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3-12-15
  

  • 全选
    |
    专稿
  • 周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初见成效,大学科技园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大学科技园工作新局面。

    周济. 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大学科技园工作新局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3-17..

    分享
  • 徐冠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问题,提出要重视创新文化。增强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营造创业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高校优势,办好大学科技园。

    徐冠华.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8-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8-21..

    分享
  • 政府资助项目
  • 姜莹;韩伯棠;张平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规律,分析了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以期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姜莹;韩伯棠;张平淡. 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2-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22-23..

    分享
  • 姚丽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通信网络和信息管理技术手段的引入,团队的组织管理模式已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团队虚拟化的模式。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这种新模式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一般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组成虚拟团队的前提条件,而很少探讨虚拟团队的管理模式。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虚拟团队的成立前提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分析了指导型管理的定义和功能及其与绩效的关系;最后,提出虚拟团队的管理模式应该是指导型管理。

    姚丽霞. 指导型管理--虚拟团队的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4-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24-26..

    分享
  • 陈霞;段兴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复杂性理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体之间的联系广泛而紧密,构成一个网络。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就是在这个以链为基本单元的网络中发生。分析了外部效应的动态性、复杂性、互补性和增值性特征,然后根据沟通理论分析了外部效应发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一个测度组织内部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模式。

    陈霞;段兴民. 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及其测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26-28..

    分享
  • 研究前沿
  • 罗孝高;康紫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文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虽并不完全平衡,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仍有着很强的紧密度,本质上是互相推动的。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流程和形式的分析,根据其成就和贡献,拟把其主流分为5个递进发展的波段,谓为源波、初波、中波、大波和长波。

    罗孝高;康紫腾. 科学技术发展的波进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29-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29-31..

    分享
  • 丁晓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物安全政策运行机制中,需要培育利益表达和综合机制,健全相关政策机构,赋予有关机构组织独立地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风险管理要求,达到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有效维护生物安全的政策效果。

    丁晓阳. 浅论我国生物安全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32-33..

    分享
  • 阮爱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是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组织职业生涯发展体系的理论依据,并针对国内某IT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希望能为我国IT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才开发方面提供一些启示。

    阮爱君. IT企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发展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34-36..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梅方竹;樊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总体思路框架,就工程中心建设与发展现状、工程中心建设中的经验与有益做法、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工程中心今后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梅方竹;樊华. 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37-38..

    分享
  • 何忠伟;陈艳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位居首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占粮食比重最大。分析了中国稻米生产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入世对稻米造成的压力,提出了提高中国稻米竞争力的应对之策。

    何忠伟;陈艳芬. 中国稻米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39-40..

    分享
  • 韦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农业步入知识农业时代,正向着基因农业、精细农业、三色农业(包括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网上农业、太空农业等方向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如何发展农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的知识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韦建平. 关于中国知识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41-43..

    分享
  • 林镝;曲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食品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食品市场失灵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进而对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市场需求基础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对食品安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的建立应从食品安全问题的市场特征出发的观点。

    林镝;曲英. 我国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市场基础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43-45..

    分享
  • 朝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历史上与技术追赶有关的理论及成功经验的研究、评价,结合现实,尤其是我国西部发展的现实,进行理论分析和模式比较,给出了技术追赶竞争模式的战略定位。通过动态竞争模型的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理论推论。

    朝克. 技术追赶竞争模式的战略定位及动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6-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46-48..

    分享
  • 徐松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越来越多的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中国屡遭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我国产业结构自身的原因。也有法规建设滞后、企业应诉消极等诸多原因。探讨在WTO框架下,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完善反倾销调查的预警及应对机制。

    徐松林. 外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法律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49-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49-51..

    分享
  • 胡望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观点,针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加快和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从理论要求、现实选择和实践途径3个方面,论述了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立环保节能型工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胡望明. 建立环保节能型工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52-53..

    分享
  • 唐民安;王华;孙宝玲;张俐;吴巧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也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简述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列举了西部矿业活动造成的4大主要环境问题,综合分析了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唐民安;王华;孙宝玲;张俐;吴巧生.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4-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54-56..

    分享
  • 胡大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东、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对比差距分析入手,探讨了引发中西部与东部差距的重要原因,提出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是实现中西部经济振兴的主要途径。

    胡大立. 论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7-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57-59..

    分享
  • 侯华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用环境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眼光来审视区域经济,不难发现其缺陷。引用几则环境案例,剖析区域经济的缺陷,并提出了缺陷的综合治理方法。

    侯华玲.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的缺陷及其修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59-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59-61..

    分享
  • 付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入世过渡期后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付春华. 加入WTO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2-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62-64..

    分享
  • 创新与产业化
  • 徐自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研究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思路,并通过博弈论模型探讨了科技创新的经济学机理,得出了相关结论。

    徐自力. 区域科技创新机理的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65-66..

    分享
  • 沈玉春;徐伟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的众多理由和依据,论证了其发展的可行性。

    沈玉春;徐伟营. 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可行性浅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67-68..

    分享
  • 刘高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中介是高新区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中介的类型进行了概括,然后着重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新区金融中介体系的对策。

    刘高峡. 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金融中介组织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69-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69-70..

    分享
  • 石友蓉;兰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车工业研发的现状基本上是一个合作博弈的结构,合作博弈理论在汽车工业中是适用的。建立了汽车工业的研发投入“官产学”合作博弈模型,阐述了合作博弈各方在研发中的作角,最后提出了最优化研发合作博弈的结论。

    石友蓉;兰飞. 汽车工业研发的合作博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71-73..

    分享
  • 强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绿色技术创新历程,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的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4类技术领域。风靡全球的绿色浪潮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也促使企业经营向“绿色化”变化。如何实施航天绿色工程。创建航天绿色企业,推进航天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航天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和探讨如何实施航天绿色工程,创建航天绿色企业。

    强雁.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经验对创建航天绿色企业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4-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74-76..

    分享
  • 李春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的技术创新理论和组织学习机制都是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把技术创新和组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指出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组织学习。并试图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内在过程的本质特征。

    李春景.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学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77-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77-79..

    分享
  • 唐仁华;朱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建设配套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把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成果转化中介平台、成果转化创业平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配套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唐仁华;朱晓. 加强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0-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80-81..

    分享
  • 钟秀丽;崔南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资金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方案——基于ASP模式的物流应用服务平台,探讨了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三层技术结构,最后指出了运行平台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钟秀丽;崔南方. 基于ASP模式的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方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2-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82-83..

    分享
  • 陈腾;杨开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战略管理角度探讨旅游发展问题,研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SWOT分析,提出基于资源的SWOT分析。明确竞争性旅游资源所具备的4个方面的特性。

    陈腾;杨开忠. 区域旅游战略规划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4-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84-86..

    分享
  • 尹柳营;胡军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沟通与企业运作的动态衔接两个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沟通在企业运作实现其动态衔接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加强沟通与企业运作的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最后,就如何整合沟通与企业运作以实现企业运作的动态衔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尹柳营;胡军燕. 沟通与企业运作的整合--实现企业运作的动态衔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87-88..

    分享
  • 秦永和;王璐;印猛;邬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衡记分卡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方法,它包括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它要求企业不仅追求目前利益。还要追求将来的效益。论述了平衡记分卡的步骤、平衡记分卡运用案例、平衡记分卡的特点及平衡记分卡应注意的问题。

    秦永和;王璐;印猛;邬岚. 企业战略执行工具平衡记分卡浅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89-90..

    分享
  • 张洁燕;曾宪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在引入和实施ERP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实施ERP是一个管理系统工程,依据企业核心需求做好整体规划.依据企业管理基础和现实需求选择成熟合适的软件系统。

    张洁燕;曾宪初. 走出ERP应用的误区--企业引入及实施ERP的问题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1-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91-92..

    分享
  • 张光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6σ质量的含义与实质,分析了实施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建议。

    张光明. 6σ质量管理实施的障碍与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3-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93-95..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
  • 吴蜀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学理论结构观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发现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值得科学哲学界重视。

    吴蜀江.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哲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6-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96-98..

    分享
  • 占俊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进步是指生产工艺、机器设备的改造和生产技术、劳动组织形式的改进。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且拓宽了农业生产范围,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

    占俊英. 技术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99-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99-101..

    分享
  • 黄培伦;林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使企业的生产形态发生了变化。制造型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策略、经营重心、组织结构、创新内容和创新主体等方面开始转变,即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企业文化相应地也由制造型文化向到服务型文化转变。通过对服务价值链的分析。期望从中探寻企业服务文化塑造的关键要点。

    黄培伦;林山. 从服务价值链看企业服务文化的塑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2-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02-104..

    分享
  • 常荔;毛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联盟的失败与联盟伙伴的选择有密切关系。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联盟成员选择方法上的缺陷,然后在阐述福克纳战略矩阵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对联盟伙伴的文化差异性会产生不同要求,只有当组织间的文化差异性水平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水平相匹配时,联盟组织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常荔;毛妮.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权变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5-1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05-107..

    分享
  • 王勇;陈俊芳;孟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发展供应链联盟关系的制度诱因与合作机制,并通过供应链成员在联盟不同发展阶段的商业行为活动,说明供应链联盟关系是如何得以维系和发展的。

    王勇;陈俊芳;孟梅. 非对称信息的供应链联盟关系与合作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08-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08-110..

    分享
  • 许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结构是人员配合的具体形式,它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和智慧的发挥。近年来,国外有些公司采用了“陀螺型”组织结构的管理理念,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了这种组织结构背后的理论实质(信息知识分希决定权力分布)和关键适用条件(信任),从而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实践这一管理理念提供借鉴。

    许可. 基于信任的陀螺型组织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11-112..

    分享
  • 金卉;黄华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科学活动出发点的理性思维方式,是在我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被提出的,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它始终未能真正深入公众意识,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伪科学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对公众进行一次新的科学精神的启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金卉;黄华新. 从实用价值到理性思维方式--兼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3-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13-115..

    分享
  • 科技进步管理
  • 吕彦为;刘洪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以高校为依托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推动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吕彦为;刘洪民. 以高校为依托的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6-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16-117..

    分享
  • 汪彩君;周邦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资源已成为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而高校是我国科技资源的主要产出地。从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存在形式、内容组成、使用情况和生产要素4个方面来理解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内涵,并定量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特点。

    汪彩君;周邦瑶. 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18-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18-119..

    分享
  • 郭洪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了加入WTO后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变化,研究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郭洪波. 论加入WTO后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0-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20-121..

    分享
  • 刘国钦;彭健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方法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工具,是开发全脑思维能力、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因此,培养创新人才,要自觉地认识和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综合素质测试方法、激励方法等。

    刘国钦;彭健伯.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科学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2-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22-124..

    分享
  • 王强;许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开放体系,其基本功能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应用。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执行主体之一,明确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整体绩效的提高。

    王强;许放. 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24-126..

    分享
  • 张伟杰;王玉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职员制的正式实施已显得尤为重要。就教育职员制的含义、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张伟杰;王玉芝. 关于教育职员制的几点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27-129..

    分享
  • 李书芹;孔寒冰;王沛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规划过程和规划要素两方面,考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肯塔基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5所国外研究型大学制订科研规划的具体实践,探讨可供我国大学借鉴的基本经验。

    李书芹;孔寒冰;王沛民. 国外研究型大学制订科研规划的经验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9-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29-131..

    分享
  • 田祥斌;张世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办学特色的分析研究,提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具有地方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办学特征;阐明了办学特色是中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田祥斌;张世梅. 剑桥哈佛办学特色探析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2-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32-133..

    分享
  • 邹照菊;许世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进行综述和讨论,提出了一种以人力资本产权为基础的全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并对这种计量模式的产权基础进行了分析。

    邹照菊;许世林. 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34-136..

    分享
  • 王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以“金钱”为主导的“硬”激励逐渐失去“留人、育人”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认为:再造激励平台,挖掘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无限潜力,是企业培植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选择。这种激励平台是由绿色激励模式所支撑的,最终目标是把企业建设成为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绿色现代企业。

    王平. 再造激励平台--论绿色激励模式与绿色现代企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37-138..

    分享
  • 陈昉源;朱再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北省农业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在于提高认识,加强体制创新和力量整合,积极培植中小型企业,选择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一定知名度。

    陈昉源;朱再清. 湖北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39-140..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刘仲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投资环境是影响投资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实证比较表明。在投资硬环境大致相当的基础上。投资软环境的好坏已经成为决定投资取向的关键所在。需要建立一套监测投资软环境.特别是以投资商为导向的社会调查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发布的方式,及时分析投资软环境的变化情况。城市投资软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思路,应当从投资方角度出发,提出投资软环境评估内容或评价指标,借助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将投资环境评价延伸到投资关系管理上去。并且应当遵循投资者导向、市场满意度、国际惯例、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等原则。城市投资软环境评估监测系统的指标选择。包括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效率、经营环境、人文环境等部分。指标系统建立以后可以采用隶属度、鉴别力、相关分析等手段进行指标筛选。

    刘仲蓓. 城市投资软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1-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41-143..

    分享
  • 唐炎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国内外风险投资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我国风险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这将为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唐炎钊. 我国风险企业成长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4-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44-146..

    分享
  • 彭丽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模糊数学建立了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为科研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量化处理的办法。

    彭丽华. 模糊数学在高校教师科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47-148..

    分享
  • 科技投资
  • 肖彦明;王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股市风险的凸显,基金品种逐步由高风险产品向低风险产品延伸,保本基金由于其保本功能。近两年来在香港独领风骚。论述了保本基金的特点、功能以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我国股市发展的现实。论证了我国推出保本基金的现实基础与可行性,最后对保本基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肖彦明;王秋华. 保本基金:资本市场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48-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48-150..

    分享
  • 赵华辉;严琼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了目前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的困难和股权融资的不可能。并针对上述分析,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使其成为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的主要媒介;应不断完善股票资本市场体系,使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成为可能。

    赵华辉;严琼芳. 金融市场非均衡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1-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51-152..

    分享
  • 田新时;毛洪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QFII制度的实行将会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指出QFII制度这种影响的同时论述了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QFII制度的实行有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对策建议。

    田新时;毛洪云. QF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3-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53-155..

    分享
  • 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从金融全球化这一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刘华.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5-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55-157..

    分享
  • 诸葛良;陈俊芳;田颖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Jeffret J.Trester关于风险投资的“不对称信息下合约理论”提出,不对称信息环境引发的监控困难是最佳契约选择的驱动力。通过对HD公司成功运用国外风险基金的案例,对该理论的“不对称信息定义”和“合约形式选择”进行了讨论。

    诸葛良;陈俊芳;田颖枝. 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合约理论的讨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58-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58-160..

    分享
  • 网络天地
  • 徐颖;王卫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利用博弈论理论框架建立上下游双头垄断市场模型说明网络纵向并购对消费者及兼并企业均可带来很大利益,将纵向并购理论在网络经济中进行了拓展。

    徐颖;王卫平. 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纵向并购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1-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61-163..

    分享
  • 马立明;任杰;李昕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城市外来人口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分析了其工作方式、数据流程和安全机制。

    马立明;任杰;李昕炜. 城市外来人口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64-165..

    分享
  • 方小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广东科技信息网的建设历程,提出了广东科技信息网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方小洵. 广东科技信息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6-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66-168..

    分享
  • 金嗓子论坛
  • 王晓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目前我国诚信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矫治诚信缺失、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的构想。

    王晓春. 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69-170..

    分享
  • 倪自银;韩玉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价值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价值创造已超越了传统产业经济的假设和模式,关系资产成为影响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对顾客价值常见的几个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在介绍关系资产特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关系资产在顾客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并从利益关系、互动行为和价值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关系资产提升的途径。

    倪自银;韩玉启. 关系资产与顾客价值[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1-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71-173..

    分享
  • 张英;韩德明;徐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竞争中企业驾驭资金的能力直接关乎其生存与发展,现金流量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关键,是整体资金运动的核心.是现代企业规避风险、构筑财务安全的基石。在对现金流量管理性质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联系我国企业现状.探讨了科学系统的现金流量管理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

    张英;韩德明;徐彬. 现金流量管理与企业安全经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74-175..

    分享
  • 樊志勇;孙建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水利和水利建设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合理开发我国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实现水利事业和旅游事业双赢的建议。

    樊志勇;孙建超. 水利与水利旅游区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76-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12): 176-17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