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J].财政研究, 2014(8):216.
[3]李栋. 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实践及借鉴[J].现代经济研究,2011(5):9295.
[4]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7.
[5]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6128.
[6]龚雯,许志峰,王珂.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人民日报,20160104.
[7]许小年.供给侧政策与互联网金融创新[C].规范发展·决胜未来——2016中国互联网即溶发展新机遇高峰论坛,2016.
[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HANSEN M T, BIRKINSHAW J.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7(85):121135.
[10]钟田丽,马娜,胡彦斌.企业创新投入要素与融资结构选择[J].会计研究,2014(4):6674.
[11]许庆瑞,蒋健,郑刚.各创新要素全面协调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3):1621.
[12]朱苑秋,谢富纪.长三角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97100.
[13]欧庭高,邓旭霞.创新系统的要素与纽带[J].系统科学学报,2005,15(3):3741.
[14]李培楠,赵兰香,万劲波.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4(4):604612.
[15]楚明钦.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J].求实,2016(6):3339.
[16]洪银兴.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J].管理世界,2011(7):18.
[17]鞠晓生,等.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13(1):416.
[18]张艳辉,等.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1):6367.
[19]孙杨,等.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65174.
[20]张振刚,张小娟.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7983.
[21]张振刚.创新型企业创新路线图制定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2]董晓芳,袁燕.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与聚集经济[J].经济学,2014(2):767792.
[23]陆园园,郑刚.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创新要素协同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70.
[24]BIRKINSHAW J,HAMEL G,MOL M J.Management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4):825845.
[25]冯志峰.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