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3-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宋正刚1,2,张玉利2,何良兴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创业普及率的提升,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亟需加强对创业质量的关注,鼓励高质量、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但学者对于什么是创业活动创新性、应如何提升创业质量等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从技术与非技术双元创新角度,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及其演化机制。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融合对于创业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非技术类创新是目前制造型企业提升创业质量的主要方式;其次,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但均体现出从用户需求出发、权衡新颖性与实用性要求、持续提升产品或服务增值能力的机制特征,这对揭示创业活动创新性来源、推动创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宋正刚1,2,张玉利2,何良兴2. 高质量创业:如何提高创业活动创新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193.
    Song Zhenggang,Zhang Yuli,He Liangxing. Study of Evolution Paths of High 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10.,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193.

    分享
  • 段庆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专利合作是社会、技术、制度三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多因素间的交互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整合三方因素,探究不同吸收能力和保护强度下社会资本对专利合作关系的影响效应,并以石墨烯领域为实证对象,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检验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专利合作具有直接影响。其中,度中心性、三角结构嵌入正向促进专利合作,结构洞、星型结构嵌入反向抑制专利合作;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结构洞对专利合作的抑制效应;吸收能力和保护强度共同正向调节度中心性对专利合作的促进效应。

    段庆锋. 社会资本对专利合作二元关系的影响:吸收能力、保护强度的调节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17.,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594.
    Duan Qingfeng.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s on Dyadic Relation of Patent Collaboration: Moderating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Protection Strengt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1-17.,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594.

    分享
  • 原长弘, 张树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8-2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业生态系统是创业成功的助推器,建设创业生态系统是国家实施“双创”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正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作为创新创业重要力量,科研院所如何促进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形成这一重要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基于西安光机所案例的研究,打开了科研院所促进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机制的黑箱,分析了构建高效科技创业生态系统的5个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相关结论拓展了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对科研院科技创业生〖JP〗态系统形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原长弘, 张树满. 科研院所高效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8-25.,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622.
    Yuan Changhong,Zhang Shuman.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es Efficient Technology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8-25.,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622.

    分享
  • 田国华1,2,张胜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26-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30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煤制烯烃技术为案例,构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结果发现:DMTO成果转化是由政府推动,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大量风险投资,以中试和工业性试验改进技术和积累实践经验,采用创新技术服务模式从事科技项目转化的模式。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结构设计包括4个主体:政府运用政策引导使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研发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成果原型,并为中试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改进成果;企业主要在政府引导下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建设进行风险投资,以资金为纽带带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主要基于成果原型进行技术优化、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DMTO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力量,为中国大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范式。

    田国华1,2,张胜2. 中国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26-32.,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351.
    Tian Guo Hua,Zhang Sheng. 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Model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26-32., doi: 10.6049/kjjbydc.2018030351.

    分享
  • 王梦浛,方卫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33-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文献荟萃分析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方法论的内涵与特征、案例研究应用条件、研究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以国内管理领域为例,将单案例与多案例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不同案例数量下的案例研究操作方法,供研究者借鉴参考。

    王梦浛,方卫华. 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33-39.,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38.
    Wang Menghan,Fang Weihua. A Concise Roadmap to Case Study Resear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33-39.,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38.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潘家栋1,韩沈超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40-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C201808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探讨锚企业与科技新城共生模式,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阿里巴巴和未来科技城属于互利共生模式,阿里巴巴成长会促进未来科技城发展,而未来科技城发展也会反哺阿里巴巴的成长。2013-2016年两者共生系数之间的差值不断缩小,表明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共生模式从偏利共生转向互利共生。

    潘家栋1,韩沈超2. 锚企业与科技新城共生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40-45., doi: 10.6049/kjjbydc.LC201808260.
    Pan Jiadong,Han Shenchao. A Study on the Symbiosis between Anchor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Case of Ali and Hangzhou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40-45., doi: 10.6049/kjjbydc.LC201808260.

    分享
  • 张恒1,周中林2,3,郑军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46-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科技服务业内涵,将其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6年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并运用视窗分析评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各区域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的共性因素;我国科技服务业需要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扩大规模效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及趋势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分别对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改进对策。〖JP〗

    张恒1,周中林2,3,郑军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效率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46-53.,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761.
    Zhang Heng,Zhou Zhonglin,Zheng Jun.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46-53.,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761.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吴传清1,2,申雨琦1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54-6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806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 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吴传清1,2,申雨琦1. 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54-63.,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672.
    Wu Chuanqing,,Shen Yuqi. Effec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n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54-63., doi: 10.6049/kjjbydc.2018080672.

    分享
  • 段云龙1,张新启1,刘永松1,杨立生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64-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段云龙1,张新启1,刘永松1,杨立生2. 基于管理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64-72.,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334.
    DuanYunlong,Zhang Xinqi,Liu Yongsong,Yang Lisheng.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Management Synerg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64-72.,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334.

    分享
  • 张丹1,2,宋林1,魏薇2,陈迪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73-7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5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创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为探索孵化网络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加入网络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重点研究孵化网络的两个维度——关系型治理机制和契约型治理机制在创新绩效中的作用,同时考虑网络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得出,关系型治理机制和契约型治理机制对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能力的巩固和强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张丹1,2,宋林1,魏薇2,陈迪2. 孵化网络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73-78.,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564.
    Zhang Dan,Song Lin,Wei Wei,Chen Di.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Incubation Network Governance Mechanism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73-78.,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564.

    分享
  • 符纯洁1,凌文辁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79-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回应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激发创新活力的现实需要,提出建言文化的初步概念,认为建言文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聚集员工智慧以改善中国企业员工沉默并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是开放性创新组织建设实践的有力尝试。首先,对建言文化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依据企业文化结构理论构建建言文化三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明确传统性和现代性交织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建设建言文化面临的文化制约以及实践基础。最后,遵循PDCA循环法则提出企业建言文化创建流程和路径构想,以期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构建开放的文化,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员工智慧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符纯洁1,凌文辁2. 企业建言文化内涵、困境及创建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79-85.,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557.
    Fu Chunjie,Ling Wenquan. An Analysis on Connotation, Dilemma and Path of VoiceOriented Cult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79-85.,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557.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郑春美,朱丽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86-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L201808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7-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QFII持股对创新投入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深入探讨行业特征和高管任职特征对QFII持股与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以及创新投入在QFII持股与企业价值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QFII持股有助于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行业特征和高管任职特征对两者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另外,QFII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在两者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提出政府和企业应重视QFII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吸引QFII投资。

    郑春美,朱丽君. QFII对创新投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86-95.,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415.
    Zheng Chunmei,Zhu Lijun. The Impact of QFII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Valu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86-95., doi: 10.6049/kjjbydc.L201808415.

    分享
  • 李明1,孙成双1,邴涛2,陈向东3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96-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7120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基于海量的中国企业专利许可数据,就多种竞争情境对企业对外许可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随着竞争密度增大,技术市场扩张厚度增加,企业倾向于对外许可其技术,但技术提供数量与专利许可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中国仍远未达到拐点;许可过程中科研实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实力较强的竞争者对许可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反之,则具有促进作用。当被许可人是同行竞争者时,并没有拒绝或者延迟对外许可。另外,在对外许可中,国有企业的竞争反应较弱,私营企业较敏感。最后,结合中国市场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李明1,孙成双1,邴涛2,陈向东3. 技术竞争对企业专利许可行为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96-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98.
    Li Ming,Sun Chengshuang,Bing Tao,Chen Xiangdong.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n Enterprises′ Patent Licensing Behavior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96-105., doi: 10.6049/kjjbydc.2017120198.

    分享
  • 吴凡1,陈良华1,曾祥飞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06-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20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深沪上市集团中高科技企业数据,实证检验集团背景下债务融资是否具有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投资假说”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与组织结构下,验证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挑选胜者”效应的中介作用;最后,实证检验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在发挥关联担保效应中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丰富了集团背景下债务融资与创新投入关系的研究。

    吴凡1,陈良华1,曾祥飞1,2. 集团背景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入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06-115.,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086.
    Wu Fan,Chen Lianghua,Zeng Xiangfei,. Impact of Debt Financing of Hightech Companies in Business Groups on R&D Invest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06-115., doi: 10.6049/kjjbydc.2018020086.

    分享
  • 朱斌,陈艳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6-1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40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规则设计,对加快推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引导、支撑和推动作用。在探索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规律、构建政策作用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4个时期的创新政策需求,对164家大中型科技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展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创新基金制度、设立技术创新风险监控制度、建设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众创空间、推行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推进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急需且有效的政策手段。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朱斌,陈艳华. 创新演进过程导向的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政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16-122.,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432.
    Zhu Bin,Chen Yanhua. Research on Enterprise Mainstream and New Stream Innovation Policy Oriented Innovation Evolution Process:Based on 164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nterprises Surve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16-122., doi: 10.6049/kjjbydc.2018040432.

    分享
  • 汤薪玉,黄朝峰,马浚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23-1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一般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由初步融合进入深度融合加速阶段,“隐形冠军”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内涵、发展现状与需求发现,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具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市场创新、价值链创新5个维度组成的创新特征,并结合案例——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高德红外进行剖析,认为提升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应从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建立健全金融财政支撑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应从培育企业研发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型企业文化及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汤薪玉,黄朝峰,马浚洋. 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创新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23-129.,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198.
    Tang Xinyu,Huang Chaofeng,Ma Junyang.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dden Champion" Enterprise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23-129.,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198.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王宛秋1,2,王雪晴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30-1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9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阶理论,以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321个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任职经验对技术并购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促进企业进行更大交易规模的技术并购。同时,总经理技术敏感性能够强化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对技术并购规模的正向影响。此外,董事长-总经理合作默契能够进一步强化总经理技术敏感性对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与技术并购规模的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在技术并购决策情境下拓展了高阶理论,并可为企业技术并购决策机制优化提供参考。

    王宛秋1,2,王雪晴1,2. 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经验异质性与技术敏感性对企业技术并购规模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30-137., doi: 10.6049/kjjbydc.2018090052.
    Wang Wanqiu,,Wang Xueqing,.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Experience Heterogeneity and Technical Sensitivity of Board Chairman and General Manager on the Scale of Technological Mergers & Acquisi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30-137., doi: 10.6049/kjjbydc.2018090052.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许梅枝,张向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38-1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管理多样性发展,促使包容型氛围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还缺少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的相关研究。基于社会交换视角,构建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的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跨层次影响模型,以厘清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路径。通过对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113个团队380名员工进行调查,运用跨层次线性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①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不存在直接效应;②包容型氛围跨层次正向影响知识共享;③知识共享在包容型氛围与员工创造力间起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搭建建言献策平台,构建人力资源公平系统、决策信息整合机制及知识共享平台等,为企业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理论借鉴。〖JP〗

    许梅枝,张向前. 包容型氛围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38-14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059.
    Xu Meizhi,Zhang Xiangqian.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Climate on Employee Creativ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38-144.,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059.

    分享
  • 赵斌,赵艳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45-1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6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往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从社会心理学印象管理动机出发,将其分为获得型和防御型,分别探究其对创新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获得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阻碍作用;②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阻碍作用通过角色认同的中介机制形成;③领导积极/消极反馈增强了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角色认同的促进/阻碍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同时还拓展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诠释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分歧。

    赵斌,赵艳梅. 印象管理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45-153.,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027.
    Zhao Bin,Zhao Yanmei.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Motivation on Employees' Innovation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45-153., doi: 10.6049/kjjbydc.2018060027.

    分享
  • 综述
  • 舒成利,辜孟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54-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8050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认为,在位企业未利用或者未被充分利用的知识可以通过人才流动的方式溢出到社会中,从而形成创业机会。首先,梳理了知识溢出创业理论发展历程;然后,从国家、区域及企业3个层面论述了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研究现状和不足;最后,对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JP〗

    舒成利,辜孟蕾.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评述与未来研究方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5):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398.
    Shu Chengli,Gu Menglei.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9, 36(5):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80503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