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年 20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林迎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0-12.  
摘要714)      PDF(pc) (235KB)(676)    收藏
考察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不同时期我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路径
蒋峦;蓝海林;谢卫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3-15.  
摘要846)      PDF(pc) (189KB)(817)    收藏
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不能仅停留在一般趋势与状态的描述上,必须对它进行深度分析。该深度分析可以通过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路径来体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风险视角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一个经验模型
尹柳营;吴溪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6-19.  
摘要691)      PDF(pc) (257KB)(656)    收藏
依据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因素,企业的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分析得出企业最终将选择中度多角化的一般结论。而各种因素的变化,相应地影响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策略手段变化。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选择有利的行业结合,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和持续的增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关于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易明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20-21.  
摘要1626)      PDF(pc) (123KB)(650)    收藏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现状不尽合理,学缘结构来源单一,“近亲繁殖”的现象较为突出,直接影响着师资队伍整体效能的发挥,制约着学校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水平。造成这种现状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教师选拔任用机制的原因。要改善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现状,除了应在思想认识上引起重视外,在具体工作中还应实现3个转变。即:由“近亲繁殖”的学缘结构向“远缘杂交优势”的学缘结构转变,由被动接收高校毕业生向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转变;由单一地选拔录用教师向录用与聘用兼职相结合转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学习代理人的产业集群学习模式
魏江;叶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22-24.  
摘要713)      PDF(pc) (187KB)(763)    收藏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其动态学习,为此对产业集群的学习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组织学习的概念,首先阐述了集群学习的概念内涵,尔后从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总结了一种基于学习代理人的集群学习模式,并探讨了其内在合理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绍兴纺织业集群的案例对此学习模式进行实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区域创新体系(RIS)的网络结构
王子龙;谭清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25-27.  
摘要873)      PDF(pc) (183KB)(936)    收藏
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是把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区域创新的合理构建形式。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是创新技术供需双方的纽带;地方政府是区域政策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功能是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任世章;马秀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28-29.  
摘要692)      PDF(pc) (118KB)(646)    收藏
探讨了如何从政策、法规、融资、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和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我国技术产权交易之区域性特征研究
陈晓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30-32.  
摘要1781)      PDF(pc) (180KB)(577)    收藏
技术产权交易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涌现的集技术交易、产权交易以及资本市场诸多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交易模式。技术产权交易的发展已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并形成武汉“孵化器”模式等五大模式。研究了这些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与对策
李纪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33-35.  
摘要669)      PDF(pc) (179KB)(575)    收藏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中最具潜力的新增长点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三维理论模型,并从政府作为、环保产业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网络环境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李娟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36-38.  
摘要1687)      PDF(pc) (192KB)(632)    收藏
当前,我国十分薄弱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已日益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瓶颈”,市场中的种种失信行为已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建立完善与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绿色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主题
张太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39-41.  
摘要2064)      PDF(pc) (195KB)(829)    收藏
目前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绿色管理是建立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都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分析了绿色管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提出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科技活动的绿色评价准则与评价方法探析
钱省三;罗鄂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42-43.  
摘要650)      PDF(pc) (137KB)(601)    收藏
设计了科技活动的绿色评价准则,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R&D:亟待重视的会计视角
周仁俊;窦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44-46.  
摘要1958)      PDF(pc) (195KB)(532)    收藏
鉴于R&D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为R&D的会计问题亟待重视。介绍了R&D的现有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西方实证研究对我们的启示,在对R&D会计政策进行了规范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制定R&D会计政策时,以推动科技进步,刺激企业R&D投入为价值取向;在R&D支出上,财务会计与税收会计适当分离;将R&D投入作为考核经营者业绩的重要指标;强化R&D信息披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努力推进科技创新
刘志成;廖良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47-49.  
摘要676)      PDF(pc) (206KB)(603)    收藏
从“三个代表”要求出发,论述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介绍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伟大工程的整体思路和全面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的具体措施,对推进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关于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再思考
姚蓉;严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50-51.  
摘要2135)      PDF(pc) (129KB)(559)    收藏
对阻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如人口素质、知识贫困、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刘慧;吴晓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52-54.  
摘要759)      PDF(pc) (161KB)(590)    收藏
从产业升级的内涵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实现途径,并提出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致可分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三个层次进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关键技术
邢廷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55-56.  
摘要763)      PDF(pc) (123KB)(575)    收藏
从开发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UEIS)的技术特点、数据组织、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介绍了按新一代UEIS的设计思路和组织结构开发出的武汉市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陈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57-59.  
摘要2130)      PDF(pc) (204KB)(642)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不断增强。在分析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贸易自由化同环境及资源保护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贸易的共同目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空间信息技术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秦德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60-61.  
摘要696)      PDF(pc) (125KB)(597)    收藏
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刘新喜;唐辉明;王鹏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62-63.  
摘要773)      PDF(pc) (136KB)(556)    收藏
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指出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的研究是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西部地区实施“科教兴农”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孙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64-66.  
摘要731)      PDF(pc) (222KB)(585)    收藏
“科教兴农”是在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方针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多年实践,应当说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但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来看,“科教兴农”实施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西部的贫困落后地区,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更多。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原因。从而就西部地区实施“科教兴农”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科教兴村”计划与贫困地区教育治贫
冯庆;马骏;向安强;陈菁;阮灶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67-69.  
摘要883)      PDF(pc) (215KB)(581)    收藏
分析了“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原则和重点,讨论了教育优先在贫困地区的实施,指出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治贫的对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考察——《百年科技话创新》读后
彭永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70-72.  
摘要1797)      PDF(pc) (200KB)(543)    收藏
现有的国际竞争形势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激励科技创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而这种研究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论作指导。从而提出控制论的黑箱原理是切合实际的选择。路甬祥先生在《百年科技话创新》一书中,正是隐含地应用了这一原理来研讨创新动力源问题,总结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科技创新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我国技术进步中的需求拉动障碍
方向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72-73.  
摘要1744)      PDF(pc) (132KB)(486)    收藏
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需求拉动障碍有3个方面:一是需求源头方面存在需求量相对较小和需求质变障碍;二是需求传递方面存在物流设施落后、信息传媒障碍和传递主体障碍;三是生产者反应方面存在企业发育缺陷、市场发育不完善和技术创新与引进吸收能力不足的障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创新性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构研究
潘正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74-76.  
摘要742)      PDF(pc) (190KB)(595)    收藏
认为要从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和环境创建三个方面着手,营造和建构能够生成与发展创新精神,且能迅速推动创新的文化环境,以增强和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田文英;吴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76-78.  
摘要802)      PDF(pc) (186KB)(760)    收藏
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建议和实施的法律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应强化创新网络的功能
肖龙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79-80.  
摘要772)      PDF(pc) (119KB)(738)    收藏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而系统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网络功能的发育。着重论述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并就网络结构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路径选择——来自一个钢铁公司技术创新的研究
叶谦;张子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81-83.  
摘要1823)      PDF(pc) (195KB)(566)    收藏
对W公司创新类型选择作了案例分析。新产品的开发和工艺创新通常沿着“靠近”以前成功的路行进;企业选择创新类型沿着纵向一体化轨迹是因为上游产品供给不确定性作用以及下游厂商对信息的需要;企业进行重大工艺创新必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新与市场竞争和企业产品竞争状况有关。产品创新与渐进性工艺创新成功率高;企业融资能力是影响创新时间、频率及其创新成功与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市场营销创新对技术创新的贡献
林媛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84-85.  
摘要2163)      PDF(pc) (123KB)(637)    收藏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剖析技术创新,提出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并不是舍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为前提和补充的有机整体,技术创新的成功离不开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
邵安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86-87.  
摘要1781)      PDF(pc) (144KB)(605)    收藏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依然存在,通过深入剖析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科技模式,改革投资体制,构建信息网络,完善协调系统,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农业科技示范园初探
王有亮;李章涛;严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88-89.  
摘要1843)      PDF(pc) (117KB)(470)    收藏
通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类型、特点及弊端,提出了对策,以期对今后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国有科研所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操作实践——湖北省生物工程研究所转制工作总结
刘昔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89-91.  
摘要1838)      PDF(pc) (196KB)(583)    收藏
概述了湖北省生物工程研究所转制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转制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转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小品牌困境及对策
青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92-93.  
摘要1586)      PDF(pc) (122KB)(521)    收藏
作为市场中弱势品牌的小品牌很容易遭遇困境。产品品质、市场选择、市场进入时间、早期营销策略和消费习惯等诸因素都能引起小品牌困境。摆脱小品牌困境应充分照顾不同产品、不同市场的特点,基本对策包括实行差异战略、寻求新的目标市场、采用价格渗透战略和开展富有特点的营销活动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西部基层科技工作亟待加强
巨文忠;刘春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94-95.  
摘要706)      PDF(pc) (120KB)(534)    收藏
通过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剖析了导致西部市县科技工作基础薄弱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乡镇企业发展
李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96-97.  
摘要2010)      PDF(pc) (113KB)(521)    收藏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解决地区差距的重大战略,乡镇企业问题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及“二次创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现代企业战略规划流程分析与组织保证
周二华;崔南方;刘英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98-99.  
摘要1944)      PDF(pc) (112KB)(876)    收藏
战略规划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企业模型和业务蓝图理论分析并描述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流程,深入讨论了如何从组织结构上保证企业战略规划的顺利制定和实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典型应用
吴信才;邢廷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00-101.  
摘要1917)      PDF(pc) (118KB)(760)    收藏
论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内容、主要功能及其技术基础,阐述了虚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典型应用,如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境演变模拟和预测、环境规划与决策、灾害监测与预报、环境分析评价等,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如何构建企业的组织适应能力
赵华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02-104.  
摘要952)      PDF(pc) (188KB)(798)    收藏
企业发展的“伊卡洛斯悖论”使其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新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要突破“伊卡洛斯悖论”的限制,企业必须发展组织适应能力。针对企业内阻碍组织适应能力提高的若干障碍和传统解决方案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组织适应能力构建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试析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证券化管理
谢获宝;左远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05-107.  
摘要1922)      PDF(pc) (181KB)(652)    收藏
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困难,对资金的正常周转危害很大。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应帐账款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后,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内涵、优势、流程和我国上市公司在应收帐款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刘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 108-109.  
摘要720)      PDF(pc) (114KB)(609)    收藏
分析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发展战略,探讨了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民营企业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