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3-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王金凤,于飞,冯立杰,岳俊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王金凤,于飞,冯立杰,岳俊举. 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小米公司案例的扎根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9.,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754.
    Wang Jinfeng,Yu Fei,Feng Lijie,Yue Junju. Research on Path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Market Environ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9.,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754.

    分享
  • 刘敬富,靳卫东,刘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0-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政府采购是基于需求侧驱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化、商业化的有效手段,而采购品不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以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2SLS、联立方程模型等计量方法,以产品异质性为视角,对政府采购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效果与路径选择进行探究。结果发现:①在政府采购驱动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存在“挑选赢家”行为,并弱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实际效果;②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需求是引致政府采购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融资约束是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原因而非结果,此外并未发现政府采购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证据;③政府采购的科技产品或服务以成长型创新产品为主,而探索型创新产品采购比重极低,即目前政府采购的实质是促进创新产品产能出清。

    刘敬富,靳卫东,刘研. 政府采购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产品异质性特征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0-17.,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529.
    Liu Jingfu,Jin Weidong,Liu Yan. The Driv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Enterpris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Heterogene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0-17.,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529.

    分享
  • 陈朝晖,周志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8-2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持续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及知识产权争端,深刻揭示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紧迫性以及专利技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专利竞争已从单项专利转向组合专利进一步凸显了专利组合价值。基于价值理论和专利战略理论,提出将技术价值、市场价值、法律价值作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单项专利和组合专利的特征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专利标准化内涵,提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评价指标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反馈机制,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运用企业专利组合实际数据进行测算以验证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果发现:高质量专利组合对企业价值有非常显著的贡献度;企业应定期评估以调整优化专利组合结构,提升专利资产的整体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专利组合价值是衡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大数据视角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陈朝晖,周志娟. 基于FANP方法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深圳大疆”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8-26.,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671.
    Chen Zhaohui,Zhou Zhijuan. An Value Assessment Model of Patent Portfolio and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FANP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Big Data:a Case Study of DJI[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8-26.,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671.

    分享
  • 张保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27-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80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231家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虚拟组织网络规模、网络结构通过知识资源获取路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的影响不显著;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中心性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丰富和完善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及创新绩效理论奠定重要基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张保仓. 虚拟组织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知识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27-36.,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233.
    Zhang Baoca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Mechanism of Action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Network Size and Network Structure to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27-36.,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23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张振,赵儒煜,杨守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37-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8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业结构多样化与专业化之争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长期热门话题,区域经济韧性概念为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多样化抑或是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视角。近年来,经济遭受2008年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基于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对本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但会降低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业结构专业化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

    张振,赵儒煜,杨守云.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37-46.,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014.
    Zhang Zhen,Zhao Ruyu,Yang Shouyun. Research on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37-46.,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014.

    分享
  • 张之光,杜宁,马祎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47-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张之光,杜宁,马祎晗. 区域创新环境是否提高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基于两阶段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47-56.,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64.
    Zhang Zhiguang,Du Ning,Ma Yihan. Does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47-56.,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64.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范德成,方璘,宋志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57-6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70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2009-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相关数据和PVAR模型,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自主创新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负向影响,在长期内为正向影响,合作创新对自主创新始终为正向影响,对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正向影响,在长期内为负向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始终起负向作用;②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在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促进作用,技术引进始终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③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状在短期内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起负向作用,在长期内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均起正向作用,高级化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始终起正向作用;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在短期内不一致,但在长期内表现一致。因此,为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

    范德成,方璘,宋志龙. 不同技术创新途径与产业结构升级动态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57-66.,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510.
    Fan Decheng,Fang Lin,Song Zhilong. Research on Dynamic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pproach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57-66.,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510.

    分享
  • 吴菲菲,童奕铭,黄鲁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67-7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60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产业创新活动开放性不断增强及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演变,四螺旋模式逐渐成为产业协同创新主流模式。当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多建立在三螺旋模式上,作为反映市场采纳接受程度与公众需求的第四螺旋测度指标应纳入创新生态系统有机性评价体系,以更准确地体现当前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四螺旋模式出发,采用协同学与生态学概念及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机性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四螺旋多维度视角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性和动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四螺旋创新协同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协同程度普遍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地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进化空间差距悬殊,第四螺旋创新动能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未来产业协同创新中还需加大引导与宏观调控力度,在维持多主体利益平衡的同时,充分发挥第四螺旋作用,努力实现各创新螺旋积极效应最大化。

    吴菲菲,童奕铭,黄鲁成.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有机性评价——创新四螺旋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67-76., doi: 10.6049/kjjbydc.2019060327.
    Wu Feifei,Tong Yiming,Huang Lucheng. Evaluation on Organicity of China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67-76., doi: 10.6049/kjjbydc.2019060327.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董津津,陈关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77-8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借助嵌入性理论将社区意识作为关系嵌入性与结构嵌入性形成的前因变量引入创新网络进行分析,提出社区意识、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中国情境下的成熟量表对相应变量进行测量,并借助SPSS25.0和AMOS24.0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对电子数码、医药、食品及机械零部件等行业企业的110份有效调研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区意识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区意识对关系嵌入性与结构嵌入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而结构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关系嵌入性部分中介了社区意识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创新网络治理措施。

    董津津,陈关聚. 创新网络嵌入性、社区意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77-86.,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619.
    Dong Jinjin ,Chen Guanju. The Influence ofInnovation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77-86.,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619.

    分享
  • 姚柱,张显春,熊正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87-9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动机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对335名企业高管进行调查,探讨了TMT工作使命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和战略选择的调节作用,揭开了TMT工作使命感与创新绩效关系的黑箱。结果显示:TMT工作使命感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当实行低强度的成本领先战略、高强度的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时,TMT工作使命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结论可为实现双元创新、优化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姚柱,张显春,熊正德. TMT工作使命感、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87-94.,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677.
    Yao Zhu,Zhang Xianchun,Xiong Zhengde. TMT Career Calling,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87-94.,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677.

    分享
  • 陈国鹰,孙进书,张爱国,张义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95-10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往有关联盟绩效的研究很少关注企业动机通过权力配置对绩效的多重影响,以及不同动机和权力配置的影响差异。以资源依赖理论和议价能力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45家水环境治理企业为样本,研究小企业加入联盟的动机通过感知位置权力与能力权力的配置,对非对称联盟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战略动机通过感知权利互补和平衡促进技术创新;成本动机通过感知权利互补影响财务绩效,但无法通过感知权利平衡影响财务绩效。

    陈国鹰,孙进书,张爱国,张义明. 小企业加入非对称联盟动机对权力配置与绩效的影响——以水环境治理行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95-103.,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428.
    Chen Guoying,Sun Jinshu,Zhang Aiguo,Zhang Yiming.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mall Firms' Motivation to Join AsymmetricAlliances on Power Allocation and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95-103.,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428.

    分享
  • 张辽,黄蕾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04-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70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张辽,黄蕾琼. 技术多元化、创新开放度与企业绩效 ——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04-113.,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164.
    Zhang Liao,Huang Leiqiong.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Innovation Openness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04-113.,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164.

    分享
  • 王锋正,刘宇嘉,孙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14-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10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面对产能过剩与基础薄弱的双重约束,创新驱动资源型企业转型势在必行。资源型企业是否有意愿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制度环境。以2012—2016年中国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开放式创新对资源型企业转型的直接影响及其交互作用。运用Stata13.1实证回归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开放式创新均能促进资源型企业行业内转型,但对跨行业边界转型的影响不显著;制度环境与开放式创新的交互作用能促进资源型企业行业内转型,同样对跨行业边界转型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建立健全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促进资源型企业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从而成功实现行业内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王锋正,刘宇嘉,孙玥. 制度环境、开放式创新与资源型企业转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19010192.
    Wang Fengzheng,Liu Yujia,Sun Yu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Open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19010192.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24-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80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李政刚.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法律释义及实现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24-130.,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446.
    LiZhenggang.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Realization Route of Confering Ownership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24-130.,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446.

    分享
  • 张振华,唐莉,刘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31-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构建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的政策量化分析框架,从政策属性、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对我国1985—2015年制定的198条环境规制科技政策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政策评估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层面,从环保科技进步效果和经济增长效应两个维度对环境规制科技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工具及政策工具协同对环保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方向性差异。为此,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工具及工具协同的政策有效性评估结果,可为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张振华,唐莉,刘薇. 环境规制科技政策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112.
    Zhang Zhenhua,Tang Li,Liu Wei.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112.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李丹,杨建君,赵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41-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构建“知识兼容—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关系链的基础上,引入嵌入性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关系质量通过不同程度吸收能力对上述链式促进机制的强化作用。收集239份来自全国多地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企业间知识库兼容性通过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间知识创造绩效;经济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库兼容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且前者的强化作用是通过企业自身潜在吸收能力传递的,而后者的强化作用则是通过企业自身实际吸收能力实现的。

    李丹,杨建君,赵璐. 企业间知识库兼容性、知识转移与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双边关系质量的调节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621.
    Li Dan,Yang Jianjun,Zhao Lu. Knowledge Creation Performance, Knowledge Transfer and New Knowledge Creation Performance:Moderation Pathsof Inter-firm Relational Qua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621.

    分享
  • 王斌,郭清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50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断层理论,从知识获取和关系治理角度,分析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如何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及分裂断层形成机理。基于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分裂断层、知识转移效率、情景嵌入性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框架,认为焦点企业知识存量能够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其中,知识转移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情景嵌入性发挥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效率能够部分中介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的关系;情景嵌入性能够正向调节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之间的关系。

    王斌,郭清琳. 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对联盟组合分裂断层的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5):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125.
    Wang Bin,Guo Qinglin.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Focus Enterprise Knowledge Stock on Alliance Portfolio Split Fault:Mediating Role based on Knowledge Transfer Efficien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5):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12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