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盛亚,冯媛媛,施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②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③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盛亚,冯媛媛,施宇. 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组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9.,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360.
    Sheng Ya,Feng Yuanyuan,Shi Yu. Configurat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in Govern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9.,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360.

    分享
  • 周志远,左月华,邹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0-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20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研发主体,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异质性研发创新投入关系值得关注。选取2005-2018年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中政府创新投入与市场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创新投入对市场创新投入存在积极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两期左右的滞后期,且只在短期内显著;从长期看,政府投入对市场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周志远,左月华,邹宇. 政府创新投入可以促进市场创新投入吗——基于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0-18.,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310.
    Zhou Zhiyuan,Zuo Yuehua,Zou Yu. Could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put Promote Market Innovation Inpu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0-18.,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310.

    分享
  • 王超,马铭,张伟然,许海云,朱世伟,于俊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9-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7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演变对于构建颠覆性技术“发现—遴选—培养”机制,挖掘重大颠覆性技术选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螺旋协同性测度模型量化政府、产业、学术界3类主体对颠覆性技术关注方向的协同程度,构建颠覆性技术行动者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网络结构形式下政、产、学三方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耦合方向,探究高度耦合技术方向的演化特点。最后,获得技术关注方向协同性、技术关注耦合方向特征、技术关注方向耦合时间时序特征、技术关注方向耦合机构特征、高度耦合技术方向演化特征5个方面的结论。

    王超,马铭,张伟然,许海云,朱世伟,于俊凤. 颠覆性技术关注方向演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9-29.,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307.
    Wang Chao,Ma Ming,Zhang Weiran,Xu Haiyun,Zhu Shiwei,Yu Junfeng. Profits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cerning Dire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9-29.,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307.

    分享
  • 王雅兰,王成军,孙笑明,向锐,冯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30-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专利数据构建的发明人合作网络有助于分析发明人中间人角色,揭示发明人创新合作规律,对于企业研发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群体划分是中间人角色划分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往文献大多基于网络结构或者给定网络边界进行群体划分,忽视了专利发明人的知识交流环境和特征。鉴于此,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利用专利著录项中的IPC分类号信息判断企业发明人所属技术知识领域,再以技术知识领域为边界设计一套算法,将发明人归入互斥子群,最终对中间人角色进行高效划分,寒武纪公司数据验证了中间人角色划分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王雅兰,王成军,孙笑明,向锐,冯涛. 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的中间人角色划分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30-38.,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131.
    Wang Yalan,Wang Chengjun,Sun Xiaoming,Xiang Rui,Feng Tao. The Division of Brokerage Roles Using the Correlation of Patent Technolo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30-38.,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131.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钱丽,魏圆圆,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39-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7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和国际化4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省域层面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探讨双元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①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二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我国大多数东部省份和少数西部省份已经跨过拐点,其余省份均位于拐点左侧,中部和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水平有待提升;②双元创新对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U型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探索式创新水平较高时,U型曲线变得更陡峭且拐点会提前出现;当利用式创新水平较高时,U型曲线变得更陡峭且拐点会延迟出现。另外,替换双元创新测度指标对营商环境不同维度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类似结论。

    钱丽,魏圆圆,肖仁桥. 营商环境对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双元创新的调节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39-47.,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420.
    Qian Li,WeiYuanyuan,Xiao Renqiao.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the Business Enviornmen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y:Conside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Du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39-47.,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420.

    分享
  • 王鹏,钟誉华,颜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48-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测算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研发和经济产出两阶段效率,探讨两阶段效率在时空上的异质性。构建包含科技创新效率、经济韧性和产业多样化的联立方程组,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研发与经济产出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异质性;科技创新效率有助于增强经济韧性,经济韧性也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现阶段珠三角地区产业相关多样性通过降低研发阶段效率间接削弱经济韧性,无关多样性则与之相反。研究结论对于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构建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王鹏,钟誉华,颜悦. 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韧性交互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48-58.,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225.
    Wang Peng,Zhong Yuhua,Yan Yue. Intera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nal Economic Resilience: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48-58.,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225.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李斯林,姜宏,郭文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59-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李斯林,姜宏,郭文文. 投资潮涌背景下企业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59-6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06.
    Li Silin,Jiang Hong,Guo Wenwen. The Impact of Firm Investmen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vestment Surge: A Case Stud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59-6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06.

    分享
  • 夏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70-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造性地对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相关性思想进行嫁接利用,在思路方法上进行开拓,构建反映同行业内企业间相互联系与各行业间相互关联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并以制造业为例,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行业内和行业间路径进行实证检验。对行业内路径的检验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同行业内其它企业ODI活动的影响,行业内企业通过ODI促进自身技术进步之后,又通过企业间各种竞争合作关系促进同行业其它企业生产率提高,行业内路径由此得以验证。对行业间路径的检验表明,各行业通过ODI促进本行业技术进步之后,又通过行业间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对其它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且产业完全关联下的促进作用大于直接关联,由此行业间路径得以验证。

    夏明.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业内与行业间路径检验——基于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嫁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70-7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338.
    Xia Ming. Intra-industry and Inter-industry Path Inspection of ODI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Based on the Grafting of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70-79.,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338.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杨昊昌,温军,陈学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80-8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10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家族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族企业若想实现长期发展,必然依靠创新。然而,我国家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产出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2010—2018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家族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激励作用。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对家族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投入与产出产生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家族企业创新。从融资约束与政府补助视角,分析两者在上述正向激励作用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对于融资约束小以及受到政府补助的家族企业而言,其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正向激励作用更显著,有助于其开展创新研发活动。结论不仅验证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家族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还揭示了融资约束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可为政府制定相应补助政策,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杨昊昌,温军,陈学招.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家族企业创新——融资约束及政府补助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80-88.,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158.
    Yang Haochang,Wen Jun,Chen Xuezhao.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nd Family Business Innov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80-88.,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158.

    分享
  • 王玉荣,段玉婷,卓苏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89-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2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及价值创造是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工业互联网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对接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企业数字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基于2013—2019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但其对于创新投入端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端。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工业互联网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低市场化水平城市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对高市场化水平城市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国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经验证据。

    王玉荣,段玉婷,卓苏凡. 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验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89-98., doi: 10.6049/kjjbydc.2021020513.
    Wang Yurong,Duan Yuting,Zhuo Sufan. Effects of Industrial IoT on Enterprise Digital Innovation:A PSM-DID Approa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89-98., doi: 10.6049/kjjbydc.2021020513.

    分享
  • 王宛秋,高雅,王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99-10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技术企业在生产链中的位置差异决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而技术并购作为主要外源性创新资源渠道,对于生产链上不同位置高技术企业的影响不同。从微观层面研究高技术制造企业生产链位置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处于较高生产链位置的主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并购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技术基础宽度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跨界技术并购且主并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技术并购事件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生产链位置研究,为处于不同生产链位置的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王宛秋,高雅,王芳. 高技术制造企业生产链位置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99-109., doi: 10.6049/kjjbydc.C202106117.
    Wang Wanqiu,Gao Ya,Wang Fang.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Chain Posi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High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Firm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99-109., doi: 10.6049/kjjbydc.C202106117.

    分享
  • 黄东兵,王灵均,周承绪,刘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10-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7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制造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59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组织外部竞争和内部生产要素视角,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非平衡面板模型,探讨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双元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行业竞争能够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不同子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资本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不仅有助于揭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还可为企业制定人工智能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黄东兵,王灵均,周承绪,刘骏. 制造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10-120.,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251.
    Huang Dongbing,Wang Lingjun,Zhou Chengxu,Liu Jun. How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I Innovation Enabl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10-120.,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7251.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田虹,田佳卉,张亚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21-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顾客接触点高度多变,企业能否有效创新以满足顾客需求,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服务主导逻辑下,顾客角色已经由价值接受者向价值共创者转变,如何依托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知识基础观,探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顾客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与促进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正向影响企业双元创新;顾客知识转移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双元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调节焦点正向调节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顾客知识获取维度的关系。

    田虹,田佳卉,张亚秋.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顾客知识转移与企业双元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21-13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200.
    Tian Hong,Tian Jiahui,Zhang Yaqiu.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Value Co-creation, Customer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mbidextrous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21-130.,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200.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张云超,屠兴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31-1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越轨创新对员工个体价值实现和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触发员工越轨创新,亟待学界给出建设性意见。基于工作特征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构建一个总效应调节模型,旨在解释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情境约束条件。运用受约束的非线性模型对318份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自我反思在工作复杂性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创新期待在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整个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张云超,屠兴勇. 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触发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31-14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790.
    Zhang Yunchao,Tu Xingyong. The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Knowledge Employees′ Bootleg Innovation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31-141.,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790.

    分享
  • 王维,胡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42-1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202107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愈发明显,出现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在上述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以沪深A股2010—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结果发现: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挤出效应,且在技术背景CEO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和数字化程度正向调节技术背景CEO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整体样本企业技术背景CEO依然坚持弃虚从实,但民营企业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从管理者行为视角,拓展烙印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丰富高管特征与企业金融化关系研究,防范企业脱实向虚,从而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启示。

    王维,胡铮. 技术背景首席执行官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42-152.,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187.
    Wang Wei,Hu Zheng. Technology Background CEO'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42-152., doi: 10.6049/kjjbydc.C202107187.

    分享
  • 综述
  • 张亚峰,许可,王永杰,靳宗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53-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8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际技术转移是创新要素在国家间流动的重要方式,事关国家创新发展与安全。有别于一般市场交易活动,国际技术转移受各类制度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制度逻辑,从国家竞争、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主体方面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多维分析框架,发现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越来越受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影响,国家安全成为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类国际科技竞争使国际技术转移复杂化,而科技合作则有效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气候、能源和健康领域的技术转移受到广泛关注;产业升级给国际技术转移带来新需求。进一步分析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制度进展,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张亚峰,许可,王永杰,靳宗振.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国际技术转移新态势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8):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15.
    Zhang Yafeng,Xu Ke,Wang Yongjie,Jin Zongzhen. New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Based on a Multi-dimensional Institutional Logic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8):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800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