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年 30卷 21期
刊出日期:2013-11-10

产业技术进步
军民融合创新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李存金;王俊鹏
重大科技研发型项目系统集成虚拟组织模式探讨
重大科技研发型项目是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一个基本类型,合理的组织模式选择是该类复杂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以复杂巨系统思想、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重大科技研发型项目特点,提出了一个重大科技研发型项目系统集成虚拟组织模式框架,分析了该组织模式的优点,探讨了这种虚拟组织的管理协调机制,并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素材进行了案例分析。
2013 Vol. 30 (21): 1-5 [摘要] ( 776 ) [HTML 0KB] [PDF 1626KB] ( 346 )
6 鲁若愚;朱卫杰
多主体参与的创新社区绩效仿真研究
创新社区是一种特殊的虚拟社区,其成员来自不同的企业或者组织,为了一个共同的创新项目组建成一个类似于团队的非正式网络。利用Netlogo仿真软件对创新社区绩效进行仿真建模,得到诸多有价值的结论:社区增长率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个体声望阈值、知识单元适应度阈值与创新绩效负相关,社区专业化程度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等。
2013 Vol. 30 (21): 6-10 [摘要] ( 732 ) [HTML 0KB] [PDF 1155KB] ( 355 )
11 任爱莲;
知识储备、战略柔性和探索式创新关系研究
根据吸收能力理论,企业知识储备越丰富,越能够吸收新知识,从而越能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但根据组织惯性理论,知识储备越丰富的企业组织惯性越大,而组织惯性不利于企业探索新领域。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现有知识储备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是复杂的。根据问卷调研数据,对这种复杂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企业知识储备水平和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当知识储备超过一定水平后,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②战略柔性作为一种组织运营理念,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但能够增强知识储备对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延缓其消极作用发生的时间。
2013 Vol. 30 (21): 11-14 [摘要] ( 695 ) [HTML 0KB] [PDF 744KB] ( 269 )
15 石萍;王雨濛
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形势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分析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主要形式的基础上,从农技推广的物品属性角度,对不同性质农技推广服务的承担主体、组织形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思路,即突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主导地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统筹规划与管理公益性、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发展壮大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探索多种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面向各类经营性服务主体的管理机制。
2013 Vol. 30 (21): 15-18 [摘要] ( 649 ) [HTML 0KB] [PDF 751KB] ( 240 )
19 刘新梅;王文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关系研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组织创造力水平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HRM)实践(承诺型和控制型)、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探索了组织学习能力在战略HRM实践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承诺型HRM实践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学习能力完全中介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型HRM实践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组织学习能力部分中介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2013 Vol. 30 (21): 19-24 [摘要] ( 702 ) [HTML 0KB] [PDF 966KB] ( 289 )
区域科学发展
25 王廷;
“三区联动”上海杨浦模式与宁波镇海模式比较研究
上海杨浦模式与宁波镇海模式是当前我国“三区联动”的两大发展类型。上海杨浦模式是由多所高校和多个科技园区集聚而发展形成的,其典型特征是制度合作;宁波镇海模式是由地方政府和多所高校共建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而发展形成的,其典型特征是政府主导。上海杨浦模式的发展对于宁波镇海模式的发展启示是强化线性机制和属地化发展。
2013 Vol. 30 (21): 25-28 [摘要] ( 672 ) [HTML 0KB] [PDF 719KB] ( 292 )
29 刘闲月;孙锐
泉州模式演变过程中内生型区域集群发展及启示
泉州模式是对泉州经济发展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我国四大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从起步时的小、专、活、广、洋模式到股份制经济形式、外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及五缘经济网络模式,再升级为发达的集群经济模式、特色县域经济、活力品牌经济、发展创新经济和新型文化经济,其内生型集群经历了生命周期的3个阶段:起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且每一次演变都克服了发展瓶颈,既遵循了区域经济、集群经济发展的产业共性,又融入了地方品质、县域特色的情境个性。以鞋业集群为例,研究泉州模式演变过程中内生型集群的成长特征,对其它地区发展集群经济、特色经济和品牌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3 Vol. 30 (21): 29-35 [摘要] ( 640 ) [HTML 0KB] [PDF 1982KB] ( 253 )
36 韩健;甘娜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源效应及对策思考
“资源诅咒”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比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慢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自然资源储量及开采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而经济增长水平却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的现象。那么,中国西部地区是否存在“资源诅咒”呢?针对国内外争论的焦点,首次从概念上把自然资源区分为点资源和散资源,并运用西部12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确存在“资源诅咒”,最后结合挪威解决“资源诅咒”的成功案例与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政府解决“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2013 Vol. 30 (21): 36-40 [摘要] ( 708 ) [HTML 0KB] [PDF 802KB] ( 274 )
41 余晓钟;辜穗
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我国的低碳经济是在区域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状态下发展的,形成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自组织和良性管理协同机制是不同区域类型经济体在多重约束条件下获得低碳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有效保障。以协同学及系统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协调、沟通、共享三要素为基础,从协调—一致机制、协作—沟通机制、协同—共享机制等方面对我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通过目标、文化、信息、资源、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有机协同,可以促使各区域形成相互一致的集体行为和共生依据,自主自觉地推进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2013 Vol. 30 (21): 41-44 [摘要] ( 795 ) [HTML 0KB] [PDF 973KB] ( 294 )
产业技术进步
45 李小康;胡蓓
产业集群内创业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集群环境对创业微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在对创业机会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感知个人意愿、感知社会规范、感知自我效能感和感知集体效能感对创业意图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产生,它们受到了集群环境中的外部经济性、共享文化和价值观、机会与需求、信息与知识溢出及本地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假设并建立了因素模型,对在集群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创业行为的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启示。
2013 Vol. 30 (21): 45-49 [摘要] ( 523 ) [HTML 0KB] [PDF 1471KB] ( 242 )
50 司增绰;苗建军
综合技术服务业成长的产业间依赖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了综合技术服务业成长过程中的产业间依赖状态及变化。综合技术服务业对信息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能源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建筑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对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其自身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一直在下降,其劳动密集型特性在减弱,智力密集型特性在上升。综合技术服务业对自身产业的完全消耗有下降趋势,科学研究事业对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完全消耗有上升趋势。我国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属幼稚产业。
2013 Vol. 30 (21): 50-56 [摘要] ( 696 ) [HTML 0KB] [PDF 3021KB] ( 216 )
57 王文博;程慧敏;王立婧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态势评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热点。利用共词分析法分析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题,发现热点聚焦于产业链、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需求、传统产业、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等方面,但是研究体系、研究视角、研究内容都比较分散。最后提出,应对政策有效性、人才培养、风险控制、实证分析、企业视角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增强理论深度和相关政策的应用效果。
2013 Vol. 30 (21): 57-60 [摘要] ( 650 ) [HTML 0KB] [PDF 1070KB] ( 357 )
企业创新管理
61 陈江;
公司组合创业概念界定与量表开发
公司组合创业是中小微型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创业战略,已有定义主要从公司组合创业者个体层面进行界定,强调创业者对2家或2家以上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以公司为分析单位,从组织层面提出了集体维度的公司组合创业定义。在对27名企业主深度访谈、60名员工预测试和4名学者理论审核的基础上编制了公司组合创业量表,并对767家成功进行了公司组合创业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8.0和AMOS17.0软件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公司组合创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公司组合创业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括产品组合创新、事业部组合风险投资、公司组合风险投资和公司战略组合更新4个维度。公司组合创业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小微型企业成长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3 Vol. 30 (21): 61-66 [摘要] ( 647 ) [HTML 0KB] [PDF 890KB] ( 229 )
67 覃睿;秦雪
基于GEDI的两岸三地创业系统比较研究
经济发展与国家/地区创业系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已成为学界和政策当局的共识。两岸三地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经济发展绩效却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国家/地区创业系统概念及其测评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GEDI对两岸三地创业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创业系统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民众对创业的态度以及高增长潜力领域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上,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有所不同;在制约创业发展的瓶颈要素上,内地与港台地区存在一致性,尽管港台地区创业发展的瓶颈要素表现优于大陆。最后,从提升创业机会意识和机会识别能力、改善创业制度环境、鼓励潜在创业者投身创业、增强创业者创业意愿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3 Vol. 30 (21): 67-74 [摘要] ( 590 ) [HTML 0KB] [PDF 2559KB] ( 234 )
75 申楠;胡莹;李志超;冷单
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框架研究
提出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基本单位——动态核心能力因子,阐述其构成要素以及各因子之间的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4种方式,并阐述其正三棱锥体支撑效应。
2013 Vol. 30 (21): 75-79 [摘要] ( 669 ) [HTML 0KB] [PDF 1475KB] ( 254 )
80 丁浩;王炳成;段洪亮
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合法性与员工企业家精神研究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阶层回归分析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合法性与员工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员工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与冒险精神对商业模式认知能力产生显著性影响,员工企业家精神中的尊重与合作精神对商业模式支持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创新合法性中的认知合法性在责任意识与商业模式探索能力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认知合法性在进取与敬业精神对商业模式支持意愿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2013 Vol. 30 (21): 80-85 [摘要] ( 790 ) [HTML 0KB] [PDF 967KB] ( 391 )
86 刘茜;梅强;曹兵
机会视角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过程多案例研究
把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分为技术型创业和管理型创业,从机会视角系统分析了两类企业的创业过程。研究发现,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过程总是以创业者而非创业团队为主导,并围绕新产品展开,即新产品构念(机会发现)——新产品开发(机会开发)——新产品推广(机会利用)。但在创业机会开发方面,技术型创业是以技术人员为主导的自主创新方式,较为关注技术新颖性,对市场需求关注不足;而管理型创业是以管理人员为主导的模仿创新方式,较为关注市场需求,对技术新颖性关注不足。
2013 Vol. 30 (21): 86-89 [摘要] ( 757 ) [HTML 0KB] [PDF 721KB] ( 255 )
90 周峰;
科技型小微企业“帆船模式”探讨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变革、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为其它企业变革探路、引航的主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型小微企业要以独特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并通过研发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引导和调控科技创新,保证科技创新与科学管理相协调、企业运营与市场需求相协调,进而帮助企业以微小的规模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营模式。
2013 Vol. 30 (21): 90-95 [摘要] ( 679 ) [HTML 0KB] [PDF 1855KB] ( 221 )
军民融合创新
96 纪建强;陈晓和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融资机制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我国国防工业融资机制经历了以单一财政拨款、国有银行贷款为主和市场多元化方式3个阶段。当前,融资机制存在融资主体较为单一、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现有融资机制在激励、投资制约和保障机制方面还不完善。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按照国防工业投资项目涉密程度和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融资手段。
2013 Vol. 30 (21): 96-100 [摘要] ( 648 ) [HTML 0KB] [PDF 1563KB] ( 332 )
101 彭春丽;黄朝峰
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5W模式研究
自主创新机制实质上是高科技信息通过各要素单位流向产品生产的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过程。借鉴传播学5W模式,通过类比5W模式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传播受众和效果,构建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机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3 Vol. 30 (21): 101-105 [摘要] ( 735 ) [HTML 0KB] [PDF 1211KB] ( 280 )
科技法制与政策
106 宋伟;葛章志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法律与政策规制
分析了孵化器组织形态选择、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孵化绩效评估等孵化器建设核心内容中所涉及的法律与政策约束问题,从法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寻了法律与政策的规制路径,认为法律规制与政策保障对孵化器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完善孵化器规制政策的建议。
2013 Vol. 30 (21): 106-111 [摘要] ( 760 ) [HTML 0KB] [PDF 1573KB] ( 263 )
112 李健;高杨;李祥飞
政策工具视域下中国低碳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政策工具视域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33份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低碳政策工具进行样本选择、制定分析框架、定义分析单元和频度,从基本政策工具和低碳竞争力两个维度对我国低碳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未来低碳政策制定和应用提出了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低碳政策发展提供借鉴。
2013 Vol. 30 (21): 112-117 [摘要] ( 691 ) [HTML 0KB] [PDF 1633KB] ( 381 )
118 王丽霞;南爱华;李建民
战后美国科技政策调整脉络及对我国的启示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艰巨任务,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软肋依然不少。汲取战后美国科技政策调整的经验,反思我国科技政策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 Vol. 30 (21): 118-121 [摘要] ( 722 ) [HTML 0KB] [PDF 840KB] ( 284 )
评价与预见
122 皮成功;董理达;侯光明
基于DEA的企业创新方法应用绩效评价研究
随着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如何对创新方法应用绩效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结合创新方法自身特点,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量化分析模型,实现了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绩效的定量评价。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过程中,创新方法应用绩效呈现出曲折上升的发展态势。最后分析了影响创新方法绩效的内在因素。
2013 Vol. 30 (21): 122-127 [摘要] ( 713 ) [HTML 0KB] [PDF 973KB] ( 360 )
128 裴潇;陈俊领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根据高技术产业投入和产出特点,构建了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在分析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对2006-2011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9-2010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大幅度下滑;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为全面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2013 Vol. 30 (21): 128-132 [摘要] ( 695 ) [HTML 0KB] [PDF 974KB] ( 389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3 张树中;
基于双循环层级结构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知识创新是一种动态的、连续性的双循环过程。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个人或组织将自身积累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同应用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新知识成为个人或组织新的知识积累,并将共同参与下一次知识创新活动,形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双循环的知识创新模式。在知识创新双循环的同时,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又呈现层级结构。一般情况下,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成正比,知识积累越多,所处的知识创新层级越高,知识创新能力就越强。依据Nonaka的知识创新螺旋上升理论及知识创新双循环、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的层级结构,设定了知识创新的空间构成维度,构建了知识创新双循环层级结构模型。
2013 Vol. 30 (21): 133-137 [摘要] ( 663 ) [HTML 0KB] [PDF 1227KB] ( 213 )
138 马家忠;
知识共享、伦理气候与团队创新力关系实证研究
团队创新需要处理知识,这促使知识管理议题愈发重要,但有关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力关系的研究仍不多见。以华东地区高校的252个科技创新团队为对象,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对团队创新力的影响,进而剖析科技创新团队伦理气候对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力的调节效果。研究发现:系统结构知识共享与人际关系知识共享对团队创新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创新团队伦理气候(项目环境、科学工具与使用需求)均对系统结构知识共享具有显著干扰效果。最后提出了实务意涵以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合宜性发展的脉相参考。
2013 Vol. 30 (21): 138-143 [摘要] ( 681 ) [HTML 0KB] [PDF 1014KB] ( 453 )
人才与教育
144 柳卸林;王亚娟;左铠瑞
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2005-2012届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性别、本科生源校、学科差异为基本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水平。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与上述诸多因素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在考虑各因素差异性下其科研产出能力各有所长,而加强博士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培养是提升科研产出水平的最佳途径。
2013 Vol. 30 (21): 144-149 [摘要] ( 672 ) [HTML 0KB] [PDF 726KB] ( 246 )
150 贾夕;
中小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集聚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短缺制约了众多中小城市的发展,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获取发展动力刻不容缓。基于当前中小城市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的现实条件,分析了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具备后发优势等5种机遇,认为促进因素与制约因素并存,既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又要直面困境逆势而上。据此,针对性地设计出蓝海战略等6条聚才路径,以期为中小城市各级各类组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3 Vol. 30 (21): 150-154 [摘要] ( 643 ) [HTML 0KB] [PDF 1256KB] ( 351 )
综述
155 赵广凤;马志强
开放式创新研究述评及展望
从基础理论研究和纵深发展两个层次对开放式创新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其研究数量逐年攀升,研究内容涉及开放式创新内涵、知识管理、知识产权和风险、企业绩效等多个方面,对科技研究和创新政策的制定有重大意义。在未来,该领域可致力于从组织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等视角展开研究。
2013 Vol. 30 (21): 155-160 [摘要] ( 702 ) [HTML 0KB] [PDF 1169KB] ( 304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