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2-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肖仁桥,沈路,钱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肖仁桥,沈路,钱丽. 新时代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0.,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90.
    Xiao Renqiao,Shen Lu,Qian Li.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New Er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10.,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90.

    分享
  • 尚甜甜,缪小明,鲁迪,辛晓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50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浙江绿源电动自行车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共演过程,归纳了各阶段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渐次演化规律,即颠覆性技术经历了技术集成—技术调整—技术升级的演变,商业模式经历了生存导向—低盈利导向—品牌导向的演变,继而分析了各阶段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静态适配及动态协同演化关系,发现两者动态匹配是实现可持续颠覆性效果的重要模式,对后发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启示。

    尚甜甜,缪小明,鲁迪,辛晓华.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共演过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18.,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538.
    Shang Tiantian,Miao Xiaoming,Lu Di,Xin Xiaohua. The Co-Evolution Process of Disruptiv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1-18.,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538.

    分享
  • 王友发,张茗源,罗建强,周献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9-2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成为引领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从技术融合、创新主体、潜在市场3个维度,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机会进行识别与分析。通过技术主题词共现分析,研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融合现状,识别出该领域核心技术;通过创新主体专利分析,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潜在技术竞争对手及优势方向,进而发现和拓展技术机会;通过同族专利的海外布局分析,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在市场机会,从而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王友发,张茗源,罗建强,周献中. 专利视角下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机会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9-26.,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038.
    Wang Youfa,Zhang Mingyuan,Luo Jianqiang,Zhou Xianzhong.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ased on Patent Inform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9-26.,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038.

    分享
  • 宋炜,段连鑫,周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27-3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一个有偏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7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和能源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负向效应,劳动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正向效应,而中间品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将要素替代弹性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资本、劳动、能源和中间品替代弹性临界阈值分别高于2.864 0、5.234 1、6.453 2及4.163 9时,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上述发现表明,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有利于提升创新溢出效应。

    宋炜,段连鑫,周勇.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创新溢出效应——2000—2017年中国工业经验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27-34.,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585.
    Song Wei,Duan Lianxin,Zhou Yong. 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Innovation Spillover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27-34.,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585.

    分享
  • 钱文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35-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9-2015年OECD专利数据库数据,依据药品专利申请数和医疗设备专利申请数,分析中国医疗技术进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疗技术进步并不是平稳增长,而是呈现出跳跃式特点。新医疗保险政策出台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其影响往往滞后1~2年。医疗保险通过降低患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一方面刺激患者消费更多药品和医疗设备,提高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市场利润,刺激厂商加大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强化患者对医疗质量的关注,加剧医院竞相引进医疗设备,激励厂商研发医疗设备。

    钱文强. 中国医疗技术进步趋势及解释[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35-41.,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395.
    Qian Wenqiang. Trends and Explanations of Medical Technology Progres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35-41.,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395.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孙红军,张路娜,王胜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42-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70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国际化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以创新主体交互、创新活动融入、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绩效提升为本质特征;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沿海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高,中西部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低;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政策质量等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显著,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不显著。

    孙红军,张路娜,王胜光. 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42-51., doi: 10.6049/kjjbydc.2018070532.
    Sun Hongjun,Zhang Luna,Wang Shengguang. Research on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42-51., doi: 10.6049/kjjbydc.2018070532.

    分享
  • 董小君,石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52-6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9—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上升,空间聚集及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空间依赖性强。R&D投入强度、科技研发成果、万人高校在校人数及城镇化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为正,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经济地理距离相近省份R&D投入强度、财政教育支出及城镇化率对本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为正,科技研发成果、万人高校在校人数及互联网基础条件的影响均为负。西部及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人力与科技财政支出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大于其它地区,而东部地区科技资金投入、科技研发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度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大于其它地区。

    董小君,石涛.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要素及时空差异——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52-61.,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551.
    Dong Xiaojun,Shi Tao. The Driven Factor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52-61.,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551.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姚威,胡顺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62-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8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剖析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内涵及测度方法,以浙江省261家企业研究院数据为样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异质性,即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速度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创新频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创新程度与创新绩效呈正三次方关系。通过验证4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GDSP理论知识转化过程基本对应,但存在产业异质性。

    姚威,胡顺顺. 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62-69.,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808.
    Yao Wei,Hu Shunshun.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Convers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62-69.,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808.

    分享
  • 夏凡,冯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70-7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理清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链接模式,发挥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不断丰富经济整体技术内涵并提升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创新货币外部性理论,提出纵向市场机制具有知识、产品价格非均衡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替代效应、结构效应引致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创新知识利用与创新方向选择上的联系,进而形成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使用我国2005—2017年6期投入产出表以及其它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①当前我国纵向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作用显著,并表现为下游—上游协同效应;②由技术进步的细分项看,上游—下游前向联系产生了显著技术改进协同效应,下游—上游后向联系则产生了显著技术效率提升协同效应,分别通过替代效应与结构效应实现技术进步协同。据此,我国在实施区域性或宏观创新科技政策时,需关注新兴产业与既有产业的有效关联,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并通过加速高精尖知识流动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创新替代效应,构建优势技术产业集群,避免在产业技术发展上出现“孤岛效应”。

    夏凡,冯华. 基于纵向市场机制的产业技术进步协同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70-7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609.
    Xia Fan,Feng Hua. Research on the Synergy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Vertical Related Industries based on Market Mechanis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70-7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609.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程虹,胡德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79-8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70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与现有文献多从制度环境、企业家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制约因素有所不同,从企业投资行为选择这一独特视角,就企业过度投资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一手微观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相关因素充分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以外的过度投资对于企业专利产出与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对自身创新能力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度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管理效率提升,这些因素是企业过度投资抑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为此,建议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程虹,胡德状. 企业过度投资挤出了创新吗——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79-88.,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531.
    Cheng Hong,Hu Dezhuang. Do Over-Investments Crowd out Firm Innov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79-88., doi: 10.6049/kjjbydc.2019070531.

    分享
  • 胡海波,管永红,费梅菊,卢海涛,王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89-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创新网络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式创新,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系嵌入,两者是驱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因素。结合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理论,采用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以贵州茅台和均胜电子为案例研究对象,按照“情境—过程—结果”逻辑,探析企业家精神与关系嵌入互动过程中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一般过程。研究发现:①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表现各异,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的作用亦存在差异;②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遵循位点移动,整体呈“倒U”型;③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表现为市场导向为主的内部驱动路径和技术导向为主的外部驱动路径。

    胡海波,管永红,费梅菊,卢海涛,王薇.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双案例研究:企业家精神与关系嵌入驱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89-9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49.
    Hu Haibo,Guan Yonghong,Fei Meiju,Lu Haitao,Wang Wei. A Double Case Study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Network:Entrepreneurship and Relationship Embedding Driven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89-9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49.

    分享
  • 兰芳,于博,方云龙,吴菡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99-10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60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CFO作为长期从事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特征决定了高避险偏好,在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本支持时更谨慎,而创始人作为一种与企业有特殊情感连接的管理者,对创新孵化通常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然而,有关“创始人+CFO”这一在初创企业中大量存在的联合身份特征,究竟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却较为鲜见。鉴于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兼具创始人身份的CFO,尽管受到较强避险意愿的约束,但创始人身份特征带来的风险容忍度会对创新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即具有联合身份特征的CFO比普通CFO具有更高的创新激励作用;就激励路径而言,创始人CFO既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以协同技术部门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新激励,也会通过自身资本运作(参股、控股)促进外延式创新,表现为联营、合营公司的专利水平更高。相关结论在剔除“自选择和非时变不可观测异质性”等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结论拓展了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维度,可为CFO作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激励创新提供路径支持。

    兰芳,于博,方云龙,吴菡虹. 创始人CFO、风险容忍度与企业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99-108., doi: 10.6049/kjjbydc.2019060130.
    Lan Fang,Yu Bo,Fang Yunlong,Wu Hanhong. Founder CFO, Risk Toleranc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99-108., doi: 10.6049/kjjbydc.2019060130.

    分享
  • 蒋艳,金思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09-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80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绩优企业创新行为,探讨了产权性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情景效应,回答了企业组织是遵循“富则思安”的行为惯性抑或是“富而思进”的可能性。基于2011-2017年主板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业绩期望顺差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强,总体上绩优企业创新行为遵循“富则思安”的行为惯例。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且能有效降低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强的情况下,越能引导绩优民营上市公司从“富则思安”向“富而思进”转变。

    蒋艳,金思瑶. 业绩期望顺差、知识产权保护与绩优企业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09-118.,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507.
    Jiang Yan,Jin Siyao.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Surpl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09-118., doi: 10.6049/kjjbydc.2019080507.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成海燕,徐治立,张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9-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19089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北京市科技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各分项政策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财政补贴、金融监管、服务平台、税收优惠、科技保险、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信贷政策;政策资源配置在不同产权类型、注册资本、行业类型、员工规模、资质类型、成立年限和年营业收入之间的均衡程度不同;政策激励偏重于创业明朗期和成熟期实力雄厚的企业、区级高技术企业以及国家战略扶持或市场需求较强行业,对创业危险期和成长转型期企业、市级高技术企业、风险较高行业激励性较弱。因此,建议政策优化时处理好以下关系:助强与扶弱、需求与供给、优先与平衡、创业与后劲、管制与放开、独立与协同。

    成海燕,徐治立,张辉. 科技金融政策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来自北京市的实证调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19-12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78.
    Cheng Haiyan,Xu Zhili,Zhang Hui.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olicy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19-128., doi: 10.6049/kjjbydc.Q201908978.

    分享
  • 孙启新,李建清,程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29-1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120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孙启新,李建清,程郁. 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29-136., doi: 10.6049/kjjbydc.2019120589.
    Sun Qixin,Li Jianqing,Chen Yu.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Incubated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29-136., doi: 10.6049/kjjbydc.2019120589.

    分享
  • 罗蓉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37-1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50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专利主张实体(PAE)是基于美国专利制度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专利商业化经营实体,其通过有目的地收购专利,以主张权利和提起诉讼为手段,获得高额许可费或和解费用。PAE本身并不违法,但其在运营中可能会限制竞争并抑制创新,这些行为构成非法。通过分析PAE运营中可能涉及的不合法行为,借鉴美国应对PAE的策略和举措,提出我国从3个方面着手防御和应对PAE:重视源头控制,通过完善我国专利制度,抑制PAE兴诉动力和能力;完善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强化对PAE的事后规制;发挥政府宣传引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应对能力,提前部署PAE应对策略。

    罗蓉蓉. 美国专利主张实体合法性检视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37-146.,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524.
    Luo Rongrong. A Review of the Legitimacy of Patent Assertion 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37-146., doi: 10.6049/kjjbydc.2019050524.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付晔,钟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47-1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系统性探讨心理契约破裂作用于员工知识分享的内在机理和情境机制。基于219名员工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发现: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但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减弱;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减弱。

    付晔,钟熙. 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以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调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47-152.,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892.
    Fu Ye,Zhong Xi.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Trust in Supervisor and Employees' Knowledge Shar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chiavellianis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47-152.,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892.

    分享
  • 王立剑,代秀亮,金蕾,刘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53-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成就动机是提升个体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行为的核心要素,由国家各类人才资助计划催生的人才头衔能否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备受关注。依据成就动机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建立人才头衔、职业成就动机与创新成果产出关系理论模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1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人才头衔与职业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技人才的成就动机普遍较高,人才头衔对科技人才成就取向、努力取向、专业充实取向和社会责任取向维度的职业成就动机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最后,提出完善国家人才资助计划体系、处理人才头衔与人才考核关系、发挥人才头衔对科技人才的正向激励作用等对策建议。

    王立剑,代秀亮,金蕾,刘青. 人才头衔能否提升科技人才职业成就动机——来自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4):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261.
    Wang Lijian,Dai Xiuliang,Jin Lei,Liu Qing. Can the Title of Talents Increase Career Achievement Moti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0, 37(4):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26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