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
欢迎扫码关注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
用户社群
QQ群1(已加满):209477643
QQ群2(已加满):2425732
QQ群3(已加满):209477886
微信扫码加入用户社群,入群后修改群名称为姓名和单位,并仔细阅读群公告内容。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年 33卷 22期
刊出日期:2016-11-25

产业技术进步
科技法制与政策
科技管理创新
评价与预见
企业创新管理
区域科学发展
人才与教育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综述
   
科技管理创新
1 赵立雨;徐艳;张琼;张彦海
我国财政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研究 Hot!
财政性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与使用是一国竞争力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体现出较强的刚性特征,因而产生了较多问题,如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本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针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刚性特征及各种现实问题,提出了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理念,并构建了我国财政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概念模型,可为财政性科研经费有效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016 Vol. 33 (22): 1-6 [摘要] ( 614 ) [HTML 1KB] [PDF 1406KB] ( 477 )
7 刘利;陈朝晖
三螺旋互动下专利联营促进成果转化的许可优势研究
在世界产业竞争格局下,基于许可进行成果转化的专利联营日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和发展的主导范式。传统的纵向结构专利联营由于必要专利权人来源单一,已经出现了许可困境,不利于必要专利的转化,而基于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互动创新的专利联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促进必要专利的转化。对三螺旋互动下专利联营促进成果转化的许可优势进行研究发现,与纵向结构专利联营相比,三螺旋互动下专利联营具备促进成果转化的许可动力优势、许可契约优势和许可市场优势等多维优势,具体表现在:多元来源的必要专利可持久的资本化特性保证了许可动力强劲,契约双方的合作共赢目标保证了许可契约的顺利达成,容易形成事实标准保证了许可市场的有效占领。
2016 Vol. 33 (22): 7-12 [摘要] ( 525 ) [HTML 0KB] [PDF 1308KB] ( 208 )
13 王守文;黄刚
高校科技专家参与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策略研究
高校科技专家参与基层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基层生产力的重要方式。科技服务错位、利益机制缺失是基层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发性障碍因素。科技专家参与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实质上是一个多主体合作博弈的过程,表现为各合作主体通过科技成果收益来满足各方利益追求。在分析高校科技专家参与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博弈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基于激励机制、合作管理、投入力度、市场环境以及分配制度的创新策略,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2016 Vol. 33 (22): 13-18 [摘要] ( 664 ) [HTML 0KB] [PDF 1139KB] ( 305 )
19 杨传喜;王亚萌;徐顽强;张俊飚
基于计算实验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计算实验方法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1998—2014年农业科技资源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模拟。针对不同配置方案进行组合实验,仿真模拟在各种方案下产出表征变量论文和专利申请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投入、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薪酬对专利和论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课题经费投向对论文和专利的产出较为敏感。据此,探究如何调整配置结构达到最优产出,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2016 Vol. 33 (22): 19-27 [摘要] ( 588 ) [HTML 0KB] [PDF 5630KB] ( 408 )
区域科学发展
28 姚王信;朱玲;韩晓宇
创新要素区位分布对省域专利质押融资能力的影响
运用2009-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专利质押数据和创新要素5个相关指标数据,通过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创新要素区位分布对专利质押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存在全局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局部相关性方面存在差异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CAP)和政府服务性资金投入(SEV)对质押专利数量(PAT)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四项支出(TEC)对质押专利数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R&D人员全时当量(TAL)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RES)对质押专利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该结论为检验以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全面运用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依据。
2016 Vol. 33 (22): 28-35 [摘要] ( 655 ) [HTML 0KB] [PDF 1442KB] ( 278 )
36 毛冠凤;陈明艳;殷伟斌
经济特区中后发展区域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研究:以深圳龙岗为例
以深圳龙岗区为例,探索经济特区中后发展区域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路径。首先,从系统论和生态论视角界定了创新驱动的内涵,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并以“创新要素树”形象描述创新生态系统;然后,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研判出龙岗区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阶段;最后,借鉴美国硅谷、新加坡裕廊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龙岗区创新驱动转型的对策建议。
2016 Vol. 33 (22): 36-42 [摘要] ( 567 ) [HTML 0KB] [PDF 2425KB] ( 246 )
43 林卓玲;张雯;杨彦川
广东公共研发机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视角,在分析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关系假设,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研究主体创新驱动力、成果特性、成果吸收体转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对研究主体创新驱动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特性和成果吸收体转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基础研究主体创新驱动力显著正向影响成果特性、成果吸收体转化能力;基础研究成果特性对成果吸收体转化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激励措施是影响研究主体创新驱动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2016 Vol. 33 (22): 43-49 [摘要] ( 731 ) [HTML 0KB] [PDF 1138KB] ( 264 )
产业技术进步
50 胡大立;伍亮
技术势力、市场势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引领作用强。为了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特征。如何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像传统产业一样陷入低端化发展困境,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心的热点,产业高端化是产业势力提升的过程,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化必须培育和提升产业势力。为此,对技术势力、市场势力的内涵及形成,以及技术势力、市场势力与产业高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培育技术势力和市场势力的相关建议。
2016 Vol. 33 (22): 50-55 [摘要] ( 579 ) [HTML 0KB] [PDF 1179KB] ( 412 )
56 凌峰;戚湧;朱婷婷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供给体系与协同机制
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创新要素进行分类,阐述创新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综述国内外创新要素有效供给相关研究。运用三维度分析框架,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与创新动因。构建创新要素供给体系,通过分析供给体系中各种协同机制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有效供给路径。
2016 Vol. 33 (22): 56-63 [摘要] ( 533 ) [HTML 0KB] [PDF 2743KB] ( 362 )
64 李明星;张梦娟;胡成;苏佳璐;张明然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商务模式创新视角,提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的6种专利运营模式,包括专利谈判模式、专利许可模式、产业合作模式、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论坛模式、专利联盟与专利运营中心协同模式以及品牌共享与合作模式。围绕传统型企业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之间的商标诉讼案,剖析了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案。最后,从食品产业专利联盟运营层面,提出设立淮安捆蹄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推广平台和缘文化传播公共平台。
2016 Vol. 33 (22): 64-68 [摘要] ( 632 ) [HTML 0KB] [PDF 933KB] ( 272 )
企业创新管理
69 胡海波;黄涛
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路径:“江铃”与“奇瑞”双案例研究 Hot!
以全球化背景为研究情境,以全球制造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江铃汽车与核心企业奇瑞汽车两个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企业创新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成长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通过识别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网络构建过程,从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深入探索企业如何运营创新网络,进而归纳总结出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分散到集中、非正式到正式、单核到多核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一直处于主动状态,具体网络功能经历了模仿式创新、吸收式创新、整合式创新、自主式创新4个阶段。
2016 Vol. 33 (22): 69-77 [摘要] ( 638 ) [HTML 1KB] [PDF 2460KB] ( 376 )
78 郑春美;李晓
可持续增长理念驱动下企业创新体制机制研究
从可持续增长视角,考察可持续增长理念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创新投入和效率的影响,研究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结果表明:现阶段可持续增长理念并未成为提升企业自由现金流并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驱动因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创新投入不足、未能提升竞争力的可能性,且创新投入效率不高。最后,提出应强化公司投资决策制衡机制,严格执行项目投资和现金流使用的审批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利用企业无形资产促进长期业绩水平的提高。
2016 Vol. 33 (22): 78-85 [摘要] ( 471 ) [HTML 0KB] [PDF 1219KB] ( 232 )
86 王维;吴佳颖;章品锋
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信息技术企业价值研究
以2011-2014年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补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对当期及滞后一期企业价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价值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经营情景会对该中介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企业营业利润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规模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研发投入及政府补助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2016 Vol. 33 (22): 86-91 [摘要] ( 668 ) [HTML 0KB] [PDF 888KB] ( 250 )
科技法制与政策
92 赵亭亭;封凯栋;李君然
我国专利法调整对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基于各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随着人们对经济转型中创新要素作用认识的加深,使得创新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和政策焦点。知识产权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研发资金投入,但如何顺利实现该目标,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议题。部分学者认为专利保护应当与国家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我国现阶段制度调整是否有效促进了创新活动值得商榷。基于2002-2014年全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各地研发投入的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2008年知识产权法修订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加强了专利保护,但相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中央科研项目投入情况、高科技企业主营收入情况等其它因素而言,知识产权法的修订对各地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无正相关性。该结果表明,创新是系统而复杂的活动,专利保护立法应与特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现阶段需要配套性的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发展。
2016 Vol. 33 (22): 92-97 [摘要] ( 593 ) [HTML 0KB] [PDF 1168KB] ( 269 )
98 李建花;张红辉
协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设计
科技体制机制关系到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协同创新要素能否顺畅地进行集聚和合作,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宁波创新资源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亟需依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在分析协同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框架设计,并从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2016 Vol. 33 (22): 98-102 [摘要] ( 684 ) [HTML 0KB] [PDF 1088KB] ( 319 )
评价与预见
103 李燕萍;毛雁滨;史瑶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研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的重要部署,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应把握这一契机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对创新驱动内涵和评价研究的回顾,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游地区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4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供参考。
2016 Vol. 33 (22): 103-108 [摘要] ( 686 ) [HTML 0KB] [PDF 1174KB] ( 288 )
109 祝新;王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在参考和借鉴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我国内地29个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相关实证分析结果,重点探讨了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2016 Vol. 33 (22): 109-115 [摘要] ( 721 ) [HTML 0KB] [PDF 1732KB] ( 266 )
人才与教育
116 黄俊;贾煜;秦颖;陈波
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会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吗
随着知识经济和创造力时代的到来,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社会责任与员工创新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利用国内4家大型食品企业员工与主管的匹配数据,探究了企业员工责任(Corporate Employee Responsibility)对员工创新行为(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而且能够通过提升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在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2016 Vol. 33 (22): 116-121 [摘要] ( 589 ) [HTML 0KB] [PDF 1087KB] ( 355 )
122 陈建安;程爽;武雪朦
初次创业者创业预期形成的案例研究:资源保存理论视角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初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扩充各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形成创业预期。在创业之前,初次创业者利用个体初始资源(人格特质、知识技能、创业渴望)形成创业预期(即创业动机);在投入创业之后,初次创业者积极整合团队资源,获取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资源,与创业动机共同构成创业资源大棚,大棚资源的丰富与否影响新一轮的创业预期。基于对11位大学生初次创业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验证了创业预期形成模型。最后,针对初次创业者如何通过丰富创业资源大棚促进创业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建议。
2016 Vol. 33 (22): 122-130 [摘要] ( 572 ) [HTML 0KB] [PDF 1608KB] ( 219 )
131 马璐;王丹阳
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
领导行为有助于激发员工创新潜能,促进员工主动创新。西方主流理论认为,在创新实践中很少存在被动创新,创新行为多为员工自发、主动的行为,然而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创新活动中存在大量应对性、权宜性和服从性创新的现象。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讨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从认知和情感视角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对广西、山西11家企业38个部门的知识型员工及其直属领导进行了配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以及情感承诺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016 Vol. 33 (22): 131-136 [摘要] ( 602 ) [HTML 0KB] [PDF 946KB] ( 394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137 陈旭升;董和琴
知识共创、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
知识迁移与吸收形成了知识共创过程,网络嵌入可使主体获得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资源,两者交互作用形成的突破性创新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基于系统分析角度,研究知识共创、嵌入关系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数据并基于制造业企业231个样本的调查问卷构建了两者协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共创、网络嵌入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促进影响,知识共创中可利用资源识别指标对过程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强于前端不确定性,网络嵌入中信息共享障碍指标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作用强于企业权力,并且知识共创与网络嵌入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2016 Vol. 33 (22): 137-145 [摘要] ( 641 ) [HTML 0KB] [PDF 6340KB] ( 315 )
146 喻登科;肖欢;彭静;薄秋实
知识资本与性格特质对企业绩效的交互作用研究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实体,拥有独立的知识构成和性格特质,两者均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目前关于二者交互作用于企业绩效的研究鲜见。以我国内地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回归分析与双因素分析法相结合,探索性地使用财务与治理数据研究知识资本、企业性格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测量二者在驱动绩效提高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得出结论: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本与性格特质中的股东态度、员工感受、社会责任等均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大部分知识资本要素与性格特质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企业组织可通过调节知识资本与性格特质的投资组合,利用二者交互影响来提升企业绩效。这为知识资本与性格特质协同治理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启示,也为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指导。
2016 Vol. 33 (22): 146-155 [摘要] ( 637 ) [HTML 0KB] [PDF 2054KB] ( 228 )
综述
156 王娜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述评
在对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关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台企业内涵,并在给定商业模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和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框架模型,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 Vol. 33 (22): 156-160 [摘要] ( 901 ) [HTML 0KB] [PDF 952KB] ( 334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