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2-07-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邹志明,陈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环境规制约束下,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FDI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发展,现阶段环境规制具有“创新补偿”效应;FDI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对FDI发挥一定的正向筛选作用。第二,在考虑内生性后,FDI、环境规制及其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核心结论依然成立,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三,两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FDI通过技术创新机制作用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整体而言,FDI通过技术创新水平这一中介路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与理论预期不符。

    邹志明,陈迅. 环境规制约束下FDI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机制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84.
    Zou Zhiming,Chen Xun. The Impact of FDI on China' 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 Mechanism Test Based on the Mediation Effect and the Threshhold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84.

    分享
  • 陈成梦,黄永春,吴商硕,胡世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2-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组态视角,整合管制、认知和规范3个制度环境层面前因条件,以及能力感知、机会识别和失败恐惧3个创业认知层面前因条件,以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中的5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创业模式的多重并发条件与因果复杂机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创业模式差异及创业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生存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制度环境缺失的能力驱动型模式、规范制度主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风险承担型模式3种。第二,机会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规范制度缺失的创业认知型模式、规范制度引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认知制度支持的创业认知型模式和管制制度保障的能力机会型模式4种。其中,机会识别是驱动机会型创业的关键条件,管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推动高机会识别群体选择机会型创业。第三,要素驱动型经济体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部分国家推动机会型创业;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同时发展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高度重视机会型创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选择—模式演化—经济体转型研究框架,为推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演化进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陈成梦,黄永春,吴商硕,胡世亮. 制度环境与创业认知组态如何驱动不同模式创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2-2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587.
    Chen Chengmeng,Huang Yongchun,Wu Shangshuo,Hu Shiliang. How Does the Configura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Drive Entrepreneurship in Different Model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2-20.,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587.

    分享
  • 曾春华,林仪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强化行业联系,推动信息、技术和经验跨边界整合共享,实现外部性内部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其联结程度和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且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二阶段回归等内生性检验和敏感性测试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治理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并且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进程较低、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结论可进一步提升对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新兴市场现象的认知,同时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方案提供参考。

    曾春华,林仪凤. 共同机构所有权与企业创新:协同治理与信息共享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480.
    Zeng Chunhua,Lin Yifeng. Commo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480.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郭露,戴志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32-4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科技活动效率研究存在异质性缺陷,导致无法深入分析引发效率差异的区域演进成因。应用超效率测度理论结合偏DEA视窗法,实证分析2010—2019年全国内地30个省(市)科技活动效率的动态演化进程,并从科技资本投入视角构建面板数据方程,考察不同资本类型驱动下我国科技投入效率空间溢出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应用Moran′sI指数衡量各省(市)科技活动效率与空间集聚关联性。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活动效率整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减缓—明显下降的发展态势,其中,东北地区效率饱和,投资冗余明显;华北地区效率偏低,高效率省(市)带动能力突出;华东和中南地区效率呈螺旋式上升,区域内省(市)组团差异明显;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效率偏高,但省(市)分化差异明显。从整体看,我国科技活动效率溢出能力显著,政府资本与企业资本对总效率溢出呈正向影响;外来资本对总效率溢出无明显影响,且资本效应的空间关联性不显著,绝大多数省市的科技活动效率提升处于资本弥补阶段,极少省市处于资本驱动状态。

    郭露,戴志敏. 科技投入超效率测度的偏DEA分析与资本驱动的区域协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32-42.,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020.
    Guo Lu,Dai Zhimin. The Partial DEA Window Analysis and the Efficiency Spatial Correlation Under the Capital Effect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put Over Efficiency Meas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32-42.,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020.

    分享
  • 徐辉,邱晨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43-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对本省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均有促进作用,而在部分矩阵下对省际创新发展有负向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科研经费投入、人才投入与外商投资均对区域创新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建议加强区域技术联系与资源共享,打破数字经济在区域间创新发展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创新资源精准投入,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应用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徐辉,邱晨光. 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43-53.,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373.
    Xu Hui,Qiu Chenguang. Has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Enhance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43-53.,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373.

    分享
  • 刘云强,邵小彧,刘莎,冉瑞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54-6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技术创新被认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和协调发展,选取1997—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环境政策、市场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环境政策与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存在U型作用关系,并通过示范—模仿机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②市场因素对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现“涟漪效应”;③环境政策和市场因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特征,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激发绿色技术市场活力、实行差异化绿色创新驱动政策等建议。

    刘云强,邵小彧,刘莎,冉瑞平. 空间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动力解构:政策推进与市场拉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54-64.,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017.
    Liu Yunqiang,Shao Xiaoyu,Liu Sha,Ran Ruiping. Driving Forces Deconstruc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Policy Push and Market Pul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54-64.,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017.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董藩,朱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65-7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众多地方政府选择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助推工具,但实践中各地方产业基金的投资效果与期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产业基金的经济优化效应进行检验。运用诺依曼定理分析产业基金与经济结构优化的互动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将经济结构优化表示为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并与产业投资基金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基金并不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驱动因素,而只是其结果。一方面,产业基金并不会直接驱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通过增加金融投资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优化;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会显著吸引产业投资基金。鉴于大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效果不显著,因而应当重点促进多元金融产业发展、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

    董藩,朱琳. 产业投资基金真的可以驱动经济结构优化吗——产业基金对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驱动程度的PVAR模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65-73.,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80.
    Dong Fan,Zhu Lin. Can Venture Capital Drive the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A PVAR Model Analysis on the Driving Degree of Industrial Fund to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65-73.,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80.

    分享
  • 周明生,张一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74-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20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周明生,张一兵. 数字技术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了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74-82.,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566.
    Zhou Mingsheng,Zhang Yibing. Does Digital Technolog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74-82.,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566.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王新成,李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83-9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然而数字创新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探讨企业数字创新前因。以2011—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设置首席信息官(CIO)的企业实施数字创新的可能性更大,数字创新绩效更好;②企业领导者(CEO)的商业关联能够显著提升CIO实施数字创新的可能性及数字创新绩效,CEO的政治关联没有显著调节作用。通过调查CIO和CEO的角色,深化对数字创新前因的理解,推动数字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实施数字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王新成,李垣. 首席信息官、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数字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83-93.,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515.
    Wang Xincheng,Li Yuan. CIO, CEO and Digit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83-93.,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515.

    分享
  • 肖小虹,潘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94-10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2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01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动收集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及绿色专利数据,实证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工具,而非管理层阻碍绿色创新的自利手段;②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其它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保持不变;③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企业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大于大型企业,对股权较为集中企业的影响大于股权分散企业。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这一全新视角对企业绿色创新进行解读,可为加速我国上市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知识普及,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肖小虹,潘也.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工具还是自利手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94-104.,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115.
    Xiao Xiaohong,Pan Ye. 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Incentive Tools or Self-interested Mea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94-104.,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115.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王进富,李嘉辉,张颖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05-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频繁的政策实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在不确定性政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及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检验不同类型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人才和资本两个维度分析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总体来看,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与研发要素流动。具体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研发要素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需求层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层政策不确定对其无显著影响。人才、资本等研发要素流动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需求层和环境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促进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王进富,李嘉辉,张颖颖.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要素区际流动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05-113.,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260.
    Wang Jinfu,Li Jiahui,Zhang Yingying. How does Policy Uncertainty Affect Enterpris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Mediating Role of Interregional R&D Factor Flow[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05-113.,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260.

    分享
  • 冯玉静,翟亮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14-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冯玉静,翟亮亮. 产业政策、创新与制造企业服务化——基于“中国制造2025”准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57.
    Feng Yujing,Zhai Liangliang. Industrial Policy, Innovation and Manufacturing Firms Servit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57.

    分享
  • 李霞玲,陈炜,管锦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24-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在40余年的科研诚信建设过程中,“自律”与“他律”建设均存在不足,两者没有形成有效协同。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更好地发挥科研诚信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需要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系统进行分析,探求系统内部协同机理,促使科研诚信“他律”和“自律”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并通过优化科研诚信建设子系统各要素,加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合作,发挥科研诚信建设系统的最优协同效应,进而构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全方位协同治理体系。

    李霞玲,陈炜,管锦绣. 科研诚信“自律”与“他律”协同建设的内在逻辑及现实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24-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85.
    Li Xialing,Chen Wei,Guan Jinxiu.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Realistic Path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s Constru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24-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85.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李玲,陶厚永,宋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32-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员工创新能力决定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企业管理者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平台型领导者个人魅力在影响下属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平台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跨层次影响模型。对24个团队211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对团队学习涌现、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主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在平台型领导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团队学习涌现在平台型领导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平台型领导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黑箱”,并为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日常创新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

    李玲,陶厚永,宋浩. 平台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411.
    Li Ling,Tao Houyong,Song Hao. Multilevel Influence of Platform Leadership on Employee Proactive Innovative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411.

    分享
  • 陈岩,杜慧林,高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41-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20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适时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应对当前竞争环境恶化的关键举措。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微观视角,构建并检验高层管理者文化主导信念——“刚健有为”思想测量量表及其对企业战略创新的影响模型,揭示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对企业战略创新的作用机制。采用68家企业293份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子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刚健有为”思想量表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中正”3个维度构成;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对战略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对组织惯例更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层管理者学习导向和员工人力资本共同正向调节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组织惯例更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战略创新水平,并在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和战略创新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可为企业实施战略创新,在复杂恶劣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陈岩,杜慧林,高程. 高层管理者“刚健有为”思想量表设计及其对企业战略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270.
    Chen Yan,Du Huilin,Gao Cheng. 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Vigorous and Promising " Thought of Executives and Its Effect on Enterprise Strategic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270.

    分享
  • 综述
  • 张敬伟,涂玉琦,靳秀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特性设计和实现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潜能、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利于企业在高度不确定性数字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商业模式实践的大量涌现引发了愈来愈多的理论关注,但作为新兴研究议题,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研究分散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对数字化商业模式进行溯源,解析数字化商业模式概念和类型;其次,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内在机制、前因后果等文献进行细致梳理,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展望数字化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可为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进展、启发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张敬伟,涂玉琦,靳秀娟. 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3):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265.
    Zhang Jingwei,Tu Yuqi,Jin Xiujuan. Digital Business Model: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spec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3):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26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