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2-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徐茜;吴彬;姜道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开放式创新已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模式,并由此引发了创新思维、创新活动和创新价值的转向。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从概念源起与驱动性、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与价值占有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相关建议。

    徐茜;吴彬;姜道奎.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5.,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4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5.,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412.

    分享
  • 张换兆;刘冠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80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EIT以KICs模式促进“知识三角”的融合与有效转化,自2010年首批启动3个KICs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欧盟KICs具有专注战略前沿技术、以企业为主导、以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3个特点。我国应设立综合性产学研合作专项推动科教协同,以KICs为载体加强与欧盟EIT的交流合作,并加强对欧盟KICs的跟踪研究。

    张换兆;刘冠男. 欧盟KICs对我国协同创新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10.,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1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6-10.,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189.

    分享
  • 金碧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60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集企业孵化、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作为由民营资本投资,以科技型产业为引领、大学生创业为主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创业孵化基地,赛博(杭州)创业工场的服务特色为“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债权基金+风险担保+服务平台”,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发展定位、创业者能力、导师制对接、风险投资环境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实际,在发展定位、政策支持、创业能力、融资服务平台以及创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生态链的形成,保证大学生创业持续发展。

    金碧华;.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发展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1-15.,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3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1-15.,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360.

    分享
  • 胡保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6-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60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用户企业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多维构思及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142家企业数据,并应用层次回归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用户企业物联网商业模式由基于感知的效率、基于感知的新颖、基于智能的效率与基于智能的新颖4个维度构成;用户企业物联网商业模式各个维度不仅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顾客集成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胡保亮;.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多维构思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6-22.,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3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6-22.,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337.

    分享
  • 陈华;涂强楠;戴夏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23-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20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建立高科技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可能出现的4种情形和3种竞争结果,得出企业要在技术标准竞争中胜出必须具备两个优势条件,以这两个条件为基础,对企业“预期胜出”、“预期失败”、“预期共存”三种情况下的技术标准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陈华;涂强楠;戴夏炜. 高科技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机制与战略选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23-27., doi: 10.6049/kjjbydc.20140205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23-27., doi: 10.6049/kjjbydc.2014020545.

    分享
  • 肖挺;曹泰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28-3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50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中东部地区163个服务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排序选择Probit以及Logit模型研究若干因素对于高校平台创新依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活动激进程度、企业技术含量以及创新研发投资密度与服务企业对高校依存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企业规模没有与之体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肖挺;曹泰松. 服务企业创新战略的高校依存度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28-33.,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7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28-33.,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752.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赵玉林;王筱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34-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重要结点,既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又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将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武汉东湖高新区10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集群等因素带动经济发展,并据此从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赵玉林;王筱茜.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34-39.,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6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34-39.,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680.

    分享
  • 王平聚;曾国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0-4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10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案例,从历史和结构两个视角探讨了表现层面上资源与力量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进而深入核心层阐述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 揭示其发展四阶段、八要素之间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系统构成与要素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王平聚;曾国屏. 创新文化系统演进与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0-43., doi: 10.6049/kjjbydc.2014100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40-43., doi: 10.6049/kjjbydc.2014100111.

    分享
  • 许明金;廖婷;刘召栋;刘智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4-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60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ADF检验、Johansen 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湖南省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实施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5个资源型城市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且存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情况,金融体系只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未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许明金;廖婷;刘召栋;刘智远. 湖南省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4-47.,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5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44-47.,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532.

    分享
  • 吕荣胜;李馨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8-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津市在役锅炉使用调查情况为现实背景,汇总天津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节能信息资源传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内涵,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机制设计基础,得到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最优机制模型。最后,对天津市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节能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合作机制模型。

    吕荣胜;李馨宁. 官学研产节能合作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48-5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3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48-5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398.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商海岩;杜志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55-5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结构升级是与需求相适应的螺旋上升过程,是一种“适应性升级”。利用Pugno模型导出了市场异质性需求和金融定向支持推进产业结构适应性升级的理论框架,参照新经济地理学不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以市场潜力衡量异质性需求的方法,利用2004-2012年中国内地各省份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考察市场异质性需求和金融布局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市场潜力和金融支持共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市场潜力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金融定向支持在产业结构演化中具有催化剂作用;在一些省份(如山东),市场潜力不断提升,但金融发展滞后同样会限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商海岩;杜志明. 异质性需求、金融定向支持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升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55-59.,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2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55-59.,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219.

    分享
  • 王成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0-6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产业融合动因强度为研究对象,基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特征,分析并确定两大产业融合动因,揭示其作用机理。基于效率视角,构建以SFA和C-D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产业融合驱动因素驱动强度测度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区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测度两大产业融合动因驱动强度及不同区域融合动因驱动效率,揭示产业融合动因驱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竞争机制,实现两大产业均衡发展,提出融合型市场需求等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成东;.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动因驱动强度测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0-6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6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60-6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604.

    分享
  • 董文静;权锡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5-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90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意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具有调节器功能的运行机制为保障。合理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协调、激励或约束创意主体行为,保障创意产业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因此,要实现创意产业的预定目标,就必须确立科学的运行过程,构建合理的运行机制,并确保运行机制顺畅运作。通过分析创意产业化运行过程,尝试构建了对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模型。

    董文静;权锡鉴. 创意产业化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65-69., doi: 10.6049/kjjbydc.20140905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65-69., doi: 10.6049/kjjbydc.2014090590.

    分享
  • 金泳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70-7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5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星是人类开展太空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卫星制造与应用是中国重点产业,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中国卫星产业专利活动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检索相关专利信息的基础上,从年度趋势、专利类型、申请人、发明人、专利IPC、区域分布和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中国卫星产业的专利活动进行实证研究,以洞察中国卫星产业专利保护和发展的现状与竞争态势。

    金泳锋;. 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活动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70-74.,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0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70-74.,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081.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王进富;侯海燕;张爱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75-7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6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车生态产业链是发展汽车产业的重要载体,链上企业间的共生耦合关系是促进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深入研究了西安高新区汽车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关系现状,提出了促进汽车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关系建立的有效机制,并根据修正的Shapley值法实现了共生耦合机制的稳定性,最后提出了促进西安汽车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进富;侯海燕;张爱香. 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实现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75-79.,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75-79.,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129.

    分享
  • 张根明;陈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80-8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80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战略导向视角展开“组织学习”中“探索-开发”活动的前因研究,分析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其双元性活动的影响,结合中小企业问卷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对中小企业探索性和开发性活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对中小企业探索性活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竞争感知只对市场导向与中小企业探索性活动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张根明;陈佩. 竞争环境下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中小企业双元性活动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80-84.,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4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80-84.,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429.

    分享
  • 杜维;周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85-8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80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创新必然会经历失败,如何从失败和试错中总结经验,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失败学习有助于制造企业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服务创新迈向成功。对失败学习进行模式划分,并以丰田公司和长安公司为案例,探究服务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学习路径。研究发现,两家制造企业分别采用内部驱动型和外部驱动型的失败学习路径。不同服务创新模式下应采取相对应的失败学习模式。

    杜维;周超.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失败学习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85-89.,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2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85-89., doi: 10.6049/kjjbydc.2014080249.

    分享
  • 李煜华;刘洋;胡瑶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0-9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60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在创新中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的技术研发整合转化能力、创新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协同利用效应系数、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本、协同创新的利润分配比例和协同创新的成功概率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策略。

    李煜华;刘洋;胡瑶瑛. 科技型小微企业与科技型大企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0-93.,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0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90-93., doi: 10.6049/kjjbydc.2014060096.

    分享
  • 寇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4-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90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因解构为核心,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强度效用理论分析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设计了强度效用指数检验模型,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其融资难属于“市场-能力引发型”。最后,提出完善科技认证制度,优化税费制度和财政补贴政策,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市场和巧用高新区存量国有资产的政策建议。

    寇垠;.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类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4-98., doi: 10.6049/kjjbydc.20140903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94-98., doi: 10.6049/kjjbydc.2014090366.

    分享
  • 张月月;俞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9-10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50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经济下行和国内要素禀赋优势减少对中国代工企业形成了冲击。模块化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代工企业要突破成长困境,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由价值链嵌入向模块化网络构筑转变。项目群管理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式,通过这一方式管理模块化网络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内部资源流动的充分性,有利于提高代工企业的资源获取水平,为代工企业构筑自身的专有性能力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张月月;俞红. 代工企业模块化网络管理机制优化研究:项目群管理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7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701.

    分享
  • 魏亚平;陈燕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03-10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31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创意企业通过研发投资推进技术创新,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转化为企业可利用的、有价值的创意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特定的精神需求。以112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为样本,考察研发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和以研发周期为视角的研发投资绩效规律。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企业内在特征的企业规模、控制权和“关系型”债务水平对研发投资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以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的不同研发周期研发绩效均与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在研究阶段,政府直接补贴有利于促进专利增长;在开发阶段,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增加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魏亚平;陈燕飞. 文化创意企业研发投资决策与研发绩效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40312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03-108., doi: 10.6049/kjjbydc.2014031254.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奉公;余奇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09-1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涉农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中国涉农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大致经历了产生、确立、调整、优化4个阶段,该体系的演变具有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国家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科技规划纲要为依托、稳定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支持与资助重心向公共领域转移等特征。最后,提出了该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及改进思路。

    奉公;余奇才. 中国涉农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09-11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0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09-11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048.

    分享
  • 刘伟;童洪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15-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5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考虑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取得一定效果的情况下,构建了企业孵化器与政府购买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信息完全和政府失灵3种类型的有成本信号博弈均衡状态,且均衡效率受到了企业孵化器伪装沉没成本和期望风险成本的影响,故在完全信息时实现分离均衡的关键条件是提高孵化器的伪装沉没成本和风险成本,由此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致力于严格孵化器评判标准、细化政策,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提高孵化器公共服务效果核查效率,加强做假惩罚力度,建立综合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透明的资源共享数据平台;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第三方的质询和监督等途径来提高孵化器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企业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刘伟;童洪志. 公共服务购买补贴政策下的企业孵化器与政府信号博弈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15-120.,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0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15-120., doi: 10.6049/kjjbydc.2014050046.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胡红安;刘丽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21-12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其各年份的创新协同度。结果发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子系统的有序度趋势并不协调,创新系统整体协同度处于低度协同水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胡红安;刘丽娟.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度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21-126.,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21-126.,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120.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刘晓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27-1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扎根理论对知识工作结构的维度构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不同员工对于同一知识工作的结构存在不同的认知和分解方式,并产生了不同的绩效。运用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提炼出知识工作结构的5个维度构成:完备度、精细度、有序度、创新度和有效度,并揭示了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优化知识工作结构的方法。

    刘晓敏;. 知识工作结构维度构成的探索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27-132.,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9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27-132.,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953.

    分享
  • 鲍会鹏;孙锐;林春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33-1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20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阶层回归方法对165份用户社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群用户转移意愿与能力对企业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用-企沟通在社群用户转移能力与企业知识转移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用-企信任正向调节用-企沟通与企业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

    鲍会鹏;孙锐;林春培. 社群用户转移意愿与能力对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33-139., doi: 10.6049/kjjbydc.20140206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33-139., doi: 10.6049/kjjbydc.2014020652.

    分享
  • 宋一晓;曹洲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0-1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70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领地行为的发生将对组织知识转移产生消极影响,阻碍组织内部知识分享。首先,结合现有文献,对知识领地行为的定义、分类与测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梳理;其次,基于员工-组织关系视角,对知识领地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员工是否采取知识领地行为取决于组织给予的物质奖励、情感支持与排他性知识使用带来的净收益之间的利益权衡。

    宋一晓;曹洲涛. 员工-组织关系视角下知识领地行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0-14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3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40-144., doi: 10.6049/kjjbydc.2014070360.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王永海;刘汉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5-14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40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高校处在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型大学发展是大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从历史发展视角看,大学与企业关系经历了分离—结合—联盟—新企业衍生4个阶段,实现了技艺累积—技术交易—协同创新—创业发展的转变。这一发展方式促进了大学功能的扩展,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对我国大学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王永海;刘汉霞. 大学—企业关系及其发展方式演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5-148., doi: 10.6049/kjjbydc.20140401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45-148., doi: 10.6049/kjjbydc.2014040186.

    分享
  • 李志;邱萍;蒋雨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9-1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30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对重庆市363家不同性质企业的技能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存在以下“瓶颈”:多数企业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素质不高;企业重视技能人才开发,但培训效果不理想;企业技能人才稳定性差,新员工招聘困难;企业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激励体系,技能人才发展缺乏内在动力;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技能人才队伍存在明显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其它地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李志;邱萍;蒋雨珈. 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瓶颈”制约及解决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49-153., doi: 10.6049/kjjbydc.20140305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49-153., doi: 10.6049/kjjbydc.2014030548.

    分享
  • 综述
  • 李会军;郝凯冰;席酉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54-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403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来有关破坏性领导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虽然描述破坏性领导的构念较多,但是缺乏统一的定义与理论框架。基于此,首先回顾了破坏性领导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过程视角的破坏性领导定义。该定义强调破坏性领导是一种基于法定权威的过程或行为,其对象不仅仅限于下属,而是组织的全体利益相关者;其判定标准是是否对组织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其次,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以便从整体视角理解破坏性领导研究。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李会军;郝凯冰;席酉民. 破坏性领导研究:定义、整合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3):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40304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32(3):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40304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