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22-10-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熊文明,余维新,沙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学术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的多重因素及因果路径。结果表明,个体较高的认知柔性是产生协同的必要条件,实现高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的路径有3条,即认知柔性、政府支持和高校支持的联动匹配,认知柔性、团队异质性和政府支持的联动匹配,以及认知柔性、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的联动匹配。其中,第一条路径更能有效提升角色协同程度,当政府、高校组织和自身条件有效组合与匹配时,能够显著形成耦合效应。不同路径涉及的要素既发挥协同作用,也产生替代作用,当认知柔性和政府支持力度较高时,只要家庭支持强有力,或者建立异质性创业团队,或者高校各项组织制度较为完善,均可实现高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导致非高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关系。结论有助于揭示驱动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各因素间的组态关系,为学术创业政策设计提供启示。

    熊文明,余维新,沙勇. 学术创业者角色协同的驱动因素组态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255.
    Xiong Wenming,Yu Weixin,Sha Yong. The Configuration Effect of Antecedents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 Role Syner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255.

    分享
  • 黄春萍,毛璐,娄云莹,李争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绩效是衡量联盟组合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组建联盟的首选目标之一。基于2014—2020年我国15家医药制造企业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和二维复合变量对联盟组合规模进行测度,从组态视角分析联盟数量、伙伴重复性、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对联盟组合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获取多条高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结果发现,实现高创新绩效有两条路径,分别为中等联盟数量和中等伙伴重复性组态路径、中等联盟数量和高联盟组合管理能力组态路径。因此,企业在构建联盟组合过程中应根据适度原则,控制联盟数量和伙伴重复性;同时,从前瞻规划、组合构建、关系优化和组合协调4个方面提高联盟组合管理能力,这为企业联盟组合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黄春萍,毛璐,娄云莹,李争光. 组态视角下考虑伙伴重复性的联盟组合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383.
    Huang Chunping,Mao Lu,Lou Yunying,Li Zhengguang.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ath of Alliance Portfolio Innovation Considering Partner Repea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rtfolio[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383.

    分享
  • 刘泽双,韩金,王一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越来越多算法和智能机器代替人类工作,智能制造中的人机协作却没有被充分探索,以何种标准要求人机一体化任务合作过程,是当下人机协作的痛点。从现存各种资料中扎根提取涉及到智能制造人机协作的关键语句,梳理出人机协作标准包括机器单向辅助和人机双向合作两大类,对获得的文本进行初始、聚焦、轴心和理论编码,提出人机协作运行功能标准包含灵活性、可预测性、可重复性、扩展性、重塑性和多角色性六部分内容,开发并检验人机协作运行功能标准量表。基于OPM方法,在OPCAT软件中对概念模型的功能运行进行动态可行性分析,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人机协作运行功能标准模型,用于衡量和关联人类能力、机器单向辅助与人机双向合作水平,并确定执行指定任务时的人机互补程度。依照OPD图,可根据一对工人和机器人的实际行为动态调整功能特性,实现智能制造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刘泽双,韩金,王一帆. 智能制造人机协作运行功能标准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379.
    Liu Zeshuang,Han Jin ,Wang Yifan. The Standard Model of Human-machine Cooperative Operation Function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379.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田晓丽,刘雨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32-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硬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建设富有韧性的硬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路径。基于韧性视角,构建驱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进行组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沿海城市推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内陆有4条;两类区域驱动路径中,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条件具有差异性,同时,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条件的替代关系也不同。研究结论对促进沿海和内陆城市的硬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田晓丽,刘雨菁. 基于韧性视角的区域硬科技创新组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32-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111.
    Tian Xiaoli,Liu Yujing. Analysis of Regional Key&Co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upings from a Resilience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32-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111.

    分享
  • 汪丽娟,吴福象,蒋欣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4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大变局背景下,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全球优化布局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效发挥至关重要。基于技术势差视角构建“走出去”企业与当地企业间的技术扩散吸收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发生机理,并以2005—2019年78个经济体为样本,对理论命题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中国OFDI能够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存在时滞性和阈值效应:当国际技术势差过大时,“走出去”企业难以通过技术扩散获取新技术,无法实现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反哺;只有当中国与东道国的TFP比值处于合理区间时,才存在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加快技术积累和其它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也是推动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汪丽娟,吴福象,蒋欣娟. 国际技术势差、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本土企业技术进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41-51.,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285.
    Wang Lijuan,Wu Fuxiang,Jiang Xinjuan.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ap, OFDI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Local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41-51.,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285.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张阿城,曾婧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52-6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发展与宏观政策环境密不可分,关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仍有诸多未解之惑。根据企业绩效的具体内容将其细分为企业经营绩效、创新绩效以及投资绩效,采用Meta分析方法,揭示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3个方面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能够抑制企业经营绩效和投资绩效,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由于存在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等调节因素差异,导致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存在分歧。结论能够为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借鉴,并为地方政府官员更替、公共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张阿城,曾婧婧. 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一项基于Meta分析的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52-62.,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787.
    Zhang A'cheng,Zeng Jingjing. How Does Policy Uncertainty Effect Enterprises' Performance:a Test of Meta-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52-62.,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787.

    分享
  • 戴明禹,孙光国,滕曼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63-7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有效融合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先决条件。聚焦家族企业赋予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这一融合途径,探究家族企业赋予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家族企业赋予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相较于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对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赋予与企业创新关系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处于经理人市场发达地区、从属高技术行业以及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赋予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家精神在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赋予与企业创新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为理解家族企业如何与职业经理人有效融合,进而促进创新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戴明禹,孙光国,滕曼茹. 职业经理人、组织地位赋予与企业创新——来自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63-7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350.
    Dai Mingyu,Sun Guangguo,Teng Manru. Professional Managers, Organization Status Granting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Th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amily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63-7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350.

    分享
  • 朱雪春,徐鑫,张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72-8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5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柔性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受到学界关注。现有文献侧重研究单个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净效应,鲜有分析多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协同效应。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网络能力和知识共创两个层面的5个变量对企业创新柔性的联动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联合型知识共创和嵌入型知识共创均不是构成企业高、非高创新柔性的必要条件,且单个前因条件对创新柔性的解释力较弱,说明影响企业创新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3条提升企业创新柔性的路径,即资源获取型、发展—管理型和单一型;导致企业非高创新柔性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创新柔性路径影响因素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不仅能丰富创新柔性相关理论,还可为企业提升创新柔性提供思路借鉴。

    朱雪春,徐鑫,张伟. 企业创新柔性组态路径研究——一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72-8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534.
    Zhu Xuechun,Xu Xin,Zhang Wei. The Configuration Path of Corporate Innovation Flexibility: 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72-8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534.

    分享
  • 袁天荣,王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81-9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既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行动,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董事会作为战略决策机构与治理核心,其内部运作机制必然会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而当股权集中度较高、CEO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区分创新类型后,相比于策略性创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结论基于新的研究视角从微观动态交互层面理解董事会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对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袁天荣,王霞.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关系契约理论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81-91.,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13.
    Yuan Tianrong,Wang Xia. Board Informal Hierarch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Relational Contract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81-91.,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13.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黄永春,黄湛,邹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92-10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区域创新步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多元层面,政府与经济主体交互共生对促进区域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以2008年首个国家创新试点城市深圳为例,借助合成控制法,基于2000—2019年中国226个地级市数据,构造与深圳尽可能相似的“合成深圳”。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真实深圳”与“合成深圳”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则呈倒U型;政策实施前期,政策效应逐渐释放,创新效率显著提高,随着时间演化,由于政策时效、技术变革和需求转移等原因,政策红利逐渐减少,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也降低,但尚未完全消失。

    黄永春,黄湛,邹晨. 政府参与创新有助于提高城市创新效率吗——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92-10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475.
    Huang Yongchun,Huang Zhan,Zou Chen. Does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Innovation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in Cities?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National Innovative City Pilot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92-10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475.

    分享
  • 徐林,侯林岐,程广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01-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内地283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以2015年分批实施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得到如下结论:①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从空间溢出效应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加速知识与信息技术跨区转移、流动以及扩散,培育创新增长极,对相邻区域、经济联系较紧密区域产生较强的创新示范效应;③从中介效应看,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大众创业创新是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④从异质性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和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强,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填补区域间“数字鸿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徐林,侯林岐,程广斌.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01-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751.
    Xu Lin,Hou Linqi,Cheng Guangbin. Innovation Effect of National Big Data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01-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751.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赵炎,杨笑然,阎瑞雪,栗铮,齐念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2-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有制造企业作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166名国有制造企业研发团队成员的调查研究,探究知识共享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过程中,知识重用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和知识重用均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共享正向影响知识重用;知识重用完全中介知识共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与知识重用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

    赵炎,杨笑然,阎瑞雪,栗铮,齐念念. 研发团队知识共享、知识重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吸收能力的倒U型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12-121.,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339.
    Zhao Yan,Yang Xiaoran,Yan Ruixue,Li Zheng,Qi Niannian.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Reuse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R&D Team:A Study on Inverted U-shaped Moderating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12-121.,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339.

    分享
  • 刘岩,苏可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22-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7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今竞争格局中,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专利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利战略情境、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及知识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通过知识整合能力影响创新绩效,而专利申请动机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具体为:①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均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创新绩效关系;②阻挡动机、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对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③阻挡动机强化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刘岩,苏可蒙. 专利战略情境下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291.
    Liu Yan,Su Kemeng.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Base Variet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Patent Strate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291.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谢文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31-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人才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素,而科技金融政策是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地区科技人才集聚的积极探索。以科技金融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9年全国281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提升城市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科技金融政策主要通过政府干预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提升城市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影响随着城市行政级别的提升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规律。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包括推进科技金融政策有序扩散、强化试点政策的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并扩展作用路径、设计科技金融政策梯度发展战略、促进地区间均衡协调发展。

    谢文栋. 科技金融政策能否提升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基于多期DID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179.
    Xie Wendong. Ca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al Policy Improve the Agglomeration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ulti-period DI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179.

    分享
  • 谭春平,沈欢欢,张羽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41-1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源泉,已有研究发现领导者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但是,领导者授权是一把“双刃剑”,授权过度会成为员工“负担”。在界定领导者过度授权的基础上,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纳入员工角色压力和情绪耗竭两个因素,通过对多渠道获取的1204份问卷进行抽样获得758份领导者过度授权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和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探讨领导者过度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担”机制。结果表明,领导者过度授权会增加员工角色压力,在高角色压力下员工会产生情绪耗竭,出于资源保存的考虑而减少角色外行为,最终抑制员工创新行为。

    谭春平,沈欢欢,张羽琦. 领导者过度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担”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41-1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494.
    Tan Chunping,Shen Huanhuan,Zhang Yuqi. The Burden Mechanism of Leader Excessive Empowerment on Employees' Innovative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41-1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494.

    分享
  • 综述
  • 文禹衡,杨怡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50-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Patentics数据库获取的33229项有效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专利引证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全球拥有数据生存周期安全技术TOP100专利申请人数量最多的前3个国家,其中国际商业机器、微软和日立为开拓者,国际商业机器、微软和惠普为领导者,苹果、阿里巴巴、亚马逊科技为新兴竞争者。我国有3所高校、14家企业进入全球数据生存周期安全技术专利数量TOP100申请人行列;华为作为全球数据生存周期安全技术专利TOP10的中国企业,其优势技术领域为H04L029、H04L009、H04L012,但目前研发团队个体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应从国家层面转变政策思维,注重政策导向,推进政策落地;从行业层面推进协同研发,推动专利开放许可,推广技术国产化替代方案;从企业层面重视自主研发,寻求外部合作,引入发明人。

    文禹衡,杨怡晨. 基于专利引证的数据生存周期安全技术竞争态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0): 150-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018.
    Wen Yuheng,Yang Yichen. An Analysis on the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on Situation of Data Lifecycle Security Technology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20): 150-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01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