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4-07-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王柯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不仅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王柯敏. 依靠科技进步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4-5..

    分享
  • 洪进;刘仲林;汤书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实验经济学正是这一趋势中的典型代表。从实验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研究成果出发,论述了实验经济学的跨学科特征和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洪进;刘仲林;汤书昆. 实验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的新典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6-8..

    分享
  • 王能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科学教育是“学科知识型”科学教育。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科学教育进入“理解科学”教育的新阶段。这两种科学教育之间不仅是表层的差异,而且是一种范式的差异,即本质上的差异,是两种科学文化范式的对立。新的科学教育范式对于当代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王能东. 新的科学教育范式及其对科技进步的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9-10..

    分享
  • 吴孙华;周世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它的进化过程不仅受到自身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驱动,也必然受到自然界的物质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选择与塑造。

    吴孙华;周世祥. 技术进化中的选择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1-12..

    分享
  • 叶翔;毛四方;陈晓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人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引入人力资本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地区经济产出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对其经济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计量和分析。

    叶翔;毛四方;陈晓剑. 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对其经济产出的作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3-15..

    分享
  • 林昭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联盟的出现是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在对战略联盟的不同学派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缺点,提出了克服战略联盟缺点同时适用于系统创新的组织形式:大量内部投资的一体化公司或并购,旨在为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

    林昭文. 战略联盟对于系统创新的弊端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6-18..

    分享
  • 于习法;孙霞;许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实行产、学、研结合是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对各种模式的成效分析提出了优化的意见和建议。

    于习法;孙霞;许朗. 基于“三农”问题的“产、学、研”结合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9-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9-20..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张小鹏;左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科技类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比较分析,对影响高科技企业股利政策的因素以及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象征性派现和高派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张小鹏;左殳. 中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21-22..

    分享
  • 徐炎章;金加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技术市场不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效率低下,限制了交易规模的扩大。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科研项目评估制度不健全、技术市场管理不规范以及缺乏信用道德规范。为完善技术市场信用体系,必须加强制度及道德建设,以提高技术市场的交易效率,从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徐炎章;金加铜. 技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23-25..

    分享
  • 王曦;殷晓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激励机制可能成为风险投资家一个更有效的选择出发,通过对风险企业的风险分析,说明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根据风险企业的特性具有动态性和多阶段性。由此提出柔性激励的概念,并分析了激励机制柔性的特点及激励机制设计的根据。

    王曦;殷晓婕. 风险企业柔性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6-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26-27..

    分享
  • 郭江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郭江平. 构建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28-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28-29..

    分享
  • 楼百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通过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极大地促进了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介绍他们在风险投资制度、有限合伙制、科技创新制度、贷款担保与税收安排等方面成功的政策和经验,以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有所借鉴。

    楼百均. 国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0-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30-32..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胡大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中西部民营企业存在着许多弱点和缺陷,这些弱点和缺陷严重影响了中西部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一种新的民营企业成长的产业组织模式。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集群是中西部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接着对中西部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胡大立. 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3-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33-35..

    分享
  • 黄开胜;孙友松;王明和;梁振炎;罗绍辉;董广芬;陈戈;林山;赖卫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措施,地方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已经运作多年。介绍了这种基金的形式和特点,论述了这种基金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更好发挥这种基金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探索这种基金的形式和运作机制等建议。

    黄开胜;孙友松;王明和;梁振炎;罗绍辉;董广芬;陈戈;林山;赖卫平. 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基金及其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6-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36-38..

    分享
  • 罗文标;黄照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人才结构高级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分析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伴随人才结构高级化的过程,通过阐述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从而说明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互动特征。

    罗文标;黄照升.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3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38-40..

    分享
  • 江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江华.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41-42..

    分享
  • 罗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薪酬制度、激励体制、社会认可、高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技术人才自身的特点等方面,对湖北省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罗蔚. 湖北省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原因浅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3-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43-44..

    分享
  • 周家云;朱创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铁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西藏、青海两省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对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好的提升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冰川旅游资源的详细阐述和科学客观的评价,提出了在沿线地区开发冰川专项旅游的设想与对策,最后阐明了开展此专项旅游的意义。

    周家云;朱创业. 青藏铁路沿线冰川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4-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44-46..

    分享
  • 王学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加入WTO对广东信息产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广东信息产业如何继续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王学力. 入世后广东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47-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47-49..

    分享
  • 陈丽珍;陈海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与专家建议咨询法,对镇江市工业各个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选择镇江市工业主导行业,并对镇江市工业主导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陈丽珍;陈海波. 镇江市工业主导行业的目标选择及政策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0-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50-51..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吴添祖;姚杭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研究创新扩散主要集中在企业、产业和国家角度,从产业集群这个新的领域来研究创新扩散在产业集群的情况,包括理论绩效研究和实证研究,揭示产业集群的创新扩散作用。

    吴添祖;姚杭永.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2-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52-54..

    分享
  • 李艳红;张秀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出发,揭示了演进经济理论的进化思想对分析技术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技术创新进化的观点,探讨了社会互动与技术创新进化的内在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创新制胜的关键,知识流本身内涵着群体的社会互动。在A-U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知识流的技术创新进化模式。

    李艳红;张秀华. 基于知识流的技术创新进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5-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55-57..

    分享
  • 张聪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资源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通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的。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是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团队创新和集群创新分别是实现创新资源在微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的有效机制。

    张聪群. 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58-60..

    分享
  • 赵修卫;沈立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网络的发展,使企业为了实现其创新战略目标,必须广泛寻求合作者,并对外部创新资源进行管理。创新网络绘制是寻求外部资源并对之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创新网络绘制的特点、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讨论,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创新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赵修卫;沈立平. 企业创新战略管理与网络绘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61-63..

    分享
  • 黄辉;何健勤;潘睿;吴建国;卢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医药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现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专利意识、专利政策、专利机构、专利申请程序及费用、执行力度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提高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专利工作的政策引导等6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黄辉;何健勤;潘睿;吴建国;卢建华. 医药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4-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64-66..

    分享
  • 赵秀清;范建平;梁嘉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组织制度缺陷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规避人力资源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建议。

    赵秀清;范建平;梁嘉骅. 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及其规避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67-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67-69..

    分享
  • 汪华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民营企业人才开发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民营企业自身的观念陈旧。从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着手,借鉴国外人才开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民营企业人才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汪华林. 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0-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70-72..

    分享
  • 谢玉成;赵恒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开发包含两个层次:组织开发与自我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说自我开发更为重要。自我开发的内容主要有体力、智力、技能、情商等。自我开发的主要途径包括制定职业计划、发挥大脑功能、保持健康心态、培养良好习惯、锤炼坚定意志、加强学习和实践等。

    谢玉成;赵恒平. 浅论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73-74..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吴和成;郑垂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科技产出相对投入的滞后性,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我国28个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分析。

    吴和成;郑垂勇. 科技资源配置的DEA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5-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75-76..

    分享
  • 宋涛;胡宝民;李伟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资源的投入规模及结构的不合理,会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及运行体系的低效。因此,利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通过DEA模型评价了全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以河北省为例,进一步利用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宋涛;胡宝民;李伟红. DEA模型及其参数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7-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77-78..

    分享
  • 郭斌;汤佐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以往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选择与评价中,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起了主导的作用,但传统方法内在的局限性,往往会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通过对比传统财务方法和现实期权方法,对现实期权方法在新产品开发中的战略意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郭斌;汤佐群. 基于现实期权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选择和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79-80..

    分享
  • 宋宝萍;郝春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项目组织结构选择在项目计划过程中的定性分析及其不确定因素,通过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项目组织结构选择的定量分析。同时介绍了如何建立企业项目组织结构标准,及如何进行模糊聚类决策。

    宋宝萍;郝春野.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项目组织结构选择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1-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81-83..

    分享
  • 陈春花;徐慧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与模糊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家经营能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与模糊决策方法。依据企业家经营能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可以计算出被评价企业家所具备的主要经营能力的各能力权重系数;依据模糊决策方法,可以测算出被评价企业家经营企业的能力指数,并通过与专家意见法所设定的经营能力指数的相互比较,来确定企业家目前所处的位置。

    陈春花;徐慧琴. 企业家经营能力评价的层次分析与模糊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3-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83-85..

    分享
  • 郑春白;王阿洁;黎苑楚;陈显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技术领域R&D资源投入规模和结构,总结了湖北高技术领域R&D活动的基本特征与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技术领域R&D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郑春白;王阿洁;黎苑楚;陈显友. 湖北省高技术领域R&D活动评价与态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6-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86-88..

    分享
  • 马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信息时代给企业所带来的挑战与预示,对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概括性比较。探讨了传统绩效评价的局限性,构建了不确定性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下,注重战略管理、动态实时过程反映、非财务指标、知识与智力资本以及利益相关者要求的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的核心评价内容。

    马璐.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89-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89-91..

    分享
  • 干瀚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求和运作思路,从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角度,设计了公司与基金两个层面的风险预警指标;介绍了预警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用模拟数据对风险预警系统及机构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

    干瀚羽.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92-93..

    分享
  • 贾宗璞;沈记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社会治安工作长期以来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和先进科学的评价手段的情况,综合运用现代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整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出社会治安形势监测评估系统。

    贾宗璞;沈记全. 社会治安形势监测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94-95..

    分享
  • 杨亚平;成达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深圳各经济发展阶段中的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贡献份额变化情况,指出技术进步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发挥技术进步作用的重要原因。

    杨亚平;成达建. 技术进步对深圳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6-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96-98..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张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CI现象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这种现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在分析造成这种现象根源的基础上,辩证地论述了学术评价中论文的量与质的关系,并就合理使用SCI进行学术评价,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

    张聪. SCI的局限性及其合理使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98-100..

    分享
  • 朱桂龙;黄海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非项目驱动型组织中项目管理团队组成的特点,概括出项目团队成员投入度的4种情况,并指出在项目团体内部的激励管理中,如何在领导方式、成就感和项目目标等方面对项目成员进行激励,以及在项目外的激励管理。

    朱桂龙;黄海滨. 论非项目驱动组织中项目激励管理的实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01-102..

    分享
  • 戚永红;宝贡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角化是战略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关于它的主流研究大都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PENROSE理论。在总结上述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以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为主导,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多角化理论研究框架。

    戚永红;宝贡敏. 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多角化的学习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3-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03-106..

    分享
  • 张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人力资源为我国科技进步和高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高校国际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管理特点,指出了高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并对高校国际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做出了初步探讨。

    张立军. 高校国际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研究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6-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06-108..

    分享
  • 郑永平;党小梅;吴荫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将所创造的科技成果不断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普遍追求的目标。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国高等学校借鉴与参考。

    郑永平;党小梅;吴荫方.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09-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09-110..

    分享
  • 李滨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对我国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实践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在高校建立“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行以浮动制津贴、浮动制课酬为核心的物质激励和以“比较”、“自我评价”为核心的精神激励,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高校科研全面激励机制。

    李滨江. 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11-112..

    分享
  • 吴建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ARS的大规模爆发,对我国高校的基础管理和应急管理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立足危机管理理论,分析了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特点,初步评估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最后,提出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实现应急管理常规化的政策建议。

    吴建勋. 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3-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13-115..

    分享
  • 张怀强;魏汝祥;刘宝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着眼于大型装备项目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分析了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详细阐明了分散式风险管理组织应用于大型装备项目风险管理的优越性。

    张怀强;魏汝祥;刘宝平. 大型装备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5-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15-117..

    分享
  • 徐晓林;王贵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公共组织将逐渐趋向扁平化,中间管理层与以前相比有显著减少,但并不会完全消失,中层管理人员数量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面对组织变革,中层管理者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徐晓林;王贵顺. 公共组织扁平化中的中层变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18-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18-120..

    分享
  • 王兴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生态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品牌管理理论———品牌生态学。对品牌生态学的产生、基本研究框架及其重要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

    王兴元. 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1-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21-124..

    分享
  • 郑翔;李国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物期权方法作为一种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决策的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项目价值评估、投资决策和企业的柔性决策等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同时也在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另一种手段———杠杆管理。分析了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期权运用与杠杆管理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郑翔;李国妤. 实物期权、不确定性与杠杆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24-126..

    分享
  • 陆颖馨;梁朝华;黄培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竞争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企业边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动摇了原有企业组织模式经济合理的基础。运用交易成本学说,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外部边界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的环境下影响企业内部边界的要素和作用力,阐述了企业内外部边界的发展趋势。

    陆颖馨;梁朝华;黄培伦.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边界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27-129..

    分享
  • 赵良臣;王正成;陈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传统物料ABC分类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算法。建立了基于多模糊决策因素的物料分类参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决策理论和TOPSIS的物料分类解决方案,最后以一仿真实例介绍了算法的应用。

    赵良臣;王正成;陈成. TOPSIS算法在物料分类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0-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30-132..

    分享
  • 叶晓松;韦司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伙伴关系管理(PRM)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销售渠道和分销商的需要而建立的,根据其通过与渠道伙伴的接触以及从相应合同中所获得的有关渠道伙伴的信息,对它们进行分类管理并加以利用的软件系统,探讨了PRM与CRM的关系、PRM的功能、PRM的分析框架及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前景。

    叶晓松;韦司滢. PRM:新经济时代的伙伴关系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2-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32-134..

    分享
  • 陈久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收益法对商标进行评估时,一个重要的参数———未来收益的预测需确定。通过建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商标未来收益预测模型,经实际计算得出,与逻辑斯谛理论曲线和龚伯兹理论曲线相比而言,本模型的预测误差更小。

    陈久梅.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商标未来收益预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5-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35-136..

    分享
  • 姜清友;赵跃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阐述科技查新活动中查新机构、用户、科研管理部门等各方人员间的依存关系与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科技查新的规范化运作,思考并提出涉及科技查新活动的有关各方只有遵循《科技查新规范》及其相关法规,认清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在科技查新中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多方联动协同运作,才能保障科技查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富有活力。

    姜清友;赵跃民. 科技查新活动的多方联动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37-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37-139..

    分享
  • 方德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说明了当今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IT投资难题,分析了各种可能应对策略的实质,提出了一套解决“两难”问题的简便计算公式,最后总结了贫信息状况下量化决策的意义。

    方德英. IT投资的时机与方案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0-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40-142..

    分享
  • 探索与争鸣
  • 郑确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在高校的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界面问题。这是因为高校管理要将大量的要素联结在一起实现协调以推动工作前进。这就必然会导致要素联结界面的出现。因此,处理界面联结问题在高校管理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界面问题也因而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

    郑确辉. 略论高校管理中的界面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2-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42-143..

    分享
  • 安士伟;贾学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后期开始,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它们已是良莠不齐、两极分化。根据聚集经济的要求,应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的对象,以保证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扶持,从而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创造条件。

    安士伟;贾学峰.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4-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44-145..

    分享
  • 丁煌;定明捷;吴湘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作为一种利益博弈过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前提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转变,其博弈根源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冲突,其实施条件是现行的一体化民主有限决策体制。

    丁煌;定明捷;吴湘玲.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缘由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6-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46-148..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董华;佟少臣;涂爱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地位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日显重要。对利用数字城市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依托数字城市平台,提高处理城市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优化配置城市公共安全资源,建立高效、协调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数字城市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原则。

    董华;佟少臣;涂爱民. 数字城市下的城市公共安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49-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49-151..

    分享
  • 王继新;付卉;曾祥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王继新;付卉;曾祥兰.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52-153..

    分享
  • 谷峰;钟永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促进和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谷峰;钟永恒. 数字化浪潮中图书馆的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54-155..

    分享
  • 刘英姿;胡青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映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的指标有很多,这些指标随着信息化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企业信息化阶段进行了识别;对人工神经网络在企业信息化阶段识别中的应用作了一定的探索。

    刘英姿;胡青松.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信息化阶段识别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6-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56-158..

    分享
  • 魏光兴;谢安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9-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4P组合已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互联网营销。通过详细介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4S组合模型,具体分析了其中每个S的含义及其实施途径。网络营销组合模型的4S要素,是设计、开展BtoC模式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魏光兴;谢安石. 电子商务的4S网络营销组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59-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59-162..

    分享
  • 案例点评
  • 杨曼丽;武志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协同学的角度分析了加州能源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认为危机的发生是因为系统内各经济实体都只关心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缺乏全系统协同发展的机制。若能让各经济实体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全系统的整体利益,则将在各经济实体间增加相互联系的信息流,从而有效地抑制对称性破缺的发生,进而使电力市场更加强健。

    杨曼丽;武志刚. 加州能源危机的协同学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2-1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62-164..

    分享
  • 赵文平;吴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阐述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MIT的办学特色,然后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就我国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提出了5个方面的对策。

    赵文平;吴敏. 美国MIT的办学特色与创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65-166..

    分享
  • 综述
  • 黄传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7-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网络市场的市场运作机制和运行特征,比较了它与传统市场的关系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网络市场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地理市场,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的历史趋势。

    黄传峰. 全球网络市场发展与现状述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7): 167-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7): 167-16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