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 37卷 21期
刊出日期:2020-11-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综述
科技人才培育
   
科技管理创新
1 刘泓辰,王兴元
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与创业机会识别及开发——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作用愈加重要。由此,提出一个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ENMC)模型,该模型涉及创业者在规划、构建和维持社会网络中的角色,通过创业网络质量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与创业机会识别、开发相关。借鉴关系生成、公司网络管理以及社会能力理论,构建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网络规划能力(NPC)、网络构建能力(NSC)以及网络维持能力(NMC)。最后,实证检验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网络质量在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关系的中介作用,发现相比弱环境动态性,强环境动态性条件下,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通过创业网络质量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影响更大。
2020 Vol. 37 (21): 1-9 [摘要] ( 551 ) [HTML 1KB] [PDF 1247KB] ( 502 )
10 刘艳秋,从春伟,华连连,王建国
创业者先前经验对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创业拼凑的中介作用
基于创业拼凑理论视角,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创业拼凑为中介的创业者先前经验与渐进性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收集来自企业创始人和创业合伙人的20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4.0软件和AMOS24.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业者先前经验的3个维度(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职能管理经验)和创业拼凑均对渐进性创新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创业拼凑在创业经验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分别在行业经验、职能管理经验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创业拼凑理论应用范围,丰富了渐进性创新相关研究,也为新创企业渐进性创新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 Vol. 37 (21): 10-17 [摘要] ( 428 ) [HTML 1KB] [PDF 1251KB] ( 425 )
18 李文平,刘莹
项目申请者“头衔”更有利于科研绩效提升吗——一个面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产出的倒序评估
如何预判项目申请者的科研绩效是科研资助中的焦点问题。不同于传统做法,以已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产出为既定绩效,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倒序评估项目申请者既有“头衔”对产出绩效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项目申请者“头衔”显著提升了科研绩效,较行政职务头衔,学术荣誉头衔带来的科研绩效提升更显著。但并非所有类型头衔都显著作用于科研绩效,确切地讲,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校长、院长、研究所所长及副所长等头衔更有利于科研绩效提升。对此,基金主管部门可通过适当增加对有“头衔”者的资助,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资助方式,倡导以结项为依据的评价体系,开放以质量为核心的结题通道等途径改善科研项目绩效。
2020 Vol. 37 (21): 18-26 [摘要] ( 423 ) [HTML 1KB] [PDF 1521KB] ( 482 )
27 罗茜,高蓉蓉,张丽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收益分配激励效应的三角验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2020 Vol. 37 (21): 27-35 [摘要] ( 543 ) [HTML 1KB] [PDF 3450KB] ( 613 )
36 李江波,杨静,姜春林,陈劲
国际视域下德国科学计量学影响力研究
2019年普赖斯奖获得者是德国科学计量学家LutzBornmann,至此在30位普赖斯奖获得者中,德国共有两位学者获此殊荣,反映了德国科学计量学研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德国科学计量学发展及国际影响力进行研究。以Scientometrics期刊数据以及施引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使用词频分析、战略坐标图、文献计量分析、Python爬虫方法、引文分析展现德国科学计量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结果发现,第一阶段德国科学计量学发展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第二阶段稍逊于第一阶段。德国在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发展有较为明显的领头羊效应,即第一、第二阶段都有一家机构、一名学者一枝独秀,引领德国乃至世界科学计量学发展。
2020 Vol. 37 (21): 36-45 [摘要] ( 625 ) [HTML 1KB] [PDF 2580KB] ( 490 )
区域科学发展
46 寸守栋,姚凯
基于人力资本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研究
城市国际人才争夺战由来已久并不断升级,但针对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水平、影响因素和差异化政策供给的研究鲜见。以“国际人才集聚指数-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为研究主线,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指数排名分为3个差异显著的层级。其中,第二和第三层级之间无较大差距,但与由北京、上海组成的第一层级相比大幅落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分化明显,第一类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全球城市品牌文化;第二类城市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第三类为外资传统工商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对应地,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供给围绕外资传统工商业国际人才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人才集聚、多样性和包容性国际人才文化氛围营造存在三大差异化选择。首次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模型,为从机理上深入探索中国各类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模式及提升路径奠定了基础。
2020 Vol. 37 (21): 46-55 [摘要] ( 699 ) [HTML 1KB] [PDF 1591KB] ( 463 )
56 郑万腾,赵红岩,陈羽洁,谢敏
技术扩散能否成为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研发要素流动视角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视角,利用我国内地30个省市2002-2017年面板统计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技术扩散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情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呈现波动收敛态势,其中,东部创新效率最高,中西部创新效率次之,且两者交替上探下潜;技术扩散能够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中,本土技术扩散表现出显著的边际递减驱动力,而国际技术扩散呈现出不显著的边际递增驱动力;技术扩散能够引发研发要素流动,其中,研发资本流动能够积极改善区域创新效率,而研发人员流动表现出抑制作用。
2020 Vol. 37 (21): 56-63 [摘要] ( 678 ) [HTML 1KB] [PDF 1272KB] ( 612 )
产业技术进步
64 孙伟
基于DEMATEL方法的新兴技术产业化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新兴技术是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但是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新兴技术产业化的瓶颈之一。构建新兴技术产业化融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DEMATEL方法,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新兴技术产业化融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融资扶持政策、资金渠道可选择性、共享信息有效性等因素对新兴技术产业化融资具有显著直接影响;资金供求匹配性、融资产品创新、信息共享方式等因素易受到其它微观因素影响,对产业化融资具有显著间接影响;担保费用、配套服务综合性及配套服务专业性等因素对产业化融资同时具有显著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据此,提出新兴技术产业化融资对策建议。
2020 Vol. 37 (21): 64-71 [摘要] ( 710 ) [HTML 1KB] [PDF 1228KB] ( 336 )
企业创新管理
72 张振刚,刘子琪,尚钰
制造企业如何从事件中提升创新质量——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企业成长案例研究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应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两家本土知名制造企业为纵向研究案例,揭示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创新开放度在创新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可为其它制造企业提供指导。研究发现:事件空间、事件强度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被动性事件中通过利用性创新能力识别创新机会,在主动性事件中通过探索性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机会和资源;创新氛围有助于促进利用性创新能力向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创新开放度有助于提升主动性事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制造企业成长历程中,被动性事件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新质量提升的正反馈,被动事件变少、主动事件变多,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在复杂动态的事件环境中进行创新管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2020 Vol. 37 (21): 72-81 [摘要] ( 616 ) [HTML 1KB] [PDF 1612KB] ( 470 )
82 马莉莉,廖静雯,陈镕秀
技术董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战略的方向、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他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变得必要和迫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董事比例和股权激励(分为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技术董事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授予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然而,高管股权激励授予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联系。
2020 Vol. 37 (21): 82-90 [摘要] ( 543 ) [HTML 1KB] [PDF 1221KB] ( 472 )
91 邢新朋,刘天森,王建华
制造业企业绿色组织认同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环境承诺与可持续探索/利用实践的链式中介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激活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绿色创新对于企业加强环境治理意义重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组织认同理论,运用315家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分析绿色组织认同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探索环境承诺、可持续探索/利用实践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绿色组织认同未能显著改善绿色创新绩效;环境承诺和可持续利用实践均在绿色组织认同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可持续探索实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只能通过可持续学习导向实现;环境承诺和可持续利用实践在绿色组织认同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提出旨在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建议。
2020 Vol. 37 (21): 91-99 [摘要] ( 483 ) [HTML 1KB] [PDF 1618KB] ( 483 )
100 王核成,李鑫,周泯非,刘聪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下企业能力升级——吉利汽车纵向案例研究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2020 Vol. 37 (21): 100-109 [摘要] ( 629 ) [HTML 1KB] [PDF 1420KB] ( 716 )
110 任辉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市27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
基于有限理性假说,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274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受教育程度、风险态度,企业类型、注册资金、信用,企业风险认知、对科技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保险保障水平的认知,以及行业竞争程度、政府支持本行业的满意度、是否参加行业协会等因素对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作出解释,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政府应从增强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丰富保险产品品种和发挥保险融资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科技保险发展。
2020 Vol. 37 (21): 110-117 [摘要] ( 418 ) [HTML 1KB] [PDF 1225KB] ( 378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18 张永安,关永娟
创新政策工具组合、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2020 Vol. 37 (21): 118-126 [摘要] ( 632 ) [HTML 1KB] [PDF 1260KB] ( 448 )
科技人才培育
127 邓志华,肖小虹,陆竹
精神视角下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动力机制研究
借鉴创新成分理论和创造力投资理论,通过对82个研发团队288名研发团队成员的数据分析,聚焦研究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工作场所精神和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场所精神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团队精神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精神调节了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集体主义精神越强,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越显著;集体主义精神还调节了工作场所精神在团队精神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集体主义精神越强,该中介效应也越显著。
2020 Vol. 37 (21): 127-135 [摘要] ( 536 ) [HTML 1KB] [PDF 1247KB] ( 439 )
136 马伟,苏杭
差序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2020 Vol. 37 (21): 136-143 [摘要] ( 623 ) [HTML 1KB] [PDF 1347KB] ( 541 )
144 赵斌,古睿,宇卫昕
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机理研究
基于心流理论和工作资源-要求模型理论,探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24家企业561名下属和领导配对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越轨创新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越轨创新和员工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均是有利于越轨创新向绩效转化的重要调节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越轨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可为越轨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20 Vol. 37 (21): 144-151 [摘要] ( 630 ) [HTML 1KB] [PDF 1236KB] ( 579 )
综述
152 郑胜华,李俊生
从关系能力到网络能力:合作能力演化阶段研究及展望
在制造业全球化、融合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今天,合作能力协同作用成为影响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制造业跨区域、跨领域和跨行业协同创新,进而实现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由此,合作能力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回顾和梳理合作能力相关文献,归纳合作能力内涵与构成,创新性地提出无论是关系能力、联盟能力还是网络能力都是合作能力,也是合作能力演化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通过解析各阶段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不同作用路径,更清晰地说明合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
2020 Vol. 37 (21): 152-160 [摘要] ( 495 ) [HTML 1KB] [PDF 2632KB] ( 466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