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年 33卷 6期
刊出日期:2016-03-25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党兴华;张晨;佟丽丽
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影响因素探索及实证研究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影响因素,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特征和网络特征因素对投资机构网络位置的影响,并使用CVsoure数据库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努力程度、吸收能力、主风险投资概率、网络能力等因素对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退出方式度量的以往绩效对网络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以累计投资轮次、累计IPO和M&A两个指标度量的声誉对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位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016 Vol. 33 (6): 1-7 [摘要] ( 757 ) [HTML 0KB] [PDF 920KB] ( 336 )
8 邱栋;吴秋明
虚拟创新集群形成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虚拟创新集群已成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从集群认知、主体互动及合作行为3个视角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界定了虚拟创新集群成型状态特征;其次,从内在驱动力、外部推动力、集成内力3方面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力因素对虚拟创新集群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推动、成员质量、成员关系以及创新精神4个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6 Vol. 33 (6): 8-13 [摘要] ( 674 ) [HTML 0KB] [PDF 1469KB] ( 260 )
14 黎继子;周兴建;刘春玲;曹晓刚;李柏勋
众包供应链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众包供应链(Crowdsourcing Supply Chain,CSC)作为一种新型供应链,正成为研究热点。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众包和供应链关系,并对众包供应链进行界定,通过众包供应链特征分析,对众包供应链和外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众包供应链耦合的3种创新模式;最后,重点探讨了众包供应链创新发展的4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及各阶段的表现形式。
2016 Vol. 33 (6): 14-19 [摘要] ( 761 ) [HTML 0KB] [PDF 1363KB] ( 355 )
20 张绍丽;郑晓齐
众包、众筹、众创——高校科研模式创新研究
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众包、众筹以及众创等大众创新形式,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模式向开放式、现代化转变。从论述高校科研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出发,提出解决科研团队、科研教师、科研学生面临问题的新思路及运作机理,即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校科研众包平台、科研众筹平台以及科研众创平台。建议依托三大平台,有效利用各方科研资源,广泛筹集社会研究资金,充分发挥智力资本价值,加大政策支持和制度规范,以促进高校科研模式健康发展。
2016 Vol. 33 (6): 20-25 [摘要] ( 697 ) [HTML 0KB] [PDF 1295KB] ( 345 )
26 陈国平;张鑫
服务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构建了一个服务企业不同层面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酒店服务业为背景,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宜昌、襄阳三地的酒店服务创新活动展开调研,搜集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服务企业不同层面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新服务开发战略的影响最强,IT经验和注重新服务开发流程次之,市场敏锐性影响最弱;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不太显著,但组织创新氛围在服务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2016 Vol. 33 (6): 26-32 [摘要] ( 931 ) [HTML 0KB] [PDF 1014KB] ( 251 )
33 尹洁;施琴芬;李锋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1计划”明确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类型,要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理选取模式,分类型申报、培育、考核、验收。通过经评审认定、已挂牌运行的8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126份有效问卷,实证研究了科研能力、创新文化、协同战略、协作资源、协作关系、物理距离对于不同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作用,可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选择提供概念模型与实证参考。
2016 Vol. 33 (6): 33-39 [摘要] ( 729 ) [HTML 0KB] [PDF 1147KB] ( 373 )
区域科学发展
40 陈姚朵;郝义国;涂山峰
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基于国际化视野进行创新政策、体制和创新体系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科技创新国际化已成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关键举措,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据政策资源、区内资源、人力和金融优势,通过引进国际化海外人才、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融资建设和完善国际化政务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
2016 Vol. 33 (6): 40-46 [摘要] ( 674 ) [HTML 0KB] [PDF 1596KB] ( 272 )
47 苏玉娟
大数据技术与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治理创新
企业实现数据治理的过程包括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通过对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调研,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治理水平总体偏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的因素包括认知不全面、认知渠道不畅通、数据平台缺乏、数据功能不明显、组织创新滞后等。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治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引领高新技术企业走向数据化治理;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程度;加快平台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现实支撑;加快组织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数据安全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据治理提供保障。
2016 Vol. 33 (6): 47-52 [摘要] ( 860 ) [HTML 0KB] [PDF 887KB] ( 356 )
产业技术进步
53 张蔚虹;陈英武;史会斌
包容性制造业服务化协作网络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包容性制造业服务化协作网络建设有助于提高网络运作效率、增强网络竞争力,其具有异质性、公平性、合作性等特征。核心制造企业能力及网络成员关系是包容性协作网络实现路径的两个重要维度。在基于价值链的协作网络中,核心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在包容性协作网络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沟通与学习;在基于解决方案的协作网络中,核心制造企业网络管理能力在提高协作网络包容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沟通、学习尤为重要。
2016 Vol. 33 (6): 53-57 [摘要] ( 600 ) [HTML 0KB] [PDF 1035KB] ( 311 )
58 郭永辉
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治理案例分析
突破传统企业共生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建立了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模型,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产权关系、契约关系、行政关系和社会关系等4种关系。卡伦堡生态产业链、河南鹤壁煤业集团生态产业链及日本北九州生态产业链,分别代表自组织型、政府主导型和集团主导型3种生态产业链。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3个代表性生态产业链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治理情况,比较了3种生态产业链的治理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2016 Vol. 33 (6): 58-64 [摘要] ( 874 ) [HTML 0KB] [PDF 1478KB] ( 296 )
65 夏海力;李卿;吴松强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根据37家苏州装备制造企业调研资料,分析提炼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12个因素。以苏州装备制造业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算苏州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环境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由促进变为抑制;集群创新有助于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多元化;市场因素推动了技术创新,但存在膨胀发展所伴随的未标化问题。苏州装备制造业应巩固集群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多元化技术创新;调控下游市场发展,促进上游企业技术创新自由化;推进“互联网+研发制造”深度融合,内外兼修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2016 Vol. 33 (6): 65-70 [摘要] ( 824 ) [HTML 0KB] [PDF 1515KB] ( 327 )
71 黄晓懿;杨永忠;钟林
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融合理念,探讨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融合模式由基于废物循环的融合模式、基于产品循环的融合模式向基于服务循环的融合模式演进。为此,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法律规制、建立产业融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体制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融合技术平台、调整产业技术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建立服务众包平台和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方式进行服务创新。
2016 Vol. 33 (6): 71-75 [摘要] ( 725 ) [HTML 0KB] [PDF 1324KB] ( 281 )
企业创新管理
76 赵振
“互联网+”下制造企业服务化悖论的平台化解决思路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2016 Vol. 33 (6): 76-83 [摘要] ( 783 ) [HTML 0KB] [PDF 1280KB] ( 335 )
84 陈超;陈拥军
互联网平台模式与传统企业再造
以商业生态理论为基础,选取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平台视角探究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模式实现转型。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平台模式转型的驱动力是满足顾客个性化定制需求;转型方式分为改善内部资源能力和吸收外部创新资源;转型类型分为资源依赖型、资源互补型和资源整合型。
2016 Vol. 33 (6): 84-88 [摘要] ( 795 ) [HTML 0KB] [PDF 1073KB] ( 253 )
89 张元萍;杨哲;韩晓宇
众筹融资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契合性研究
众筹平台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了信息、资金等要素供给和需求的契合,为化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对该契合机理进行分析,并运用离散选择模型,检验机制设计对项目成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融资目标、有效控制信息质量能显著提高众筹成功机率。最后,为保证众筹融资能够持续为科技型企业服务,从平台、监管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6 Vol. 33 (6): 89-93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1196KB] ( 236 )
94 余维臻;李文杰
核心资源、协同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
核心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基础要素,创新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基本特征,对突破资源约束,实现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但是鲜有研究者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视角对核心资源、创新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构建了核心资源、协同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模型,以浙江3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资源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核心资源与协同创新显著正相关;协同创新对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在这个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核心资源通过技术、市场、管理协同创新这一“中央处理器”的动态作用推动企业成长。该研究实证支持与拓展了企业成长过程机理,可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2016 Vol. 33 (6): 94-101 [摘要] ( 715 ) [HTML 0KB] [PDF 1885KB] ( 347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2 曾婧婧;王巧
科技悬赏奖设置关键因素研究:基于对国际上135项科技悬赏奖的内容分析
科技悬赏奖是指为解决某一特定领域难题而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奖励制度安排,其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否成功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等特征。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分析135项科技悬赏奖的设置特点,认为其在设置过程中有7大关键因素,即悬赏任务发布主体的权威性,参与悬赏的准入标准,参赛者动机与激励方式、风险及行为,解决悬赏难题所需运用知识的隐性程度,悬赏设计标准具体化程度,悬赏过程的可沟通反馈性,悬赏结束后技术成果的转化等,研究结论可为建立科学合理、运作高效的科学资助体系提供依据。
2016 Vol. 33 (6): 102-109 [摘要] ( 638 ) [HTML 0KB] [PDF 1889KB] ( 221 )
110 王灿友;苏秦
政策措施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分析
在对新兴技术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基于需求和供应视角对政府政策措施与新兴技术演化进行了匹配分析,并以3D打印技术为例,探讨了政策措施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演化形成阶段,新兴技术可根据其发展特征分为基础研究、初步兴起、相对低潮、重新定向和应用研发5个阶段。在基础研究阶段,政府主要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培育新兴技术;在初步兴起阶段,应注重为大学、科研院所、研发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资金投入;在相对低潮及重新定向阶段,政府要注重人才培养,支持并设立“示范工程”项目;进入应用研发阶段后,应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措施,尤其应落实领先市场政策。
2016 Vol. 33 (6): 110-116 [摘要] ( 685 ) [HTML 0KB] [PDF 1265KB] ( 305 )
117 张春博;杨阳;丁堃;刘则渊
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与展望
以“985工程”高校为研究样本,选择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独立授权专利,抽取转让专利的申请人和受让人信息,构建这些专利的专利权人转让路径。通过对专利申请高校、发明者以及受让人的关系内容挖掘,将这些学校的专利技术转移概括为直接技术转让、校资产经营实体运营、校企联合研发、地校研究院、学术创业和专利经营实体运营6种模式。基于对6种模式的详细调研,结合宏观形势和外部创业环境优化,认为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正呈现一种明显的学术创业趋向。大学和创业学者的关系处理在学者创业和专利技术转移过程中更加重要,集中表现在专利成果权属和科研评价上。
2016 Vol. 33 (6): 117-121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1204KB] ( 349 )
军民融合创新
122 周宾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对制造业运行的动态响应
基于db(n=5)小波函数,对我国证券市场军工航天板块收盘价与成交量自2005年6月以来的2 512个交易日进行时序模拟,通过对低频信号进行提取后认为,我国军工航天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依赖度较高,军民融合产业整体仍面临着深度发展的良好机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制造业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了动态模拟、脉冲函数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制造业新产品订单指数可作为研究我国制造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经对数化后其每提升1个百分点或高端装备制造业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的军民融合产业指数分别提高2.86%和1.22%。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应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2016 Vol. 33 (6): 122-127 [摘要] ( 645 ) [HTML 0KB] [PDF 1667KB] ( 269 )
人才与教育
128 王忠军;贾文文
科研人员职业成功影响因素:基于学术大家的回溯性案例研究
基于对100名学术大家的访谈资料,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确立了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类目。研究发现,科研人员比企业员工更注重精神追求,并提出了“环境因素→职业使命感与前瞻性职业目标→工作投入与延迟满足→突破性创新与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模型。丰富和扩展了职业成功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思路,对促进科研人员职业成长,完善科研组织人才管理体系具有一定启示。
2016 Vol. 33 (6): 128-134 [摘要] ( 693 ) [HTML 0KB] [PDF 1328KB] ( 353 )
135 石冠峰;梁鹏
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性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考察了中国组织情境下工作自主性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检验了员工归属感的中介作用与领导正直度的调节作用。对收集到的224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层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建言行为显著正相关;②员工归属感在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③领导正直度对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归属感和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弱化效应,并且员工归属感完全中介工作自主性与领导正直度间交互作用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2016 Vol. 33 (6): 135-141 [摘要] ( 680 ) [HTML 0KB] [PDF 1247KB] ( 306 )
142 奚雷;彭灿;李德强
智力资本对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调节作用
首次探讨了智力资本与双元创新协同性(包括双元创新平衡性与双元创新互补性两个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建立了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上述研究假设和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及其3个维度(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与双元创新平衡性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与双元创新互补性正相关;智力资本与双元创新协同性及其两个维度(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均正相关;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在智力资本与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性互补性以及双元创新协同性间均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2016 Vol. 33 (6): 142-148 [摘要] ( 580 ) [HTML 0KB] [PDF 1122KB] ( 483 )
149 王孟钧;郑俊巍;朱卫华;曲娜
工程需求与领导风格对工程创新的驱动作用:跨层次研究模型
工程创新的实现不仅依靠需求的引领,还需要发挥领导支持、个体努力、氛围营造、文化带动等作用。通过明晰创新概念、界定建设工程创新层次,从个体与组织层面探讨工程需求、领导风格对工程创新驱动作用的“黑箱”。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工程需求、工程文化、领导风格、创新行为变量关系提出研究假设,从而构建跨层次工程创新驱动机理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工程需求具有引领作用,领导风格具有驱动作用但也可能起中介作用,工程文化具有调节作用。通过选取多个工程创新案例,针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指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2016 Vol. 33 (6): 149-154 [摘要] ( 572 ) [HTML 0KB] [PDF 1060KB] ( 358 )
综述
155 齐二石;陈果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分类与演化述评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者和商业模式创新资源,归纳了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通过对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将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封闭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半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个阶段,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2016 Vol. 33 (6): 155-160 [摘要] ( 1060 ) [HTML 0KB] [PDF 1192KB] ( 274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