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张贝贝,李存金,尹西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揭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理。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系统框架,揭示产学研非线性互动协同创新规律,并以芯片光刻技术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解析该框架。研究发现:①资源整合—主体交互—系统涌现是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提升产学研协同网络成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②主导者—桥梁—辅助者权力分配规则能够有效促进多元主体在交互过程中通过嵌入性社会关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③模块化—松散耦合的网络结构能够消除主体间交互障碍、最大化结构红利,是产学研协同复杂网络在系统结构层面涌现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规律。最后,通过芯片光刻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实证解析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提出强化面向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对策建议。

    张贝贝,李存金,尹西明. 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以芯片光刻技术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362.
    Zhang Beibei,Li Cunjin,Yin Ximing. The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Key and Core Technology Innovation:An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Chip Lithography as An Exampl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362.

    分享
  • 游翰霖,班燕君,房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2-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诸多方面面临重大挑战,亟需面向战略管理需求加快完善评估工作机制。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国家实验室战略管理特点,论述评估在战略管理全流程中的职能作用;其次,比较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PG)等大型科研机构评估实践,从战略管理视角讨论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最后,结合现有管理问题和国外经验,提出推动我国国家实验室评估工作的政策建议。

    游翰霖,班燕君,房超. 面向战略管理的国家实验室评估工作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2-20.,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78.
    You Hanlin,Ban Yanjun,Fang Chao.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National Laboratory Assessment Orienting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2-20.,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78.

    分享
  • 周青,陈日盛,杨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21-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领导—追随者网络一致性模型,分析联盟规模、结构和领导者位置等因素对“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成员合作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本土制造网络情景下中国企业领导联盟合作意愿更强,而本土供应商为领导者联盟的合作意愿较弱;②委托代理网络情景下“一带一路”沿线主体领导联盟的合作意愿较弱;③产业链网络情景下靠近产业链中部的主体领导联盟合作意愿更强;④对于互联互通网络而言,无论哪个企业为领导者,合作意愿都相同;⑤抱团出海网络情景下中国企业领导联盟合作意愿最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联盟网络特征与联盟合作意愿间的关系,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提供新分析框架,对于中国企业发挥“一带一路”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合作引导者作用和联盟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周青,陈日盛,杨伟. 面向“一带一路”的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合作意愿研究——基于领导—追随者网络一致性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157.
    Zhou Qing,Chen Risheng,Yang Wei. Cooperation Willingness for Enterprise Technical Standard Alliance Based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Leadship-follower Network Consistency Analysi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157.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彭影,李士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30-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30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创新要素流动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指数,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效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的空间影响,并探究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空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促进本地绿色创新发展,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起抑制作用。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从本地效应看,人才要素流动通过影响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呈“双轨驱动”特征;资本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单轨驱动”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人才和资本要素的空间流动,缓解创新要素的空间错配,进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彭影,李士梅. 创新要素流动与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空间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30-39.,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21.
    Peng Ying,Li Shimei. Flowof Innovation Elements and Urban Green Innovation Development:The Spatial Moderating Effect ofData Elements' Flow Environ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30-39.,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21.

    分享
  • 柳剑平,程胜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40-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特质、机理、异质性、滞后性与动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中国内地25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各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从全国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逐渐减弱的滞后性;②从时间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差异性,伴随着中国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和环境规制力度加大,以及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盛行,近年来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日渐减弱;③从地区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提出进一步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扩大全球价值链溢出效应、缩小不同地区间技术差距等政策建议。

    柳剑平,程胜琳. 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40-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40.
    Liu Jianping,Cheng Shenglin. The Impact of China′s Embeddedness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o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40-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40.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翟丽丽,刘晓珊,杨彩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50-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关注。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良性演化能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系统内种群主体间关系的复杂多变和数据资源的频繁流动共同影响系统演化进程和路径选择。将Logistic模型与熵模型相结合,完整刻画、分析主体间竞合关系和系统资源流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企业种群和系统集成演化路径:数据生产型企业业务数据集聚—多渠道数据拓展—数据智能化应用演化路径、数据服务型企业数据云聚合—高质量数据融合—数据资产化演化路径、转型企业业务信息网络化—流程再造数字化—服务应用智能化演化路径以及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大数据云存储处理中心建立—数据融合扩展—数智化应用种群集成演化路径。

    翟丽丽,刘晓珊,杨彩霞. 基于Logistic-熵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50-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010.
    Zhai Lili,Liu Xiaoshan,Yang Caixia. The Evolution Path of Big Data Industrial Ecosystem Based on Logistic-entropy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50-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010.

    分享
  • 刘和东,纪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61-7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剖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11—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数据,测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效应,并对各地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协同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倒U型递增影响效应,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相较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递增影响效应;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水平可分为双高型、双低型、数字产业化加强型、产业数字化加强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针对性建议。

    刘和东,纪然. 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61-70.,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328.
    Liu Hedong,Ji Ran.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by Digital Econom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61-70.,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328.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曾经纬,李柏洲,宋鹏,王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71-8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曾经纬,李柏洲,宋鹏,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驱动路径研究——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71-8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829.
    Zeng Jingwei,Li Baizhou,Song Peng,Wang Xin. The Driving Path of Enterprise Original Innovation: A Configu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OE Framework[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71-8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829.

    分享
  • 王辰,吕孟丽,乔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81-9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化扩张对企业创新转型具有重要影响,聚焦跨国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制度理论,考察国际化扩张对跨国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国际化扩张能够为跨国企业带来创新红利,有效促进跨国企业绿色创新;环境规制强化两者间的正向关系,行业规范则在两者间起替代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国有跨国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更加显著,绿色环保政策对跨国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激励作用,能够引导跨国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

    王辰,吕孟丽,乔朋华. 国际化扩张促进跨国企业绿色创新了吗——环境规制与行业规范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81-9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53.
    Wang Chen,Lyu Mengli,Qiao Penghua. Does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ansion Promote Green Innov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dustry Normal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81-91.,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53.

    分享
  • 杨玄酯,罗巍,唐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92-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扎根理论,以6家企业为例,遵循“思维—行为—结果”逻辑,推演商业模式设计对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即商业模式设计—知识治理—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商业模式设计体现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结构层次,与知识治理体现的显性和隐性维度,以及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体现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增值性间具有对应逻辑关系。最后,提出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创新绩效协同发展,发挥知识治理桥梁作用等启示。

    杨玄酯,罗巍,唐震. 商业模式设计如何促进企业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来自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92-10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40.
    Yang Xuanzhi,Luo Wei,Tang Zhen. How Business Model Design Promotes Sustainability-oriente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 Multi-case Study on the Grounded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92-10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40.

    分享
  • 王海军,于佳文,田晓冉,祝爱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02-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407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制造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带来的颠覆性创新效应,既能把握市场先机,也易于实现“创新逆袭”。智能制造如何赋能企业颠覆性创新?围绕这一问题,以海尔集团深度访谈质性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对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进行编码,结果发现,生产模式变革、组织结构演化、合作网络创新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理论模型,解析智能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与演化机理,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好地激发自身智能制造潜能,推动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王海军,于佳文,田晓冉,祝爱民. 智能制造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作用机理——来自扎根理论的海尔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02-113., doi: 10.6049/kjjbydc.2022040796.
    Wang Haijun,Yu Jiawen,Tian Xiaoran,Zhu Aimin. Mechanism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n Enterprise Disruptive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Haier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02-113., doi: 10.6049/kjjbydc.2022040796.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葛章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14-1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葛章志. 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的行使逻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14-12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98.
    Ge Zhangzhi. The Exercise Logic of Co-ownership of Job-bas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mpowerment Reform[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14-12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98.

    分享
  • 任声策,刘碧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23-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0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鉴于专利诉讼数量显著增加,并超越单纯的法律案件性质,专利诉讼已成为企业动态竞争中的重要武器,进而成为企业专利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从动态竞争角度看,专利诉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对诉讼结果以及竞争的影响尤为关键。通过总结专利诉讼研究文献和动态竞争理论,从动态竞争视角构建专利诉讼时空选择机理、效应的理论框架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也有助于企业把握专利诉讼的本质,在动态竞争中积累优势。

    任声策,刘碧莹. 专利诉讼的时空选择机理——一个基于动态竞争视角的理论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23-130.,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088.
    Ren Shengce,Liu Biying. The Choice of Timing and Location in Patent Litigation: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Dynamic[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23-130.,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088.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赵文丽,叶广宇,闫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31-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复制逻辑探讨了3个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构建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知识能力包含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利用和知识保护,4个要素在不同国际化阶段由于国际化目的、竞争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具体而言,知识识别由模糊目标搜寻型、关键目标搜寻型转变为目标增强型;知识获取方式由拼凑式、主动式转变为牵引式;知识利用模式由过滤式、拓展式转变为协同式;知识保护则从无到有,由法律型保护转变为技术壁垒型保护。知识保护四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组合构成了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能力上升路径,具体为雏形构造、拓展上升与集成整合。

    赵文丽,叶广宇,闫妍.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能力形成与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31-141.,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65.
    Zhao Wenli,Ye Guangyu,Yan Yan. The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Path of Knowledge Cap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31-141.,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65.

    分享
  • 张紫璇,陈怀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42-15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311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问卷,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市场感知能力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的调节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宽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均产生促进作用,知识场活性增强了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正向影响,市场感知能力在知识基础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不同维度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主动激发创新意愿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张紫璇,陈怀超. 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研究——知识场活性的调节效应与市场感知能力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42-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688.
    Zhang Zixuan,Chen Huaichao.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Base on Innovation Willingness of High-tech Enterprises:ModerationEffects of Knowledge Field Activity and Mediating Effect of Market Percep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42-15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688.

    分享
  • 综述
  • 黄波,宋建敏,李宇雨,谢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51-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数字化情境,企业通过多元化开发与策略性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获得高绩效和竞争优势。大数据分析能力可用于解释企业如何依托数据发挥经济效应,也可为解释企业差异化绩效提供新证据。通过阐述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测量方法,分析其前置动因和作用机制,构建大数据分析能力整合分析模型,并提出未来潜在研究方向:从资源、能力和整合3种视角丰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测量工具;结合社会整合理论,挖掘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组织支持和团队领导两方面探索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机制;关注大数据分析能力发生的重要情境和边界条件。结论有助于全面认识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丰富其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

    黄波,宋建敏,李宇雨,谢懿. 组织视阈下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整合分析框架构建与未来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305.
    Huang Bo,Song Jianmin,Li Yuyu,Xie Yi.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Analysis Framework and Future Prospect for Big Data Analytics Capability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1): 151-1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3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