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4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7-08-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苗红,张俊哲,黄鲁成,娄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0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的专利数据,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得到关于技术融合趋势的关联规则,然后通过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验证规则的有效性,并在关联规则基础上利用信息熵评估企业核心技术领域分布及变化情况。最后,以安川电机和发那科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弥补了关联规则因阈值设置主观性较强而导致部分规则无效的问题。

    苗红,张俊哲,黄鲁成,娄岩. 基于关联规则与信息熵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6.,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009.
    Miao Hong,Zhang Junzhe,Huang Lucheng,Lou Yan. Research on the Trend of Technology Convergence Based on Association Rules and Information Entrop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6.,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009.

    分享
  • 戴小园,蔡建峰,王晓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科技孵化器,为揭示孵化器与孵化环境间交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为全面提升科技孵化器系统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已有研究对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生态化交互模式的细节尤其是交互结构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针对当前研究缺口,首先以SOA(面向服务架构)概念原理、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科技孵化器孵化网络知识,构建基于孵化服务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然后,以孵化服务效率为评估核心,构建孵化服务实施约束下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最后,借鉴SOA(面向服务架构)系统控制与系统治理思路,根据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与评估框架结果,提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提升途径,为科技孵化器实践提供指导。

    戴小园,蔡建峰,王晓东. 面向服务架构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解构与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13.,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46.
    Dai Xiaoyuan,Cai Jianfeng,Wang Xiaodong. Deco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on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Based on SO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7-13.,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46.

    分享
  • 张明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10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金融生态在提升科技金融绩效、促进技术创新溢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空间Dubin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绩效,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规模扩张直接促进科技金融绩效提升;科技金融在全社会融资规模占比越大,其对科技金融绩效影响越强;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科技金融绩效;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应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生态在创新中的突出作用,不断深化我国科技金融改革。

    张明喜. 我国科技金融生态及其绩效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19.,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340.
    Zhang Mingxi.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Ecolo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4-19.,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340.

    分享
  • 李丹,马彪,陈曦,萨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20-2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基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基尼系数”这一反映贫富差距的经济学指标变化趋势,对2001-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助额度越高的项目,基尼系数越大,在资金分配过程中的“马太效应”越明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重点”、“杰青”项目与“面上”、“青年”项目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累积现象,但“青年”项目的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呈逐渐下降趋势,其资金分配日趋合理。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基金的合理分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丹,马彪,陈曦,萨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变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20-25.,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181.
    Li Dan,Ma Biao,Chen Xi,Sa Mi. Analysis of the "Matthew Effect" and its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20-25.,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181.

    分享
  • 熊艾伦,蒲勇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26-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库,对比中、美两国样本,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个人创新意识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输出结果显示,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创新意识有积极作用,但认知型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中的社交活动因素有助于创新意识提高,但信任和价值观因素的作用不显著。另外,社会资本对不同群体创新意识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

    熊艾伦,蒲勇健. 社会资本与个人创新意识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26-32.,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463.
    Xiong Ailun,Pu Yongjian. Social Capital and Its Relation to Innovation Awarenes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26-32.,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46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於流芳,尹继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33-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20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鉴于创新要素流动受到省域户籍、财政等政策的影响,以省域为研究载体,研究省域协同创新主体间互动可以动态反映在同一基础条件下创新驱动经济的协同过程。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科技服务子系统的协同创新联盟复合系统理论模型,基于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协同创新联盟复合系统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各省复合系统中子系统有序度、协同度以及各个协同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现不同地区创新优势不同,各地协同创新联盟核心创新主体应有差异;政府是否参与协同创新应有所选择;湖北省复合系统应深化科技服务子系统下层子系统与高校子系统、科研机构子系统间联系;江西省复合系统应以产业子系统为突破口,形成多向发展的可能。

    於流芳,尹继东. 创新驱动战略下省域协同创新合作水平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33-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95.
    Yu Liufang,Yin Jidong.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Level of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across Provinces under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33-41., doi: 10.6049/kjjbydc.2017020295.

    分享
  • 杨毅,党兴华,李全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42-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互联网时代,推动航空产业实现战略性快速发展,解决西安航空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促进西安经济增长和西安航空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提出构建与西安航空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剖析西安航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开放式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及焦点访谈,实现对航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构成因素的识别与选择,进一步解释平台内部构成。最后,深入分析西安航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运行机理,为指导航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杨毅,党兴华,李全升. 扎根理论下西安航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及运行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42-47.,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96.
    YangYi DangXinghua LiQuansheng.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of Xi'an Airlines SME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42-47.,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696.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王琳,魏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48-5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研究表明,嵌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关系网络在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服务创新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但究竟何种网络嵌入特征能够促进制造企业跨界获取服务创新相关知识进而促进服务创新尚不明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搜索理论,构建了知识密集服务嵌入、跨界搜索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36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密集服务嵌入的4个特征——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数量与关系多样性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跨界搜索在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特征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知识密集服务结构嵌入特征的关系数量、关系多样性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王琳,魏江. 知识密集服务嵌入、跨界搜索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48-55.,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706.
    Wang Lin,Wei Jia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mbedded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Network, Boundary-spanning 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Firms' Service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48-55.,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706.

    分享
  • 李永红,王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56-6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6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运用动力链条模型,从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通过业务流程、制造技术、企业组织、产业集群等方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提出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实施路径,并结合不同行业分析了其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永红,王晟. 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56-61.,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691.
    Li Yonghong,Wang Sheng.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Approaches of Internet-driv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56-61.,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691.

    分享
  • 尹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62-7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10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复杂网络描述产业间技术扩散,基于概率论和网络技术设计产业技术流网络建模与结构效应分析方法,提出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概念及其随机、动态、多层和复杂性特征。改进Weaver指数,根据产业产品与流程创新二维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确定产业节点连接规则,构建垂直型ITFN,测度产业间技术共同度,构建水平型ITFN。以ITFN度分布与度相关揭示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整体与动态效应,以中心-外围分层网络、产业技术流树展现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效应,以中心度测度产业技术流吸收、溢出与中介个体效应,以中国工业产业技术扩散系统为实例进行有效性验证。

    尹翀. 产业技术流网络构建与结构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62-70.,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584.
    Yin Chong. Modeling Industry Technology Flow Network and its Structural Effec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62-70.,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584.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张毅,李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1-7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R&D投资,这为东道国通过产业关联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资源以提高本国产业技术水平创造了机会。从前向关联模式角度入手,研究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本土企业通过R&D投资建立产业关联的动因、关联溢出效应及技术溢出路径,揭示了跨国公司R&D投资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前向关联的内在机理,可为我国政府有效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提升本土企业技术水平提供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张毅,李梅.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前向关联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1-75.,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02.
    Zhang Yi,Li Mei. The Forward Linkage Mode of MNCs' R&D Invest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71-75.,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102.

    分享
  • 桂黄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6-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两大典型创新生态系统iOS与Android案例进行回溯,从演化基础、演化路径、演化方式和演化动力等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可为中国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桂黄宝.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iOS与Android案例回溯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76-82.,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054.
    Gui Huangbao.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rporate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iOS and Androi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76-82.,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054.

    分享
  • 屠羽,彭本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83-9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7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从双重社会资本嵌入视角,运用回归分析与SEM分析探讨双重社会资本、二元学习与开放式服务创新三者间关系。结果表明,本地社会资本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超本地社会资本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具有正面影响,二元学习对两种社会资本均起到正向中介作用。最后,针对平台企业开展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特殊性,得出管理启示:培育本地网络,降低创新成本;拓宽超本地网络,获取高异质性资源;开展利用式学习,夯实创新土壤;探索学习新方式,深度开发信息资源。

    屠羽,彭本红. 双重社会资本、二元学习与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83-90., doi: 10.6049/kjjbydc.2016070031.
    Tu Yu,Peng Benhong. On the Relation of Dual Social Capital,Dual Learning and Open Servic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Platform Enterpris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83-90., doi: 10.6049/kjjbydc.2016070031.

    分享
  • 罗富碧,刘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91-9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9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激励效果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为此,基于2009-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752个样本值,从研发投资视角考察高管政治晋升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与政治晋升机会较小的国企高管相比,政治晋升机会较大的国企高管更注重企业绩效;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在晋升当年,高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减少研发投资;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对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企业绩效关系起调节作用。

    罗富碧,刘露.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91-97.,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041.
    Luo Fubi,Liu Lu. Political Promo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xecutives,R&D and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91-97., doi: 10.6049/kjjbydc.2016090041.

    分享
  • 徐国虎,田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98-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66家实施了大数据系统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对象,通过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大数据系统实施对企业营运绩效和盈利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数据系统实施当年,企业库存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不升反降,但在系统实施后1~2年均显著增长;总资产周转率在实施当年和实施后第1年为负增长,而在实施后第2年正向增长但不显著;总资产报酬率在大数据系统实施后2年没有提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在系统实施后2年均未明显提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大数据系统实施的巨额成本对企业利润具有分摊效应。

    徐国虎,田萌. 大数据系统实施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98-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609.
    Xu Guohu,Tian Men.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ig Data System Implem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98-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609.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杜人淮,郭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06-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00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杜人淮,郭玮.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06-111.,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461.
    Du Renhuai,Guo Wei. Research on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Efficiency and Measurement in the Defense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06-111.,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461.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胡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12-1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的明确界定,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开展,不利于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由此,从协同效应定义切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理解为一个以传统产学研合作结果为对比的相对概念,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实验对照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为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增效作用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营业收入的增效作用十分有限。

    胡雯. 产学研协同创新增效作用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12-119.,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004.
    Hu Wen.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ults from High-tech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12-119., doi: 10.6049/kjjbydc.2016110004.

    分享
  • 贾明媚,张兰霞,付竞瑶,张靓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20-12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尽管各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均采取积极措施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但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不够科学。在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进行界定后,构建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影响力”五位一体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能够凸显个体优势的竞优评析法,设计出指标权重以及相应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拟引进某区域中心城市的10位高层次科技人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竞优评析法能有效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个体优势,评价结果兼顾了个性化和民主性,为竞优评析法在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持。

    贾明媚,张兰霞,付竞瑶,张靓婷. 基于竞优评析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20-125., doi: 10.6049/kjjbydc.2016120620.
    Jia Mingmei,Zhang Lanxia,Fu Jingyao,Zhang Liangting. Evaluation of High-level Sci-tech Talent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Better Action Conforming to Natural Ru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20-125., doi: 10.6049/kjjbydc.2016120620.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荣健,刘西林,佟泽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26-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30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技术产品是高新技术知识的集成,其研发状况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围绕组织学习-知识存量-研发绩效的作用链条,构建了高技术产品研发过程中学习双元平衡的最优控制模型,求解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最优终止点、最优转换点、最优投入强度,并从这3个方面给出了高技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学习双元最优顺序策略。研究结论可为高技术产品研发项目实施中研发节奏掌控、学习战略的制定、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参考。

    荣健,刘西林,佟泽华. 基于知识积累的高技术产品研发项目学习双元最优顺序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26-13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81.
    Rong Jian,Liu Xilin,Tong Zehua. The Optimal Sequential Strategy of Learning Ambidexterity for High-tech Product R&D Project Based on the Knowledge Accumul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26-131., doi: 10.6049/kjjbydc.2017030781.

    分享
  • 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32-1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组织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的基础,是组织保持并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治理视角,构建一个中介效应模型,提出并验证知识治理模式及其交互作用通过组织学习方式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检验创新型文化对影响路径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都能显著提升组织创造力,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平衡式学习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在正式知识治理与组织创造力之间、非正式知识治理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型文化仅在知识治理与组织学习之间起调节作用,对组织学习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 知识治理模式、组织学习方式及平衡策略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32-139.,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590.
    Wu Shijian,Sun Zhuanzhuan,Liu Xinmi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Balanced Strategies on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32-139.,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590.

    分享
  • 王海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0-1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80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今时代,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学习中会面临一定的技术复杂性,技术复杂性在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中究竟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值得探究。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开发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协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复杂性在开发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均起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在开发式学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在探索式学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些说明技术复杂性可能会抑制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但会促进组织学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王海花. 技术复杂性会抑制双元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0-147., doi: 10.6049/kjjbydc.2016080165.
    Wang Haihua. Does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Inhibit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40-147., doi: 10.6049/kjjbydc.2016080165.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李悦,王怀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8-1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10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检验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探讨促进聚焦和活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促进聚集和活力起着中介作用,前者是优势匹配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后者是优势匹配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情绪机制。双元领导风格在优势匹配感和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双元领导风格会增强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

    李悦,王怀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48-154.,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048.
    Li Yue,Wang Huaiyong.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f Strength Use on Employee Innovative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48-154.,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048.

    分享
  • 综述
  • 金明浩,张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55-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04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法律、经济、政治的大势所趋。将技术进步作为直接和间接中间变量,梳理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机理,回顾以往文献中关于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转移和创新、FDI、国际贸易、社会福利、收入分配及经济增长的效用争论,从研究框架、研究模型、研究视角3个方面解释该争论。分析影响知识产权制度效用的国际、国内因素,提出最大化知识产权制度效用的生态演化系统构想。从研究内容细化、研究视角拓展、研究模型深化、研究方法多样化4个方面对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效用及作用机理的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金明浩,张艳.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效用之争:基于文献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6):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50.
    Jin Minhao,Zhang Yan.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Stringent Protection :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7, 34(16):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704015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