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06-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刘颜楷,尤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80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消费主义和众包模式的兴起,传统以技术研发为主导的创新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快速迭代的消费需求。基于该背景,一种新型的TDBMC整合创新模式被提出,以满足新兴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但该模式尚未获得科学验证。基于维度观的TDBMC整合创新概念模型,围绕创新维度整合→整合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的思路提出机理模型和相关假设,验证了企业实施TDBMC整合创新模式的主要路径,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刘颜楷,尤建新. TDBMC整合创新模式实证研究:多维度分层次整合与影响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0.,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471.
    Liu Yankai,You Jianxin.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DBMC Integrated Innovation Model: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Integration and Impact Pat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10.,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471.

    分享
  • 向丽,胡珑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服务质量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服务质量与关系质量关系理论模型。利用9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424份样本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关系专用性投资和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研发外包情境下,实物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和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声誉、技术能力与沟通质量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技术能力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沟通质量,声誉的影响较小。

    向丽,胡珑瑛. 研发外包中关系专用性投资与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驱动作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311.
    Xiang Li,Hu Longying. The Driving Effects of RelationshipSpecific Investment and Service Quality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R&D Outsourc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311.

    分享
  • 魏玮 ,曹景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21-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20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单一的绿色信贷政策或环保财政政策在促进环境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首先在阐述绿色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二者可能的政策协同渠道。然后,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并对有可能增强二者协同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存在显著协同效应,并且绿色信贷与税收政策的协同效果优于其与支出政策的协同效果,而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协同。此外,考察了政策协同与单位能耗及单位污染排放的关联性,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魏玮 ,曹景林. 产业升级视角下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319.
    Wei Wei,Cao Jinglin. Research on the Synergy between Green Credit and Environmental Fiscal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21-27.,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319.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张权,王成军,王红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28-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效率差异视角构建国家创新影响力评价方法,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要素流动倾向性以促进交流合作。运用DEA模型测算各国创新效率,根据DEA原理识别国家间的认可关系,构建创新网络并用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表示各国创新影响力,分析创新影响力类型、创新网络特征及创新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结果发现,各国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各国分别处于创新网络中心、核心和边缘位置,国家创新影响力依次递减;按照创新要素相对强度,沿线国家可分为6种创新类型;最后,提出沿线国家间开展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张权,王成军,王红亮. 效率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影响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28-36.,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42.
    Zhang Quan,Wang Chengjun,Wang Honglia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Influence of Countries along "One Belt and One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28-36.,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42.

    分享
  • 李健,鲁亚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37-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京津冀创新能力系统结构入手,将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结构纳入创新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仿真模型,以专利授权量为表征对象,探索2025年京津冀科技创新实力,并从创新政策环境和创新资源投入角度,运用情景分析法,模拟不同投入要素或不同要素组合情景下输出变量的变动情况,探讨京津冀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李健,鲁亚洲. 京津冀创新能力预测与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37-45.,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29.
    Li Jian,Lu Yazhou. Research on Forecast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Beijing-Tianjin-Hebei[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37-45.,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29.

    分享
  • 高红贵,赵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46-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6年长江经带11省(市)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所得数据从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4~0.37之间。其中,上海最优,四川最差,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从下游地区到中游地区再到上游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 指数显著为正并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因此,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发挥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下游地区和中、上游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承接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高红贵,赵路.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46-53.,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43.
    Gao Honggui,Zhao Lu.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46-53.,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43.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徐建中,王曼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54-6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80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徐建中,王曼曼. 制造业集聚、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54-61.,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686.
    Xu Jianzhong,Wang Manman.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54-61.,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686.

    分享
  • 张峰,史志伟,宋晓娜,闫秀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62-7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非强制性幅度调整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引入经济水平、公众素质、政府扶持强度作为环境变量,基于全国内地30个省市2006-2016年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对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同时选取门槛计量模型解析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效率评估中规制因素与统计噪音可造成测度结果产生偏差,环境变量对投入与产出松弛存在差异性波动影响,而松弛变量调整前后可使多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排名发生改变;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下,总体效率依然偏低,而且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三大梯度”,具备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单门槛值,但分别呈“U”型与倒“U”型关系,而资本密集度、行业利润率等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呈显著正向推进作用。

    张峰,史志伟,宋晓娜,闫秀霞. 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规制门槛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62-70.,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65.
    Zhang Feng,Shi Zhiwei,Song Xiaona,Yan Xiuxia.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it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reshold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62-70.,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65.

    分享
  • 苏鑫,赵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71-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扩散模型,以政府作用为调节变量,构建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三阶段仿真模型,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三阶段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借助Matlab平台对主体采纳行为和共性技术扩散速度进行仿真,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先后经历了权威决策、二次创新以及附随扩散3个阶段;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企业采纳比例遵循“S”型曲线规律,而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速度出现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走势;直接采纳二次研发成果的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影响较大;政府在整个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扩散不同阶段政府介入方式与程度会有所差异;二次创新投入比例与成功率影响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规模和速度;只有将产业共性技术转化成专有技术或新产品,才能实现共性技术有效扩散。

    苏鑫,赵越. 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三阶段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71-79.,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053.
    Su Xin,Zhao Yue. Three Stage Model Building and Simulation Research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Diffus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71-79.,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053.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吴画斌,许庆瑞,陈政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80-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60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创新能力薄弱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现状,企业亟需提升创新能力。以海尔集团为对象,通过设计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从中高层管理者视角对海尔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度量,同时结合前期对其它企业的调研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并从普通员工视角度量海尔创新能力现状。结果表明,海尔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且高出同行业竞争企业,针对创新能力不足之处,给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吴画斌,许庆瑞,陈政融. 企业创新能力度量及提升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80-87.,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254.
    Wu Huabin,Xu Qingrui,Chen Zhengrong. Measurement of Enterprise'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80-87.,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254.

    分享
  • 李浩,胡海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88-9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6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网络化边界为创业模式与情境要素变革背景下的组织学习效力分析提供了更具时效性的研究视角。在孵企业为上述视角的落地,进而还原复杂情境下多维组织学习方式对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协同作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脚本。基于235家企业的实证结果显示:内外部学习不仅能单独提升在孵企业创造力,还具有协同促进效应,而该过程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调节作用。孵化网络异质性越低、环境动态性越强,在孵企业内部学习与创造力间的正向关系越强;孵化网络异质性越高、环境动态性越弱,在孵企业外部学习与创造力间的正向关系越强。进一步对内外部学习协同效应进行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只有当孵化网络异质性低或是环境动态性弱时,才有利于发挥在孵企业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对创造力的协同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组织学习、环境要素与创业孵化理论融合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并为创业企业学习战略与孵育机制设计提供了更具靶向性的决策依据。

    李浩,胡海青. 学习、环境与在孵企业创造力:网络边界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88-97.,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126.
    Li Hao,Hu Haiq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vity of Incubate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Bounda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88-97.,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126.

    分享
  • 侯仁勇,严庆,孙骞,李德鹏,祝宝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98-10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和最小组成单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实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嵌入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受到知识网络中知识元和协同网络中合作伙伴的双重影响。从网络结构视角研究知识网络嵌入和协同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网络可视化技术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网络模型和协同网络模型,分析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中心度呈倒U型关系而与结构洞呈正相关关系;②企业创新绩效与协同网络中心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构洞程度关系不显著;③知识网络与协同网络相互分离无相关性。最后,从网络结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侯仁勇,严庆,孙骞,李德鹏,祝宝基. 双重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98-10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100.
    Hou Renyong,Yan Qing,Sun Qian,Li Depeng,Zhu Baoji. The Effect of Dual Network Embeddedness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98-10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100.

    分享
  • 钱丽,王文平,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05-1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20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将产权性质纳入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测度分析2007-2016年两种前沿下中国区域不同性质企业创新效率差异,探索不同性质企业两阶段技术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各省份不同性质企业效率差异明显,国有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最低,而外资企业效率较高,各企业成果转化效率递减趋势明显,共同前沿下效率值均不超过群组前沿下效率值;②国有、民营等四大群组间在两阶段均存在明显的技术落差,成果转化阶段国有-港澳台、国有-外资之间的技术差距均值分别为0.124和0.110,且技术差距值在不断增大,2016年接近于0.300;③所有制结构加剧了国企与其它企业间技术差距,政府支持、劳动者素质对国有-民营、国有-外资企业两阶段技术差距起阻滞作用,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环境和外商投资对3种技术差距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钱丽,王文平,肖仁桥. 产权性质、技术差距与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05-114.,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626.
    Qian Li,Wang Wenping,Xiao Renqiao. Ownership, Technology Gap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High-tech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05-114.,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626.

    分享
  • 桂嘉伟,吴群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5-12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调查分析我国科技服务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248家在新三板挂牌的科技服务企业2015-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细分行业、归属地区、所属分层、转让方式等多维视角比较融资效率,基于F分数模型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并对56家已从新三板退市的科技服务企业及2 336家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科技服务企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约科技服务企业融资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不再是规模效率,而是纯技术效率;多维视阈下科技服务企业融资效率和财务风险存在诸多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效率与财务风险存在联动关系,但并非所有新三板企业退市都与融资效率或财务状况有关。鉴于此,为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促进科技服务企业可持续成长,提出严控财务风险、深化服务融合、探索创新分层等建议。

    桂嘉伟,吴群琪. 新三板科技服务企业融资效率与财务风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15-124.,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738.
    Gui Jiawei,Wu Qunqi. Financing Efficiency and Risk Measurements of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s Listed in NEEQ Boar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15-124.,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738.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宋加山,王玙,秦国祯,王越敬,赵荣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25-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防知识产权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是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国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有效拓宽军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国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过程中大量资金需求与单一融资渠道的矛盾,提高国防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基于军民融合战略,从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着手,剖析国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目前体制下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国外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建设的研究,构建我国国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总体框架,阐述所涉及各机构、部门的职责,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释放我国国防知识产权利用潜能,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宋加山,王玙,秦国祯,王越敬,赵荣权. 我国国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与政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25-130.,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627.
    Song Jiashan,Wang Yu,Qin Guozhen,Wang Yuejing,Zhao Rongquan. Research on Financing Mode and Policy of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dg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25-130.,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627.

    分享
  • 乔玉婷,鲍庆龙,曾立,阚文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31-1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乔玉婷,鲍庆龙,曾立,阚文刚.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31-136.,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027.
    Qiao Yuting,Bao Qinglong,Zeng Li,Kan Wengang. Research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Driven by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31-136.,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027.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黄庆,张梓暖,蒋春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37-1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6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员工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以创造力交互作用观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视角考察员工和谐型激情通过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相应的情境机制。对492份问卷分析发现:和谐型激情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氛围感知既调节了和谐型激情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又调节了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员工情感与认知对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意义。

    黄庆,张梓暖,蒋春燕. 有激情的员工更能创新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37-144.,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94.
    Huang Qing,Zhang Zinuan,Jiang Chunyan. Do Employees with Harmonious Passion Have Better Innovative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37-144.,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694.

    分享
  • 王一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45-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10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后学院科学背景下,科学发现优先权可以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经济利益。有学者甚至认为,科学已经从学院科学时代下“为了公众利益的科学”演变成“为了私人利益的科学”。当前,由于移动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发达,借助于新媒介的广泛传播作用,出现了一些因为科学发现优先权而受媒体和公众异常关注的“网红科学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案例研究发现,部分“网红科学家”及其背后组织,重视了科学发现优先权中独创性所表征出的时效性,但忽视了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与检验。“网红科学家”主张的科学发现优先权,如果通不过科学共同体的检验与承认,其自身以及背后支持组织也会受到“网红”这把“双刃剑”的损害。

    王一鸣. 科学发现优先权视角下的“网红科学家”现象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45-150., doi: 10.6049/kjjbydc.2019010175.
    Wang Yiming.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Celebrity Scient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oriti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45-150., doi: 10.6049/kjjbydc.2019010175.

    分享
  • 综述
  • 许成磊,赵娅,赵雅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共被引分析表明,虽然国外针对团队簇及其管理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但团队簇的多边界协作、群体导向介入、网络影响特性、新合作效应及容量等问题正在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据此,关注团队簇层面松散协作关系下的创业生态与创新网络嵌入管理难题,在探讨创新创业交互属性并评述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凝练出团队簇管理概念与特征,对应研究热点,归纳团队簇管理在多元创新情景响应、考虑分散协作的社群决策技术创新、考虑动态有效性的协同演化机制、考虑知识生产的创新效能扩散机理等方面的解析评价要点。该研究能够为创业导向下的初创企业及创业化组织变革、创业协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进一步探索热点问题的解析评价方法与整体研究框架,丰富与扩展团队管理、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等理论基础。

    许成磊,赵娅,赵雅曼. 创业导向下国外团队簇及管理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2):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207.
    Xu Chenglei,Zhao Ya,Zhao Yama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Foreign Team Cluster and Team Cluster Management Based on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2):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20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