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32卷 7期
刊出日期:2015-04-10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卢加元;
对云创新的一些理解与认识
云创新是一种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而进行的管理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其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部分云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云创新特征,划分了云创新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云创新运作流程进行了描述,从组织架构、决策模式和内部控制3个方面研究了云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最后,从明确云创新需求、塑造适合云创新需要的环境两个方面对当前云创新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5 Vol. 32 (7): 1-6 [摘要] ( 770 ) [HTML 0KB] [PDF 1348KB] ( 311 )
7 杨静;陈赟畅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新时期,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独具优势,主要表现为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完整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是中国智库的重要组成和补充,但是,现实中高校智库建设面临影响力不足、咨询效力不足和协同攻关能力不足等困境。在协同创新理论指导下,从制度协同、机构协同和人力资源协同3个方面破解现实困境,是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完善智库功能的有效途径。
2015 Vol. 32 (7): 7-11 [摘要] ( 711 ) [HTML 0KB] [PDF 821KB] ( 305 )
12 刘俊婉;赵良伟;冯秀珍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两阶段链式DEA模型、阶段关联效率方法,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协调性效率及其计算方法,从多方面衡量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各地区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特征,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5 Vol. 32 (7): 12-17 [摘要] ( 659 ) [HTML 0KB] [PDF 1701KB] ( 296 )
18 张秀娥;张梦琪;毛刚
信息生态视角下创业意愿形成机制解析
创业意愿是个体开展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分析有利于有效预测创业行为。信息时代,创业活动与信息紧密相关,信息生态学将信息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发展问题,为创业意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以信息生态学理论观点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信息生态视角的创业意愿模型。在阐述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位对创业意愿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活动与信息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2015 Vol. 32 (7): 18-23 [摘要] ( 584 ) [HTML 0KB] [PDF 1120KB] ( 269 )
24 张小峰;李卫华;国丽娜
技术成果熟化创业:机制设计与模式选择
技术成果熟化的机制设计需要满足信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激励兼容等条件。“一条龙”模式、“模块化”分工模式、“孵化器”模式、“专利集合”模式等是为促进术成果顺利熟化和技术新创企业成长的4种可行模式,其共性在于减少交易环节,打通和理顺技术价值链与产品链、融资链和管理链,使成果在相对一体化机制中得以熟化育成增值。技术成果熟化模式选择取决于熟化交易各方对预期与实际交易价值、成本和风险的比较。
2015 Vol. 32 (7): 24-28 [摘要] ( 630 ) [HTML 0KB] [PDF 1075KB] ( 259 )
29 张贵红;谭瑞宗;朱悦
作为公共产品的科技资源价值实现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看,科技资源产品既是一种公共产品,又是一种知识产品,具有非排它性、非竞争性和累积性3种主要经济属性。这3种属性决定了科技资源只能以零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并在市场上实现价值最大化,而这种途径又必然会损害科技资源所有者利益,导致科技资源外部化等问题。为了实现科技资源产品价值最大化,政府应改进科技资源投入方式、强化协调作用和细分科技资源产品提供方式,不断优化科技资源产品。
2015 Vol. 32 (7): 29-32 [摘要] ( 587 ) [HTML 0KB] [PDF 874KB] ( 275 )
33 狄蓉;徐明
服务主导逻辑下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机理及对策研究
随着全球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传统产品主导逻辑已经难以适应如今的变化与发展,服务主导逻辑开始取代产品主导逻辑。同时,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服务主导逻辑,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协同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服务主导逻辑下的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进行研究,分析价值共创的创新相关方和创新轨道,并结合其它创新方式,构建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系统,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服务型企业提供有益建议,实现价值共创。
2015 Vol. 32 (7): 33-38 [摘要] ( 707 ) [HTML 0KB] [PDF 1348KB] ( 389 )
区域科学发展
39 李振华;赵敏如;吴文清
社会资本对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产出的影响
我国各城市孵化器协会相继成立,使得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地方政府和孵化器二级治理模式,发展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和孵化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主要研究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社会资本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对网络产出的影响。结论表明: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信任、网络和规范对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产出产生影响,以增强网络社会关系广泛性、创新资源流动性及信息共享程度。从社会资本角度提升网络产出的主要建议有:通过提升网络整体形象来拓展网络范围;充分实现区域孵化器协会对在孵企业所需资源的动态整合;及时调整和细化区域孵化器协会的有关规范;加强区域科技孵化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015 Vol. 32 (7): 39-43 [摘要] ( 595 ) [HTML 0KB] [PDF 1138KB] ( 294 )
44 赵丽丽;张玉喜
制度环境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检验
基于2001-2012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制度环境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中低市场化进程和中等法制水平下,社会资本对专利申请授权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强政府干预下社会资本对专利申请授权数的正向影响要强于弱政府干预下的影响;在高市场化进程和中强程度政府干预下,社会资本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低法制水平下,社会资本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显著负相关。
2015 Vol. 32 (7): 44-48 [摘要] ( 756 ) [HTML 0KB] [PDF 725KB] ( 278 )
49 刘骏;胡剑波;袁静
欠发达地区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从我国欠发达地区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挑战出发,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以及响应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由23项指标组成的评估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典型低碳试点城市贵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8-2012年贵阳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未来欠发达地区可以从加强“碳中和”、统筹低碳城市规划、加大低碳生活理念宣传力度等方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2015 Vol. 32 (7): 49-53 [摘要] ( 767 ) [HTML 0KB] [PDF 845KB] ( 305 )
54 周宇英;陈金德;徐军
广东专业镇创新网络云模式构建研究
在分析广东专业镇创新网络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专业镇创新网络“云模式”构建思路,对依托生产力体系构建专业镇创新网络云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完善专业镇创新网络建设的相关建议。
2015 Vol. 32 (7): 54-57 [摘要] ( 629 ) [HTML 0KB] [PDF 947KB] ( 199 )
产业技术进步
58 张勇;盛晨;董会停
专利可产业化能力分析
专利作为衡量和评价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专利可产业化又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专利可产业化能力为切入点,运用2008-2012年浙江省专利调研数据,从市场角度界定了专利可产业化能力,并从专利研发周期、研发成本、企业内部激励方式、研发方式、专利类型等5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专利可产业化能力价值的路径。同时,通过构建简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提出了不同规模企业提高专利产业化能力的最佳研发周期以及最优研发方式,并从企业专利发展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7): 58-63 [摘要] ( 681 ) [HTML 0KB] [PDF 1128KB] ( 288 )
64 柯颖;史进
基于模块化三维框架的产业价值网形成与发展战略
契合模块化与价值网理论,结合实践背景与发展趋势,提出一个包含产品模块化、产业组织模块化、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的关键价值区域生成与强化的模块化三维研究框架,阐明其形成机理和理论内涵,构建了基于模块化三维框架的产业价值网分工模型,探讨了模块化分工条件下产业价值网的价值提升路径。以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为例,从专业化水平、协同能力、对接东盟市场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推动广西北部湾产业价值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路。
2015 Vol. 32 (7): 64-68 [摘要] ( 671 ) [HTML 0KB] [PDF 1135KB] ( 208 )
69 朱晓霞;郝佳佳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并指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的要素异质性产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算1998—2012年长江经济带技术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来反映两种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协整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从短期来看,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阻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从而限制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0.769 758,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产出比的3倍。因此,从长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上述结论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提供了依据。
2015 Vol. 32 (7): 69-73 [摘要] ( 695 ) [HTML 0KB] [PDF 1071KB] ( 299 )
74 刘会学;胡蓓;张文辉
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
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由于具备某些异质性特征,因而能够对集群中其它企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良好的领导、示范和引导作用。运用因子分析法辨识企业家能力、人才集聚力、技术创新力、市场领导力、产业影响力、产业链整合力六大异质性特征要素,构建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特征六力分析模型,并对这些特征要素的形成和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2015 Vol. 32 (7): 74-77 [摘要] ( 681 ) [HTML 0KB] [PDF 679KB] ( 487 )
企业创新管理
78 杜晶晶;丁栋虹
企业家叙事能力、资本获取与创业绩效框架模型研究
企业家叙事能力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隐性知识实践能力,在创业成功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回顾叙事、故事在创业研究中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家叙事能力的内容,从资本获取层面构建了企业家叙事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在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家利用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完善了概念模型,深化了叙事分析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
2015 Vol. 32 (7): 78-81 [摘要] ( 658 ) [HTML 0KB] [PDF 738KB] ( 259 )
82 刘娟;
互联网使能情境下创业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获取研究
互联网通讯技术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创业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获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极大促进了创业企业国际化发展。但在国际创业理论框架下,系统探究互联网使能与创业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然鲜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创业理论核心机会获取为切入点,构建互联网使能情境下创业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获取概念模型,并对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2015 Vol. 32 (7): 82-86 [摘要] ( 556 ) [HTML 0KB] [PDF 1006KB] ( 182 )
87 胡平;胡佩;罗良文
国际援助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规模效应视角
将国际援助使中国经济规模扩大从而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称为规模效应,国际援助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短期规模效应。采用专利申请数作为测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替代变量,利用1982-2012年中国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援助、经济增长和专利申请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VAR模型结果分析验证了国际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发现国际援助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
2015 Vol. 32 (7): 87-91 [摘要] ( 592 ) [HTML 0KB] [PDF 795KB] ( 231 )
92 牟超兰;
顾客知识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结合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从理论上剖析了顾客知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构建了顾客知识类型与技术创新关系概念模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系统研究了顾客知识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机理,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顾客知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
2015 Vol. 32 (7): 92-96 [摘要] ( 590 ) [HTML 0KB] [PDF 647KB] ( 267 )
97 汤临佳;段姗;上官聪聪
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与趋势展望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技术获取不是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在充分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从技术战略、技术操作及技术人员3个维度设计了技术获取模式理论分析框架。以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现实发展经验为基础,总结了5种典型的技术获取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归纳出各种模式的特征要素。
2015 Vol. 32 (7): 97-101 [摘要] ( 604 ) [HTML 0KB] [PDF 962KB] ( 262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2 黄海霞;陈劲
主要发达国家创新战略最新动态研究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五次经济长波中。各国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从而在创新战略和政策方面进行系统调整。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创新战略及政策的梳理,研判“十三五”时期发达国家在国际科技、产业以及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调整方面的经验,试图为中国在新的信息技术范式下制定合理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可取经验。
2015 Vol. 32 (7): 102-105 [摘要] ( 614 ) [HTML 0KB] [PDF 892KB] ( 323 )
106 夏玉华;
累积性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最优政策
建立了一个两阶段研发(R&D)竞赛模型,分析在累积性创新市场上厂商选择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其创新决策及最优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商业秘密能够作为创新的有效保护机制时,政府应该对初始创新实行宽专利保护政策,以刺激创新信息的披露;如果此时专利政策仍不能奏效,那么政府就应该实行宽松的反垄断政策,允许初始创新者和后续创新者达成同盟协议。
2015 Vol. 32 (7): 106-111 [摘要] ( 629 ) [HTML 0KB] [PDF 823KB] ( 242 )
评价与预见
112 董新凯;田源
知识产权强省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知识产权强省内涵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选择知识产权强省评价指标时应遵循7个基本原则,如注重结果、追求成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突出重点、适当兼顾,区分知识产权强省与知识产权大省等。在设计知识产权强省各指标值时也应遵循一些原则,如紧盯发达国家、立足本国情况,合理定位、引领发展,区分知识产权强国与知识产权强省等。
2015 Vol. 32 (7): 112-117 [摘要] ( 619 ) [HTML 0KB] [PDF 920KB] ( 301 )
118 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以此抢占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构建了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策略。
2015 Vol. 32 (7): 118-121 [摘要] ( 692 ) [HTML 0KB] [PDF 1014KB] ( 293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22 刘国巍;张停停
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网络:内涵、模型与机制
针对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母、子公司间逆向知识转移的网络关联特性和群策略演化问题,以网络视角剖析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内涵与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星型网络结构的MNC逆向知识转移进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稳定策略(ESS)分析母子公司间逆向知识转移的群策略演化机理。最后,依据群策略演化的关键参数(关系强度、吸收能力、机会成本、收益损失),借助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的回声模型,设计MNC逆向知识转移网络演化保障机制。
2015 Vol. 32 (7): 122-128 [摘要] ( 734 ) [HTML 0KB] [PDF 1434KB] ( 312 )
129 张宝生;张庆普
基于贴近度的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合作周期划分与判定研究
成员合作是隐性知识流转网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系统讨论隐性知识流转网中成员合作的周期性过程,以持续性过程的思想将成员合作周期划分为试探期、行动期、发展期、稳定期、惰化期五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合作类型。以实施主体、外部条件及行为成效三个维度提取了合作周期的特征因素。基于贴近度的分类分析法提出了成员合作阶段的判定方法,对成员合作各阶段提出了对策建议,有助于加强网络治理和成员合作管理,提高合作持续性和合作效率。
2015 Vol. 32 (7): 129-133 [摘要] ( 652 ) [HTML 0KB] [PDF 851KB] ( 281 )
人才与教育
134 王锦芳;孙海法
不同所有制企业高管团队角色对行为整合及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得出高管成员的6种团队角色即组织者、创新者、外联者、协调者、监督者和执行者,建立了团队角色对行为整合、关系冲突和高管团队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问卷调研结果表明,组织者、外联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职能加强了高管团队的行为整合,组织者、创新者、协调者的角色行为异质性与关系冲突正相关,团队角色通过行为整合和关系冲突对高管团队绩效发挥中介作用。据此,研究了国企和民企高管团队角色差异,以及角色行为对行为整合、关系冲突及团队绩效的影响差异。
2015 Vol. 32 (7): 134-139 [摘要] ( 642 ) [HTML 0KB] [PDF 949KB] ( 240 )
140 彭正龙;陈秀桂;赵红丹
研发团队伦理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目前,有关伦理型领导影响效果的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层面。在团队层面将伦理型领导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看作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尤其是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的两个维度(授权、动机与特质)均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在伦理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团队领导者不仅要塑造自身的伦理型领导风格,还要善于为团队成员营造一种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感受,从而提高团队创造力。
2015 Vol. 32 (7): 140-143 [摘要] ( 667 ) [HTML 0KB] [PDF 641KB] ( 265 )
144 杜跃平;王嘉彤
知识型员工个人期望、人际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在日益严峻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采用管理学、应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创新管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知识型员工创新过程中个人期望、人际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成就期望、职业发展期望、自我效能期望、职位奉献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结果期望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人际促进有利于个人创新。
2015 Vol. 32 (7): 144-149 [摘要] ( 615 ) [HTML 0KB] [PDF 896KB] ( 258 )
150 廖冰;董文强
知识型员工中庸思维、组织和谐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组织创新依赖于员工创新,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是目前大部分领导者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企事业组织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试图探讨知识型员工中庸思维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和谐的中介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型员工中庸思维对个体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且组织和谐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5 Vol. 32 (7): 150-154 [摘要] ( 647 ) [HTML 0KB] [PDF 782KB] ( 205 )
综述
155 陈金丹;黄晓
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
网络被认为是创新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备受集群研究者关注。基于对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内涵的界定,从网络形成、网络演化、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问题,指出群际协同创新网络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已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中,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与新一轮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5 Vol. 32 (7): 155-160 [摘要] ( 582 ) [HTML 0KB] [PDF 990KB] ( 313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