尤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20-1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军民融合的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从战略规划角度归纳军民融合的重要任务时,却面临着现有研究结论过于纷繁、相关理论支撑不足的困境。基于过程分析视角,结合技术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和科技组织方式等因素,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三维分析框架,着重阐述该框架构建过程与潜在意义,以此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情况。该分析框架能较好地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而且其构建过程,对于未来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其它相似领域的战略发展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陈璐怡,邵珠峰,周源,赵云,尤政. 过程视角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20-127.,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829.
    .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cess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20-127.,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829.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吴丹,胡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28-1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吴丹,胡晶.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时空差异性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28-136.,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300.
    . Research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Evalua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28-136.,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300.

    分享
  • 陈怀超,张晶,费玉婷,范建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37-14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9-2015年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对中部六省产学研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利用灰色关联度探究中部六省产学研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南、安徽和湖南地区产学研三大主体创新效率均得到提升,湖北、江西和山西三大主体创新效率并未全部得到提升。山西、安徽和湖北企业的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大,属于企业主导型;湖南高校的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大,属于高校主导型,河南和江西科研机构的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大,属于科研机构主导型。此外,中部六省三大主体创新效率变动性和主导型之间存在不一致情形。研究结果有助于中部六省制定相应对策,促进产学研创新效率提升,进而推动省域创新发展。

    陈怀超,张晶,费玉婷,范建红. 中部六省产学研创新效率对省域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37-143.,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157.
    . Impact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on the Provincial Innovation in Six Central Provin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37-143.,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157.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张宗贺,刘帮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44-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缺乏,责任意识缺失、“不作为”行为较为突出。从服务型领导风格、互动公平、权力距离等主要影响因素入手,试图解释公共部门人员责任行为的多重影响机制。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探讨服务型领导影响员工责任行为的过程机制。对8家单位58个部门400名员工进行两阶段配对调研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结果发现:服务型领导对责任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互动公平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互动公平与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服务型领导与责任行为之间的间接作用。最后,揭示了服务型领导影响员工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论对提升公共部门管理效率、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价值。

    张宗贺,刘帮成. 服务型领导、互动公平与员工责任行为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44-150.,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115.
    . Service Leadership,Interactional Justice,and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in Public Sector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44-150., doi: 10.6049/kjjbydc.2018010115.

    分享
  • 魏丽萍,陈德棉,谢胜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追随动机是追随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其内容与结构的探讨较少。结合因果取向理论和P-A理论提出了追随动机的概念及模型,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本土组织情境下追随动机的测量题项;随后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题项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开发了一个包含2个因子9个题项的测量量表。研究发现,追随动机由关系诉求和参照调节两个一阶因子组成,测量题项具备较好信度与效度。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关于追随动机内容域的认知,有利于推进追随动机理论的实证研究,同时,也为领导者了解和把握追随者心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魏丽萍,陈德棉,谢胜强. 组织情境中追随动机的概念、模型与测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0):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72.
    .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ollowership Motivation in Chinese Organ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20):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27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