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1-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孙静林,穆荣平,张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8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孙静林,穆荣平,张超.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概念内涵、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815.
    Sun Jinglin,Mu Rongping,Zhang Chao. Value Co-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Concept Connotation, Behavior Modes and Dynamic Mechanism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815.

    分享
  • 章琰,李萍,姜全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30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全产业链的强调使得研究其技术转移尤为必要。参考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资金供给—技术积累规模—技术转移能力—技术转移绩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研究项目各因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绩效总体处于较高水平;②技术转移能力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绩效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因素,资金供给是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支撑;③技术积累规模难以直接影响技术转移绩效,但在技术转移绩效影响机理中发挥重要传导作用,是技术转移的基础性技术资源;④不同项目类型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政府、项目参与单位、首席科学家和普通参与者有效促进科技项目技术转移提供参考依据。

    章琰,李萍,姜全红. 资金供给、技术能力与技术转移绩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19.,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29.
    Zhang Yan,Li Ping,Jiang Quanhong. Capital Supply,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1-19.,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29.

    分享
  • 张公一,张畅,刘思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20-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韧性作为探究组织—环境互动机理的方法,有助于企业在逆境中化危为机、借机成势。基于过程视角,打开环境不确定情境下组织韧性响应的“黑箱”,构建“暴露期(激活韧性)—发展期(调动韧性)—恢复期(发挥韧性)”研究框架。研究发现:环境作为企业的信息源和资源池,不确定性通过信息认知和资源依赖两条路径影响组织韧性;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组织韧性通过探测机制和缓冲机制降低信息模糊,进而突破资源瓶颈。因此,应综合判断企业外部环境状况和组织自身禀赋,选择适应、更新和突破3种组织韧性应对策略。

    张公一,张畅,刘思雯. 环境不确定情境下组织韧性影响路径、作用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20-2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63.
    Zhang Gongyi,Zhang Chang,Liu Siwen. The Influence Path, Action Mechanism and Coping S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under Uncertain Environ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20-2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6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孙冰,韩敏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30-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8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使用2009—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区域技术要素强度为门槛变量,探讨产业集聚对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两个阶段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知识创新阶段,随着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呈阶段性增强;在成果转化阶段,当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

    孙冰,韩敏睿. 产业集聚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基于区域技术要素强度门槛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30-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856.
    Sun Bing,Han Minrui.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Two-stag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Innov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tensityThreshold of Regional Technical Endow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30-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856.

    分享
  • 王君华,张心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41-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众创空间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了提高众创空间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地众创空间协同发展,以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投影分析法分析众创空间创新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一步利用莫兰指数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区际创新资源流动可行性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域众创空间运行效率绝大多数时候未达到有效,财政投入冗余度最高,在孵企业当年获得投资总额、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总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各省域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创业导师投入、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周边省市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对周边省市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王君华,张心懿. 长江中下游省市众创空间运行效率评价及创新溢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41-4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208.
    Wang Junhua,Zhang Xinyi.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 Spillover of Makerspa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41-4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208.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马宗国,蒋依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50-5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先进区域,承担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引领重任,如何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探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识别有效的组态路径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以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fsQCA方法探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组态和多元路径。结果表明,高研发创新投入和高创新效率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条件,其中研发创新投入是基础,创新效率是关键;存在两种影响因素条件组态可以产生高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即研发创新投入—效率协同型和研发创新投入—效率—创新驱动能力支撑型;非高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有4条,均存在创新效率条件要素缺失。最后,从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创新要素协同、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马宗国,蒋依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 ——基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50-59.,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232.
    Ma Zongguo,Jiang Yixiao.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ath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fsQCA Metho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50-59.,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232.

    分享
  • 顾幼瑾,王志瑛,郭彤梅,陈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60-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30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投入。构建科技金融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科技金融投入并不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科技金融投入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6个组态,其中两个组态以“财政科技投入+银行贷款”为核心条件,4个组态以“创业投资+科技资本市场融资”为核心条件,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多种实现方式。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投入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可为各省合理配置科技金融投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顾幼瑾,王志瑛,郭彤梅,陈红. 科技金融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60-68.,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338.
    Gu Youjin,Wang Zhiying,Guo Tongmei,Chen Hong. The Configuration Effect of Sci-tech Financial Investmen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Industry: A Fuzzy-set QCA Approa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60-68.,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338.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赖苑苑,王佳伟,宁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69-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Z202107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使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传统项目型企业转型落后问题,构建项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华为公司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ISDP)变革项目为例,基于数据价值链视角深入剖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所面临的组织管理挑战和数据资源挑战,梳理华为基于ISDP变革的数字化转型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全域数据、规范数据标准、集成应用技术、释放数据价值四阶段路径,并建议项目型企业采用“构建业主—项目型企业—项目部数字纽带”“统一项目分解结构和编码体系”等方法进行变革转型,实现项目标准化,以期对项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赖苑苑,王佳伟,宁延. 基于数据价值链的项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以华为ISDP变革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69-79., doi: 10.6049/kjjbydc.CZ202107395.
    Lai Yuan-yuan,Wang Jiawei,Ning Y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ath of Project-oriented Enterprise Based on Data Value Chain: A Case Study of Huawei's ISDP Reform Proj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69-79., doi: 10.6049/kjjbydc.CZ202107395.

    分享
  • 祝伟展,王雪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80-8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005—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和机制,重点关注技术市场发展对上述影响效应和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具有负向影响效应,技术市场发展能够强化这一影响效应,在技术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加显著,融资约束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有效机制;技术市场发展的调节效应主要作用于影响机制的前半路径,在技术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较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在产品市场竞争、是否为家族企业和银企关系方面存在异质性,当产品市场竞争更激烈、银企关系较差和企业为非家族企业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祝伟展,王雪标. 技术市场发展、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创新质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80-89.,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629.
    Zhu Weizhan,Wang Xuebiao. Technology Market Development, Financialization of Entity Enterprises and Innovation Qua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80-89.,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629.

    分享
  • 龚新蜀,靳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90-9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3—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分析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并充分考虑其中存在的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第一,营商环境方面,政府治理环境和法治建设环境优化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抑制效应;政府支持方面,财政科技支出作为典型的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其强度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上述结论在更换指标计算方法、延长时间窗口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第三,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所处地区,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企业产权、地区、行业层面特征,坚持差异化政策供给。

    龚新蜀,靳媚. 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来自上市企业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90-9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294.
    Gong Xinshu,Jin Mei. The Impact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Government Support on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ext Mining of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90-9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294.

    分享
  • 阮添舜,李鑫浩,张洁,顾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00-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能够对组织协同创新活动以及数字经营环境产生差异化影响,重塑企业创新效应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径。因此,深入探究数字技术与组织、环境间的联动交互及组态匹配关系对特质各异的企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应用情境下的TOE分析框架,通过对64家数字密集型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组织与数字技术在多主体协同过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分为协同自发与协同响应,具体包含4种组态类型。协同自发方式主要包括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导的人才驱动型与以组织开放度为主导的文化引领型;协同响应方式主要包括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的需求推动型与以政府注意力分配为主导的政策拉动型。结论能够为解释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不同技术条件与资源禀赋的企业提供针对性协同策略,为我国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新的优化路径,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阮添舜,李鑫浩,张洁,顾颖. 数字技术应用情境下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效应?协同自发抑或协同响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00-110.,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476.
    Ruan Tianshun,Li Xinhao,Zhang Jie,Gu Ying. How Should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Enterprises Be Enhanced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collaborative Spontaneous or Collaborative Respons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00-110.,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476.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王欣,杜宝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1-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广东、安徽和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合成粤皖川、合成广东、合成安徽、合成四川,通过对比真实试验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实际值与合成试验区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反事实估计值,探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试验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效应和个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总体上显著促进试验区省份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广东、四川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安徽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不显著;政策效应在政策实施当年即已显现,两年后明显增强;科技经费投入、经济规模、技术成熟度、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影响。

    王欣,杜宝贵.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11-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51.
    Wang Xin,Du Baogui.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Reform Experimental Polic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11-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51.

    分享
  • 陈光,钟方媛,明翠琴,周贤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2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川省承担着西部地区转型探索的重任,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构建政策工具—企业生命周期二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11和UCINET等软件对2012—2020年四川省颁布的82份创新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对创新给予了全方位激励和规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发布数量呈现平稳到快速增长再到缓慢回落的趋势,政策效力偏低且可操作性不强;政策颁布主体虽呈现多元化态势但联系不够紧密,形成两个小群体,即以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为代表的执行主体,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为代表的规划主体;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或缺失,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的工具偏好,政策工具作用目标取向模糊;工具应用与创新主体生命周期不匹配,工具内部结构分布不均衡。

    陈光,钟方媛,明翠琴,周贤永. 地方政府创新政策工具偏好测量——基于四川省政策文本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513.
    Chen Guang,Zhong Fangyuan,Ming Cuiqin,Zhou Xianyong. Preference Measure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Policy Tool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xt of Sichuan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513.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刘欢,安立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32-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①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②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③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欢,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知识隐藏行为拓展模型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740.
    Liu Huan,An Liren. Construction of Extended Model of Knowledge Hiding Behavior Based on TPB[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740.

    分享
  • 刘景东,伍慧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41-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实证检验了环境容忍度影响下,专才和通才两种角色特性、惯例复制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246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专才型人力资本与通才型人力资本均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惯例复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宽容性负向调节惯例复制在专才型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之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环境宽容性负向调节惯例复制在通才型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之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刘景东,伍慧敏. 惯例复制和环境宽容性中介调节下的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187.
    Liu Jingdong,Wu Huimin. Routine Re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unificence Medi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Knowledge Transfe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187.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丁晨,王绍龚,赵曙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学习目标导向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员工创新,有必要厘清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化综合检验关于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关系的84份实证研究文献。结果显示: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显著正相关,团队层面的正向影响比员工个体层面更强;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激发知识共享促进员工创新;员工特征、企业特征、文化背景等情境因素,以及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测量因素,均显著影响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丁晨,王绍龚,赵曙明. 学习目标导向对员工创新的影响:基于元分析的心理与行为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2):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571.
    Ding Chen,Wang Shaogong,Zhao Shuming.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on Employee Creativity:A 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2):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5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