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年 28卷 3期
刊出日期:2011-02-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毛景立;梁红;李惠成;吕日毅;马明昭;
复杂产品系统订制中的和谐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复杂产品系统订制中的本质特征是质量的形成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降低其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基于合约化质量概念的和谐管理机制。于是,针对质量责任主体,建立了有限激励机制——有限激励价格模式下的里程碑付款机制; 针对合同履行环境的法理约束机制,建立了法理约束机制——第三方权力优化下的制衡机制。
2011 Vol. 28 (3): 1-6 [摘要] ( 853 ) [HTML 0KB] [PDF 1707KB] ( 414 )
7 李万;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预见需求研究——上海运用DELPHI调查法开展需求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明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及对科技创新提出的需求,对技术预见而言非常重要。日本在其第八次技术预见中,首次进行了需求德尔菲调查,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技术预见已经开展多年,但需要加快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与需求研究与技术预见充分结合起来。2009年,上海技术预见首次开展了技术预见需求德尔菲调查,探索了技术预见需求研究的新模式。
2011 Vol. 28 (3): 7-11 [摘要] ( 1347 ) [HTML 0KB] [PDF 664KB] ( 469 )
11 卢光松;卢平;
技术路线图与颠覆性技术创新
技术路线图被广泛应用于技术预测与规划。讨论了技术路线图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并且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有助于改变惯性思维模式,鼓励系统思考。技术路线图能促进分散技术的集成,促进新技术路径的创造; 但另一方面,技术路线图可能约束联想思维,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容易受到制定者的偏见与利益的影响。此外,由于潜在颠覆性技术的固有不确定性,过于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可能具有误导作用。
2011 Vol. 28 (3): 11-15 [摘要] ( 771 ) [HTML 0KB] [PDF 769KB] ( 410 )
16 卢仁山;
产学研合作中的技术定价问题研究
合作各方利益分配不合理被认为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合作各方利益分配的比例又是通过技术价格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技术价格的形成机理,遵循合作双方均认可接受的计价原则,采用分成率动态浮动的利润分享率法计算、确定技术价格,可以有效破解产学研合作中由于合作双方无法达成公平、合理的技术价格,而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直至失败的现实困境,积极推动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011 Vol. 28 (3): 16-18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527KB] ( 350 )
19 邢小强;焦睿;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不确定性、学习与新技术投资决策
不确定性是新技术投资的重要特征,而学习则是消除或降低不确定性的核心机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分析了新技术项目中不同类型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式(学习)对新技术预期收益与成本的影响,揭示了新技术投资行为背后的决策机制与路径。特别引入企业内部学习的异质性特征,把技术不确定性的解决分解为学习能力、累积学习效应与边际学习效应3个层次进行讨论,解释了不同企业的新技术投资决策差异。
2011 Vol. 28 (3): 19-22 [摘要] ( 842 ) [HTML 0KB] [PDF 639KB] ( 389 )
23 刘秋生;尹昊聪;
服务链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大,服务链研究已成为新热点。但与供应链相比,服务链研究缺乏通用的模型,对服务链的进一步探讨和应用非常不利。服务链一般模型的构建是服务链学科发展和应用实践的需要,在分析模型构建原则和重要性基础上,构建了服务链一般模型,并列举实例进行了说明。
2011 Vol. 28 (3): 23-26 [摘要] ( 714 ) [HTML 0KB] [PDF 451KB] ( 377 )
区域科学发展
26 王爱民;罗守贵;
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根据都市圈演化过程中首位城市和成员城市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发展变化,将都市圈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结核期、集聚期、次中心形成期和均衡期。基于这4个阶段的划分,分析都市圈不同演化时期产业分工的形成机理,研究都市圈产业布局分异的产生与强化过程,从调节市场利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有效引导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和实现都市圈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1 Vol. 28 (3): 26-29 [摘要] ( 724 ) [HTML 0KB] [PDF 681KB] ( 341 )
30 曹学;翟运开;卢海涛;
区域创新资源的平台配置机制研究
在分析创新资源配置与区域创新平台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模式。它能够充分利用存量创新资源,形成和开发新的创新资源。并提出了基于区域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及其策略。
2011 Vol. 28 (3): 30-34 [摘要] ( 795 ) [HTML 0KB] [PDF 658KB] ( 414 )
34 宋宝莉;何东;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生态足迹是定量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人类需求与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的颇具操作性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了成都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状况,并与2007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1 Vol. 28 (3): 34-37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619KB] ( 339 )
38 罗天洪;熊中楷;
创新视角下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机理研究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一国(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基石,也是衡量一国(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基于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从创新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以模仿创新为契机、产学研联合创新为引领、自主创新为目标的渐进性创新体系,以此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并从定量角度对创新体系提升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刻画,以期为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竞争环境下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11 Vol. 28 (3): 38-41 [摘要] ( 699 ) [HTML 0KB] [PDF 715KB] ( 388 )
42 马仁锋;张海燕;袁新敏;
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案例解读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新竹科学园、筑波科学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的得失,发现前三者与地方融合发展较为成功,其共同点是三方均具有战略远见和卓有成效的激励、规范措施,并且在美、英大学科技园成长中,市场对要素配置功能和科技园企业的本土根植性、网络化关联或集群是其成功的核心,新竹则科学园是政府在市场机制中规范和激励各方的科学决策; 而筑波科学城失败的根源是科技园与政府战略意识不到位,且过于依赖政府运作,对各方缺乏有效激励制度。
2011 Vol. 28 (3): 42-46 [摘要] ( 808 ) [HTML 0KB] [PDF 973KB] ( 373 )
47 罗序斌;胡德龙;
科技进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研究
科技进步与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城乡科技进步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变动关系。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是要合理配置城乡科技资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科技进步差异。具体来说,应主要从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总量、加强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这4个方面着手。
2011 Vol. 28 (3): 47-49 [摘要] ( 799 ) [HTML 0KB] [PDF 527KB] ( 377 )
产业技术进步
50 赵中建;王志强;
集群创导:欧盟发展创新集群的主要手段
集群政策是以何种方式实现的?政府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创新集群的发展?欧盟及其成员国为此开展了大量的政策试验,其集群创导项目的实施也有力地推动了创新集群的生成。对欧盟集群创导项目及其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欧洲创新集群的发展状况,为我国的创新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2011 Vol. 28 (3): 50-54 [摘要] ( 773 ) [HTML 0KB] [PDF 835KB] ( 328 )
55 王福涛;钟书华;
基于成本变动的创新集群集聚耦合现象研究
创新集群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聚集核心创新要素的作用,是"市场集中"、"地理集聚"、"技术聚集"3种集聚形态耦合的产物。3种集聚形态均会影响企业成本变动,企业基于成本变动进行区位选择,进而引致创新集群演化。研究了集聚成本、集聚形态对成本的影响以及集聚耦合下的成本变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聚度不足与过度集聚均会制约创新集群发展的观点。因此,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竞争机制的有效性和形成合理的集聚耦合结构对创新集群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11 Vol. 28 (3): 55-59 [摘要] ( 713 ) [HTML 0KB] [PDF 873KB] ( 385 )
60 张廷海;宋马林;
产业集群CAS创新与技术学习研究
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层次、多子系统结构的复杂适应系统。集群主体具有适应其内外部复杂环境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它们通过集群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同外界进行物质、信息、技术和价值的交换,并通过技术学习获取知识、累积经验,形成自我调节、交互影响的动态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CAS创新与技术学习的动力源于企业收益增长,企业家是产业集群CAS创新与技术学习的原动力。
2011 Vol. 28 (3): 60-63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686KB] ( 316 )
64 曹如中;刘长奎;曹桂红;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具有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内种群演化的行为特性,二者在结构功能、运行机理、演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模仿机制、竞合机制和知识传导机制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内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机制;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生命周期性;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具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种群之间的演化遵循特定的规律。
2011 Vol. 28 (3): 64-68 [摘要] ( 802 ) [HTML 0KB] [PDF 738KB] ( 454 )
69 胡平;王清;陆燕萍;
基于隶属网络的西安软件产业集群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通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收集的2000—2007年西安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据信息,对该产业集群由隶属网络衍生出的企业间单模网络,利用Pajek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企业自我中心网的成长、集群整体网的连通机制及形成机制3方面,对西安软件产业集群网络进行研究。结论表明:①集群内企业自我中心网的成长多是由于企业的同业者增多,而非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②龙头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集群内信息交流范围的融合,促进了信息交流范围的扩散; ③西安软件产业集群的信息交流越来越稳定,没有因为个别企业退出网络而受到严重影响; ④软件企业趋向于涉足成熟的、同业者多的行业。
2011 Vol. 28 (3): 69-74 [摘要] ( 700 ) [HTML 0KB] [PDF 1158KB] ( 310 )
企业创新管理
75 杨倩;刘益;侯吉刚;
企业间多元关系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基于权力使用的视角
权力使用贯穿于渠道成员间联系的始末,是为了使交易伙伴更好满足自身需求、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分析了两类权力使用(强制性、非强制性)的不同特征,以及其对渠道成员间竞争与合作程度和后续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作用。丰富了权力使用与渠道成员间竞争合作程度、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对渠道成员更好地选择权力使用、管理渠道关系、维持持续性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1 Vol. 28 (3): 75-80 [摘要] ( 852 ) [HTML 0KB] [PDF 887KB] ( 342 )
81 吕静;卜庆军;汪少华;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
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技术、资金和规模等各方面的的要求决定了协同创新才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好方式。通过系统分析目前主要的协同创新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型。并采用"智猪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得出3个结论:①中小企业在进行协同创新时,不仅要注重企业间的协同,也要重视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 ②不能忽略政府行为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 ③政府行为中的政策法规支持比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更大。
2011 Vol. 28 (3): 81-85 [摘要] ( 840 ) [HTML 0KB] [PDF 845KB] ( 582 )
86 王长峰;
企业网络拓扑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中介变量的实证分析
利用企业网络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206份有效问卷,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获得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网络拓扑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是显著的。其中,网络中心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网络密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企业网络拓扑结构作为中介变量对于降低知识的模糊性效果明显,但对于降低知识的隐秘性和复杂性效果不明显。
2011 Vol. 28 (3): 86-89 [摘要] ( 710 ) [HTML 0KB] [PDF 621KB] ( 317 )
90 段云龙;刘春林;
基于动力、能力与机遇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模型研究
随着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理论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但关于制度结构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较少。基于此,从企业持续创新的实现机制出发,结合制度结构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关联,构建了基于动力、能力与机遇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现模型,并以联想集团为例,证实了该结论。
2011 Vol. 28 (3): 90-92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499KB] ( 304 )
93 徐建中;赵斯亮;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原始创新不确定性研究
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我国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但企业的原始创新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移,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潜在风险。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原始创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企业原始创新的不确定性由结构因素、规模因素、人为因素、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合作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为企业降低不确定性、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1 Vol. 28 (3): 93-96 [摘要] ( 807 ) [HTML 0KB] [PDF 726KB] ( 335 )
科技法制与政策
97 赵丽莉;马民虎;宋美江;
欧盟嵌入式智能系统联合开发的知识产权政策评鉴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软硬件飞速发展引发信息产业的飞跃,其中嵌入式智能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的产业化将成为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纽带和突破口。欧盟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平台"来推动嵌入式智能系统开发和应用,并对联合创新成果的归属、许可、保护、传播、分配、转让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政策,确保项目推进。欧盟的知识产权政策将为我国在新型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2011 Vol. 28 (3): 97-100 [摘要] ( 732 ) [HTML 0KB] [PDF 672KB] ( 403 )
101 邹兵;邹敏;
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两面性看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长期促进技术进步,短期限制技术传播的两面性。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两面性出发,结合国际上信息产业的历史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在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新技术的及时应用,以及知识源的改进。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建议。
2011 Vol. 28 (3): 101-103 [摘要] ( 980 ) [HTML 0KB] [PDF 554KB] ( 380 )
104 曹丽荣;
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实证研究
对84家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就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对待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企业在知识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政策和外在法律环境的具体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比较高,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有一定深度,企业对政府寄予很高的信赖。在专利实施方面采取促进措施的企业与无任何措施的企业相比,实施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企业采取的不同实施措施间对专利实施比例上无显著性差异。实证调研揭示了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表现出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2011 Vol. 28 (3): 104-109 [摘要] ( 1432 ) [HTML 0KB] [PDF 1094KB] ( 423 )
评价与预见
110 葛永智;王俊鹏;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溢出效应评价模型研究
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有助于发展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验证军民两用技术双向溢出的存在及建立军民两用技术溢出效应评价模型,为我国加强军民两用技术R&D合作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以达到有效利用有限的国防预算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2011 Vol. 28 (3): 110-112 [摘要] ( 784 ) [HTML 0KB] [PDF 475KB] ( 307 )
113 肖忠东;查仲鹏;徐琛;
寡头垄断模式下废旧产品回收定价的比较研究
面对2009年出口贸易下滑的局面,中国经济急需转型。中国制造商完善废旧产品的回收体系是进一步稳固"中国制造"地位,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探讨制造商通过何种定价模式获取最大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回收体系各参与方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博弈和合谋两种寡头垄断市场行为。为此,以Mukhopadhyay模型为基础,在博弈和合谋两种不同条件下构建了双方利益最大化定价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了回收定价决策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比较了博弈和合谋条件下各自的收益。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契约实现合谋所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博弈状态下的收益。
2011 Vol. 28 (3): 113-116 [摘要] ( 696 ) [HTML 0KB] [PDF 633KB] ( 366 )
117 周杜辉;李同昇;
基于FA-SOM神经网络的农业技术水平省际差异研究
采用5大方面的13个指标,构建出区域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引入FA-SOM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农业技术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的结果,把农业技术水平分为5个类型,并从总体特征、局域特征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内部差异。
2011 Vol. 28 (3): 117-121 [摘要] ( 724 ) [HTML 0KB] [PDF 821KB] ( 350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22 朱卫未;于娱;施琴芬;
隐性知识转移势差效应机理研究及主体需要层次分析
首先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三维特征模型,认为隐性知识主体间的地理势差、内容势差、价值势差驱动隐性知识的转移。与之相对应的,隐性知识主体在转移过程中将会面临5种需要,包括经济利益需要、知识安全需要、弥补势差需要、平台环境需要、知识传播需要。需求的共同推力是隐性知识转移活动的原动力。
2011 Vol. 28 (3): 122-125 [摘要] ( 785 ) [HTML 0KB] [PDF 650KB] ( 330 )
126 闫安;钱丹;赵惠芳;
基于产学研的知识流动部门研究
立足于高校、科研机构的视角,指出技术转移机构存在如技术转移涉及内容范围有限、技术转移行为主体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流动部门的概念,详细阐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社会、政府之间的双向知识流。并从涉及范围角度、自身发展前景、现实意义角度3个方面比较了技术转移机构和知识流动部门。为建立知识流动部门,加速并深化产学研互动,提升高校、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2011 Vol. 28 (3): 126-129 [摘要] ( 728 ) [HTML 0KB] [PDF 655KB] ( 311 )
130 胡佳雯;陈智高;
社会资本视角下个体知识共享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企业孵化器中的新创企业家为例
在前人关于知识共享研究的基础上,以孵化器中的新创企业家为例,透过社会资本视角,构建个体知识共享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孵化器中新创企业家知识共享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知识感知价值、相互间信任、自我满足、共享规范、乐于助人,而互惠的相关性不显著。
2011 Vol. 28 (3): 130-133 [摘要] ( 759 ) [HTML 0KB] [PDF 675KB] ( 405 )
人才与教育
134 黄宁燕;蒯强;孙玉明;
法国科技人才状况分析
探讨了法国这样传统的科技大国进入21世纪后在保护本国人才资源并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方面的作法及其成效,对法国曾经在世纪初所面临的科研困境和人才危机进行了回顾及分析,对法国政府积极应对挑战、实施人才战略、稳定本国人才、吸引国外人才的举措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4点启示。
2011 Vol. 28 (3): 134-139 [摘要] ( 832 ) [HTML 0KB] [PDF 1110KB] ( 318 )
140 贾夕;
基于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吸纳与开发策略
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吸纳科技人才是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吸纳和开发科技人才时,既要克服资金不足问题,多快好省引进人才; 又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也要为引进人才搭建优良的事业平台,使引进人才最大化发挥作用; 还要协调引进人才与原有员工的关系,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唯有解决好这些管理问题,方能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011 Vol. 28 (3): 140-143 [摘要] ( 715 ) [HTML 0KB] [PDF 770KB] ( 393 )
144 白光林;凌文辁;李国昊;
职业高原结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职业发展的广义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并验证了我国文化背景下职业高原的并列四维度结构模型,包括需求满足高原,职位发展高原,工作心态高原和技能信心高原。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职业高原会导致离职倾向的增加和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满意度对职业高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2011 Vol. 28 (3): 144-148 [摘要] ( 795 ) [HTML 0KB] [PDF 755KB] ( 351 )
综述
149 孙斐;韩伟;
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
以演化经济学为研究视角,分别从相关概念、公共科技管理制度设计、公共科技管理与公共科技协同演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公共科技扩散4个方面,对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评述,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1 Vol. 28 (3): 149-154 [摘要] ( 819 ) [HTML 0KB] [PDF 915KB] ( 324 )
155 任海云;
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综述
根据权变理论,研究代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时,应该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一般是将这些影响因素以调节变量的方式引入模型当中。对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我国未来应该着重关注公司治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应该重视R&D投入转化为企业绩效的中间途径,即要寻找二者之间的中介变量。
2011 Vol. 28 (3): 155-160 [摘要] ( 694 ) [HTML 0KB] [PDF 732KB] ( 371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