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2-10-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赵富强,高依晨,陈耘,胡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旺盛的创业激情、强烈的创业意愿与宽松的创业氛围并不意味着创业过程总是一帆风顺,超过90%的新创企业3年之内就面临破产清算,创业失败成为创业过程的必然现象,如何构建失败恢复与应对超越的积极认知机制并让创业者再次创业,成为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创业失败后东山再起,既需要创业者具有创业韧性,又需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两者均源于创业者认知灵活性,因此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是认知灵活性影响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创业者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才能重燃创业激情。整合资源保存理论和资源拼凑理论,基于319份多时点配对数据,考察认知灵活性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并检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认知灵活性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再创业意愿;②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在认知灵活性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显著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分别调节认知灵活性对创业韧性、成功预期的直接影响作用;④社会支持调节认知灵活性通过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间接影响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者以失败为契机,从自身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反思、学习及外部社会支持进行二次创业。

    赵富强,高依晨,陈耘,胡伟. 认知灵活性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创业韧性、成功预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118.
    Zhao Fuqiang,Gao Yichen,Chen Yun,Hu Wei. Impact of Cognitive Flexibility on Re-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Resilience, Success Expec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118.

    分享
  • 朱国军,王修齐,张宏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2-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Z202107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过程机理及路径范式,揭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在创新联合体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即发挥数据赋能的驱动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联合体跨界战略网络协同、跨界组织网络协同、跨界资源网络协同、跨界制度网络协同,形成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实现产品功能、生产制造及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凝练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路径范式:“智能制造核心企业—传统龙头集群企业—超级消费者”交互赋能。结论可拓展数字创新理论及价值共创理论,为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为智能汽车领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及颠覆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朱国军,王修齐,张宏远. 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如何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来自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2-19., doi: 10.6049/kjjbydc.CZ202107191.
    Zhu Guojun,Wang Xiuqi,Zhang Hongyuan. How Core Enterprise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ea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Consortium: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he Huawei Intelligent Ca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2-19., doi: 10.6049/kjjbydc.CZ202107191.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刘祯,何慧芳,李传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20-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间的互动既有利于孵化器运营效率提升,同时又给各地孵化器运营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考虑空间效应情形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是愈发极化还是更加趋同值得探究。构建Super-SBMDEA模型,测量中国内地29个省份2016—2019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探究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的空间分布收敛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处于有效状态,效率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特征。中国整体组和L—L组运营效率呈收敛趋势,但空间效应不显著;H-H组和H-L组运营效率呈收敛趋势,且空间效应显著;L-H组收敛趋势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空间效应情形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呈现整体收敛和多稳态趋同的特点。

    刘祯,何慧芳,李传举. 基于空间效应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俱乐部收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20-27.,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118.
    Liu Zhen,He Huifang,Li Chuanju. Club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Incubator Oper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Spatial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20-27.,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118.

    分享
  • 曾鹏,程寅,魏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28-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伴随城市群发展,各区域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不断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承担区域科技创新风险,从而实现科技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几何推导对城市群科技脆弱性波动规律进行分析,运用VHSD—EM法计算城市群及群内城市科技脆弱性,同时,利用ArcGIS10.2进行空间趋势面分析以及分级后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进而对城市群科技风险联合防控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运用Matlab进行波浪收敛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科技脆弱性呈波浪性收敛特征并存在联合防控门槛限制,同时,各城市群科技脆弱性收敛曲线相似性较大、模拟效果较好。

    曾鹏,程寅,魏旭. 中国城市群科技脆弱性波浪收敛规律的定量模拟与验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28-38.,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189.
    Zeng Peng,ChengYin,Wei Xu.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Wave Convergence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ulnerabil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28-38.,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189.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宋晓玲,李金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39-4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10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宋晓玲,李金叶. 政府创新偏好、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升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39-48.,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71.
    Song Xiaoling,Li Jinye. Government Innovation Preference, Innovation Factor Flow and Manufacturing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39-48., doi: 10.6049/kjjbydc.2021110571.

    分享
  • 陈怀超,田晓煜,范建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49-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20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厘清数字经济、人才数字素养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对人才数字素养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人才数字素养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人才数字素养未能有效发挥对数字经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人才数字素养提升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陈怀超,田晓煜,范建红. 数字经济、人才数字素养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49-58.,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456.
    Chen Huaichao,Tian Xiaoyu,Fan Jianho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Literacy of Talents and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Structure:A PVAR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49-58.,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456.

    分享
  • 石璋铭,杜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59-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和服务载体,并渗透到产业与企业各个层面,深刻影响着制造业产业融合水平。基于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融合的关系,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水平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机理,检验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融合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技术融合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升级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对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融合三者间关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璋铭,杜琳.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582.
    Shi Zhangming,Du Lin. Empirical Research of on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582.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蒋舒阳,庄亚明,刘夏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69-7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60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学研究作为指导技术创新探索的高阶力量,科研合作网络往往在企业内外同时存在,并对创新质量产生综合影响。利用2007—2019年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CT)相关数据,基于双层网络构建视角从企业层面重点考察内部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外部科研合作网络位置与创新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可以促进创新质量提升;企业所在外部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度与创新质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结构洞占据水平对创新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科研合作网络密度一方面使得外部科研合作网络中心度与创新质量的倒U型关系更加平坦,另一方面促使结构洞与创新质量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结论丰富了科研合作网络相关理论,可为企业合理构建内外部科研合作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思路和依据。

    蒋舒阳,庄亚明,刘夏群. 企业如何进行内外部科研合作网络构建:以我为主抑或博才众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69-77.,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47.
    Jiang Shuyang,Zhuang Yaming,Liu Xiaqun. How to Build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nterprises:Self-centered or Multi talented[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69-77., doi: 10.6049/kjjbydc.2021060247.

    分享
  • 乔鹏程,徐祥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78-8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管海外经历具有知识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采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海外经历、短视主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层海外经历通过抑制短视主义促进企业创新,这一影响路径受到融资约束的前半路径调节和政府补助的后半路径调节。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上述影响路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成立,在衰退期不成立,融资约束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前半部分调节在成熟期成立,政府补助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后半部分调节在成长期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打开管理层海外经历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黑箱”,拓展管理层海外经历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乔鹏程,徐祥兵. 管理层海外经历、短视主义与企业创新: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78-87.,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022.
    Qiao Pengcheng,Xu Xiangbing. Overseas Experience, Short-termism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Moderated Mediation Effec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78-87.,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022.

    分享
  • 徐国长,陈万明,戴克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88-9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效果推理理论,以机会塑造和资源拼凑为双重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探究效果推理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效果推理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机会塑造、资源拼凑在效果推理与服务创新的正相关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效果推理与机会塑造、资源拼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有利于拓展效果推理在服务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境,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徐国长,陈万明,戴克清. 效果推理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一个被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88-96.,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138.
    Xu Guozhang,Chen Wanming,Dai Keiq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Effectuation on Service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Firms: A Moderated Dual 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88-96.,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138.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赵振,夏青,张雪梅,张玉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97-10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际贸易摩擦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中国企业在基础研发方面尽快补齐短板,也要求政府在产业扶持中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基础研发能力的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尚未清晰地分析经济政策支持与社会政策支持影响企业基础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机理,也未明确解释政策扶持范围边界和可能产生的扶持越界。基于158家企业498份问卷数据,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政策支持深入程度对企业基础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呈倒U型,容易产生政府扶持越界行为;经济政策支持规范化对企业基础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呈倒U型,能明显减少政府扶持越界行为;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二者共同使用必须建立在产业发展阶段、企业客观需要和市场有效参与的基础上。

    赵振,夏青,张雪梅,张玉春. 促进企业基础研发能力提升的政府扶持模式选择——基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比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97-104.,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104.
    Zhao Zhen,Xia Qing,Zhang Xuemei,Zhang Yuchun. The Choice of Government Support Mode to Improve the Basic R&D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Comparison of Economic/Social Support Polic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97-104.,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104.

    分享
  • 邓鹏,李芳,李明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05-1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5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系统日益提高的复杂度、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已经对现行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专利等知识产权领域,从技术方案到创造性审查,从辅助决策到自主发明创造,整个生态系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侧重从实践角度探寻解决人工智能与专利制度冲突的手段和途径,首先,阐述现阶段人工智能专利制度的实践特征;然后,着重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两个层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最后,结合相关专利制度、规则、程序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邓鹏,李芳,李明晶. 人工智能时代专利制度的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05-113.,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523.
    Deng Peng,Li Fang,Li Mingjing.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tent System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05-113.,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523.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连晨希,王健,刘纪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14-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领域,构建完善有效的军民生态系统是助力军民融合有序发展、激发军民互动活力的基础。基于共生理论与Logistic增长理论,设计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系统框架,构建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演化方程。选取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等典型产业,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并模拟和分析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的各类模式及参数。结果表明,1995—2019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协调,推进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需要激发新的增长活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互惠共生是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模式生成新能量的主要模式,提高军民共生系数、扩大产业规模容量是提升军民共生能量层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建设互惠共生交流机制、建设双向能量流动机制、优化互惠共生界面、扩大高技术产业容量、推动产业链协同5个方面凝炼推动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连晨希,王健,刘纪达. 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098.
    Lian Chenxi,Wang Jian,Liu Jida. The Mod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Civil-Military Symbiosis in High-Tech Industr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14-123.,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098.

    分享
  • 郭永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24-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军工科技人才和民用科技人才长期处于割裂状态,无法有效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基于嵌入理论,分析军民科技人才共享的嵌入制度基础、嵌入需求基础和人才趋同基础。根据嵌入性质与人才隶属关系改变与否,提出虚拟嵌入、实体嵌入和智力嵌入3种军民科技人才共享嵌入模式。分析嵌入认知、嵌入关系、嵌入政策、嵌入结构和嵌入渠道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治理策略。

    郭永辉. 嵌入理论视角下军民科技人才共享模式、困境及治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24-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122.
    Guo Yonghui. Sharing Models,Dilemma and Governance of Civil-milit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24-131.,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122.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许爽,杨征,刘平青,杨芳,赵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32-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90后”成为新员工的主体,不同领导风格对其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认知—情感视角,探究真实型领导风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识别师徒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风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投入具有中介作用,且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更强;良好的师徒关系正向调节真实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平感、工作投入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且关系越强,中介效应越显著。

    许爽,杨征,刘平青,杨芳,赵莉. 真心换真新:真实型领导风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91.
    Xu Shuang,Yang Zheng,Liu Pingqing,Yang Fang,Zhao Li. Intimacy for Innovation: the Stimulating Mechanism of Authentic Leadership Style on New Employees′ Innovative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32-14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491.

    分享
  • 孙彬,胡翔,孙俊,帅明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41-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已成为企业保持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30位企业高层领导一对一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驱动力—行为策略—结果”的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结构维度及其影响作用模型,并运用组织学习理论与高阶理论对模型进行诠释。结果表明: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由跨界学习愿景构建能力、跨界学习领域选择能力、边界惯性重构能力、跨界学习执行能力和跨界知识挖掘能力5个能力结构要素构成;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通过新思维引入、本位跨越提升组织双元学习水平,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和管理创新绩效。

    孙彬,胡翔,孙俊,帅明君. 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影响作用——基于中国情境的扎根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41-151.,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398.
    Sun Bin, Hu Xiang, Sun Jun, Shuai Mingjun.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Corss-border Learning Ability of Senior Corporate Leaders and Its Influence:A Study of Grounded Theory in the Chinese Contex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41-151.,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398.

    分享
  • 刘斌,陈倩迪,王雅兰,孙笑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52-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双创”国家战略鼓励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实现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作为将自有创新成果商业化的创业群体,技术型创业者不仅具备一般创业者特征,还拥有显著的创造力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创业者的技术特征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缺少技术型创业者的创造力水平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探讨。鉴于此,以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样本,研究技术型创业者创造力特征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型创业者创造力水平与创业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中型企业中,技术型创业者创造力水平对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中,技术型创业者创造力水平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或较小。

    刘斌,陈倩迪,王雅兰,孙笑明. 技术型创业者创造力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9):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430.
    Li Bin,Chen Qiandi,Wang Yalan,Sun Xiaoming. Impact of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Entrepreneurs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19): 152-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43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