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5-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刘庆龄,曾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呈现出“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特征,对科技非对称赶超提出了新要求。基于科技跨越式发展理论,对科技非对称赶超内涵进行阐释,论证其所包含的新逻辑和新机理。通过深入分析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赶超历程,总结出其高度重视发展教育、长期推进基础研究、面向科技前沿等有益经验,客观论述其运作机制紊乱、未能持续推进、缺乏深入研究等深刻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反观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科技非对称赶超实际,提出把握战略机遇、有效集聚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不断积累优势等政策建议。

    刘庆龄,曾立. 新发展阶段科技非对称赶超战略解构——科技跨越论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11.,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190.
    Liu Qingling,Zeng Li. De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Asymmetric Catch-up Strategy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pfrogging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11.,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190.

    分享
  • 韩书成,梅心怡,杨兰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2-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新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选取2009-2018年30个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效应及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①营商环境优化对中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其影响更多表现为资金供给而非制度供给;②企业家精神是营商环境与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营商环境要素、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励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③营商环境显性激励作用明显,但内生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韩书成,梅心怡,杨兰品. 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2-22.,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023.
    Han Shucheng,Mei Xinyi,Yang Lanpin. Relationship Research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2-22.,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02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何伟军,李闻钦,邓明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23-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拓展的STIRPA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在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优化的同时,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发挥间接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快建成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全面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活力。

    何伟军,李闻钦,邓明亮. 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23-32., doi: 10.6049/kjjbydc.C202108003.
    He Weijun,Li Wenqin,Deng Mingliang. Human Capital,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otal Factor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23-32., doi: 10.6049/kjjbydc.C202108003.

    分享
  • 陈岩,张李叶子,宋文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33-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实体集聚与虚拟集聚双重理论视角,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智能服务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服务水平提升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受网络外部性影响,智能服务水平与区域创新数量呈“U型”单门槛特征,与区域创新质量呈先降后边际效应递增的双门槛特征;智能服务通过降低实体集聚要素流动的拥塞效应、增强虚拟集聚要素流动的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创新绩效。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中西部地区、外围城市以及其它城市群,智能服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积极效应在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更显著。

    陈岩,张李叶子,宋文彬. 智能服务赋能创新型城市群建设路径研究——实体与虚拟产业集聚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33-41.,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20.
    Chen Yan,Zhang Liyezi,Song Wenbi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Smart Services Enabling Innov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33-41.,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20.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孟庆时,熊励,余江,陈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42-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网络多元嵌入是企业网络能力形成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基于网络双重嵌入和网络耦合视角,选取2009—2020年291家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个体创新网络与股东关系网络双重嵌入及企业个体创新能力对产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企业个体创新网络连通性与网络团体规模、股东关系网络密度及企业创新能力均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并且由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间的创新决策冲突给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间网络连通性和企业个体研发投入在股东间过于紧密的关系影响下反而不利于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升级是综合企业个体创新、企业间创新合作和企业投资者合作等多个层次的多维度动态过程,降低数字创新不确定性和有效利用网络化创新合作机制将是产业数字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孟庆时,熊励,余江,陈凤. 创新网络双重嵌入、网络耦合与产业升级:基于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42-52.,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213.
    Meng Qingshi,Xiong Li,Yu Jiang,Chen Feng. Innovation Network's Dual Embeddedness, Network Coupling and Industry Upgrad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42-52.,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213.

    分享
  • 万科,刘耀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53-6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剧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亟需通过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的互补协同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产品内,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使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设计一个评测国家内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真实比较优势的新指标。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省域比较优势强度与广度最为显著,内陆省域比较优势集中于上游能源型部门;制造业部门比较优势凸显,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相对薄弱;比较优势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万科,刘耀彬. 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53-63.,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269.
    Wan Ke,Liu Yaobin. The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53-63.,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269.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张羽飞,原长弘,张树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64-7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10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战略。基于产学研融合内涵,构建微观层面企业产学研融合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实证检验产学研融合程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融合广度、深度和频度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正逐步迈向深度融合阶段;产学研融合广度和深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产学研融合频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强产学研融合广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削弱产学研融合深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增强产学研融合频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结论可拓展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发展产学研融合理论,为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融合效率偏低、机制不佳等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张羽飞,原长弘,张树满. 产学研融合程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64-74.,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254.
    Zhang Yufei,Yuan Changhong,Zhang Shuman. The Impac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 Degre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64-74.,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254.

    分享
  • 张广玲,王鹏,胡琴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75-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显性地理距离与隐性组织距离作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日益引起学者们关注。采用实证研究法,深入探讨供应链企业间地理距离与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中介机制,并分析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影响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新产品开发速度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新产品创新性不具中介作用;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与新产品开发速度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强化组织距离对新产品创新性的负向影响。

    张广玲,王鹏,胡琴芳. 供应链企业间地理距离与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75-82.,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529.
    Zhang Guangling,Wang Peng,Hu Qinfang.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Organizational Distance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75-82.,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529.

    分享
  • 袁菲菲,谢永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83-9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家个人特质影响企业决策行为和决策结果,且其作用发挥受情境因素的制约。基于高阶理论,构建区域冒险精神的调节下,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投入能够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在企业家冒险倾向和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冒险精神对企业家冒险倾向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结论揭示了企业内外部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创新前置影响因素研究。

    袁菲菲,谢永珍. 企业家冒险倾向、区域冒险精神与企业创新——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83-93.,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548.
    Yuan Feifei,Xie Yongzhen. Entrepreneurs' Risk-taking Tendency, Regional Adventurism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83-93.,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548.

    分享
  • 孙冰,丛桂宇,田胜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94-10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10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绿色创新既需要环境规制政策引导,又需要有较强战略柔性与之相协调。引入战略柔性、区域差异性的调节作用,并采用分组回归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区域差异性影响,探索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双元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绿色管理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前者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战略柔性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管理创新间的关系,且对后者的调节作用更大;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呈现“东、中部各领风骚,西部较弱”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中部、东部地区较强,在西部地区较弱。

    孙冰,丛桂宇,田胜男.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战略柔性与区域差异性的双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94-102.,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265.
    Sun Bing,Cong Guiyu,Tian Shengna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Dual Adjustment Based on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94-102.,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265.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魏建漳,任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03-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我国开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于这种实验主义创新治理能否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其对中国特色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效果如何,目前鲜有文献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基于2011—201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分组分析法考察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体制改革对知识创新体系中高校与研发机构相互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对高校、研发机构等知识创新体系创新绩效提升的拉动作用;高校和研发机构等知识创新体系主体供给侧投入增加,未对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产生促进作用;高校、研发机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边际产出低于企业。

    魏建漳,任颋. 科技体制改革对省级创新体系绩效的影响——基于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03-113.,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039.
    Wei Jianzhang,Ren Ting.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vincial Innovation System: A Study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11 to 2019[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03-113.,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039.

    分享
  • 陈全真,徐棣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14-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势对相关发明进行“新式审查”,可以化解对传统审查方式的冲击;在专利权属制度设计上,基于产业政策和利益平衡考量,构建以人工智能投资者为核心、辅之以意思自治原则的专利权属制度成为必然。

    陈全真,徐棣枫. 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可专利性及权利归属[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14-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063.
    Chen Quanzhen,Xu Difeng. On the Patentability and Ownership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Inven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14-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063.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喻登科,张婉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2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在共享经济与全球经济背景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但是开放式创新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一种挑战,因此探索开放式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06份企业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组织知性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组织知性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绩效,知识管理能力在其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且在网络嵌入性调节组织性格与知识管理能力关系的过程中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效应仍然显著。

    喻登科,张婉君. 企业组织知性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807.
    Yu Dengke,Zhang Wanjun. 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807.

    分享
  • 赵武,王安琪,刘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32-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1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主流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更多企业将目光聚焦于金字塔底层市场。基于权变视角,探索企业在BOP跨部门合作网络中,双边关系耦合与网络嵌入交互构建的双环协同机制如何影响企业外部知识攫取,进而作用于BOP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收集396家电动自行车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跨层级嵌入双环协同机制与知识获取呈倒U型关系,高外部不确定性会增强该倒U型关系,但高内部不确定性对该倒U型关系无显著影响;通过知识获取的部分中介传导效应,最终跨层级嵌入双环协同与BOP产品创新呈倒U型关系。结论对企业把控BOP网络嵌入程度、优化网络配置及网络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赵武,王安琪,刘伟. 关系嵌入、知识获取与BOP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内外部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32-141., doi: 10.6049/kjjbydc.2020110102.
    Zhao Wu,Wang Anqi,Liu Wei. Relationship Embedding,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BOP Market-oriented Product Innovation: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certain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32-141., doi: 10.6049/kjjbydc.2020110102.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杨建锋,谢鹏,王丹阳,乔小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42-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20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探讨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41份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就导向调节多任务处理与认知评估间关系,即在高水平成就导向的影响下,多任务处理对挑战性评估的正向影响会增强,而多任务处理对威胁性评估的正向影响会削弱;挑战性评估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而威胁性评估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多任务处理与成就导向的交互作用通过挑战性评估和威胁性评估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造力产生不同影响。

    杨建锋,谢鹏,王丹阳,乔小涛. 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成就导向与认知评估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42-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20181.
    Yang Jianfeng,Xie Peng,Wang Danyang,Qiao Xiaotao. The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of Multitasking on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Role of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Achievement Orient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42-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20181.

    分享
  • 秦迎林,林忠,杨嘉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资源—获取—发展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567名科技型企业员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成业就”观念下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FSSB)对个体繁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FSSB正向作用于员工个体繁荣;工作—家庭增益(WFE)在FSSB对个体繁荣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工作繁荣在FSSB对个体繁荣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当模型同时引入WFE和工作繁荣时,二者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即FSSB通过促进员工的WFE进一步促使员工实现工作繁荣,进而帮助员工实现个体繁荣。这一结果揭示了FSSB对科技型企业员工实现个体繁荣的作用机制“黑箱”,进一步拓展了FSSB的作用范围。

    秦迎林,林忠,杨嘉雪. 家成业就: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科技型员工个体繁荣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9):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492.
    Qin Yinglin,Lin Zhong,Yang Jiaxue. A Happy Family and a Successful Career: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amily Supportive Supervisor Behavior on the Individual Prosper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loye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9):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49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