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年 40卷 13期
刊出日期:2023-07-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人才培育
   
科技管理创新
1 刘潭,徐璋勇
数字经济、异质性技术创新与二氧化碳排放
依托技术创新发挥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将技术创新分为技术引进、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3种模式,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但在发展初期会带来碳排放增加,二者呈倒U型门槛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降低碳排放,但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而且,随着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能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减碳效应愈发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综合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的减碳作用更强。数字经济时代,应依托技术创新的碳减排优势,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与模仿改造,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减碳效应。
2023 Vol. 40 (13): 1-10 [摘要] ( 272 ) [HTML 1KB] [PDF 1255KB] ( 257 )
11 刘玉梅,温馨,孟翔飞
基于证据推理的突破性技术知识元匹配方法研究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将其视为不同领域技术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实现技术轨道跃迁的创新成果,可以有效理解与把握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知识元匹配规则和方法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技术知识元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分散化特点,运用证据推理理论,将技术提炼分解为知识元组合形式,根据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性质提出技术匹配规则与方法,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检验匹配规则和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规则,在技术知识来源中寻找合适的技术知识元进行匹配,进而迅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
2023 Vol. 40 (13): 11-20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1347KB] ( 142 )
区域科学发展
21 贾永飞,王振宇
多重效应组合下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融通创新——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提出构建融通创新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背景,从“融合”“畅通”两个视角剖析融通创新概念与内涵,运用fsQCA方法分析数字经济渗透效应、映射效应、规模效应影响城市融通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及实现路径。结果发现:高融通创新水平形成具有6条驱动路径,可划分为3种效应模式,其中,映射效应对6条驱动路径起重要辅助作用;提升城市融通创新水平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因素组合通过殊途同归方式促进城市融通创新水平提升;相较于“涓滴型”城市,“策源型”城市在提高融通创新水平中其资源要素来源更加多样化,要素关联程度更高。
2023 Vol. 40 (13): 21-30 [摘要] ( 161 ) [HTML 1KB] [PDF 1330KB] ( 241 )
31 周霞,于娱,施琴芬
数字经济是赋能城市创新的新动力吗——基于272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经济带动城市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选取2015—2020年我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的赋能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力,且城市行政等级越高,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力的赋能效应越强,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后,这一结果仍然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存在多种门槛效应,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PE/VC活跃度越高,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力的赋能效应越显著。
2023 Vol. 40 (13): 31-39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1321KB] ( 302 )
产业技术进步
40 张元庆,刘烁,齐平
高技术数字制造业创新效率测度、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助力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是中共二十大报告的重要议题。采用Super—SBM两阶段DEA模型、Dagumn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基于价值链视角对我国高技术数字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高技术数字制造业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数字制造业创新效率离最优状态还存在差距,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区域间和区域内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两阶段差异来源呈现出不同特征,并以2016年为界出现较大变化;2016年以后,中部地区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σ收敛特征,全国层面具有显著的空间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特征,东部地区的空间绝对收敛特征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价值链视角全面客观了解我国数字制造业创新效率现状,从而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避免区域数字“鸿沟”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13): 40-49 [摘要] ( 163 ) [HTML 1KB] [PDF 1365KB] ( 241 )
50 薛耀文,杨大高,王文利
技术封锁对产业发展独立性的影响——基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实证检验
在“实体清单”的基础上,确定与被打压核心企业契合的4类产业,结合投入产出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分析4类产业在产业链中地位以及技术封锁对4类产业发展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居战略地位,就业吸纳能力强,但产业附加价值率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实体清单”影响最大,其它3个产业则处产业发展初始阶段;②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居结构洞位置,自我网络规模大但密度低,结构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③美国实施技术封锁后,中国基础产业研究投入明显增多,产业自立自强发展趋势显著。最后,提出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产业劳动报酬,提升核心技术自给率,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2023 Vol. 40 (13): 50-59 [摘要] ( 150 ) [HTML 1KB] [PDF 1528KB] ( 401 )
企业创新管理
60 陈效林,刘业深,宋哲
CEO特征与新创企业战略惯性——来自C4.5决策树的经验证据
现有观点通常认为,大企业具有惯性,而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已有研究关注CEO特征与一般企业战略惯性的关联,较少考虑相关结论对新创企业的适用性。此外,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因果推论展开,鲜有基于预测角度的定量研究。采用机器学习中的C4.5决策树算法,以我国2009—2019年经营年限在12年以内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基于CEO多维特征构建的C4.5决策树能否预测新创企业战略惯性,并进一步分析CEO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新创企业战略惯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对新创企业战略惯性,基于CEO特征构建的C4.5决策树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在众多CEO特征中,CEO学历、持股比例和收入是预测新创企业战略惯性的3个关键特征;CEO特征与企业内外部环境间的6种交互均会导致新创企业产生战略惯性,即殊途同归。结论有助于深化新创企业战略惯性理论解释,为新创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启发。
2023 Vol. 40 (13): 60-70 [摘要] ( 164 ) [HTML 1KB] [PDF 1428KB] ( 447 )
71 杜小民,单标安,闫双慧,马力
数字经济背景下顾客参与、知识共享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的影响
通过多个地区企业问卷调查,揭示顾客参与及知识共享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企业数字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顾客参与是促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技术商业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知识共享是促进科技型新创企业技术商业化的重要内部因素;数字化程度是重要情境变量,能够正向调节知识共享与技术商业化的关系。结论可丰富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商业化理论,指导科技型新创企业合理利用顾客参与与知识共享提升自身技术商业化能力。
2023 Vol. 40 (13): 71-80 [摘要] ( 151 ) [HTML 1KB] [PDF 1281KB] ( 475 )
81 张少峰,徐梦苏,朱悦,王泽强
技术创新、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以沪深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技术创新、组织韧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组织韧性;组织韧性在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资源配置改善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韧性的关系。结论可为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13): 81-92 [摘要] ( 373 ) [HTML 1KB] [PDF 1299KB] ( 866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93 冯立杰,李倩倩,王金凤,张珂
知识搜寻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影响——关系联结强度的调节效应
基于知识演化与技术创新流程的映射关系,将企业技术创新解析为知识溯源、知识转换和知识利用的递归过程。通过对多家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知识搜寻宽度、知识搜寻深度对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以及联结强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宽度对技术创新三阶段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搜寻深度与知识溯源、知识转换阶段的创新效果呈倒U型关系。同时,关系联结强度负向调节知识搜寻宽度与技术创新三阶段的关系,正向调节知识搜寻深度与知识溯源、知识转换阶段创新效果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建立“联结关系—搜寻策略—创新流程”的匹配组合、高效开展以精准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知识搜寻活动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2023 Vol. 40 (13): 93-102 [摘要] ( 132 ) [HTML 1KB] [PDF 1302KB] ( 137 )
103 冯涛,孔智,王成军,孙笑明
知识宽度与深度对被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变化的影响
现有的并购情境研究忽略了关键研发者个体知识基础对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且较少涉及动态视角下关键研发者知识基础与创造力变化关系。鉴于此,基于技术并购的50家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20年专利数据,深入分析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和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上升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负向影响,关键研发者知识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衰退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该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边界,验证了知识宽度与深度在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存在的异质性作用,为企业提高并购前的风控能力以及并购后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2023 Vol. 40 (13): 103-112 [摘要] ( 135 ) [HTML 1KB] [PDF 1274KB] ( 339 )
113 周惠平,姚艳虹
数字化背景下知识跨界搜寻对企业迭代创新的影响——关系嵌入与政府支持政策的调节作用
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并组合异质性知识资源,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路径。采用资源编排理论,从知识元素关系结构视角,将知识跨界搜寻划分为领域知识搜寻与架构知识搜寻两种,探讨知识跨界搜寻对企业迭代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同时,验证关系嵌入与政府支持政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搜集的262份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领域知识搜寻与企业迭代创新呈倒U型关系,而架构知识搜寻正向影响企业迭代创新;②关系嵌入正向调节领域知识搜寻与企业迭代创新关系;③政府支持政策与知识跨界搜寻活动的匹配更能促进企业迭代创新,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实施领域知识搜寻策略时,政府采用财税支持政策更有利于企业迭代创新,而当企业开展架构知识搜寻活动时,政府出台创新环境支持政策更能促进企业迭代创新。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组织内外情境因素、选择恰当的知识搜寻活动以促进企业迭代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 Vol. 40 (13): 113-122 [摘要] ( 159 ) [HTML 1KB] [PDF 1342KB] ( 216 )
科技人才培育
123 金超
财税法治视野下地方人才奖补政策规范研究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类人才奖补政策,开启“抢人大战”。通过对地方人才奖补政策现状的梳理发现:政策数量众多,但法律效力低下,导致人才争夺加剧;政策形式多样,但奖补界限模糊,导致税法地位不清;地方人才奖补支出较大,效果显著,但地方政府可能滥用公共财产权。人才奖补直接涉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因此,运用财税法定、财税中性和公共财产权等财税法理论工具,对地方人才奖补政策进行合法性考察、正当性审查和有效性评估。最后指出,从遵循财税法定、体现财税中性和贯彻公共财产3个方面规范地方人才奖补政策,通过财税法治之路迈向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
2023 Vol. 40 (13): 123-130 [摘要] ( 180 ) [HTML 1KB] [PDF 1210KB] ( 187 )
131 朱永跃,时锐,欧阳晨慧
平台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责任知觉与团队动机氛围的作用
越轨创新作为员工从事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1015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调研数据,提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平台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能有效促发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责任知觉部分中介平台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与团队精熟动机氛围不仅调节平台型领导对责任知觉的影响,还调节责任知觉的中介作用。
2023 Vol. 40 (13): 131-140 [摘要] ( 182 ) [HTML 1KB] [PDF 1328KB] ( 356 )
141 黄杜鹃,孙涛,丁雪,朱同清
幽默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
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幽默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449名员工进行问卷调研分析,结果发现:①亲和幽默型领导能够促进员工越轨创新、攻击幽默型领导则会抑制员工越轨创新;②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建设性责任知觉对亲和/攻击幽默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关系发挥中介作用;③感知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正向调节亲和幽默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建设性责任知觉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攻击幽默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建设性责任知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管理者科学应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2023 Vol. 40 (13): 141-151 [摘要] ( 202 ) [HTML 1KB] [PDF 1376KB] ( 914 )
综述
152 杨博旭,柳卸林,吉晓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基础与理论框架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但当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研究尚不清晰。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对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政策含义。作为不同创新种群之间实现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邻近性、多样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政策含义,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2023 Vol. 40 (13): 152-160 [摘要] ( 306 ) [HTML 1KB] [PDF 1403KB] ( 487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