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王萧萧,朱桂龙,许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分层实施机制和互补互动格局。以国家级和省级两类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分析了38家教育部认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的结构分布及平台特征,并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类型、牵头高校属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呈现运动化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结构差异大。最后,探讨了两类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萧萧,朱桂龙,许治. 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特征及结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58.
    .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8.,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58.

    分享
  • 汪艳霞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9-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区纷纷探索新型建园模式。以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剖析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共建办园、合作治理模式,探究其发展路径、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

    汪艳霞1,2. 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合作治理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9-14.,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098.
    . The CoGovernance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 University Science Pa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9-14.,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098.

    分享
  • 聂继凯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5-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基于联合研究实体CMI的埃姆斯国家实验室网络化案例分析后发现,拉力(国家战略需求、问题综合复杂)和推力(自身发展追求、自我能力局限)共同驱动国家实验室网络化。强实力、精专业的优质网络节点、相似-差异-分散-役使四重属性叠加的网络关系以及星形网络结构,基于点、线、面三维视角形成了国家实验室网络化基本相态。在国家实验室需求的基础上,网络化规则体系通过实践探索自发生成,且反作用于网络化实践,为网络化文化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成为实验室网络化持续演进的文化根基。最后,从网络化方式、依靠力量、相态、规则、嵌入情景与自主发展5个方面,总结出国家实验室网络化规律对我国国家实验室网络化发展的主要启示。

    聂继凯1,2. 基于联合研究实体的国家实验室网络化规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5-20.,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19.
    . Study on National Laboratory's Networking Laws based on Joint Research Ent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5-20.,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19.

    分享
  • 李飞翔,谭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21-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热点的共享经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共享经济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基于协同分享的价值理念,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与个性化消费的新观念,已成为当今创新经济主流。共享经济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从其内在本质看,主要涉及4重伦理维度:消费伦理、信任伦理、隐私伦理以及社交伦理。从伦理维度重新审视和反思共享经济发展样态,不仅可以更深刻地把握其本质,而且有助于国家从立法、技术投入、资金投入以及观念变革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促进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飞翔,谭舒. 共享经济现象背后的四维伦理反思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87.
    . FourDimensional Ethical Reflections and Enlightenment Behind of the Sharing Economic Phenomen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87.

    分享
  • 李宗洁1,王玉荣1,杨震宁1,余伟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28-3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事件系统视角考察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探讨动态能力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事件冲击力、制度事件冲击力、技术事件冲击力3个维度特征“重要性、新颖性和中断性”均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则调节上述影响机制的某些方面,在部分情况下,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水平受企业动态能力水平的调节。

    李宗洁1,王玉荣1,杨震宁1,余伟2. 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28-34.,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500.
    . Research on Event Impact Force Impacts on Hightech Enterprises R&D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28-34.,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500.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秦佳良,张玉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35-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50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产业知识基础视角,对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进行研究。将产业知识基础分为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和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提出产业知识基础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采取熵值法,对上海与其它23个省、市、自治区的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和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进行横向对比,然后对2003-2015年上海产业知识基础存量进行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合成型产业知识基础在全国的优势并不显著,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主要由分解型产业知识基础提供支撑。

    秦佳良,张玉臣. 产业知识基础视角下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35-40.,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604.
    .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Based on Industrial Knowledge Ba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35-40.,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604.

    分享
  • 戚湧1,2,郭逸1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41-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界定了科技金融内涵,揭示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和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有效带动科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江苏科技金融能有效带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对科技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反馈效应,公共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起主导作用,市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助推作用有待增强。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戚湧1,2,郭逸1. 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41-49.,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332.
    .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Jiangsu's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41-49.,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332.

    分享
  • 方奕华1,刘波1,彭瑾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50-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瓶颈环节,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等众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多主体间协同合作对中试效果的影响纳入考量范围,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涵盖内部激励、外部激励、跨组织激励3个维度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框架,采用SEM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除合作能力外,3个维度影响因素均得到验证。表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跨组织激励则对中试效果提升具有深刻影响。但是,跨组织激励中的合作能力要素对中试效果的影响并未得到验证。最后,从促进多主体协同联动出发,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方奕华1,刘波1,彭瑾2. 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50-5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939.
    .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ilotscale Experiment in the Technology Transfe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50-5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939.

    分享
  • 毛冠凤1,陈建安2,殷伟斌1,3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59-6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X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区域创新系统从创新生态系统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再到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演进,中国部分城市甚至城区将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完善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的着力点。其中,“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是构建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剖析了 “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内在机制;分析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做法,归纳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经验,包括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以创客创业者为主体、市场主导、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等,相关经验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毛冠凤1,陈建安2,殷伟斌1,3. 综合创新生态系统下“创新、创业、创投和创客”联动发展研究:来自深圳龙岗区的经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59-65.,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6.
    . A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 Venture Capital and Maker" in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A Case of Longgang District in Shenzhe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59-65.,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6.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孟凡生,赵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66-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8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智能制造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分析智能制造特征和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过程,提出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实证数据对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建设、集成互联、数字化转型等因素正向影响智能制造发展。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提高智能制造能力的建议,为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孟凡生,赵刚.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66-72.,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847.
    .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66-72.,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847.

    分享
  • 吴菲菲,栾静静,黄鲁成,李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73-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中,如何依据产业技术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技术优势识别研发合作伙伴是一个新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产业技术链的研发合作伙伴识别研究框架,首先,划分产业技术链,描绘技术与企业的产业技术链布局。然后,提出互补性原则下的产业链潜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以及相似性原则下的技术链潜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最后,以动力电池产业中的丰田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吴菲菲,栾静静,黄鲁成,李欣. 产业技术链视角下研发合作伙伴识别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73-79.,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150.
    . Research Framework of R&D Partners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hai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73-79.,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150.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孙耀吾,谈媛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80-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10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模块化创新网络中主导企业的地位和领导作用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从企业、平台、行业3个层面剖析了其结构,构建了基于研发能力、技术与产品架构能力和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三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技术领导力结构三螺旋演化机理和规律,并以华为公司手机模块化创新网络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检验了理论推导。研究发现,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随着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呈递增态势;在模块化创新网络演化的不同阶段,技术领导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力有所不同。这对于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促进3种能力协调发展、提升技术领导力具有重要启示。

    孙耀吾,谈媛嫡. 模块化创新网络主导企业技术领导力及其结构演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80-87.,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322.
    . Dominant Enterprise's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d its Structure Evolution in the Modular Innovation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80-87., doi: 10.6049/kjjbydc.2017010322.

    分享
  • 朱斌,陈艳华,陈丽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88-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意识到,企业既需要维持创新发展优势而抢占主流市场,又需要创造新的企业发展优势而赢取未来主流市场。着眼于这一关键任务,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和企业DNA理论,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经过了生成、变异、选择、协同阶段。深入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生成、变异、选择、协同机理,并与企业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未来主流创新提供具体路径指导。

    朱斌,陈艳华,陈丽霞.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326.
    .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f Mainstream and New Stream Innovation on Enterpris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326.

    分享
  • 王雪原,Akhmara Murat,刘成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96-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战略转型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要素体系,提出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架构,从价值主张维度提出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项目矩阵、可行矩阵,确定项目优先序,以及动态更新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从人力、知识、信息、组织资源等维度提出跨部门人员合作、知识搜集与利用、信息软硬实力提升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化等转型管理方法,以及各要素相互促进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为处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的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与决策参考。

    王雪原,Akhmara Murat,刘成龙. 制造企业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96-10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12.
    . Strategy Transferring Model Design in Servitization Early Stage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96-10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12.

    分享
  • 林嵩,许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02-10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过去的研究忽视了创业活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对于初创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此,区分3类嵌入性——结构、关系和认知嵌入性对于初创企业创新倾向的不同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于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246家初创企业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结构嵌入性有利于促进创新倾向,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则会强化关系嵌入性对创新倾向的促进作用和认知嵌入性的抑制作用。

    林嵩,许健. 嵌入性与初创企业创新倾向:一个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02-108.,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13.
    . Embeddedness and Innovativeness of New Venture: An Empirical Stud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02-108.,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13.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张永安1,宋晨晨1,王燕妮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09-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张永安1,宋晨晨1,王燕妮2. 创新科技政策时滞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09-115.,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215.
    . Analysis on Time Delay of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09-115.,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215.

    分享
  • 周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16-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发市场是经营者在特定产品和技术竞争中形成的市场范围。由于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反垄断执法机关在界定研发市场时难以准确厘定市场边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维持竞争与激励研发的关系尚不明晰。研发竞争中的垄断行为难以通过相关市场界定的方式判断其违法性,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市场条件,动态分析涉案行为是否损害产品或技术研发竞争。

    周围. 研发市场界定的适用困境及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16-12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920.
    . Applicable Dilemma and Respons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rket Defini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16-12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920.

    分享
  • 杜宝贵,葛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22-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历史演进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37个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分别从机构独立性、战略定位、机构职能、研究概况、出版物、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费来源8个维度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描述,并从与隶属部门关系、自身研究特色及机构影响力3个方面概括其基本特征。

    杜宝贵,葛瑞. 科技政策研究机构演进、图景与特征:基于37个机构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149.
    . Evolution, Prosp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 Analysis Based on 37 Institu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149.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董晓辉,张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31-1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X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既是推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抓手,又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既迎来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综合服务,从供需要素、平台要素、主体要素3个方面系统审视军民融合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基于依托平台差异、服务链条不同、运行机制变化形成的基本模式和实践经验,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导向性作用,深化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布局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发挥“互联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倍增性作用,及培塑专业化运营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性作用。

    董晓辉,张莹. 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与政策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31-135.,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302.
    . The 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Policy Enlightenment of the Scitech Intermediary Service for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31-135.,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302.

    分享
  • 王梦浛 方卫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36-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8X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梦浛 方卫华. 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与作用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36-1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3.
    .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Greater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istorical Logic and Action Mechanis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36-1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8X293.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肖艳红,卢艳秋,叶英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42-14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8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相互影响形成匹配,对企业战略选择而言,匹配模式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匹配及战略管理理论,构建知识管理战略与能力柔性匹配模式,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匹配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存在两种一致性匹配模式,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匹配对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能够增强企业灵活性、提升顾客优势、增强创新优势,而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更有利于提升顾客优势及创新优势。

    肖艳红,卢艳秋,叶英平. 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匹配对竞争优势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42-14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876.
    . Research on Effects of Matching Between Capability Flexibili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42-148.,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876.

    分享
  • 武学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49-1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50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高级知识社会,传统线性创新范式逐渐演化为以“三重螺旋”、“四重螺旋”、“五重螺旋”为典型模式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范式。创新范式不断演化为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提供了适应性情景,模式1知识生产范式开始向模式2 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模式1到模式2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对大学学术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核心教职”和“终身教职”开始走向“跨界就业”或“多重就业”。

    武学超. 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及对大学学术职业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49-153.,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166.
    . Knowledge Production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and Its Effect on Academic Career in Univers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49-153., doi: 10.6049/kjjbydc.2017050166.

    分享
  • 综述
  • 仇勇1,王文周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54-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多重特征的属性构型,为解决研究中面临的“双刃剑效应”矛盾,团队断层从组合角度分析成员多样性及排列方式,是对团队多样性研究的深化。通过对团队断层研究渊源的探究及与多样性的比较,阐释了团队断层的内涵与外延,详细介绍了测量方法,并依据断层成因与激活、效应与路径、修复与治理的逻辑脉络梳理了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仇勇1,王文周2. 团队断层的内涵、测量及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073.
    . Team Faultlines: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8, 35(1):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0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