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年 22卷 10期
刊出日期:2005-10-15

案例点评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论坛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评价与预测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人才与教育
网络与信息化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综述
   
科技进步论坛
5 任家华;王成璋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演进与升级——以中关村电子信息企业集群为例
全球价值链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沿着全球价值链升级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必经之路。技术贸易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初级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在全球价值链中进行战略收购与联盟,逐步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以中关村电子信息企业集群的演进与升级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5 Vol. 22 (10): 5-7 [摘要] ( 2042 ) [HTML 0KB] [PDF 225KB] ( 654 )
8 王晓健;郭跃华
社会网络视角下战略联盟关键问题研究
现在企业间战略联盟非常普遍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形成战略联盟的公司的社会网络嵌入性,然后探讨了社会网络嵌入性对战略联盟形成、联盟治理结构选择、联盟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从而为战略联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视角。
2005 Vol. 22 (10): 8-11 [摘要] ( 701 ) [HTML 0KB] [PDF 306KB] ( 480 )
12 朱建荣
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网络效应与企业集群化相关性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过程,而技术创新过程的高效进行有赖于相关要素的积累及其快速流动与组合,有赖于创新网络与环境。企业集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创新网络的内在组织特征,但只有高度集群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才能形成技术创新网络效应,而入园企业的集群化程度的评价标准包括:自组织能力(专业化分工协作)、自繁育能力(新企业衍生)和地域根植性。
2005 Vol. 22 (10): 12-14 [摘要] ( 644 ) [HTML 0KB] [PDF 221KB] ( 603 )
15 袁建昌;魏海燕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主导企业剩余权的依据
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知识型企业的经济特征显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主导者,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决定他们是企业价值的真正创造者,知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应该主导企业剩余权的分享。
2005 Vol. 22 (10): 15-17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228KB] ( 544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18 朱美光;韩伯棠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
通过对区域知识存量测度、技术差距以及空间知识溢出方面的研究,对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构建出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框架,并依据该方向的研究趋势提出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为该领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2005 Vol. 22 (10): 18-20 [摘要] ( 725 ) [HTML 0KB] [PDF 207KB] ( 650 )
21 梁小依;高建平
自主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分析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及其选择依据,进而提出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对策思路。
2005 Vol. 22 (10): 21-22 [摘要] ( 728 ) [HTML 0KB] [PDF 143KB] ( 652 )
23 陶靖轩;黄玉蓉
关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
讨论了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 Vol. 22 (10): 23-25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231KB] ( 628 )
26 栾谨崇;于学花
循环经济发展与绿色GDP构建
在我国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必须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换。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及长期免费使用自然资源环境的惯性作用,各利益主体难以自觉地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因此,完善以GDP为主要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作为经济发展正确“导航器”的绿色GDP核算方法,从外部迫使各利益主体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换,走循环经济之路,自然就成为我们的理性选择。
2005 Vol. 22 (10): 26-27 [摘要] ( 640 ) [HTML 0KB] [PDF 145KB] ( 678 )
28 刘铁忠;李志祥;王梓薇
灾害应急中的国防资源动员研究
对灾害应急中国防资源动员的可行性、国防资源动员的规模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技术的灾害评估、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级别与不同类型灾害的应对中国防资源动员的规模问题。
2005 Vol. 22 (10): 28-30 [摘要] ( 631 ) [HTML 0KB] [PDF 218KB] ( 563 )
31 陈军
我国水稻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与财政政策调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国产农产品直面国际市场竞争的时代正在到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财政部门在WTO的框架下如何采取更为积极的扶持政策,来促进水稻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2005 Vol. 22 (10): 31-33 [摘要] ( 720 ) [HTML 0KB] [PDF 217KB] ( 469 )
34 张润红;雷选沛
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
借鉴霍尔(A·D·Hall)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思想,建立了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通过此模型把可持续住宅建设的许多问题联系起来,对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5 Vol. 22 (10): 34-35 [摘要] ( 701 ) [HTML 0KB] [PDF 212KB] ( 495 )
36 刘凤朝;施定国;潘雄峰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行政协调体系研究
在对区域行政协调体系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借鉴“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以及发达国家区域行政协调机制的经验,对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行政协调模式、行政协调的组织架构以及各机构职能设计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建议。
2005 Vol. 22 (10): 36-39 [摘要] ( 712 ) [HTML 0KB] [PDF 286KB] ( 579 )
40 林文胜;翁翘
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战略定位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定位的科学内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对策措施。
2005 Vol. 22 (10): 40-41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153KB] ( 520 )
42 罗秀娟;孙亚超
中部金融支撑体系建立的供求分析
中部地区作为战略互动轴心,历来被认为承担着协调沿海与内陆、接应东西部地区的重任。因此,逐步推进中部金融区域性市场的发展对实现“中部崛起”意义重大。在提出建立中部金融支撑平台的想法后,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方案的前提基础务件及其可行性。
2005 Vol. 22 (10): 42-45 [摘要] ( 1817 ) [HTML 0KB] [PDF 213KB] ( 537 )
46 王娟;陶忠元;孙蕾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对长三角地区近年(主要是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能耗大,地区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5 Vol. 22 (10): 46-47 [摘要] ( 745 ) [HTML 0KB] [PDF 193KB] ( 585 )
48 黄鲁成;张红彩
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
通过建立适当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的方法,专门对北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结论: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是影响北京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2005 Vol. 22 (10): 48-49 [摘要] ( 1916 ) [HTML 0KB] [PDF 122KB] ( 602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50 谢伟;赵志平
保护创新的机制
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保护是一个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的问题。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工作,考虑了中国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指出创新保护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各种创新保护机制的特点,并识别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2005 Vol. 22 (10): 50-51 [摘要] ( 1754 ) [HTML 0KB] [PDF 181KB] ( 529 )
52 高成亮
企业技术状态与企业成长性关联效应分析
从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的特点出发,用企业技术五要素结构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企业技术结构,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定量测度企业技术含量及增长率,来描述企业成长性的质的表现——技术创新能力,用总资产收益率及增长率与每元经营现金流量及增长率,来定量描述企业成长性的量的表现,从而构造了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地测度企业成长性。
2005 Vol. 22 (10): 52-54 [摘要] ( 1907 ) [HTML 0KB] [PDF 181KB] ( 587 )
55 杨省贵
技术进步趋势分析与技术战略管理
技术战略是关系到组织能否把握机遇,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重点分析了技术进步趋势在技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只有在深入了解技术进步趋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战略管理。
2005 Vol. 22 (10): 55-57 [摘要] ( 718 ) [HTML 0KB] [PDF 207KB] ( 575 )
58 吴道友
企业内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构思研究
从内创业能力(intrapreneurial competency)这个概念出发,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国背景下内创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对内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点建议。
2005 Vol. 22 (10): 58-60 [摘要] ( 661 ) [HTML 0KB] [PDF 187KB] ( 528 )
61 王林荫
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
丰富的家族性和区域性社会资本促进了国内中小家族企业迅速发展,但也妨碍了企业融合外部优秀人才。通过制度建设,增加中观与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促进各种社会资本的融合,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2005 Vol. 22 (10): 61-63 [摘要] ( 678 ) [HTML 0KB] [PDF 213KB] ( 642 )
64 张凤桐;唐新华
依托高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思考
介绍了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依托高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几点建议。
2005 Vol. 22 (10): 64-65 [摘要] ( 1831 ) [HTML 0KB] [PDF 158KB] ( 643 )
66 戴更辉;周忠良;戴伟辉
我国生物医药的网格化研发体系建设
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现状与问题,运用网格理论与方法对生物医药的研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网格化研发体系的基本架构、运行模式与建设策略。
2005 Vol. 22 (10): 66-68 [摘要] ( 804 ) [HTML 0KB] [PDF 236KB] ( 687 )
69 赵宏中;邹樵
基于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科技创新研究
分析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过程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指出科技创新不仅是中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2005 Vol. 22 (10): 69-71 [摘要] ( 1841 ) [HTML 0KB] [PDF 256KB] ( 484 )
评价与预测
72 陈斌冠;黄春荣;谢刚
我国科研计划项目中的立项评估与评审的比较研究
针对目前实施的《国家科研计划课题评估评审暂行办法》,对我国科研计划项目立项管理中的评估、评审机制进行比较,从技术、制度、法律、科学性、公正性等方面详细分析研究了两种机制的利弊,介绍了国内外的科技评估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完善科研项目立项评审、评估机制的建议。
2005 Vol. 22 (10): 72-74 [摘要] ( 1730 ) [HTML 0KB] [PDF 239KB] ( 510 )
75 李雪凤;仝允桓
技术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思路
技术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技术价值评估更为重要,传统的技术价值评估方法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但评估价值往往偏离了技术的真正价值;实物期权的兴起挑战着技术资产评估中传统的NPV法。在众多研究文献中总结了技术价值评估的研究现状,概括了技术价值评估研究的思路,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2005 Vol. 22 (10): 75-77 [摘要] ( 1991 ) [HTML 0KB] [PDF 254KB] ( 931 )
78 王铁明;荆娴
分销渠道成员的满意度评价模型
研究发现渠道成员的满意度对解决渠道冲突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探讨了评价渠道成员满意度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渠道成员满意度的模糊评价模型。
2005 Vol. 22 (10): 78-79 [摘要] ( 1752 ) [HTML 0KB] [PDF 124KB] ( 591 )
80 陈宁;孙兴全
人类生活大系统与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人类生活大系统包括人类生活供给子系统和人类生活需求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是建立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而建立科学的居民生活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能揭示出两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可测度性、指向性等一系列指标,从物品和劳务的消费、人力资源的发展、居民的社会参与及社会关系、安全保障、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诸方面来评价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5 Vol. 22 (10): 80-82 [摘要] ( 1855 ) [HTML 0KB] [PDF 206KB] ( 517 )
83 柯孔林;黄继鸿
集值统计在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对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风险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价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值统计原理的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并对专家们判断的可靠度进行了研究,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005 Vol. 22 (10): 83-85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208KB] ( 1571 )
86 齐善鸿;马力;韩静轩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公司道德指数模型初探
初步提出了公司治理层面的公司道德指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公司道德指数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2005 Vol. 22 (10): 86-88 [摘要] ( 733 ) [HTML 0KB] [PDF 206KB] ( 477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89 鲁瑛
论科技法的制度刚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法律制度的完善已迫在眉睫,由此也引发了关于科技法的制度刚性的思考。从科技法基本理论的角度阐述科技法应具有刚性品格,并以《节能法》为例分析科技法具有刚性品格的重要性。
2005 Vol. 22 (10): 89-90 [摘要] ( 1785 ) [HTML 0KB] [PDF 136KB] ( 480 )
91 欧阳华生
论我国科技进步的税收激励与国际借鉴
当今经济发展注重科技进步。选择税收政策加以支持,是我国政策的一项重要变革。现行科技税收政策存在许多缺陷,难以使税收政策真正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的科技税收政策进行完善。
2005 Vol. 22 (10): 91-92 [摘要] ( 1790 ) [HTML 0KB] [PDF 155KB] ( 472 )
93 李晓伟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会计处理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特点,系统探讨了研发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信息披露。建议单独制定研发会计准则,实行研发开支有条件、有准备的资本化,规范研发信息披露,以服务于宏观科技调控、企业研发管理、股东投资决策等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005 Vol. 22 (10): 93-94 [摘要] ( 717 ) [HTML 0KB] [PDF 205KB] ( 604 )
95 徐谦
信息资源建设中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
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也大大加快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但在建设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现今信息资源建设中知识产权制度不适应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提出了调整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议。
2005 Vol. 22 (10): 95-96 [摘要] ( 667 ) [HTML 0KB] [PDF 138KB] ( 565 )
97 范建刚
间接协调:解决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矛盾的有效途径
如何化解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间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难题。鼓励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的直接协调政策不能化解矛盾。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市化步伐、对依赖进口的技术产品实施进口替代等间接协调政策,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
2005 Vol. 22 (10): 97-99 [摘要] ( 765 ) [HTML 0KB] [PDF 232KB] ( 633 )
100 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
作业成本法和产出成本法用于产品组合决策的比较研究
作业成本法和产出成本法是继传统成本计算法之后出现的两种现代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和产出成本法的成本性态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产品组合决策的基本模型,给出了实例分析,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成本法的决策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2005 Vol. 22 (10): 100-102 [摘要] ( 1698 ) [HTML 0KB] [PDF 185KB] ( 522 )
103 夏保华
行业主导设计标准及其捕捉
行业主导设计标准是指一个行业中被市场普遍接受和企业普遍认可的产品设计标准。它的形成受到独占性、网络外部性和辅助资产等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实行早进入战略、快速试验学习战略和广泛联盟战略是企业及时捕捉行业主导设计标准的有效办法。
2005 Vol. 22 (10): 103-104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207KB] ( 590 )
105 杨中楷;孙玉涛
基于排队论的专利审查系统模型分析
从排队系统的视角对专利审查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专利审查排队系统的模型。在理论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同时提出了当前我国专利审查的建议。
2005 Vol. 22 (10): 105-107 [摘要] ( 704 ) [HTML 0KB] [PDF 185KB] ( 721 )
108 罗剑宏;高阳
核心能力共享的逻辑
首先给出了核心能力共享的定义,继而从核心能力共享可行性的基础分析、学者对于核心能力共享的论述和企业共享实践等多方面论证了核心能力共享的逻辑,以期澄清人们对于核心能力共享的一些错误认识,为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开拓新的视角和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2005 Vol. 22 (10): 108-110 [摘要] ( 706 ) [HTML 0KB] [PDF 201KB] ( 581 )
111 王成
基于知识的企业竞争力来源研究
基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和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分析,结合企业性质的分析,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来源于知识这一观点。
2005 Vol. 22 (10): 111-112 [摘要] ( 1751 ) [HTML 0KB] [PDF 236KB] ( 510 )
113 柳瑞禹;戴晓艳
政策性银行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
政策性银行作为贯彻政府意志的中介部门,对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政策性银行毕竞与财政拨款部门有本质区别,它要遵循银行的一般规律,促进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也必须兼顾自身的安全性,加强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 Vol. 22 (10): 113-116 [摘要] ( 741 ) [HTML 0KB] [PDF 209KB] ( 613 )
117 孙学琴
系统布置设计在物流中心设计中的应用
物流中心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中心的系统布置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物流运作效率和运作成本的高低。旨在把SLP方法引入物流中心的系统布置设计中,利用此方法对物流中心的各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设计。
2005 Vol. 22 (10): 117-120 [摘要] ( 688 ) [HTML 0KB] [PDF 192KB] ( 651 )
121 钟波涛;丁烈云;周薇
大型建筑工程知识流分析及知识集成研究
大型建筑工程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复杂的组织环境和多目标、多约束的控制需求。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实施知识管理是对其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有效控制。在分析信息流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了大型建筑工程知识流动模型;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大型建筑工程环境中知识管理对象的特点,研究了该环境下知识对象的有效集成,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005 Vol. 22 (10): 121-122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188KB] ( 652 )
123 李平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承包合同的研究
承发包双方在合同变更中的机会主义和信息的非对称性,产生了“敲竹杠”和投资过小现象以及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承包合同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在承包商隐藏信息条件下,最优承包合同将使承包商的专用投资水平下降、工程项目工期延长、业主效用降低。
2005 Vol. 22 (10): 123-125 [摘要] ( 655 ) [HTML 0KB] [PDF 176KB] ( 656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126 万红慧;孙来斌
中国经济赶超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兼论经济赶超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艰难的经济赶超历程中,随着条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赶超战略也几经变迁。几十年的经济赶超,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确立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既要考虑经济赶超所必需的经济增长速度、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重点,也要考虑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的赶超战略,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005 Vol. 22 (10): 126-129 [摘要] ( 1858 ) [HTML 0KB] [PDF 330KB] ( 598 )
130 邹成效;孙天胜
论技术异化的必然性
无论是技术在自然维面上的反自然性、知识维面上的不确定性,还是技术在人本维面上的反目的性,都决定了技术异化具有必然性。人们可以“弱化”或消除技术异化在众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但技术异化本身是不能彻底根除的。
2005 Vol. 22 (10): 130-132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213KB] ( 661 )
133 徐飞;卜晓勇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同构兼容
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同构兼容关系,认为在冲突中发展的人类文化是一个有机成长的开放系统,而科学的发展也是渐进积累和不断革命的统一,文化与科学的兼容特征决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完全可能谋求一种良性的同构兼容关系。
2005 Vol. 22 (10): 133-135 [摘要] ( 721 ) [HTML 0KB] [PDF 205KB] ( 676 )
136 吴宗铖
虚拟实践:“实践的虚拟化”与实践的新形式辨析
从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出发对虚拟实在技术背景下主体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虚拟实践从属于实践范畴, 虚拟实践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不在于实践的虚拟化,而是在于以“虚拟”为对象的对象化活动,不能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实践具有无限发展形式,虚拟实践是实践的新形式。
2005 Vol. 22 (10): 136-138 [摘要] ( 614 ) [HTML 0KB] [PDF 223KB] ( 954 )
人才与教育
139 陈文标
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的耦合关系研究
平衡计分卡由于兼顾了财务和非财务视角而成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智力资本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本,因其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而难以计量。通过建立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的耦合框架,为计量智力资本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隐性资产依托该框架最终以显性资产来反映的目的。
2005 Vol. 22 (10): 139-142 [摘要] ( 670 ) [HTML 0KB] [PDF 351KB] ( 735 )
142 彭应英;李余生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定量确定及其激励机制研究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认识基本还处于定性阶段,这极大地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着重研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在总结人力资本常用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一种新方法——基于风险理论的完全价值法。最后介绍以人力资本的价值为基础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的模式,达到激励人力资本的目的。
2005 Vol. 22 (10): 142-144 [摘要] ( 720 ) [HTML 0KB] [PDF 199KB] ( 541 )
145 王宗军;钱仲帅;夏天
我国上市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理论和模式,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战略采用的主要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构建提出了新的展望。
2005 Vol. 22 (10): 145-147 [摘要] ( 757 ) [HTML 0KB] [PDF 231KB] ( 748 )
148 俞荣建
职位定价中的决策困境与策略选择
职位定价的两种方法——职位评估与市场定价之间经常地存在不一致和冲突,因而企业薪酬决策中面临着两难选择的决策困境和潜在风险。分析了市场定价与职位评估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冲突的根源,比较了两种方法对不同职位定价所产生的薪酬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职位定价决策困境的基本思路,认为应该在薪酬决策之前进行战略分析和价值链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职位采取不同的策略。
2005 Vol. 22 (10): 148-150 [摘要] ( 1976 ) [HTML 0KB] [PDF 191KB] ( 594 )
151 张婷
关于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定位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不仅事关各高校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前途。综合运用分类管理思想,探讨了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定位的依据及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2005 Vol. 22 (10): 151-152 [摘要] ( 2011 ) [HTML 0KB] [PDF 130KB] ( 613 )
153 胡明晖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制度分析
在考察和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制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提出从创新创业支持、人力资本形成、金融制度创新、创新文化塑造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科技园制度。
2005 Vol. 22 (10): 153-155 [摘要] ( 1826 ) [HTML 0KB] [PDF 201KB] ( 638 )
156 龚桢栋;吕品;黄静
大学科技园企业创新人才孵化现状实证研究
通过对某大学科技园部分因区企业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结构化人员访谈,分析了大学科技园企业在创新人才孵化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对人才孵化的认识、发掘各级优秀人才资源、对人才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就强化大学科技园企业的创新人才孵化功能进行了探讨。
2005 Vol. 22 (10): 156-158 [摘要] ( 1742 ) [HTML 0KB] [PDF 178KB] ( 557 )
159 潘璠;雷小川
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创新
探讨了语料库在多媒体辅助学习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语料库与多媒体辅助学习相结合的几种实现方式。语料库应用于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具有学习信息量大和响应学习者需求的特点,从而更能迎合知识接受与学习者根据其知识背景和学习领域自主学习的要求。
2005 Vol. 22 (10): 159-160 [摘要] ( 632 ) [HTML 0KB] [PDF 147KB] ( 630 )
网络与信息化
161 吴恒
网络环境下旅游产业链的思考
介绍了旅游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传统的、层级型旅游产业链的特点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旅游产业链及其变革。
2005 Vol. 22 (10): 161-163 [摘要] ( 1812 ) [HTML 0KB] [PDF 215KB] ( 642 )
164 韩萍
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网络为物理基础、以网络化运营为手段、以全球化运营为特征、以信息化进行要素配置的网络经济形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经济走向网络经济、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逐步形成影响巨大, 因此,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对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形成的影响及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形成过程中难点问题成为必要。
2005 Vol. 22 (10): 164-165 [摘要] ( 1859 ) [HTML 0KB] [PDF 129KB] ( 552 )
166 刘胜华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企业推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然面临电子商务这一新的环境,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新的条件,同时也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系统考察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和障碍,重点从软约束和硬约束两个方面来探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2005 Vol. 22 (10): 166-167 [摘要] ( 1841 ) [HTML 0KB] [PDF 134KB] ( 607 )
案例点评
168 余仁桥;张涛
我国后发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探讨——以TCL王牌彩电为例
基于康荣平、柯银斌两位学者提出的关于中国企业适用的核心能力模型,分析了我国TCL集团彩电业务的核心能力培育过程,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一种适合后发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模式。
2005 Vol. 22 (10): 168-169 [摘要] ( 720 ) [HTML 0KB] [PDF 181KB] ( 566 )
170 黄俊;李传昭;肖卫东
日本汽车制造商快速技术创新能力的来源:基于供应链的技术管理
日本汽车制造商拥有快速技术创新能力,国内一些学者将其归功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高比例R&D经费投入强度。提出日本汽车制造商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技术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技术竞争重点由企业内部专业化转向了基于供应链的技术管理,随后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汽车制造商基于供应链的技术管理策略,为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种效仿模式。
2005 Vol. 22 (10): 170-172 [摘要] ( 2063 ) [HTML 0KB] [PDF 206KB] ( 571 )
173 陈珂;李华;孙皎
西安高新区的商务成本分析
通过介绍商务成本的概念及构成,阐述了商务成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对西安高新区的商务成本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后,指出其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商务成本的优势和劣势,给出了降低西安高新区商务成本、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举措。
2005 Vol. 22 (10): 173-175 [摘要] ( 1787 ) [HTML 0KB] [PDF 202KB] ( 532 )
综述
176 鲁耀斌;徐红梅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
在信息技术接受研究方面,有很多的研究模型,每一个模型都有不同的对接受的决定因素。重点阐述了3 个重要的接受模型——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并对它们的主要因素列表做比较分析。
2005 Vol. 22 (10): 176-178 [摘要] ( 2222 ) [HTML 0KB] [PDF 171KB] ( 2025 )
179 刘芹;陈继祥
产业集群风险研究动态
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对企业及集群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综述了产业集群风险发生的原因、集群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产生的压力、不当集群政策产生的风险以及集群发展时应如何规避风险以促进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如何规避风险以促进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5 Vol. 22 (10): 179-180 [摘要] ( 1870 ) [HTML 0KB] [PDF 140KB] ( 570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