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3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16-07-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王公;李英杰;岳素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20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吴嗣亮团队十余年如一日进行矢量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通过多次对毛二可院士、吴嗣亮教授及其多名团队成员的访谈,对该团队的创新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该团队归纳分析了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创新方式,即以我国现有技术条件基础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系统中的子技术、创新性利用已有技术或者二者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路径,以达到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技术指标。

    王公;李英杰;岳素芳. 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的跟踪追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5.,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285.
    Wang Gong;Li Yingjie;Yue Sufang. Technological Target and Benchmark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5.,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285.

    分享
  • 黄紫微;刘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10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创客空间的商业本质即创客空间如何通过供给的服务实现创客的价值需求,基于价值网与协同创新关系的视角,发现创客空间价值主张中的“资源链接—价值获取—价值传递”3个阶段可以与创客的“扩大知名度与用户群—产品化应用—扩展配套硬件”3个价值需求相匹配。创客空间的商业本质有助于创业生态圈中创业服务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避免创客空间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黄紫微;刘伟. 价值网视角下创客空间与创客协同创新的三阶段演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9., doi: 10.6049/kjjbydc.2015110533.
    Huang Ziwei;Liu Wei. The Three Evolution Stage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Hacker Space and Maker Based on Value Ne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6-9., doi: 10.6049/kjjbydc.2015110533.

    分享
  • 张宓之;朱学彦;梁偲;汤临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1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2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空间辐射效应、空间吸纳效应和空间闭塞效应,分析区域创新要素空间集聚模式演进机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创新要素集聚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从实践中挖掘了这种空间集聚模式演变路径。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程度首先受地区与邻近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空间关联程度的影响;其次,空间关联度在多重空间效应推动下往往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且促使创新要素从空间无序分布状态逐渐向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地区与高度集聚地区靠拢、低度集聚地区向低度集聚地区聚合的有序分布态势跃迁,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失衡。

    张宓之;朱学彦;梁偲;汤临佳. 创新要素空间集聚模式演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16., doi: 10.6049/kjjbydc.2016020127.
    Zhang Mizhi;Zhu Xueyan;Liang Si;Tang Linjia. Research on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Model of Innovation Elemen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0-16., doi: 10.6049/kjjbydc.2016020127.

    分享
  • 姜李丹;何海燕;李芳;李宏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7-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20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以核心引导层、辅助支撑层、边缘影响层为支撑的产学研创新系统;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主体功能为节点,构建了产学研创新系统单元关系图;在综合考虑耦合程度和耦合顺序对系统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创新系统“五级递阶结构模型”;从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两个维度出发,总结了我国产学研创新系统P-P-T-T前向耦合、T-P-P-T后向耦合以及TPT-ETT并联耦合的发展模式,并深入分析了不同耦合模式发展路径下产学研创新系统的涌现效应;最后,提出了提升产学研创新系统涌现效应的对策建议。

    姜李丹;何海燕;李芳;李宏宽. 耦合作用下我国产学研创新系统涌现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7-22.,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247.
    Jiang Lidan;He Haiyan;Li Fang;Li Hongkuan. Research on the Emergence Effect of Chines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novation System under the Structure Coupl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7-22.,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247.

    分享
  • 关峻;郜启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23-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协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发挥科技服务功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科协网络组织资源和自身优势能力不断凸显,科技服务内容逐步向创新链上下游延伸,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的科技服务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4个创新环节,基于服务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视角,以创新服务需求为导向,提出了科技服务四段论模式,并针对该模式提出了中国科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路径。

    关峻;郜启霞. 中国科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23-27.,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595.
    Guan Jun;Gao Qixia. The Technology Services Path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23-27.,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595.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牛冲槐;温雅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28-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了大众创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运用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方法得出了山西省大众创业影响因子,并通过ISM方法构建了山西省大众创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模型,得到以下结论:政府政策与政府项目因子在大众创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个人因子、市场条件因子与政府因子在大众创业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自身基础因子是引起大众创业活动的直接原因。从个人、市场、政府3个主体维度全面分析了影响全民创业的具体因素,以山西省为具体研究对象,揭示了大众创业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牛冲槐;温雅钰. 基于ISM的大众创业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28-32.,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130.
    Niu Chonghuai;Wen Yayu. Research on the Hierarch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ISM:Take ShanXi Province for Examp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28-32.,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130.

    分享
  • 刘建华;王姝琪;姜照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33-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20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多主体协同创新理论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对创新体系发展推动作用的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DSGE(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预期效用函数和拉格朗日函数,进而形成了由30个模型组成的河南创新体系DSGE模型体系。以河南为例,运用贝叶斯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进行参数估计、模拟仿真和政策实验,从而分析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的波动对河南创新体系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随后,利用H-P滤波法分析河南创新体系主要变量的波动特征,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刘建华;王姝琪;姜照华. 区域创新体系模拟与预测:多主体DSGE建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33-40.,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198.
    Liu Jianhua;Wang Shuqi;Jiang Zhaohua.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Multi-agent DSGE Model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33-40.,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198.

    分享
  • 赵冬梅;陈前前;吴士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41-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308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创环境下,科技服务业主要通过动力机制、利益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以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为例,分析了当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双创环境下江苏省发展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赵冬梅;陈前前;吴士健. 双创环境下发展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41-46.,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808.
    Zhao Dongmei;Chen Qianqian;Wu Shijian. The Research on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Mass-Innovation Circumstances to Push the Economic Transi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41-46.,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808.

    分享
  • 刘姿媚;谢科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47-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3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驱动战略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新驱动战略内涵,构建“创新驱动四力系统”模型,分析市场、政策、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武汉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政策因素,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创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力度与组合不同,对创新驱动的影响效果也不同,据此提出推进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刘姿媚;谢科范. 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47-54.,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18.
    Liu Zimei;Xie Kefan.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on Innovation-drive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47-54.,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18.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李黎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55-6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20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不仅是数量密集,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高度依赖,而专利、版权和商标成为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条件和机理是不一样的。完全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不相适应,中国更适合利用模糊优选法综合考虑发明申请、有效发明、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力投入以确定产业专利密集度;对于商标密集型产业,在估算商标密集度的基础上考虑产业特性差异;最后,基于上述方法给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类,并测算了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

    李黎明.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测算:欧美经验与中国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55-62.,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363.
    Li Liming.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Intensive Industry: Abroad Experience and Chinese Approa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55-62.,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363.

    分享
  • 王林雪;熊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3-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同时也面临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较小、档次较低、集聚化水平不高、集聚内部驱动力欠缺、外生机制推动不足等问题。从空间组织理论视角研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内外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3种空间组织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圈层式集聚模式、围绕高人力资本的综合化集聚模式、由政府主导的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模式,旨在为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王林雪;熊静. 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组织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3-68.,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103.
    Wang Linxue;Xiong Jing. The Research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f Staffing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63-68.,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103.

    分享
  • 闫华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9-7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30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规范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商务智能(BI)产业集群内5家创业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探索性分析产业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扶持、行业氛围、基础设施、知识与信息共享以及产业互补是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倒逼效应、网络效应、迸发效应、链锁效应、扩散效应等知识溢出效应实现的。

    闫华飞. 创业行为与产业集群发展:考虑知识溢出效应的多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69-74.,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35.
    Yan Huafei.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A Multiple Case Study Based on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69-74.,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35.

    分享
  • 王维;柳琳琳;乔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75-8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认可。研究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性,首次系统开发了传统产业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影响要素测量量表,并以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拉动、投资拉动和政策与制度保证4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影响。

    王维;柳琳琳;乔朋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要素测量工具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75-80.,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411.
    Wang Wei;Liu Linlin;Qiao Penghua. Development of Drivers Measuring Tools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75-80.,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411.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戚桂杰;李奕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81-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虚拟创新平台,能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了帮助企业有效管理社区用户及其UGC,首先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以星巴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为例,通过4个用户行为衡量指标(Ideas_submitted、Ideas_points、Comments_submitted和Comments_received)对用户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然后,从用户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度和对社区互动的贡献度两个维度分析具有不同行为特征的在线用户对企业的贡献,进而得出6种不同类型的用户角色,以期在丰富理论研究的同时指导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管理实践。

    戚桂杰;李奕莹.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在线用户贡献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81-87.,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256.
    Qi Guijie;Li Yiying. 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Degrees of Online Users in the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 for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81-87.,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256.

    分享
  • 段海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88-9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50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不同来源金融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内源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高成长性企业表现尤为显著;②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研发投入负相关,且资产负债率负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应适度控制债权融资水平,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动机,并有效发挥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③风险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

    段海艳. 不同来源金融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88-92., doi: 10.6049/kjjbydc.2016050501.
    Duan Haiya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Financial Capital on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88-92., doi: 10.6049/kjjbydc.2016050501.

    分享
  • 魏先华;蒋艺萌;张越艳;李显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93-9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其研发活动能够在创新系统中形成溢出效应并影响其它企业的创新活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部研发溢出的吸收能力,利用2009-2015年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股票行情数据,检验了企业对外部研发溢出的吸收能力对其长期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层面,企业对外部研发溢出的吸收对其股票收益率有正向滞后性影响。同时,在一定时期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魏先华;蒋艺萌;张越艳;李显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溢出与公司股票收益率: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93-99.,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214.
    Wei Xianhua;Jiang Yimeng;Zhang Yueyan;Li Xianjun. R&D Spillover and Stock Return of Chinese High-Tech Enterpris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93-99.,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214.

    分享
  • 叶莉;孙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0-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40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群融资侧重于从源头消除信用掣肘,更适合科技型企业融资。以科技园区企业生产互补性和研发协作性为切入点,剖析了科技园区企业集群融资的机理,得出产业链和技术链集群衍生信誉链,三链交融共同促进集群融资;基于宏观战略、中观环境和微观背景对科技产业集群影响的考量,分析得出政府政策、外部环境和社会关系调节价值链和技术链集群,进而影响融资效果,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园区企业集群融资的问题,提出了转变产业布局政策、调整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三要素联同配合、构造专业路径等对策建议。

    叶莉;孙康. 科技园区企业集群融资驱动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0-105., doi: 10.6049/kjjbydc.2016040535.
    Ye Li;Sun Kang.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Clusters Financ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00-105., doi: 10.6049/kjjbydc.2016040535.

    分享
  • 张京;邹政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6-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30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外部孵化器偏重平台功能的定位不同,科技企业内部孵化器注重内部项目的孵化,通过母公司的资金、人力、管理、技术、客户支持,实现内部孵化项目的商业化运营。内部孵化项目与母公司战略具有趋同导向,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满足母公司多元化或供应链战略的发展需要。详细比较了外部孵化器与内部孵化器的差异,深入探讨了内部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和核心要素。虽然内部孵化器在国内尚属新兴事物,但科技企业内部孵化器在资本对接、技术支持、管理输出、孵化能力上,具有其独特优势。

    张京;邹政平. 科技企业内部孵化器运作模式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86.
    Zhang Jing;Zou Zhengping.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al Incubator Operation Mod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86.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张勇;骆付婷;贾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11-1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40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维护国家安全和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界限的日渐模糊,技术创新活动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指导下,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技术的本质是知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实质上是技术知识创造、转移与价值应用再现的过程。从知识创造理论出发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模式及其选择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AHP法构建融合创新模式选择模型,旨在为军工、民用企业等技术主体选择技术融合模式、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张勇;骆付婷;贾芳. 知识创造视角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模式及选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11-117., doi: 10.6049/kjjbydc.2016040580.
    Zhang Yong;Luo Futing;Jia Fa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Creation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n the Dep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sion Model and Choos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11-117., doi: 10.6049/kjjbydc.2016040580.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钟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18-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2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和科技政策制定者关注的话题,然而,人们很难回答中国哪些大学为企业提供了最多的科技信息和研发服务。利用84所研究型大学的校企合著数据来弥补这一缺失,并评价了这些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一系列组织特征变量与校企合作指标显著相关,验证了基于校企合著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也为多维视角的排名和比较提供了思路。考虑到存在一些理论和测量上的基本问题,现阶段校企合著数据更适合作为大学综合排名榜的辅助指标,而不是专门设计一个校企合作排行榜。

    钟卫. 合著数据表征的中国研究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18-123., doi: 10.6049/kjjbydc.2016020402.
    Zhong Wei. Assess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Based on Co-authorship Dat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18-123., doi: 10.6049/kjjbydc.2016020402.

    分享
  • 修国义;李岱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24-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20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无法从传统融资渠道得到较好的金融支持。2013年末全国中小企业转让系统(NEEQ)正式挂牌营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以NEEQ中挂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合理的决策单元和投入产出变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进而探索提出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的对策和建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选取融资渠道提供有效依据。

    修国义;李岱哲. 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效率测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350.
    Xiu Guoyi;Li Daizhe. Research on Financing 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Hi-tech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NEEQ Boar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5120350.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万金;时勘;崔有波;邓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29-1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080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7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路径分析,研究了组织公正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与归属需求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①组织公正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②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在组织公正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但两者作用方向相反。组织公正能降低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个体相对剥夺感的降低能增加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而群体相对剥夺感的降低会减少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且组织公正通过群体相对剥夺感对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大于个体相对剥夺感的正向影响;③归属需求对个体相对剥夺感与知识共享、群体相对剥夺感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均具有增强型调节效应。相比而言,归属需求高的员工体验个体相对剥夺感时进行的知识分享较少,而产生群体相对剥夺感时进行的知识共享较多。

    万金;时勘;崔有波;邓茜. 组织公正、相对剥夺感与知识共享: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29-135., doi: 10.6049/kjjbydc.2015080299.
    Wan Jin;Shi Kan;Cui Youbo;Deng Qi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29-135., doi: 10.6049/kjjbydc.2015080299.

    分享
  • 石琳;党兴华;韩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36-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30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风险投资业情境,运用CV Source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中心性对投资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专业化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中心性与投资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知识专业化正向调节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即知识专业化水平越高,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中心性对投资绩效的初始正向影响越强,而高水平网络中心性对投资绩效的负面影响越小。

    石琳;党兴华;韩瑾. 风险投资机构网络中心性、知识专业化与投资绩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36-141.,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48.
    Shi Lin;Dang Xinghua;Han Jin. Venture Capital Firm Network Centrality, Knowledge Specialization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36-141., doi: 10.6049/kjjbydc.2016030148.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袁欣怡;丁婉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42-14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一大批90后加入创业大军,对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的维度结构,基于对109篇互联网报道内容的分析,构建了初始量表,对249位90后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修正并得出最终量表。结果表明,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由社会责任感、兴趣导向、个性追求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构成。

    袁欣怡;丁婉玲. 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维度结构研究及量表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42-148.,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410.
    Yuan Xinyi;Ding Wanling. Research on Structure of the Post-90s Entrepreneurs' Work Values and Scale Develop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42-148.,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410.

    分享
  • 综述
  • 张其香;姜先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49-1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5110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衍生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有其特殊性:一是需要具备特定的创业能力,二是需要得到大学各层次的支持。因此,在大学衍生企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核心机制至关重要:一是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能力提升机制,二是大学对衍生企业创业能力的促进机制。对国外有关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整合,系统解构了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总结剖析了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机制以及大学对衍生企业创业能力的促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深化中国大学改革、促进学术创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其香;姜先策. 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能力提升及大学促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49-154., doi: 10.6049/kjjbydc.2015110595.
    Zhang Qixiang;Jiang Xiance. On University Spin-off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mproving and Universities’ Promoting Mechanism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49-154., doi: 10.6049/kjjbydc.2015110595.

    分享
  • 刘林青;韩菲颖;梅诗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55-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6010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兴市场企业通过不懈追赶实现快速崛起,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强烈关注,其追赶战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本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之中,在这一制度变迁背景下,企业面临诸多市场机遇,同时必须建立适应制度变化的能力以保证企业战略的动态性。从技术追赶和市场追赶两方面构建新兴市场企业追赶战略,技术追赶遵循改进型模仿、资源整合、自主创新的路径,市场追赶则主要利用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份额,技术追赶与市场追赶相互促进,企业国际化既是追赶目的也是追赶手段。

    刘林青;韩菲颖;梅诗晔. 新兴市场企业追赶战略:一个文献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093.
    Liu Linqing;Han Feiying;Mei Shiye. The Catching-up Strategies of Emerging Market Firms:a Literature Review[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 33(14): 155-160., doi: 10.6049/kjjbydc.201601009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