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2-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张坤,张秀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fsQCA方法,以22个经济体为样本分析个体、制度环境以及文化层面的5个条件联动匹配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机会感知、失败恐惧感、制度环境以及人文导向文化维度无法单独构成高或者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第二,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有3种:高人文导向下的环境—能力型、低人文导向下的环境拉动型与环境推拉型。第三,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产生路径有两种:低人文导向及拉动型制度环境缺失条件下,与其它要素联动匹配;高人文导向文化、低机会感知以及低失败恐惧感条件下,与不同类型制度环境联动匹配。第四,社会创业活跃度影响路径具有非对称性。

    张坤,张秀娥. 社会创业活动驱动机制研究——一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9.,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752.
    Zhang Kun,Zhang Xiu'e. The Driving Mechanism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9.,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752.

    分享
  • 吴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0-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鼓励多元化投入基础研究的国家政策频繁出台,使社会捐赠作为基础研究投入来源引起学者普遍关注。美国运用社会资本进行科研捐赠具有多年发展经验,在支持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好成效。为考察我国基础研究社会捐赠现状,对中美两国社会捐赠框架、科研投入多元化格局、捐赠激励政策、非营利机构布局及社会捐赠瓶颈等内容进行对比,从增设基础研究捐赠类目、成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会、完善基础研究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和积极吸收社会小额捐款4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社会捐赠政策措施。

    吴杨. 中美两国基础研究社会捐赠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0-20.,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552.
    Wu Y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Social Donation in Basic Researc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0-20.,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552.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房逸靖,李静,司深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21-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政府干预视角探讨创新驱动对区域人才配置的作用,借助中国258个城市2004—2018年面板数据,对创新驱动促进区域人才配置的动力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和政府干预均能有效改善区域人才配置,加入交互项后二者对区域人才配置的效应进一步增强;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制约,西部创新驱动对区域人才配置呈现出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政府干预以及政府干预与创新驱动的交互项对区域人才配置的效应均呈现出一定区域异质性;创新驱动对人才配置的效应受到政府干预程度影响,存在政府干预的双重门限效应。

    房逸靖,李静,司深深. 政府干预、创新驱动与区域人才配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39.
    Fang Yijing,Li Jing,Si Shenshe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novation Drive and Regional Allocation of Talen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439.

    分享
  • 沈路,钞小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30-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梳理多元要素流动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全局与局域莫兰指数检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采用3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流、R&D资金流和信息流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33,经济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局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②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出以长沙为核心的单极化发展趋势,长沙的各要素流和综合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③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R&D人才流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R&D资金流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与环境友好发展在城市群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沈路,钞小静. 多元要素流动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30-40.,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345.
    Shen Lu,Chao Xiaojing. The Impact of Multiple Factor Flow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An Example from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30-40.,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345.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郭本海,王鹏辉,崔文海,杨玉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4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专利数据识别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水平。进一步基于13项关键核心技术对产业政策进行分解匹配,测度各技术环节政策措施间协调度,并实证分析政策措施及其协调度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各关键核心技术差距明显,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划引导措施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监管认证、税收优惠、规划引导与技术支持措施间协调情况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现有金融支持、技术支持措施与其它措施间协调情况较差,不利于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水平提升。未来政策应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监管认证措施并加强对金融支持等措施的监督,为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郭本海,王鹏辉,崔文海,杨玉香. 考虑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效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41-5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922.
    Guo Benhai,Wang Penghui,Cui Wenhai,Yang Yuxiang. The Policy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Key and Core Technolog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41-5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922.

    分享
  • 曹文婷,杨永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52-6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风险投资市场取得较快发展。研究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分析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影响机制,发现风险投资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和竞争创新机制作用于中小企业成长,从而影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然后,采用2010—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风险投资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体表现为风险投资可显著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并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中小企业发展在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说明中小企业发展在风险投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应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曹文婷,杨永华. 风险投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受资中小企业溢出视阈的考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52-62.,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475.
    Cao Wenting,Yang Yonghua. Does Venture Capital Prom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Spillover Perspective of Invested SM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52-62.,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475.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周依芳,王昶,周文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63-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创业和战略研究领域,关于高成长企业如何在动荡竞争环境下通过不断调整策略扩大规模并维持快速增长这一问题,学者们具有不同的洞见。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成长过程视角,探索高成长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通过互动合作与资源整合实现主导逻辑转变、追求独特成长模式的过程。结果发现:①机会窗口和成长压力驱动企业高成长,其主导逻辑经历从爆品逻辑、平台逻辑到生态逻辑的演化过程;②高成长企业成长过程中,历经个体、组织和生态间价值共创,具体表现为从交互式价值共创到赋能式价值共创最终转变为开放式价值共创;③基于“认知—行为”逻辑,高成长企业主导逻辑、价值共创方式与成长轨迹存在适配关系,爆品逻辑依靠交互式价值共创突破资源约束,平台逻辑通过赋能式价值共创激活冗余资源,生态逻辑利用开放式价值共创摆脱资源依赖。结论有助于拓展高成长企业发展理论,促进高成长过程中企业认知与行为匹配。

    周依芳,王昶,周文辉. 高成长企业主导逻辑与价值共创适配演化——小米纵向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63-72.,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626.
    Zhou Yifang,Wang Chang,Zhou Wenhui. The Fit Evolution of High Growth Firms' Dominant Logic and Value Co-creation:A Longitudinal Case of Xiaomi[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63-72.,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626.

    分享
  • 宋春霞,薛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73-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企混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从资源效应与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方面,国企通过获得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企通过融合非国有股东制度活力激发创新动机。基于2013—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混改程度对国企创新效率的影响关系,并证实不同内部经营风险与外部竞争风险下,国有股比例对创新绩效具有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比例较低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非国有资本的差异化制度优势,国有股权比例较高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国企经营风险过高或市场竞争风险过低,能够强化国有股权与创新绩效的U型关系。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非制造企业股权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而国有制造企业中二者关系不显著。结论可为分类推进国企混改,提升国企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宋春霞,薛月. 不同风险特征下国企混改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资源效应与制度效应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73-82.,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670.
    Song Chunxia,Xue Yue. The Influence of Mixed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ith Differ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The Perspectives of Resource Effect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73-82.,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670.

    分享
  • 连远强,宋明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83-9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网络技术与相关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以创新思维引领经济发展。平台化变革与创新是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无论是传统制造业延续性创新,还互联网企业突破性创新,企业均需要根据平台战略,通过突破转型障碍获得持续发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海尔和滴滴两个企业平台化战略实施案例,揭示企业平台化变革与创新的4个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变革与创新受用户参与、产品服务、资源体量、韧性与成长周期等因素影响。因此,应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平台战略,使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连远强,宋明玥. 企业平台化变革与创新影响因素双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83-9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69.
    Lian Yuanqiang,Song Mingyue. A Double Cas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 Platform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83-9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69.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张艾莉,陈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93-10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5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厘清用能权交易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以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19年中国A股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用能权交易制度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显著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此外,用能权交易制度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依企业所属行业和所有权性质不同而不同。究其原因,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张艾莉,陈茜. 用能权交易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93-103.,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534.
    Zhang Aili,Chen Qian. Research on The Effect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nergy-consuming Right Trading System on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93-103.,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534.

    分享
  • 徐顽强,张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04-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00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基于间断均衡理论,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关系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均衡期、强势间断期、弱势间断期、探索均衡期、发展均衡期、完善均衡期6个时期。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间关系在政策变迁历程中展现出非线性、较高不确定性且伴有偶然性突变的特征;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的变迁先后经历了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能主义”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监管与整顿、培育与监管、赋权与增能6个阶段的深刻调整;中央政府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冲击、科技社团的策略性行动这3个要素以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变科技社团的政策场域,进而影响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之间关系的变迁。

    徐顽强,张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的政策分析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04-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170.
    Xu Wanqiang,Zhang Ting.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ci-tech Associ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A Framework of Policy Analysis Based on Punctuated-equilibriu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04-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100170.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冯立杰,李雪,王金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12-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网络为各类创新主体的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知识转移等活动提供平台,是企业拓展知识边界,进而实现高效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提取影响创新网络架构多样化、技术水平、地域跨度和闭合性4个条件变量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知识转移绩效为结果变量构建概念模型,同时,收集6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识别出3类创新网络架构特征组态并揭示其核心特征。研究发现,企业可通过搭建延伸互通型、行业区域联盟型、精准互通型等创新网络架构获得高质量知识转移绩效。研究结果不仅可为企业获取高质量知识转移绩效提供差异化路径,而且可为企业高效构建复杂创新网络架构提供参考。

    冯立杰,李雪,王金凤. 创新网络架构特征组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12-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734.
    Feng Lijie,Li Xue,Wang Jinfeng. Impact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Network Feature Configuration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12-121.,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734.

    分享
  • 徐修德,刘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22-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学术虚拟社区是广大学者和科研工作者进行知识交流与探讨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碰撞和知识创新的新阵地。通过构建社会资本与技术支持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探讨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认知资本)和技术支持(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关系资本与结构资本分别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属于持续动力。伴随其它因素介入,认知资本对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数量产生正向影响,技术支持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感知易用性对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有用性对知识共享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社区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拓展用户社会资本并加强平台技术支持,以实现学术虚拟社区可持续发展。

    徐修德,刘钒. 社会资本与技术支持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基于科学网平台的知识共享要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664.
    Xu Xiude,Liu Fa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on Knowledge Sharing in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ies: An Analysis of Knowledge Sharing Elements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Science Ne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22-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664.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刘新梅,陈玮奕,李智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32-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以及团队情感整合作用于团队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并分析横向监督对上述中介机制的调节效应。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利用79份项目团队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正向作用于团队情感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横向监督调节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间关系;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不显著;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刘新梅,陈玮奕,李智勇. 团队制度正式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整合的中介作用与横向监督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551.
    Liu Xinmei,Chen Weiyi,Li Zhiyong. Team Formalization, Team Integration and Team Creativity:the Moderated Chain Mediating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551.

    分享
  • 尹建华,双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41-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高阶理论出发,结合注意力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围绕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备学术经历的CEO相比,具备学术经历的CEO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当CEO在学术经历中取得较高职称、具有工科背景、任职于高层次学术机构时,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所在地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儒家文化氛围能够增强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具有学术经历的CEO能够在企业绿色创新中发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作用,并通过提高环境注意力,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结论可为企业从高管选聘视角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尹建华,双琦. 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环境注意力配置与产学研合作赋能双重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41-15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57.
    Yin Jianhua,Shuang Qi. CEO's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Enterprise's Green Innovation:The Dual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Attention Allocation and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Empower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41-15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57.

    分享
  • 综述
  • 段世飞,梁晶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52-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是美国顶尖大学尊重学术创新、捍卫学术诚信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美国四所顶尖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政策和实践的分析,发现美国顶尖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由处理依据、处理主体、处理程序和监督救济构成,在制度保障、组织支持、过程保障和理念引领方面具有以下特征:提供制度规章,确保有章可循;职责分工明确,兼顾专业性和自主性;注重程序规范,保障审理及时严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美国顶尖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对我国高校完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段世飞,梁晶晶. 美国顶尖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以美国四所顶尖大学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3):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020.
    Duan Shifei,Liang Jingjing. The Mechanism of Dealing with Academic Misconduct in American Top Universities Based on Four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3):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0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