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3-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许可,刘海波,张亚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30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发展、发挥科技成果社会效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技术转移机构是推动技术转移的专业服务力量,我国技术转移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仍存在较大缺陷。边界组织作为起源于科学社会学的一种组织类型,在消解跨边界活动中的社会界域边界现象方面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基于边界组织视角,将边界组织拓展到技术转移领域,构建技术转移机构边界组织模式理论模型,将其与现有模式进行对比,探讨边界组织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优势,并结合边界组织模式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科技创新现实需要出发,提出构建边界组织模式技术转移机构的思路。

    许可,刘海波,张亚峰. 技术转移机构模式创新——基于边界组织的路径拓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0030721.
    Xu Ke,Liu Haibo,Zhang Yafeng. Mod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rganization:Path Expansion based on Boundary Organ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0030721.

    分享
  • 李娜娜,张宝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业生态系统作为创业的重要栖息地,已经成为当前可持续创新的重要载体。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借助于生态学隐喻,实现了内涵与外延的深度解构,但关于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功能实现及结构生成等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入。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创业生态系统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系统梯次涌现过程中的社会资本流动,进而得出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轨迹,并从功能范式与结构范式两个方面分析创业生态系统演化驱动机制。基于此,提出创业生态系统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李娜娜,张宝建. 创业生态系统演化:社会资本的理论诠释与未来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18.,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379.
    Li Nana,Zhang Baojian. The 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by Social Capital and Future Resear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1-18.,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379.

    分享
  • 孙笑明,陈毅刚,王雅兰,汤小莉,冯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9-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50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创新主体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难度过大导致我国企业家精神被抑制现象,阐明国家主导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家主导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我国高端制造业利用突破式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追赶时,企业家精神会受到压制和削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功能失效。此时,国家主导应该代替企业家精神,以构建人才特区形式强化基础研究,突破高端制造行业共性核心技术,通过扫除或削弱企业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使其技术追赶条件降低,为企业家创新主体功能发挥提供更有力支持。

    孙笑明,陈毅刚,王雅兰,汤小莉,冯涛. 国家主导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研究——技术创新选择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9-28.,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588.
    Sun Xiaoming,Chen Yigang,Wang Yalan,Tang Xiaoli,Feng Tao.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National Lea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le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9-28.,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588.

    分享
  • 吕途,林欢,陈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29-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50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业团队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创业主体,往往面临敏感脆弱、资源约束等困境。创业团队通过即兴发挥能够提升企业快速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基于“认知—行为—绩效”理论范式和认知行为理论,探讨创业情境下团队认知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阐述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双元创业即兴)以及边界条件(创业政策)。通过收集299个创业团队样本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业团队认知能力的3个维度(创业共识能力、专长配置能力和监测调控能力)对创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业即兴在创业团队认知能力与创业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政策正向调节开发式即兴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在探索式即兴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未发挥显著调节作用。

    吕途,林欢,陈昊. 创业团队认知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双元创业即兴为中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29-37.,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718.
    Lv Tu,Lin Huan,Chen Hao. The Effect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Cognition Ability o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mbidextrous Entrepreneurial Improvis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29-37.,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718.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武翠,谭清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38-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多样化和异质性的创新种群及其高度共生性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重要力量。在厘清创新生态系统异质性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理论和博弈模型,推演表明,为达成多方长久协作目的,需确保合作收益高于协作成本,而满足该条件的重要前提是创新种群的高度共生。运用长三角“三省一市”2011—2018年相关数据,分别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种群的共生性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测算。研究表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共生度逐年增长,保持良好演化态势,且空间差异逐步缩小;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异质性创新种群互惠共生状态尚未完全形成,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三省一市”共生度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上海创新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安徽则低于平均水平。

    武翠,谭清美.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研究——基于创新种群异质性与共生性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38-4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070.
    Wu Cui,Tan Qingmei.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eterogeneity and Symbiosis of Innovation Spec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38-4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070.

    分享
  • 刘栾云峤,张玉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48-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态学理论和金融共生理论,分析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内生态种群共生关系及共生效应,以2010—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度测度模型和融合速度特征的共生进化动量模型,测度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水平与共生进化动量。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在考察期内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共生度较高,但其共生进化呈疲软甚至恶化态势。相较而言,虽然中西部地区在考察期内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度较低,但其共生进化呈良性上升态势。据此,提出强化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与共生进化动量的对策建议。

    刘栾云峤,张玉喜. 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与进化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48-58.,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136.
    Liu Luanyunqiao,Zhang Yuxi. Research on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Ecosystem Symbiosis and Its Evolu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48-58.,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136.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田玲,杨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59-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00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数量积累,更应注重价值提升。为深层次探讨企业创新与管理层能力间的关系,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衡量管理层能力,并构建其与企业创新数量及创新价值间的关系模型,重点考察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总体而言,管理层能力提升虽然会使专利数量减少,但却能够促使专利价值增值,即提升企业创新价值;②将管理层分为低能力组和高能力组发现,在低能力组,能力提升会增加非发明专利数量;在高能力组,能力提升将减少各类专利数量。这说明,低能力管理层注重“面子工程”,而高能力管理层更注重真才实干;③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价值的促进作用在CEO任期长和国有产权企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企业创新价值提升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田玲,杨威. 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创新价值关系研究——对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301.
    Tian Ling,Yang We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he Valu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2007-2019 A-share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301.

    分享
  • 陶小龙,刘珊,钟雨芮,郑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69-7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90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验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缺少对大数据应用和企业开放式创新互动关系的探讨。基于协同演化视角,通过对7个制造业和服务业案例企业的对比性研究,利用Nvivo12软件进行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数据应用与企业开放式创新存在紧密双向赋能关系;②由于行业属性及企业自身条件不同,大数据应用与企业开放式创新协同演化存在两种模式,分别是数据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数据驱动型协同演化往往发生在制造企业中,创新驱动型协同演化则多见于服务企业。

    陶小龙,刘珊,钟雨芮,郑湛. 大数据应用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基于扎根理论的对比性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69-78., doi: 10.6049/kjjbydc.2020090479.
    Tao Xiaolong,Liu Shan,Zhong Yurui,Zheng Zhan. Collaborative Evolution of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Enterprise Open Innovation:Comparative Case Stud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69-78., doi: 10.6049/kjjbydc.2020090479.

    分享
  • 周礼,金晨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79-8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企业资源观与能力观,构建以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264份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探讨网络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分别在网络嵌入与企业绿色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在网络嵌入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该研究拓展了网络嵌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外部网络资源与内部动态能力在实现企业绿色创新中的重要性。

    周礼,金晨晨. 网络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79-86.,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294.
    Zhou Li,Jin Chenchen.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Network Embedding on Enterprise's Green Innovation: Medi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79-86.,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294.

    分享
  • 仇荣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87-9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女性董事长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结果表明,女性董事长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在成熟期表现最为显著,成长期次之,衰退期最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均与女性董事长显著负相关,女性董事长的风险规避行为会遏制企业创新。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管理领域相关研究,同时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仇荣国. 女性董事长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87-96.,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278.
    Qiu Rongguo. How Does the Female Chairman of the Board Affect the R&D Expenditures: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87-96.,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278.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肖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97-10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对其保护制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精细的要求。为解决我国区块链技术法律保护范围模糊、保护力度不足及不同领域技术水平发展不一等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选择并完善与区块链技术运行机理、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利保护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区块链技术纳入专利权保护体系必须符合专利赋权基本标准,即符合专利客体的适格性标准和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研究表明,应在确保区块链技术与具体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专利客体审查标准,并对实质性审查制定更严格的条件,即细化实用性标准内涵、提高创造性判断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明确辅助因素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地位,从而防止区块链技术专利保护的蔽伤之忧。

    肖翰. 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区块链技术的专利赋权标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97-104.,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712.
    Xiao Han. Research on Patent Authorization Standard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PR Prote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97-104.,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712.

    分享
  • 陈艺灵,陈关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05-1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态位理论,利用2008—2019年高端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225个样本观测值,运用PSM-DID模型评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认定政策对企业技术生态位“态”与“势”的促进效应具有动态长效机制,可显著提高企业当前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可持续发展潜力。其中,技术生态位“态”与“势”的历年政策效应存在以3年认定期限为周期的动态曲线变化;连续认定显著增强了认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态”与“势”的促进作用;随着认定期限增加,认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态”的正向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而对技术生态位“势”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从所有制异质性特征看,认定政策对国有企业技术生态位“态”与“势”的额外激励效应更强,但随着认定期限增加,有利于提升非国有企业当前技术创新能力。

    陈艺灵,陈关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技术生态位的动态政策效应研究——来自高端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05-114.,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372.
    Chen Yiling,Chen Guanju. Dynamic Effect of High-tech Enterprise Certification Policy on Technological Niche:Evidences from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05-114.,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372.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冯永春,苏萌萌,崔连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5-12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海外子公司自主权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研究对此存在明显“悖论”。收集132家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数据,对不同类型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中,营销自主权、人事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财务自主权和研发自主权能够显著正向影响逆向知识转移;知识复杂性负向调节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之间的倒U型关系。深化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研究,对跨国公司开展子公司管理与逆向知识转移活动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冯永春,苏萌萌,崔连广. 海外子公司自主权如何影响逆向知识转移——来自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15-124.,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056.
    Feng Yongchun,Su Mengmeng,Cui Lianguang. How Does Overseas Subsidiary Autonomy Affect Reverse Knowledge Transfer: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Overseas Subsidiaries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15-124.,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056.

    分享
  • 蔡瑞林,谢嗣胜,施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25-13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10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除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两种策略外,研发人员通常会选择介于共享与隐藏之间的中间策略,通过知识操纵管理个体知识。从概念产品语义创新的微观视角入手,依据知识保存理论,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知识操纵、资源获取、政治技能对产品语义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377份配对样本数据检验相关假设。结果表明:知识操纵与资源获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源获取部分中介了知识操纵与产品语义创新的倒U形关系;政治技能在知识操纵与资源获取的倒U型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调节资源获取在知识操纵与产品语义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诠释了知识操纵策略的两面性,强调知识型员工同样需要提高政治技能。

    蔡瑞林,谢嗣胜,施杨. 研发人员知识操纵、资源获取与概念产品语义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25-133., doi: 10.6049/kjjbydc.2019100019.
    Cai Ruilin,Xie Sisheng,Shi Yang. Knowledge Manipulation,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Semantic Innovation of Conceptual Produc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25-133., doi: 10.6049/kjjbydc.2019100019.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王海花,杜梅,孙芹,李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34-14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110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中国情境下上海319位企业成员为调查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路径,检验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任务冲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对知识获取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在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任务冲突在目标互依性与知识获取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任务冲突调节知识获取在目标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高任务冲突情境下,该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员工创新行为理论体系,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寻求更多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王海花,杜梅,孙芹,李玉. 互依性、知识获取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34-142., doi: 10.6049/kjjbydc.2019110576.
    Wang Haihua,Du Mei,Sun Qin,Li Yu. Research on Interdependenc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34-142., doi: 10.6049/kjjbydc.2019110576.

    分享
  • 刘效广,马宇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43-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20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多焦点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员工传统性以及不同焦点的心理契约在管理者亲社会违规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259份员工问卷统计验证上述作用。研究发现:①管理者亲社会违规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②管理者亲社会违规通过上级—下属心理契约履行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③管理者亲社会违规通过组织—员工心理契约违背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④员工传统性越高,管理者亲社会违规对上级—下属心理契约履行的正向影响越强,且对组织—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影响越弱;⑤员工传统性越高,组织—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间接效应越弱,但对上级—下属心理契约履行的间接效应影响不显著。

    刘效广,马宇鸥. 管理者亲社会违规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43-151., doi: 10.6049/kjjbydc.2020020429.
    Liu Xiaoguang,Ma Yuou.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Pro-social Violations on Employee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43-151., doi: 10.6049/kjjbydc.2020020429.

    分享
  • 综述
  • 闫俊周,杜梦阁,齐念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52-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测量误差会严重影响学术研究、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质量,且相关问题研究缺乏清晰的逻辑主线与理论框架。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围绕什么是创新测量误差、为何产生创新测量误差以及如何减少创新测量误差的逻辑主线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建立创新测量误差研究理论框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创新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闫俊周,杜梦阁,齐念念. 创新测量误差: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5):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506.
    Yan Junzhou,Du Mengge,Qi Niannian. Innovation Measurement Error: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Outloo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5):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50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