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19-07-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王兆群,胡海青,张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新生弱小的新创企业而言,创业拼凑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层面的被迫选择,更潜移默化地转变为企业战略层面的主动决策。在创业拼凑助力新创企业提升创业绩效的问题上,机会开发成为逻辑-行为-结果中关键的一环。从机会开发行为视角,探索创业拼凑决策逻辑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均衡型机会开发、创新型机会开发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分别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相比于创新型机会开发,创业拼凑与均衡型机会开发的匹配有利于获取更高的创业绩效。该研究对于新创企业决策逻辑形成和机会开发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王兆群,胡海青,张琅. 创业拼凑、机会开发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7.,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376.
    Wang Zhaoqun,Hu Haiqing,Zhang Lang. The Relationships Research among Bricolage、Opportunity Exploitation and Start-Ups'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7.,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376.

    分享
  • 阮平南,郭文静,杨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8-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创业投资空间行为,促进创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运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角度剖析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并分析区域间投资合作行为及区域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节点间具有互惠性;区域网络可划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其中核心区成员稳定,各区域节点整体上呈现从半边缘区向边缘区移动的趋势;核心区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区内的相互投资,表现为地域上的投资集聚;半边缘区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区域资源及禀赋吸引核心区创投机构投资;核心区节点主要是因为其属于核心区所以更倾向于投资合作关系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形成的另一端与自身属于同一区域。

    阮平南,郭文静,杨娟. 中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与区域合作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8-17.,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558.
    Ruan Pingnan,Guo Wenjing,Yang Juan. Network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nalysis of Regional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8-17.,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558.

    分享
  • 肖薇,李成彦,罗瑾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8-2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20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学术界关于女性创业互联网赋能作用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主要源于现有研究缺乏从互联网嵌入视角探究互联网赋能女性创业方向、路径与边界等微观机制。基于互联网嵌入视角,构建并验证互联网双重嵌入对女性创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互联网嵌入方式是影响女性互联网创业的关键变量,但互联网嵌入并不必然带来女性创业能力提升,网络社群嵌入会显著促进女性创业能力提升,而网络媒体嵌入则具有负向影响;②内群体条件在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创业能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互联网赋能对不同女性创业者作用不同,网络面子意识不仅调节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内群体条件间的直接关系,而且通过内群体条件调节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女性创业能力间的间接关系,网络面子意识越强烈,内群体条件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肖薇,李成彦,罗瑾琏. 赋能:互联网双重嵌入对女性创业能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8-24.,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328.
    Xiao Wei,Li Chengyan,Luo Jinlian. Empowerment: the Impact of Dual Internet Embeddedness on Women'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8-24.,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328.

    分享
  • 杨毅,魏瑞芝,张依,宋金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25-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支持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重要渠道。一个地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强度体现了该地区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2016-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工具和空间分析方法,从区域、省际、城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项目分布情况,总结项目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R&D经费投入强度、R&D人员全时当量、高等学校数、CPCI-S收录论文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与地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正相关,并由此得出相应启示。

    杨毅,魏瑞芝,张依,宋金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空间分布研究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25-30.,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252.
    Yang Yi,Wei Ruizhi,Zhang Yi,Song Jintian.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25-30.,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252.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李京文,池绍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31-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20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检验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关系,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128个县级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大城市地理距离、行政边界、产业结构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核心城市抑制了周边小城市经济增长,存在集聚阴影和“环京津贫困带”;小城市之间也存在经济增长负面溢出效应;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功能明显不足,区内城市间发展差距大。最后,从破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强化中心城市辐射溢出效应、科学界定各级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李京文,池绍杰. 新时代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31-37., doi: 10.6049/kjjbydc.2019020352.
    Li Jingwen,Chi Shaojie. Study on Large Citie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of Surround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the New Er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31-37., doi: 10.6049/kjjbydc.2019020352.

    分享
  • 曹薇,薛秋霞,苗建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38-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基于地理邻近视角,验证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突破地理近邻效应的局限,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全局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间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空间关联性质不同;网络化后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各节点间联系紧密、网络结构稳定,并且可以确定核心行动者和边缘行动者角色;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较发达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存在较多溢出关系。

    曹薇,薛秋霞,苗建军.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空间格局及结构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52.
    Cao Wei,Xue Qiuxia,Miao Jianjun. Research on Spatial Pattern and Structure System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38-45.,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52.

    分享
  • 姚娟,刘鸿渊,刘建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46-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20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人才是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2017-2021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需求预测和比较分析。R语言求解结果表明,三地及高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速存在区域性差异,新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性非均衡态势将逐渐形成,区域性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合理规范人才竞争应成为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提高人才与产业匹配度既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也是区域性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

    姚娟,刘鸿渊,刘建贤. 科技创新人才区域性需求趋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46-52.,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087.
    Yao Juan,Liu Hongyuan,Liu Jianxian. Research on Regional Demand Tre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Talen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46-52.,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087.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姜鸣凤,马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53-6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 “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姜鸣凤,马力. 企业衍生效应对创新网络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53-61.,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496.
    Jiang Mingfeng,Ma Li.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Derivative Effect to Innovation Network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53-61.,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496.

    分享
  • 路畅,王媛媛,于渤,刘立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62-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8-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将制度环境设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区域制度环境差别会导致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表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市场化处于较低水平时,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显著;伴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并且促进强度呈倒U型结构。研究结论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理论视角,对如何更有效地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路畅,王媛媛,于渤,刘立娜. 制度环境、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62-68.,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56.
    Lu Chang,Wang Yuanyuan,Yu Bo,Liu Lina.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62-68.,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156.

    分享
  • 桂黄宝,李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69-7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桂黄宝,李航. 政府补贴、产权性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69-75.,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295.
    Gui Huangbao,Li Hang. A Study on the Government Subsidie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ased on Microdata of NEEQ and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69-75.,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295.

    分享
  • 徐维祥,姜丽佳,徐志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76-8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6-2015年全国2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信息经济发展关系,并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异质性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信息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此外,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对信息经济发展具有异质性效应,其中,在人力资本异质性方面,体力劳动者、基础型人力资本的系数为负,而技能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系数为正,就作用强度而言,基础型人力资本最大,技能型人力资本最小;在科技创新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对信息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越高,对信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徐维祥,姜丽佳,徐志雄. 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信息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76-84.,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667.
    Xu Weixiang,Jiang Lijia,Xu Zhixio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76-84.,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667.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孙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85-9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30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利用2009-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各种机制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于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创新规模而非比重上;金融资产渠道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企业房地产投资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规模;股东价值导向渠道对企业创新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的研究表明,金融负债渠道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次之,中央国有企业不显著;金融资产和股东价值导向渠道没有表现出产权异质性。因此,可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严控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推进股票市场改革、探索更为多元和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措施4个方面不断提升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创新的正面作用。

    孙平.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85-92.,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186.
    Sun Ping.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Non-financial Enterprise Financialization on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85-92.,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186.

    分享
  • 顾群,贾德芝,岳增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93-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10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多;相比于国有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民营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更加有助于其研发投入;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研究阶段支出有促进作用,而对开发阶段支出有挤占效应。

    顾群,贾德芝,岳增艳. 金融化有助于企业研发投入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93-98.,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617.
    Gu Qun,Jia Dezhi,Yue Zengyan. Does Financialization Promote the R&D Invest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93-98., doi: 10.6049/kjjbydc.2018110617.

    分享
  • 袁春生,李琛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99-10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9040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战略是企业为应对市场竞争,满足顾客需求,实施创新活动的一种整体规划或者方案,公司创新战略制定受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基于团队断裂带理论,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区分为生理特征断裂带和任务相关断裂带,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3—2017年样本公司相关数据,研究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引入股权集中度这一调节变量,探究股权集中度在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创新战略影响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以下结论:①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与公司创新战略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②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与公司创新战略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③股权集中度在生理特征断裂带与创新战略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④股权集中度在任务相关断裂带与创新战略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选聘董事会成员、提高创新战略决策质量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袁春生,李琛毅.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创新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99-107.,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607.
    Yuan Chunsheng,Li Chenyi. Board of Directors Group Faultline,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Company Innovation Strategy:Evidence from Listed Board Venture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99-107., doi: 10.6049/kjjbydc.2019040607.

    分享
  • 刘骏,张蕾,陈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08-1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企业创新速度备受关注。从宏观作用机制方面对企业创新速度进行分析,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创新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企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②创新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其与创新成果呈倒U型关系;③创新速度自身存在门槛效应,创新速度越快,其对创新结果的弹性系数也就越大;④创新速度存在创新成果门槛效应,企业创新成果越多,创新速度对其的弹性系数也就越高。

    刘骏,张蕾,陈雪. 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08-114.,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151.
    Liu Jun,Zhang Lei,Chen xue. The Function Mechanism and Function Features of Businesses Innovation Speed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Contex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08-114.,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151.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何海燕,李梦迪,李宏宽,单捷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15-1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成为军民深度融合面临的巨大障碍,给新军事革命带来了挑战。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构建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DBOE模型,使用DEMATEL-AHP方法筛选出影响因素中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科研能力和收入报酬对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较大,而企业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具体来看,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前四位分别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科研能力与其它指标关系最为紧密,在对其它因素产生显著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何海燕,李梦迪,李宏宽,单捷飞. 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15-121.,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390.
    He Haiyan,Li Mengdi,Li Hongkuan,Shan Jiefei.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rain Drain of Chinese Military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15-121.,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390.

    分享
  • 谭清美,马俊华,Jhony Choon Yeong Ng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22-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2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军民融合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军民融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缺乏综合性分析。基于产业生态系统“三条链”视角,以无人机产业为例,通过构建无人机产业生态系统的“三条链”,深入探讨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途径和策略。研究发现,从创新链角度构建军民融合研发创新平台、从产业链角度生产军民两用无人机、从价值链角度在研发环节成立技术联盟、在销售环节合力扩大彼此销售范围是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该结论同样对其它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谭清美,马俊华,Jhony Choon Yeong Ng. 基于“三条链”的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途径与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138.
    Tan Qingmei,Ma Junhua,Jhony Choon Yeong 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Strategy for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ree Chai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22-130., doi: 10.6049/kjjbydc.2018120138.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吴菲菲,李倩,黄鲁成,李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31-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100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明星发明人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目前对明星发明人的地位与功能探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发明人信息,难以为研发活动招聘合适的人才。鉴于此,对机器学习领域明星发明人的领导、传播、知识或任务排他等功能和地位进行识别,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确立六类明星发明人,即焦点型发明人、领导型发明人、潜在跨界型发明人、传播型发明人、任务排他型发明人和知识排他型发明人,分析其角色功能。结果表明:部分发明人同时拥有多种地位;领导型、焦点型和知识排他型明星发明人影响范围更广、职业流动性更强,与其他发明人的交互时间更长;隔离同时具有3种地位的明星发明人对焦点型发明人影响显著。

    吴菲菲,李倩,黄鲁成,李欣. 明星发明人识别与角色分析:来自机器学习领域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249.
    Wu Feifei,Li Qian,Huang Lucheng,Li Xin. Identification and Role Analysis of Star Inventors: an Empirical Study on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31-140., doi: 10.6049/kjjbydc.2018100249.

    分享
  • 段万春,李美,许成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41-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团队簇创新和创业交互属性与领导的差异化嵌入授权行为关联紧密,而参与个体对彼此能力的互信是进行有效合作的前提。据此,关注能力互信氛围在团队绩效中的作用机理与外部情境能够有效解析异质型创业领导对团队簇个体绩效作用的相机变化效应。以创业型领导异质性、嵌入授权(结构、心理与认知授权)和能力互信氛围作为团队层次变量,将个体绩效作为个体层次变量,考察嵌入授权的跨层次中介以及能力互信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内部比较优势导向异质性不直接影响成员个体绩效,而外部战略价值导向异质性则有助于促进个体绩效;嵌入授权在异质性与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能力互信氛围在嵌入授权与个体绩效间起跨层次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管理启示。

    段万春,李美,许成磊. 异质型创业领导、嵌入授权对团队簇个体绩效的跨层次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303.
    Duan Wanchun,Li Mei,Xu Chenglei. A Cross-Level Impact Research of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Heterogeneity and Embedded Authorization on Cluster Individual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41-15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303.

    分享
  • 综述
  • 孙家胜,刘路明,陈力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80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知识经济浪潮下,知识动态能力为企业提供了动态竞争环境下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由于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具有多元化、阶段性等复杂特点,因此探究该领域知识基础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2000-2018年248篇知识动态能力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处理技术以及期刊双图叠加技术,分析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力量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发展阶段以及学科知识流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将知识动态能力细分为重构、合成、发展、构建、复制、转换、同化和整合等能力。

    孙家胜,刘路明,陈力田. 知识动态能力研究进展及前沿演进可视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14):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488.
    Sun Jiasheng,Liu Luming,Chen Litian.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Progress and Frontier 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based Dynamic Cap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14):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48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