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1-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康继军;孙彩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全球创客的发展史进行梳理,通过对比传统创新模式与创客模式下的创新流程差异,构建“知识—生产”两部门模型,从理论角度测度创客模式由于知识高度共享而深度释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然后,以上述理论模型为依据构造创客指数,用于衡量理想状态下各地区由于市场、经济以及制度安排等因素不同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对差异,并讨论了两种创新模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二者分别适用的市场类型。

    康继军;孙彩虹.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创客模式与传统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5.,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517.
    Kang Jijun;Sun Caihong.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ker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Innov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5.,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517.

    分享
  • 任慧;邵伟;高伟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6-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复杂技术如同一个多元技术网络系统,其网络化布局存在潜在的横向风险、纵向风险及结构风险。对应三维度风险分析,从网络合作规则设计、技术网络治理与技术网络资金支撑体系构建以及产权制度创新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复杂技术网络化布局风险的规避策略与制度设计,对了解我国复杂技术创新网络以及加强网络风险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任慧;邵伟;高伟浩. 复杂技术网络化布局三维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6-12.,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423.
    Ren Hui;Shao Wei;Gao Weihao. Research on Risks and Evasion Strategy of Complex Technology Network Layou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6-12.,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423.

    分享
  • 聂继凯;危怀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C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深度剖析,揭示了其信息搜索、评估、关联、附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牵引9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以资源基础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为支撑,凝练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一般理论模型——SBIP模型,并指出了今后深化研究的重点方向。SBIP模型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对我国国家实验室通过优化创新资源捕获过程来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聂继凯;危怀安.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18.,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476.
    Nie Jikai;Wei Huai'an. A Study on Capture Process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3-18.,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476.

    分享
  • 叶心薇;冯俊文;马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9-2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40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如何在创新实践中运用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将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归纳为“二元式”创新)。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技术惯域演进视角,探索了技术惯域的变动态、渐稳态、稳变态(刚形态)对“二元式”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在研究中以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1990-2014年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战略选择为案例,探讨了企业在技术惯域演进各个阶段进行“二元式”创新战略的路径选择,从内生角度为企业创新战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叶心薇;冯俊文;马蕾. 技术惯域演进视角下“二元式”创新战略选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9-25., doi: 10.6049/kjjbydc.2015040763.
    Ye Xinwei;Feng Junwen;Ma Lei. Technology Habitual Domains' Evolution Based on Strategic Selection of Ambidextrous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9-25., doi: 10.6049/kjjbydc.2015040763.

    分享
  • 项国鹏;黄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26-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研究已经指出利益相关者会影响制度创业过程,但缺少对这一影响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阐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制度创业研究的3个理论基础要素——场域、资源和合法性,并从这3个要素出发了阐释了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制度创业过程的。研究结论对于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制度创业者如何借助相关策略获取资源和合法性具有一定理论启示意义。

    项国鹏;黄玮.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制度创业过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26-31.,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011.
    Xiang Guopeng;Huang Wei. Research of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Perspectiv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26-31.,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011.

    分享
  • 郑琳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32-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30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探讨技术创新主体构成、主体不同研究性质及对应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三大技术创新主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梳理。基于中国1986-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成效较好,其次是高校,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企业和高校小得多。结合中国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产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为不同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实现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

    郑琳琳. 三大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成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32-39., doi: 10.6049/kjjbydc.2015030893.
    Zheng Linlin. Relationship between S&T Achievements from Three Main Par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32-39., doi: 10.6049/kjjbydc.2015030893.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罗良清;胡晓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40-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9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Meta frontier-DEA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探讨了环境效率视角下中国内地29个省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双赢平衡的实现程度,分析了不同省域的环境技术异质性,测算了各省市环境效率及其改进潜力,同时研究了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只有少数省市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平衡,不同群组省份具有显著的环境技术异质性,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是潜在环境效率的重要来源。结果可为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促进环境管理与技术进步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平衡。

    罗良清;胡晓琳. 中国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平衡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40-47., doi: 10.6049/kjjbydc.2015090152.
    Luo Liangqing;Hu Xiaolin. Research about Win-win 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ovin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40-47., doi: 10.6049/kjjbydc.2015090152.

    分享
  • 吴晗晗;刘传江;胡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48-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80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如何发挥创新驱动力,成为国家及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武汉市作为中部崛起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科技研发为突破口,鼓励传统R&D活动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在发挥研发服务纽带作用的同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进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的力量,促进武汉市区域经济发展。

    吴晗晗;刘传江;胡威. 创新驱动下武汉市研发产业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48-51., doi: 10.6049/kjjbydc.2015080348.
    Wu Hanhan;Liu Chuanjiang;Hu Wei.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dustry in Wuhan City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48-51., doi: 10.6049/kjjbydc.2015080348.

    分享
  • 王续琨;丁堃;曲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52-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40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期刊文献统计数据粗略描述了专利研究在中国的演进历程,简要论析了对专利研究成果进行学科化梳理从而创建专利学的历史必然性。依据研究内容,将专利学认定为一门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板块之间的交叉学科,探讨了其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即学科归属关系,最后,通过建构专利学学科结构,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专利学若干分支学科的分化衍生线索。

    王续琨;丁堃;曲昭. 专利学的中国进程解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52-56., doi: 10.6049/kjjbydc.2015040740.
    Wang Xukun;Ding Kun;Qu Zhao. An Analysis of Evolution Process of Patent Studie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52-56., doi: 10.6049/kjjbydc.2015040740.

    分享
  • 崔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57-6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10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统计方法分析人文强国空间转移轨迹,得出15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强国在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之间发生的10余次转移。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人文强国的强盛期、强国竞争力、转移模式等人文强国特征;最后,探讨了人文强国绝对人文社会科学家人数平均值的指数增长情况。

    崔璐. 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强国的空间分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57-63., doi: 10.6049/kjjbydc.2015010427.
    Cui Lu.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Power Since the 15th Centu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57-63., doi: 10.6049/kjjbydc.2015010427.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周荣;喻登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64-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50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发展所需要素资源有赖于知识网、社会网、物联网和价值网4种网络的承载。在研究四网联动、四网融合及其与产业集群组织经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全要素网络概念、结构与框架。随后,对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进行剖析,认为全要素网络虚象是知识共享与计算网络,而实象是要素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实象与虚象之间存在关联与映射关系。最后,从虚实相生和虚实替代两种作用关系出发,分别研究了产业集群生成与演化机理,对基于要素网络优化建设视角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周荣;喻登科. 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及演化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64-69.,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655.
    Zhou Rong;Yu Dengke. Duality of Total Factor Networks and Formation &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luste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64-69.,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655.

    分享
  • 付丙海;谢富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70-7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以往研究和中国产学研实践,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从情境性、过程性两个维度探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情境性包括文化情境、知识情境、价值情境3个层次,过程性分为合作动力、合作界面、合作结果3个阶段,并指出协同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式、超区域创新网络。最后,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模式。

    付丙海;谢富纪. 基于情境性和过程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70-74.,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270.
    Fu Binghai;Xie Fuji.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ion Based on Situational and Procedural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70-74.,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270.

    分享
  • 李红松;吴小雪;张智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75-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技术进步就业挤出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就业挤出效应进行测度推导,选取劳动密集度等5个变量对产业技术特征作描述性度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挤出效应的产业技术因素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制造业25个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对就业挤出效应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通过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力投入,进而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李红松;吴小雪;张智勇. 技术进步就业挤出效应的产业技术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75-79.,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640.
    Li Hongsong;Wu Xiaoxue;Zhang Zhiyong. Study on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Crowding-out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Technical Progres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75-79.,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640.

    分享
  • 谢玲红;魏国学;毛世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80-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10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我国公共农业R&D投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并从全球各地区、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层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农业R&D投资增长迅猛,投资总额位居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之首,但投资稳定性不容乐观且投资强度明显不足;公共农业R&D投资以政府部门为主,重点扶持农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政府应提高公共农业R&D投资强度,确保投资稳定性,使资金适量向林业、畜牧业及渔业倾斜,同时鼓励私人部门对公共农业R&D进行投资。

    谢玲红;魏国学;毛世平. 我国公共农业R & D投资变化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80-85., doi: 10.6049/kjjbydc.2015010503.
    Xie Linghong;Wei Guoxue;Mao Shiping. Change in China's Public Agricultural R&D Investment and It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80-85., doi: 10.6049/kjjbydc.2015010503.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刘伟;黄江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86-9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司创业投资(CVC)是企业外延式发展的主要路径,主要发生在大型成熟企业。近年来,我国创业板新创上市企业发生的CVC活动也比较活跃,企业资源成为影响企业选择CVC战略的重要因素。以2009-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04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其从上市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参与的CVC数据,分析企业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和商誉资源对新创企业CVC决策的影响。通过二分类Logit实证检验发现:技术资源对新创上市企业选择CVC战略具有积极影响;充裕的现金流对新创上市企业选择CVC战略具有促进作用;商誉资源对公司创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刘伟;黄江林. 企业资源对新创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决策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86-90.,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421.
    Liu Wei;Huang Jianglin.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on New Ventures' CVC Decis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86-90.,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421.

    分享
  • 王增涛;张宇婷;蒋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91-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50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及企业家精神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陕西、浙江、江苏等地108家国际化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家关系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国外横向关系和国内纵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外纵向关系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国内横向关系对其无显著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各维度在企业家横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动态能力中的搜索吸收能力、整合转化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在企业家纵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网络协同能力则无中介作用。

    王增涛;张宇婷;蒋敏. 关系网络、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91-98.,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479.
    Wang Zengtao;Zhang Yuting;Jiang Min. Relationship Network,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SM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91-98.,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479.

    分享
  • 赵立雨;张彦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99-10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50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创新网络环境下,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OI)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创新,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创新网络环境,对252家高技术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网络关系能力是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加快开放式创新有利于提升合作成员的网络关系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在创新网络环境中,网络溢出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网络关系能力的调节能力,网络关系能力能够影响OI对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

    赵立雨;张彦海. 创新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308.
    Zhao Liyu;Zhang Yanha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Innov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308.

    分享
  • 任华亮;杨东涛;李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03-10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30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工作价值观视角,探讨了创新行为的产生机制。采用层级回归法对352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价值观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舒适与安全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能力与成长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位与独立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创新氛围对舒适和安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创新氛围越浓,舒适与安全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弱;创新氛围对能力与成长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创新氛围越浓,地位与独立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

    任华亮;杨东涛;李群. 不同工作价值追求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5030098.
    Ren Hualiang;Yang Dongtao;Li Qun.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t Work Value Pursuit on Innovation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5030098.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曾繁华;冯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09-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资产证券化作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其本质在于将专利资产未来现金流转变为现在现金流,实现专利技术使用价值与交易价值的内在统一,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资金。在深入剖析专利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及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曾繁华;冯儒. 专利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及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09-113.,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780.
    Zeng Fanhua;Feng Ru. Discussion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the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Patent Technology and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09-113.,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780.

    分享
  • 杨晨;王杰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14-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50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失灵制约着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知识产权政策为研究对象,解析了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内涵,运用政策系统理论,将知识产权政策系统分为知识产权政策主体子系统、知识产权政策客体子系统、知识产权政策运行子系统,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知识产权政策复杂系统的协同机理。旨在认识知识产权政策内部协同演化规律,推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杨晨;王杰玉. 系统视角下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14-118.,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092.
    Yang Chen;Wang Jieyu.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 Coord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14-118.,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092.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樊一阳;杨泽坤;盖学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19-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有效地测度创新项目成熟度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时间内耗因子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为理念,通过线性归一化划分创新项目成熟等级,采用雷达图和创新记分卡测度创新项目成熟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法进行了研究。

    樊一阳;杨泽坤;盖学敏. 基于时间内耗因子的创新项目成熟度测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19-123.,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247.
    Fan Yiyang;Yang Zekun;Gai Xuemin. Research on Project Innovation Matur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Time Consuming Fact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19-123.,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247.

    分享
  • 李燕萍;王健;张韵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24-1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合作能力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广度合作和深度合作评价高校专利合作能力,其中广度合作能力由合作专利数和合作企业数进行评价,深度合作能力由合作率、合作强度和活动年期进行评价,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广东省16所代表性高校的合作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广东省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高校专利合作能力差异较大,专利合作能力与高校层次、地域不相关,专利合作缺乏长期性。结论对于高校加强专利合作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能为政府健全专利合作保障和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李燕萍;王健;张韵君. 高校专利合作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24-129.,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797.
    Li Yanping;Wang Jian;Zhang Yunjun. Empirical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of Patent Cooperation Capability for University Based on Data of Collaborative Patents from Guangdong Provi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24-129.,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797.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袁凌;卓晓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0-1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认识在管理学界存在严重分歧,其作用机制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394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挑战-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理,以及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卷入在挑战-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弱化挑战-阻碍性压力对工作卷入的影响。

    袁凌;卓晓倩. 挑战-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研究: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0-136.,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757.
    Yuan Ling;Zhuo Xiaoqia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llenge-Hindrance Pressure and Employee Creativity: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 Involve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30-136.,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757.

    分享
  • 张京;杜娜;杜鹤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7-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6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创业门槛,其创业主体主要为在职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在创业决策中有诸多顾虑,包括放弃现有工作的机会成本、技术入股的利益分配模式、创业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难题等。虽然影响科技人员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个人特质和创业环境。构建了科研人员创业意愿影响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创业能力、资源获得能力、风险承受力,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营销支持体系、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均与科研人员的创业意愿正相关。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在创业态度上仍偏谨慎。所以,政策上应该支持多种创业形式,消除科研人员的创业顾虑。

    张京;杜娜;杜鹤丽. 科技企业创业主体及其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37-141.,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084.
    Zhang Jing;Du Na;Du Heli. Research o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and Factors of Technology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37-141., doi: 10.6049/kjjbydc.2015060084.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许学国;梅冰青;吴耀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42-1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具有场效应。借鉴物理学场论原理,基于知识属性,从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知识分布和知识流动5个方面,构建了知识场,运用矢量分析和场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了知识场的测度,并从知识辐射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场源知识辐射效果测度模型。然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场源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知识辐射效应,而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增强知识辐射效应的对策。

    许学国;梅冰青;吴耀威. 基于知识属性与场论的空间知识辐射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42-147.,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384.
    Xu Xueguo;Mei Bingqing;Wu Yaowei. Study on Spatial Knowledge Radiate Effects of Knowledge Field Based on Knowledge Attributes and Field Theory: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42-147.,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384.

    分享
  • 曹霞;宋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48-1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50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分析了产学研主体间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的关系,从知识、主体和环境3个层面选取6个前因变量,用知识粘性代表知识层,主体层包括自我效能、组织自尊和元胜任力,环境层包括组织心理所有权和差序氛围,用产学研知识溢出作为近果变量。采用Projection Pursuit和多元层次回归对构建的诺莫网络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Mackinnon、Sobel检验和Multivariate Delta Method验证了多重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构念,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在前因变量与近果变量间有多重中介效应。

    曹霞;宋琪. 诺莫网络视角下产学研主体间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48-154.,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558.
    Cao Xia;Song Qi. The Nomological Network Research about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Hiding among the Staffs from I-U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48-154., doi: 10.6049/kjjbydc.2015050558.

    分享
  • 综述
  • 刘璇;张向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55-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70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团队层面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今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团队创造力的内涵、维度、研究视角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述评,并就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予以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刘璇;张向前. 团队创造力研究理论评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748.
    Liu Xuan;Zhang Xiangqian. A Review of Team Creativity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2):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507074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