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2-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马关生;刘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00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知识与智慧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管理的新理念。从资源层、能力层和职能层三个层面界定了智慧管理的内涵,并明确了智慧管理是对知识管理和智力资本管理的深化与升华的辩证关系。最后,从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两方面构筑了智慧管理的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智慧管理的实施原则。

    马关生;刘越. 新的管理理念:智慧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7.,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6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7., doi: 10.6049/kjjbydc.2012100612.

    分享
  • 马宗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联合体作为企业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全球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放大创新资源的价值,实现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联合体合作研发的必然选择。然而,研究联合体的成功率并不高,运行机制的低效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下的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框架,并对运行机制包含的8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只有各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的稳定,并发挥研究联合体的竞争优势。

    马宗国;. 开放式创新下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12.,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9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8-12.,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985.

    分享
  • 孔祥浩;张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1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协同创新理论方面,三螺旋结构模型具有代表性。以面向行业的三螺旋协同创新发展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行业发展的共性特点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面向行业的科技创新情况和产学研合作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面向行业的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机制,以期为完善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孔祥浩;张研. 面向行业的三螺旋协同创新发展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16.,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7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3-16.,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754.

    分享
  • 汪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7-2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1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内外研究结论为线索,通过实证检验和图形比较发现并论证了影响我国风险投资创新率的因素:政策对我国风险投资规模的发展有滞后一期的显著影响,但是效果很有限。政策对风险投资创新率也有显著影响,并且效果是即期的。政府资金投入一直是影响风险投资创新率的主要因素,但其作用正在发生改变。由于政策供给的角度问题,政策没有促进风险投资对科技企业投资比率的增加;经济环境的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税收制度的改进,正在成为当前和将来影响风险投资创新率的重要因素;缺少风险投资家以及缺乏培养、吸引和激发风险投资家积极性的环境是影响我国风险投资创新率最大的掣肘。

    汪洋;. 我国风险投资创新率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7-21., doi: 10.6049/kjjbydc.20111104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7-21., doi: 10.6049/kjjbydc.2011110414.

    分享
  • 张识宇;徐济超;蔡建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22-2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有文献分别围绕风险投资后管理、创业导向展开研究,但缺乏两者间关系的研究。明确了投资后管理中增值服务的内容划分及界定,指出增值服务与创业导向间的资源纽带,提出网络资源支持、后续融资支持、战略支持、管理支持4种增值服务均正向促进被投企业的创业导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风险资本与被投企业间的投资契约机理出发,厘清了投资后管理中监控影响创业导向的路径,指出监控负向影响创业导向。

    张识宇;徐济超;蔡建峰. 风险投资后管理对被投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22-27.,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3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22-27.,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386.

    分享
  • 俞立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28-3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面板数据,首先采用TOPSIS对科技产出进行评价,进而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不同科技水平和不同经费来源渠道投入要素对科技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企业科技投入贡献最大并且相对比较稳定;政府科技投入贡献的弹性系数总体上低于企业科技投入;中低科研产出水平地区政府科技投入的贡献高于高科研产出水平地区,并且随着科技产出水平的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贡献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科研人员对科技产出贡献的弹性系数呈U型分布,即低科研产出地区和高科研产出地区科研人员的贡献最大,中低科研产出地区科研人员的贡献最小;银行科技贷款与科研产出要么不相关,要么弹性系数是负数,说明企业科技融资渠道单一,且融资较为困难。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俞立平;. 银行贷款、政府及企业科技投入贡献的纵向差距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28-3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0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28-3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027.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张霞;杜跃平;王林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33-3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价值链深化分工的产物,也是促进分化链条中各创新主体紧密合作的催化剂,在企业、产业集群、区域乃至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概括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不同创新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次,构建了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指出区域创新内生系统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生存和发展机制为内生动力,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有效、持续运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策略。

    张霞;杜跃平;王林雪. 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33-37.,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2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33-37.,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251.

    分享
  • 梁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38-4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10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三大要素构成。〖JP2〗其中,主体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及创新行为规则;资源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基础,其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配置结构;环境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各创新要素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和运作机制,决定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梁中;. 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要素构成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38-43.,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2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38-43.,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242.

    分享
  • 李磊;刘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44-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之一,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对于深入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1998-2010年两个复杂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结果表明: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处于由颉颃走向磨合的时期,耦合协调度虽有提升但仍处于低度协调状态。针对目前的耦合关系特点,提出了实现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良性耦合的政策建议。

    李磊;刘继. 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44-49.,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2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44-49.,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286.

    分享
  • 姚晓芳;李晓敏;龙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50-5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10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界定了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围,并基于2009年第二次全国R&D清查的合肥数据,对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利用DEA模型对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姚晓芳;李晓敏;龙丹.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及效率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50-54., doi: 10.6049/kjjbydc.20111101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50-54., doi: 10.6049/kjjbydc.2011110186.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付永萍;曹如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55-5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意产业集聚的动力主要源于集聚对创意产业产生的促进效应和品牌效应。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创意产业集聚的理想场所。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证明,创意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集聚化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必须结合实际,加强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和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付永萍;曹如中. 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55-59.,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55-59.,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141.

    分享
  • 徐巧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0-6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并不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开发与产业发展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徐巧玲;. 高技术产业专利开发与产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0-6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5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60-6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515.

    分享
  • 佟瑞;李从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4-6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路线图应当是一个动态的、需要定期更新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绘制是一个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后期跟进、更新和战略执行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内外也少有技术路线图与其它管理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从系统思维角度,建立了基于战略愿景和使命动力学机制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技术战略执行力模型,尝试解决技术路线图后期跟进、更新和战略执行问题,以及技术路线图与产业战略愿景和使命、项目管理工具以及内部流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佟瑞;李从东. 产业技术路线图战略执行力模型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4-67.,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5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64-67.,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506.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钱绍青;武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8-7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三角300家风能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交互式学习结构、知识创造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相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间的交互式学习结构通过中介变量(知识创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与其它主体的交互式学习,充分利用交互式学习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提高自身的知识创造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

    钱绍青;武忠. 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68-7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68-72.,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71.

    分享
  • 罗小芳;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73-7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7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的新产品需求是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以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拉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以1998-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的大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比较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市场新产品需求对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拉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新产品需求直接提高大型企业的发明专利数,且对R&D经费内部支出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国外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发明专利数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也能直接提高R&D经费的内部支出。研究结论可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的定位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罗小芳;李柏洲. 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拉动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73-76.,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7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73-76.,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735.

    分享
  • 王秀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77-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价值管理矛盾入手提出创新型企业可以选择的价值管理模式。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的主要矛盾在于创新动力和核心刚性,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制、创新战略联盟、领先用户及流程外包等价值管理模式对于缓解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矛盾、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秀华;. 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模式选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77-82.,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0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77-82.,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035.

    分享
  • 王益锋;吴亚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3-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微企业是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关于小微企业的研究主要围绕政府政策、税收减免、银行信贷等外部因素展开,从小微企业角度来探讨其发展的研究比较匮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小微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战略联盟、提高创新能力、重视人才建设、推动组织变革和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5条解决对策。

    王益锋;吴亚萍.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3-8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83-85.,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65.

    分享
  • 刘佳佳;陈涛;朱智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6-9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长三角地区40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知识获取分别在社会资本的社会互动维度、共享认知维度与知识共享的作用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在信任维度促进知识共享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企业家深入利用社会资本促进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

    刘佳佳;陈涛;朱智洺. 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86-90., doi: 10.6049/kjjbydc.20111210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86-90., doi: 10.6049/kjjbydc.2011121057.

    分享
  • 蔡翔;谌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1-9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其自身技术能力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之间难以抉择。而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战略的选择。针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运用两阶段模型分析了中小企业不合作时利润最大的均衡收益,并结合演化博弈动态分析在影响创新收益的参数取值范围不同的条件下,企业对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选择过程,从理论上剖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选择的内在机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蔡翔;谌婷.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1-94.,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2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91-94.,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241.

    分享
  • 由丽萍;董文博;裴夏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5-9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8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其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05—2010年深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企业CEO和R&D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等因素对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和研发负责人的学历水平对企业R&D投资金额和R&D投资强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高管以及R&D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作出更高数额和更高比重的R&D投资决策。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相关启示。

    由丽萍;董文博;裴夏璇. 中小企业高管教育背景与R & D投资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5-98.,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8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95-98.,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887.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杨志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9-10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协同视角对国内外军民融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提出我国军民融合要在战略上协同、技术与标准上协同、法规上协同、信息上协同,通过军民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真正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道路。

    杨志坚;. 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99-102.,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129.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黄伟;黄波;张卫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03-10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4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创新引导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模型,研究了创新投资基金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分配方案及基金投资方式的设计来促进协同创新的形成、提高协同创新投资规模和绩效,得出了引导基金模式下协同创新的形成条件及最优分配方案。研究表明:每阶段的基金投资比例不宜过高,以促成协同创新;基金应与承包方以获得固定收益的分配方式参与协同创新,以激励企业按契约规定进行投资,最大化基金期望净利润。

    黄伟;黄波;张卫国. 引导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激励机制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03-106.,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03-106., doi: 10.6049/kjjbydc.2012040057.

    分享
  • 于兆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07-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206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主知识产权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要合理适用现有法治资源,通过认证制度检视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3个特性:一是能够自主,二是要有影响,三是不受限制。自主知识产权认证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而非单一性;评价氛围的社会性而非政府性;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更能体现公平公正;认证制度的内需性,更能为消费者所接受。政府不能成为自主知识产权认证的主体。自主知识产权认证的基本原则是认证自愿原则,认证规则是吸收更多利益主体参与,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于兆波;. 法治理念下自主知识产权认证制度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07-111.,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6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07-111., doi: 10.6049/kjjbydc.2012020606.

    分享
  • 赵林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12-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在分析政治需要、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3类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系统失灵是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立足点。建立了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诊断、解决方案、政策评估和反馈等步骤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绘制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图和系统失灵对照查找表。提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可操作性强,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具体而富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实践。

    赵林海;. 基于系统失灵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12-1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12-1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94.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陈红喜;刘东;袁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16-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6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碳发展模式要求企业顺应发展趋势,打造绿色竞争力。在现有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链的视角,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据此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并确定了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

    陈红喜;刘东;袁瑜. 低碳背景下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16-120.,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16-120.,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127.

    分享
  • 马军杰;尤建新;卢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1-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授权信息是反映专利权人在不同科技领域和产业部门技术积累与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和企业在作专利战略规划和决策时越来越重视专利授权预测分析的结果。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国内月度专利授权数量展开时间序列研究,并对其进行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训练和泛化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298件和955件,t检验值表明建立的小波神经网络是可信的,网络的训练结果和泛化结果与实际值差异不明显;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88%,在期望值有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小波神经网络依然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我国各月度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马军杰;尤建新;卢锐. 改进小波神经网络下的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预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1-12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7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21-12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779.

    分享
  • 许婷婷;吴和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4-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090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构建了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描述江苏区域创新环境的3个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江苏13个省辖地区的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创新环境差异明显,且呈阶梯型态势。因此,如何协调江苏不同区域的科学发展,改善江苏的整体创新环境,将其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许婷婷;吴和成.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10900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24-128., doi: 10.6049/kjjbydc.2011090083.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苏莉;易树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9-13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代知识工作效率问题,借鉴体力劳动中“动素”的思想,提出了研究团队立体交互沟通的新角度——知识活动元素。首先,界定了知识活动元素的概念,分析了知识活动元素的研究方法。其次,应用观察法提取知识活动元素并形成初表,主要包括动作、语言、表情3类。然后,以设计型知识工作团队为例设计实验,应用原案数据分析提取知识活动元素,主要包括思维类。最后,修订了知识活动元素表。

    苏莉;易树平. 团队立体交互沟通的知识活动元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29-13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7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29-133.,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762.

    分享
  • 郑双怡;闫培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4-1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使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基本需求。从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知识表达需求与知识特点出发,分析和构建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优化信息抽取与本体构建过程,针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特点,分析了基于文本与非文本的信息抽取过程,为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郑双怡;闫培宁.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表达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4-138.,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34-138.,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640.

    分享
  • 张喜征;邹伟娟;曾庆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9-14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1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协同产品开发可视为一种多领域的知识汇聚和知识配置过程,产品结构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知识配置。综合应用价值工程方法探讨企业产品开发中的知识配置决策问题,在对产品功能特征进行功能-价值评价之后,根据产品功能-知识映射关系,进行产品知识-价值定量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知识配置决策模型,并作出经济的知识选择。

    张喜征;邹伟娟;曾庆龙. 价值分析视角下协同产品开发中的知识配置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39-142.,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0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39-142., doi: 10.6049/kjjbydc.2012010075.

    分享
  • 胡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43-1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科研活动中各类管理主体、科研主体、评审评估主体的科技信用知识需求规律,提出面向个体与整体的信用知识,包括概念指标体系、领域项目知识、管理主体信用知识、评审评估主体信用知识、科研主体信用知识等内容的知识模型。建立包括科研过程数据采集、行为信息提取、信用评价及偏差修订等过程的科技信用知识获取体系。并结合科研活动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订阅推送的知识服务框架。

    胡少华;. 知识管理在科技信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43-147.,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9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43-147.,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999.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罗天硕;林平凡;陈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48-1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中心城市人才的状况和水平受到城市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国内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约中心城市人才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观念意识、体制机制、服务支撑体系和人才载体4个方面。以珠海经济特区为例,围绕上述4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从突破制约因素入手,通过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构建、文化环境和氛围营造、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引进渠道拓展等策略手段解决中心城市多维度的人才需求问题。

    罗天硕;林平凡;陈夏. 中心城市人才需求取向与策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48-152.,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0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48-152.,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035.

    分享
  • 李诗夏;张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53-1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发展和体制变革,新时期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政治理想、学术道德、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出现了新问题,急需榜样的示范与引导。在分析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雷锋时代精神内涵与科技创新人才特质的契合,认为应该用雷锋爱国精神指引科技创新人才坚定政治信念,用诚信精神指导科技创新人才完善学术人格,用钉子精神教育科技创新人才潜心钻研科技,用进取精神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勇于创新实践,并以此推动科技领域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常态化,丰富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途径,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成长。

    李诗夏;张箭. 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与科技创新人才特质的契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53-156.,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0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53-156.,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085.

    分享
  • 综述
  • 李彦勇;朱少英;张国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57-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120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I-P-O模型的分析框架,对国内2000年以后收录在CNKI上的有关虚拟创新团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索和分类,并以直接相关的87篇文献为样本,从研究频率、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4个层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关于虚拟创新团队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明确了方向。

    李彦勇;朱少英;张国卿. 基于I-P-O模型的国内虚拟创新团队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4): 157-160.,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5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4): 157-160., doi: 10.6049/kjjbydc.201112058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