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张枢盛,陈劲,杨佳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后发企业在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长期被锁定在价值创造低端环节,颠覆性创新成为打破升级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利器。围绕中国情境下吉利汽车20年迅速成长为在位企业的历程,从模块化和价值网络视角,探索吉利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中国情境下在位者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在于价值网络升级,汽车产业模块化成熟环境促进了吉利颠覆性创新的实现。依据吉利产品、成本模式、产品属性排序和技术范式升级变迁轨迹,识别出吉利颠覆性创新跃迁路径的4个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升级模式以及各阶段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构建起完整的吉利颠覆性创新跃迁路径。

    张枢盛,陈劲,杨佳琪. 基于模块化与价值网络的颠覆性创新跃迁路径——吉利汽车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279.
    Zhang Shusheng,Chen Jin,Yang Jiaqi. Research on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Path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Modularization and Value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Geely Auto Group[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279.

    分享
  • 许蕾,丁荣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知识扩散是协同创新项目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知识扩散参与方通过相互之间的任务协作关系嵌入项目网络中,其嵌入特征影响项目知识扩散行为及结果。协同创新项目的任务导向性使组织中的网络嵌入特征及知识扩散行为具有显著特殊性。基于此,构建项目层面的知识扩散仿真模型,并进行网络嵌入性的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证实,不同程度的关系嵌入性与结构嵌入性对知识扩散的知识增量与知识水平差异程度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从优化知识扩散角度看,协同创新项目组织中适度的关系嵌入性与低水平的结构嵌入性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知识扩散效率,实现组织中知识资源充分流动。

    许蕾,丁荣贵. 协同创新项目组织特征与知识扩散——网络嵌入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631.
    Xu Lei,Ding Ronggui.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a Network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631.

    分享
  • 孙冰,刘晨,田胜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21-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技术标准联盟已成为各行业技术标准形成与产业化工作的重要主体,而技术标准形成的各项工作主要通过联盟成员间合作得以实施。因此,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探究技术标准联盟成员合作关系对技术标准形成的影响很有必要。以技术源散性为中介变量,构建联盟成员合作关系对技术标准形成的影响机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然后绘制闪联标准联盟专利合作网络,并通过专利合作网络拓扑指标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联盟成员合作广度与技术标准形成之间存在U型关系,联盟成员合作深度能够促进技术标准形成,技术源散性在联盟成员合作关系与技术标准形成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孙冰,刘晨,田胜男. 社会网络视角下联盟成员合作关系对技术标准形成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439.
    Sun Bing,Liu Chen,Tian Shengna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lliance Members on the Form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439.

    分享
  • 徐可,何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28-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突破期,各行各业都积极倡导“共建创业创造、共谋创新创意”精神,深入剖析社会资本与创新驱动力的影响因素和抑扬效应,是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与提升组织绩效的关键。以中国文化情境下科技孵化器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的新创在孵企业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基于关系承诺与网络惯例视角,构建“社会资本—网络惯例/关系承诺—创新驱动力”结构概念模型,借助多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创新驱动力呈现先扬后抑的倒U型影响;网络惯例和关系承诺在正向显著影响创新驱动力的同时,分别在社会资本对创新驱动力的逻辑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

    徐可,何桢. “新”由“和”生?社会资本激励创新驱动力的倒U型抑扬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28-35.,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357.
    Xu Ke,He Zhen. Does Harmony Bring Innovation? the Inversed-U Effect of[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28-35.,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357.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郑烨,秦可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36-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90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省会城市在引领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实现区域生态创新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缺乏对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选取中国内地29个省会城市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SBM模型对中国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及其时空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①在时间维度下,全国及三大地区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水平整体较低,且不规律波动性较强,东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生态创新绩效始终处于“高产出、高效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持续处于“低产出、低效率”水平;②在空间维度下,全国及三大地区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水平差异显著,呈两极分化态势,各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水平空间集聚性显著。综上可知,当前中国各省会城市生态创新发展不均衡,据此从区域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郑烨,秦可馨. 中国省会城市生态创新绩效评价与时空差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36-44., doi: 10.6049/kjjbydc.2020090231.
    Zheng Ye,Qin Kex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of Ec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s Capital Ci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36-44., doi: 10.6049/kjjbydc.2020090231.

    分享
  • 张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45-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00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型城市试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创新集聚的积极探索。基于2003—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全面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创新集聚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城市创新集聚水平;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创新集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通过匹配机会、创新公共设施共享及隐性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集聚产生正向中介效应,通过匹配质量和劳动力市场共享机制产生负向中介效应。

    张涵. 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创新集聚效应分析:一项准自然实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45-52.,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183.
    Zhang Han. The Innovational Agglomeration Effects of Creative City Pilot Project: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45-52.,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183.

    分享
  • 刘在洲,汪发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53-6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内在动力和空间效应已经形成;绿色科技创新和财政投入分别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短期正向效应;绿色科技创新和财政投入的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此,应当强化综合机制效应,保持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核心作用;提升财政投入绩效,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投资支持产业升级;作好政策统筹协调,发挥各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作用。

    刘在洲,汪发元. 绿色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53-61.,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382.
    Liu Zhaizhou,Wang Fayuan. The Impact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53-61.,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382.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王钰,胡海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62-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10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愈发成为企业以自主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制度保障,尤其对外部资源约束下“小而弱”的新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业导向与社会责任双重视角,以2014—2018年404家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并验证创业导向、社会责任在“制度—行为—绩效”链条中的转换机制及作用过程,揭示宏观制度因素对微观企业主体的双重中介机制,完善基于新创企业情境化的研究模式,为资源约束下新创企业战略发展研究提供更加辩证的实践视角。

    王钰,胡海青. 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创企业绩效——创业导向与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62-69., doi: 10.6049/kjjbydc.2020010203.
    Wang Yu,Hu Haiq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62-69., doi: 10.6049/kjjbydc.2020010203.

    分享
  • 龚红,朱翎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70-7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主要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光环效应”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以及专利强度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2008-2018年228家新能源企业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政府研发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外部融资有正向影响,即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产生光环效应,增加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机会;②专利强度显著正向调节政府研发和非研发补贴与企业长短期债务融资的关系,而对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则无显著影响,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时更关注企业创新能力。

    龚红,朱翎希. 政府研发与非研发补贴“光环效应”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来自新能源企业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70-7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421.
    Gong Hong,Zhu Ling Xi. The "Halo Effect" of Government R&D and Non-R&D Subsidies on the External Financing of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70-77.,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421.

    分享
  • 张悦,沈蕾,田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78-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110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创意为产品内容,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价值的创意企业,其创新发展模式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焦点。以合作创新和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将产业集群关系嵌入融入创意企业非研发创新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创意企业技术引进、创意设计及创意学习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产业集群商业及政府层面关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来看,产业集群商业层面关系对非研发创新活动与合作创新关系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指导创意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更好地开展非研发创新活动,并依托产业集群关系提升不同主体合作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贡献。

    张悦,沈蕾,田颖. 创意企业非研发创新活动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产业集群关系嵌入为中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78-87., doi: 10.6049/kjjbydc.2019110069.
    Zhang Yue,Shen Lei,Tian Ying.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Non-R&D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Creative Enterpri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 Relational Embeddednes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78-87., doi: 10.6049/kjjbydc.2019110069.

    分享
  • 颜军梅,万波,石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88-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120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金融支持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借鉴接力创新理论,首先提出金融接力支持概念,然后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炼出5个主范畴: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科技金融环境与科技金融服务,并确定金融接力支持为核心范畴,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的金融接力支持理论模型,提出金融接力支持促进机制,包括环境优化机制、信息交互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对接辅助机制与价值实现机制,并就提升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金融接力效率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颜军梅,万波,石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接力支持创新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9120839.
    Yan Junmei,Wan Bo,Shi Jun. An Innovation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Relay Suppor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88-95., doi: 10.6049/kjjbydc.2019120839.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郭玉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96-10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60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欧盟竞争法中重要的非价格竞争要素之一,在分析企业合并对创新的影响时,欧盟委员会传统上主要从与特定及明确产品市场相关联的潜在竞争角度进行评估。近几年的执法实践表明,欧盟竞争执法范围已经扩展到具有动态性的创新竞争领域,开始关注无形的创新损害,并通过个案审查逐渐在理论基础、制度依据、执法政策、分析框架和方法等方面形成相对体系化的应对方案。欧盟应对创新问题的竞争执法经验为当下我国反垄断法修订以及执法完善提供了良好参考。

    郭玉新. 欧盟合并控制竞争执法中创新损害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96-103.,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862.
    Guo Yuxin. Research on Innovation Harm Issue in European Union Merger Control Enforce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96-103., doi: 10.6049/kjjbydc.2020060862.

    分享
  • 杨君,詹舒琴,肖明月,蒋墨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04-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40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制度层面分析资本回报率变动的动因有助于探索经济增长新动力。计算82个国家的资本回报率,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对其变动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资本回报率增长存在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但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最优强度小于发达国家;②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以远离最优强度状态促进资本回报率提升,发达国家则以接近最优强度状态促进资本回报率提升;③金融危机后,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更加明显,在发达国家有所弱化;④机制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升资本回报率。

    杨君,詹舒琴,肖明月,蒋墨冰. 资本回报率增长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研究——基于82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04-113., doi: 10.6049/kjjbydc.2020040842.
    Yang Jun,Zhan Shuqin,Xiao Mingyue,Jiang Mobing. Research on the Optimal Intens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the Growth of Capital Retur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04-113., doi: 10.6049/kjjbydc.2020040842.

    分享
  • 程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4-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5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在保障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科技进步法》第十三条对重大科技决策评价的相关规定过于抽象和单薄,有必要加以完善。在行政行为类型化理论中,科技决策作为一项具体行政行为是规制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背景、运作流程及成效进行分析发现,规制影响评价在OECD成员国中已经取得明显实效并得到广泛认可。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在现有法律规定上至少存在如下三方面不足:尚未构建完整的事前事后评价机制;现有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现有相关制度保障尚不健全。因此,从完善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角度出发,提出如下3点建议:在现有事前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事后评价机制;从整体上完善重大科技决策评价法律保障;细化重大科技决策评价所需的程序性规范。

    程沙. OECD规制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对中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制度之启示——兼论《科技进步法》第十三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14-121.,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311.
    Cheng Sha. Regulatory Impact Assessment:OECD Experien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Evaluation Syste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14-121., doi: 10.6049/kjjbydc.2020050311.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袁凌,刘平,褚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2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EASI模型,结合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中国组织情境下领导愤怒表达通过组织支持感与职场焦虑影响员工创新过程投入的链式中介模型,探讨正念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愤怒表达对员工创新过程投入具有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和职场焦虑分别在领导愤怒表达对员工创新过程投入的负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员工正念通过缓和职场焦虑对创新过程投入的负向影响,进而调节组织支持感与职场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领导愤怒情绪研究,也可为组织管理者完善情绪表达策略提供启发。

    袁凌,刘平,褚昊. 领导愤怒表达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过程投入——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637.
    Yuan Ling,Liu Ping,Chu Hao. How Leader Anger Display Influences Employee Creative Process Engage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637.

    分享
  • 吴士健,高文超,权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32-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8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资源保存理论、调节焦点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基于323份调查问卷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了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检验了调节焦点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有积极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有消极影响;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促进型调节焦点,负向影响防御型调节焦点,阻碍性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之相反;促进型调节焦点和防御型调节焦点均能够在两种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两种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调节焦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链在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吴士健,高文超,权英. 工作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调节焦点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800.
    Wu Shijian,Gao Wenchao,Quan Ying. The Impact of Work Pressure on Employees' Creativ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800.

    分享
  • 于维娜,KarenAnnTarnoff,王占浩,李冬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41-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70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师徒关系正在成为被制造业企业广泛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关系,导师人格特质会对徒弟日常工作态度和行为塑造产生关键作用。基于压力源-应变关系的理论观点,具体探讨了师徒关系中导师完美主义特质对徒弟创造力的双元影响路径和适用情境,基于制造企业中342对师徒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①导师完美主义特质正向影响工作倦怠,工作倦怠负向影响徒弟创造力,导师完美主义通过工作倦怠负向作用于徒弟创造力;②导师完美主义对工作重塑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徒弟的工作重塑行为正向影响其创造力,导师完美主义通过工作重塑行为正向作用于徒弟创造力;③工作倦怠/工作重塑对导师完美主义和徒弟创造力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均受到促进性焦点的调节。

    于维娜,KarenAnnTarnoff,王占浩,李冬冬. “严”师出“高”徒?导师完美主义对徒弟创造力的双元影响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537.
    Yu Weina,Karen Ann Tarnoff,Wang Zhanhao,Li Dongdong. A "Strict" Mentor Produces "Outstanding" Proteges? the Dual Influence Path of Mentor Perfectionism on Proteges' Creativ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0070537.

    分享
  • 综述
  • 王高峰,杨浩东,汪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08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关注领域和热点话题,但鲜见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借助科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分析,探析国内外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异同点。结果发现:国外对于开放式创新、服务创新涉及较多,而国内较侧重于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成为中外共同关注主题。此外,中外同时关注创业、知识生态构建,相较于国外注重对商业、平台、服务生态的研究,国内较倾向于信息、产业、技术生态构建。进一步,对相关创新范式及生态系统类型词进行系统梳理,明晰相关概念间关系,构建主题分布框架,揭示未来研究方向与思路。

    王高峰,杨浩东,汪琛.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演进对比分析:理论回溯、热点发掘与整合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4):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147.
    Wang Gaofeng,Yang Haodong,Wang Che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Domestic and Overseas: Theoretical Retrospection, Hot Spot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Prosp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1, 38(4):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008014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