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4-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严奇春;和金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1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知识创新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知识交叉创新,从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出发,对知识交叉创新的规律进行探析,分析其背后的知识属性特点,揭示知识交叉创新的过程与规律,以及知识交叉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严奇春;和金生. 基于学科交叉与产业融合的交叉创新规律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161.

    分享
  • 夏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管理属于波及经济、社会和自然等不同活动界面的特殊管理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和非营利机构运行管理等具有显著区别,使得技术创新管理活动在组织范式、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管理规范,并会与传统社会伦理规范或道德准则发生矛盾,具体表现为组织范式与人伦诉求的矛盾、评价标准与伦理规范的矛盾、激励机制与伦理秩序的矛盾、价值选择与道德目标的矛盾。

    夏冰;. 技术创新管理伦理矛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9.,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2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6-9.,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220.

    分享
  • 石峰;李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1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实现从科技成果商品经营到科技成果资本经营的战略转型。以武汉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个案研究,协调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提出了运用资本经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运营模式与总体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基于多主体间资本联系与运动方式的资本运营机制——设立“武汉国有科技成果资本经营公司”,实现多主体利益协作分配的经营模式。

    石峰;李翠军. 运用资本经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13.,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0-13.,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59.

    分享
  • 夏恩君;张明;朱怀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的变迁要求企业积极变革创新模式,寻求更多的创新方法。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系统特性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从知识转移与流动、人力资本流动和创新收入增长3个方面整合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3个关键因素,即系统内部整合、创新收入增长方式的多样化和开放式创新文化建设,并为企业有效管理和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来提高创新绩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企业价值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夏恩君;张明;朱怀佳.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19.,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4-19.,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56.

    分享
  • 张俊光;杨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20-2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研发项目的按时完工率,研究了一种定量的、系统的进度重大偏差标准和风险预留时间设定方法。该方法结合大量的实际项目数据,构筑了一个重大偏差标准的统计分析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回归效果是显著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实际案例,对重大偏差标准设定方法的使用进行了探讨。另外,也研究了通过概率统计确定重大偏差标准的方法。实际应用数据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重大偏差标准的制定,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并实现持续改进。

    张俊光;杨双. 研发项目进度重大偏差标准设定与应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20-24.,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0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20-24.,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020.

    分享
  • 李薇;李天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25-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技术标准联盟已经成为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组织策略,对其组织模式及创新效果进行梳理和提炼,有助于对该新型战略模式形成清晰认识。从我国国情出发,关注并讨论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介入方式。分析了政府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分别从中央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以及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4个方面,依次剖析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功能作用和行为方式。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阶段,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存在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有效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取决于标准的影响力、标准的竞争程度等因素。

    李薇;李天赋. 国内技术标准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25-31.,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25-31.,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37.

    分享
  • 李林;蒋东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32-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以传统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基础上,将云计算及其协同技术运用于产学研合作中,构建了产学研服务云框架,探讨了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李林;蒋东林. 云计算协同技术背景下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32-35.,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32-35.,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35.

    分享
  • 刘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36-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化早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实物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以实物资本积累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被以效率为基础的增长模式代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未来我国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关键在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此,政府应该对低收入家庭接受教育提供更多补贴。

    刘明;.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36-40.,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36-40.,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115.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李靖华;吴开嶂;李宗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41-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基于创意集聚理论,以杭州市西湖区的两个园区为例,分析了我国风景名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提炼出政府主导、楼宇租赁的“老城模式”和政府主导、依托高校的“新城模式”。协调可投资性和宜居性是风景名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风景名胜城区区位优势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选址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李靖华;吴开嶂;李宗乘. 我国风景名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杭州市西湖区案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41-46.,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41-46.,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48.

    分享
  • 许可;肖德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47-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科技服务业的内涵,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特征;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从技术、知识、互动、来源、联合等维度提出了科技服务业的分类;探讨了科技服务业的创新机理。最后,对湖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创新进行了探讨。

    许可;肖德云. 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与湖北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47-52.,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4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47-52.,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418.

    分享
  • 陈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53-5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相关系数理论与若当标准型原理对湖北省的人力资源、经济发展进行宏观分析,找到湖北省人力资源发展和经济发展缺乏集聚中心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明确的分层次调整办法,为未来产业发展确定了改造、升级的具体方向。

    陈霞;. 区域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聚类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53-57.,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4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53-57.,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461.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余雷;胡汉辉;吉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58-6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004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余雷;胡汉辉;吉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与实现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58-62.,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4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58-62.,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493.

    分享
  • 赵天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3-6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制度与政策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科技金融促进了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技术创新体系一起共同构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持体系。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规律,深入分析科技金融的内涵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公共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的角度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并构建其支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赵天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及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3-66.,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4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63-66.,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463.

    分享
  • 邢李志;关峻;靳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7-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的基本流量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的建模思想,构建了一类有向加权网络——产业信息传递网络,并将流介数、随机游走中心性和累计首达介数作为网络研究指标,以此来衡量产业部门节点对于经济冲击的承载能力、敏感程度和周转能力。研究发现,流介数值较大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协调经济流通的枢纽,对于整个体系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随机游走中心性值较大的产业部门对于产业环境发生的变化非常敏感。而累积首达介数较大的则说明其对经济信息的周转次数较多,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完善财政金融保障机制。

    邢李志;关峻;靳敏. 基于网络流理论和随机游走过程的产业经济信息传递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67-7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10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67-7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1002.

    分享
  • 刘利;郑双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73-7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206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区是国家发展低碳技术的优先试点区。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31”产业集群为例,调查其低碳技术选择现状,探析其选择原因,并提出在政府主导下优先选择低碳关键技术,是解决高新区产业集群未来发展和当下发展无缝对接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根据“131”产业集群经济和低碳发展实际,探讨低碳关键技术选择原则、选择特点、选择方法和选择优先序。

    刘利;郑双怡. 高新区产业集群低碳技术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73-77.,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6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73-77.,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633.

    分享
  • 赵公民;王仰东;闫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78-8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00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扩散在网络规模、联结强度和高技术服务质量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高技术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技术扩散,以提高高技术服务质量。

    赵公民;王仰东;闫莹. 基于社会网络的高技术服务质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78-81.,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1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78-81.,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176.

    分享
  • 杜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82-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向、力度、比重、创新产出水平,建立了基于DEA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各地区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入规模不当和产出不足。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规模和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

    杜娟;.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82-85.,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4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82-85.,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437.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张广玲;胡琴芳;王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86-8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顾客中心地位的日益凸显,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成为营销渠道中越来越多供应商的战略选择。然而,顾客参与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顾客参与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供应商亟需加强对顾客参与的管理。通过梳理顾客参与理论,分析了下游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主要作用,剖析了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给供应商带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供应商提供有益借鉴。

    张广玲;胡琴芳;王辉. 营销渠道中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86-89.,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4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86-89.,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422.

    分享
  • 王蕙;张武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90-9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206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创新经济视角,利用2001-2010年FDI强度和科技创新数据,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3SLS法进行了系统估计,对FDI强度、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研发投入等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过程中劳动力和资本是企业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本的创新产出弹性更高;FDI通过技术外溢对内资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显著正效应,其效应大小与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性互动有关;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对其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内外资企业在研发领域的竞争性互动可以促进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其中外资企业在创新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强于内资企业。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蕙;张武强. 创新经济视角下FDI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90-94.,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6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90-94.,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602.

    分享
  • 李忆;张俊岳;刘小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95-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具有不同的资源基础、组织经验和市场地位,成熟企业和新创企业在供应链合作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专用性投资行为。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了合作与专用性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将314家供应商分为成熟企业和新创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任和依赖对合作与专用性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在成熟企业和新创企业中的调节作用不同。其中,信任在成熟企业中的调节作用为正向,在新创企业中为负向;依赖在成熟企业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新创企业中为正向。

    李忆;张俊岳;刘小平. 供应链合作关系调节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95-101.,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95-101.,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44.

    分享
  • 王刚;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2-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1 500家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式进行研究,发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自然技术变化、内部研发和技术进口3种渠道完成技术的升级和发展。每一种渠道代表了不同的投入要素偏好,也代表了企业不同的战略目的。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进步方式通常具有多样化特征。

    王刚;王军.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2-10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02-10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150.

    分享
  • 严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6-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揭示了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并对比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历程,以武汉市中小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严炜;.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6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617.

    分享
  • 朱巧玲;陈列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11-11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7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整合作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产业升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理论和实践表明,具有典型范围经济特征的医药企业通常会进行横向整合,针对中药企业反常的纵向整合疑惑,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诱发中药企业纵向整合的原因并非传统的市场型交易费用节约,而是更为深刻的治理型和制度型交易费用节约。该结论为范围经济企业纵向整合行为提供了新的解释,也对中药企业整合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可为当前产业升级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朱巧玲;陈列强. 范围经济企业纵向整合诱与惑:交易费用新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11-116.,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7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11-116.,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753.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简晓彬;周敏;朱颂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17-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工厂”带来的低附加值、产能过剩、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内源性推动作用。宏观层面,军民融合型经济可整合军地创新资源,加快军民融合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观层面,可集成军地产业优势资源,提高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微观层面,能聚合军地企业优势资源,促进企业价值链攀升。要发挥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就必须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统筹规划计划,促进军地协调发展;积极试点示范,带动军民融合型经济整体跃升。

    简晓彬;周敏;朱颂东. 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17-123.,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5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17-123.,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519.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逄健;朱欣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24-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近年来信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通信等日益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数字经济视为实现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各自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述评,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增长。最后讨论了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的商业化规律,阐述并构建了主导数字技术商业化的应用范式,对我国抢占未来全球数字经济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逄健;朱欣民. 国外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7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785.

    分享
  • 王宗水;刘宇;刘晓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29-13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产业集群成员间知识关联强度和产业集群整体知识服务能力的测评,发现集群内部成员间的知识关联程度对员工、企业以及集群整体的知识服务能力有直接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模拟实验、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间知识关联强度与集群知识服务能力呈正相关性。

    王宗水;刘宇;刘晓妮. 知识关联强度对集群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29-131.,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1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29-131.,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193.

    分享
  • 史丽萍;杜泽文;刘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32-1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交互记忆系统、知识整合及知识团队绩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交互记忆系统、知识整合与知识团队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交互记忆系统、知识整合与知识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的专长维、可信维和协调维对知识整合与知识团队绩效均有积极影响,知识整合对知识团队绩效有积极影响,并且知识整合在交互记忆系统和知识团队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史丽萍;杜泽文;刘强. 交互记忆系统对知识团队绩效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32-137.,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0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32-137.,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001.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牛振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38-14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从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其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和导向机制等4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思路。

    牛振喜;. 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维度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38-140.,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5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38-140.,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565.

    分享
  • 张正严;李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1-1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15位女性科学家的国籍、获奖年龄、获奖学科、家庭背景、配偶情况、合作者情况等进行定量统计,并对关键特征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适合女科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

    张正严;李侠. 知识生产:性别、权力与条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1-14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41-14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74.

    分享
  • 许春;许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6-15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果大学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存在竞争效应,那么大学技术专利数量上升会影响学术研究从而减少大学的知识溢出。如果大学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存在互补效应,那么就不必担忧大学专利数量的巨大上升会削弱大学的传统学术研究功能。实证研究分析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1位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总体呈现互补效应。但是如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类别即正教授和副教授,情况将变得有些复杂。副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商业研究之间呈现竞争关系,正教授的应用商业研究与学术研究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但互补效应只体现在合作研究方面。无论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进行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都不具备正相关联系,都不存在“明星科学家现象”。

    许春;许锋. 应用研究是否以牺牲学术研究为代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46-151.,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7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46-151.,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770.

    分享
  • 罗瑾琏;赵佳;张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2-1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真实型领导理论是在总结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学和道德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领导理论。基于团队视角,以上海、江苏和安徽等地高新技术企业的63个知识团队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模型,全面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自省性的任务反思维度、过程反思维度和行动调整维度在真实型领导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团队沟通在真实型领导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罗瑾琏;赵佳;张洋. 知识团队真实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2-156.,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7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52-156.,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708.

    分享
  • 综述
  • 高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7-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再到包容性创新,包容性正成为现阶段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根据“包容性创新”这一术语的演变过程,从传统创新的单一价值观缺陷出发,分析了包容性创新推行的必然性,综述了包容性创新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

    高霞;. 包容性创新研究进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8): 157-160.,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0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8): 157-160.,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0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