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3-07-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何继江;曾国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圳灵狮文化公司在运营深圳设计之都产业园区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被业界称为灵狮模式。灵狮模式是一种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集聚的社会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灵狮公司作为园区运营商很好地承接了政府有关产业政策;通过定向招商实现了产业集聚;通过增值服务促进园区企业业务协作和知识交流等方面,从而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形成,使园区从产业集聚发展成创新集群。

    何继江;曾国屏. 灵狮模式:社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设计创新集群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4.,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4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4.,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431.

    分享
  • 李世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实证比较的方法,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李世闻;.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5周年回顾:成就、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9.,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3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5-9.,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323.

    分享
  • 简兆权;张鲁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1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60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发服务已成为当今创新管理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研发服务搜寻是研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发服务的特性,提出需要深入探讨研发服务与搜寻间的关系。从研发服务供求者的专业能力出发,分析了研发服务搜寻,并根据对研发服务搜寻影响因素及过程的系统分析,得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研发服务搜寻的结论,为今后研发服务搜寻与交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简兆权;张鲁艳. 研发服务搜寻行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14.,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0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0-14.,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095.

    分享
  • 郑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1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70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共生是当前保护环境要求下企业的目标追求,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该目的。以生态设计技术为例,分析了其基本经济后果,包括对成本的决定性影响和对成本结构的优化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POE模型重点分析了生态设计对经济后果和环境效果的协同效应,并用企业案例进行了检验。所得结论可为企业自觉进行环境经营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郑玲;. 技术创新对经济后果和环境效果的协同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19.,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4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5-19.,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415.

    分享
  • 龙君伟;彭彦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0-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3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团队逐渐成为组织运作的基本单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团队效能提升。群体潜能对团队效能有着良好的预测作用,逐渐成为国外团队研究的热点。以群体潜能研究文献为基础,参考借鉴现有的团队效能模型,提出了基于群体潜能的团队效能模型,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龙君伟;彭彦彬. 基于群体潜能的团队效能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0-23.,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20-23., doi: 10.6049/kjjbydc.2012030123.

    分享
  • 潘和平;洪洁银;孙道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4-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50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分析了联盟产生原因,探讨了制约联盟创新合作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联盟创新合作一般博弈模型和联盟企业与高校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发现创新合作各方的信任机制是制约联盟创新稳态运行的核心;从联盟内部构建技术选择机制、战略管理机制、合作信任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从联盟外部建立政府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机制、风险投资支持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机制以及社会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联盟创新稳态运行的内外保障机制建立途径。

    潘和平;洪洁银;孙道胜. 博弈视角下联盟创新合作稳态运行机制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4-28.,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7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24-28.,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749.

    分享
  • 李正锋;叶金福;蔡建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9-3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50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触发器工作原理,构建了运筹活动对可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的过程模型。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与证明了运筹活动具有向可持续竞争优势演化的可行性,进而从产业环境适应性、OR/MS技术与管理能力匹配性、其它组织要素推动等角度,分析了加速运筹活动向可持续竞争优势演化的组织和环境变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遏制干扰因素的滤波器功能和最终通过战略优势放大器、促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建立的途径。

    李正锋;叶金福;蔡建峰. 组织运筹活动向可持续竞争优势演化过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29-33., doi: 10.6049/kjjbydc.2012050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29-33., doi: 10.6049/kjjbydc.2012050840.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王春艳;蔡敬梅;李卫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34-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导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技术创新、资源禀赋、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增长。在构建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引领作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驱动主导产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约束条件下主导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引领作用。

    王春艳;蔡敬梅;李卫东. 主导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增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34-38.,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34-38.,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90.

    分享
  • 张胜荣;杨英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39-4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关系到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的发展,讨论不同时期自增强机制的主要来源,分析创新功能自增强机制运行的条件,最后,提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的建议。

    张胜荣;杨英杰.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自增强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39-41.,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4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39-41.,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448.

    分享
  • 胡树华;王利军;牟仁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42-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汉市服务业比重已达51%,为武汉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依据辐射力理论,构建了服务业辐射力评价体系,以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对比对象,表明武汉市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潜力较大、产业规模中等、产业结构较弱。依据断裂点理论判定武汉市服务业辐射范围,对比分析了辐射区域面积、人口与经济特征,最终得出武汉市服务业综合辐射力较弱、辐射区域广阔的结论,凸显了武汉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胡树华;王利军;牟仁艳. 武汉市服务业区域辐射能力及范围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42-47.,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6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42-47.,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644.

    分享
  •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48-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70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成功的经验,强化科技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探索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军民结合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和对接强大的军工科技资源,制定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大力开展制度创新,逐步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深层次问题。

    杨忠泰;. 关天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和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48-52.,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8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48-52.,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870.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赵玉林;石璋铭;汪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3-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高技术产业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但仅是风险投资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好处并没有分配给风险投资。短期来看,风险投资波动会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剧烈波动,但是这种波动往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没有长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赵玉林;石璋铭;汪芳.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协整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3-58.,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53-58.,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563.

    分享
  • 刘洪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9-6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共性技术是在多个产业领域广泛应用并对产业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合适的组织模式是实现产业共性技术成功研发和扩散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协同创新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重大专项、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是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新型组织模式,这些创新组织模式涉及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类主体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模式的实施既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还需要与区域、行业的产业发展特色相适应。

    刘洪民;. 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59-66.,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3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59-66.,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388.

    分享
  • 李晋;邓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67-7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7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增大,尤其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在微观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对企业支持程度系数,并运用高技术产业中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等产出的关系;其次将政府支持程度系数同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作回归分析,并与高技术企业自身投入作对比分析;最后借鉴美国经验,分别针对政府和企业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李晋;邓峰. 政府R&D补贴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影响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67-71.,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67-71.,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143.

    分享
  • 马勇;罗守贵;周天瑜;陈可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72-7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6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和大力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通过考察上海6个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价值链关联,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发-服务联动创新框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联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马勇;罗守贵;周天瑜;陈可达.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发-服务联动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72-77.,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72-77., doi: 10.6049/kjjbydc.2012060151.

    分享
  • 蓝英;董颖;傅庆玲;石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78-8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宜兴环保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宜兴环保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宜兴环保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为主,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技术攻关、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合作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最后对宜兴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发展提出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蓝英;董颖;傅庆玲;石磊. 宜兴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78-82.,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4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78-82.,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490.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杨宝;袁天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83-8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3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创业板2009-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风险资本介入、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风险资本的介入并未显著提高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也没能显著改善创新绩效,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对滞后一期的创新绩效指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经验证据说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在提供增值服务、改善创新机制等方面较为薄弱,并且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容易引发创业企业与风险资本的“逆向选择”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杨宝;袁天荣. 风险资本介入、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83-86.,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0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83-86.,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044.

    分享
  • 刘茜;梅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87-9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审视中小企业创新行为嵌入性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环境嵌入、组织间嵌入和双边嵌入关系的分析,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层次模型。该模型突出了创新行为三层嵌入间的跨层次交互作用以及不同层次嵌入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探求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

    刘茜;梅强. 创新行为嵌入性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87-91.,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87-91., doi: 10.6049/kjjbydc.2013020120.

    分享
  • 刘传宇;李婉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92-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研发补助是否有助于企业得到更多外部融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总体而言,获得研发补助不会提高企业外部融资机会,但是,研发补助对于民营高科技企业则具有正面效应,有助于其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机会,且对其债务融资的影响大于其权益融资的影响。

    刘传宇;李婉丽. 研发补助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92-95.,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2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92-95.,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230.

    分享
  • 朱新蓉;李虹含;杨英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96-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30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国外各货币当局不断释放市场流动性、输入型通货膨胀加剧的压力下,我国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上涨导致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成本增加。另外,我国中央银行为控制通货膨胀,紧缩国内市场流动性,致使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借鉴美国和日本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通胀背景下应对融资困境的经验,根据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为解决通货膨胀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朱新蓉;李虹含;杨英杰. 通货膨胀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新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96-101.,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96-101.,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154.

    分享
  • 李传宪;干胜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2-10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20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83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性与获取政府研发补贴收入能力和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研发创新补贴;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度降低了研发创新强度,提升了研发创新效率。

    李传宪;干胜道. 政治关联、补贴收入与上市公司研发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2-105.,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2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02-105., doi: 10.6049/kjjbydc.2012120288.

    分享
  • 吴刚;董新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6-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50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现有理论文献梳理,利用访谈和预备性研究初步确定了企业网络能力测项;通过量表构建、精炼与检验,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网络感知、网络发起、网络控制、网络重构、网络学习的5维结构。

    吴刚;董新平. 浙江省企业网络能力形成机制影响因子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2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06-110.,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270.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赵黎明;闫凌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1-11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7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科技政策落实中执行不畅的现象进行总结,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机制,认为在我国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不仅使政策无法落实,也导致政策执行领域的逆向选择,极大浪费了相关政策资源。据此,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黎明;闫凌州. 科技政策执行障碍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1-1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11-115., doi: 10.6049/kjjbydc.2012070114.

    分享
  • 董世龙;薛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6-11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依靠法律制度来促进科技创新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从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

    董世龙;薛惠. 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6-118.,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6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16-118.,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680.

    分享
  • 姚江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9-1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5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和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环境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强化其农业科技服务这一核心职能的历史性转机。实证调查发现,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具有工作积极性较高但错位问题较突出、学历教育与实践探索并重、业务培训地位凸显等群体性特征,面临工作条件差、职业忠诚度不高、队伍老化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大投入、创新养老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等措施优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

    姚江林;. 制度变迁背景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19-122.,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0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19-122.,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019.

    分享
  • 军民融合创新
  • 王秀素;孔德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23-12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90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防科技产品加速升级换代和组织管理模式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技术整合与创新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技术整合和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理论,深入剖析技术总成微观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技术总成流程的措施;最后,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对流程优化的实施效果进行阐述,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王秀素;孔德成. 国防科技重大工程技术总成流程界面优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23-126.,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3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23-126., doi: 10.6049/kjjbydc.2012090338.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李忆;姜丹丹;王付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27-13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10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众包式知识交易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运行机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众包模式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在众包模式与定价机制匹配方面,选择型众包可与需方定价进行匹配,整合型众包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匹配3种定价机制;在众包模式与交易机制匹配方面,选择型众包可与悬赏制、招标制进行匹配,整合型众包可与雇佣制、计件制进行匹配;在众包模式与欺诈行为防范机制匹配方面,选择型众包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匹配3种防范机制,整合型众包可与网络社区监督机制进行匹配。

    李忆;姜丹丹;王付雪. 众包式知识交易模式与运行机制匹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27-130.,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6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27-130., doi: 10.6049/kjjbydc.2013010662.

    分享
  • 史向军;冯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1-13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110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科技创新的保障性因素,具有公正、秩序、效率与和谐4种价值。陕西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由于忽视人文关怀、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同意识而导致和谐价值缺位,由于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秩序价值混乱,由于受理法院审级过高、维权成本较大而导致效率与价值分离。研究指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运行、管理与激励机制,降低管辖法院审级,统一赔偿标准、提高侵权赔偿数额,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创新中的价值。

    史向军;冯炬. 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价值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1-134.,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5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31-134., doi: 10.6049/kjjbydc.2012110531.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肖天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5-13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30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企业行为产生过程的科学原理,根据逆向思维和成功市场基本规律,构建以排除企业需求障碍为导向的区域科技保险激励力评价模型,提出地方政府有效提升科技保险激励力的建议。

    肖天明;. 科技保险激励力评价模型及地方政府有效激励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5-138.,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3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35-138., doi: 10.6049/kjjbydc.2013030364.

    分享
  • 袁宇;李福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9-14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新城是在高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生态化、创新网络化、功能社会化和环境生态化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立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评价高新区发展情况,也可以有效引导高新区向科技新城这一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从上述“四化”入手,建立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模型综合评价,并选择可获得数据对模型进行应用和验证。

    袁宇;李福华. 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39-145.,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0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39-145.,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068.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周学军;胡宇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46-1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表征科技成果及其产业转化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科技人才复合效能进行评估,并采用Copula函数和Kendall秩相关函数分析科技人才复合效能、科技投入及科技人才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科技人才复合效能排名靠前,科技人才流动与复合效能相关性非常弱;相对其它科技投入因素而言,加大国内外技术引进力度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更加直接有效地提升区域科技人才复合效能。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均衡科技人才区域布局、优化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等是提升区域科技人才效能的重要途径。

    周学军;胡宇辰. 区域科技人才复合效能、科技投入与人才流动关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46-149.,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0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46-149.,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087.

    分享
  • 瞿群臻;韩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0-15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5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当今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18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主成分并进一步界定其涵义,构建出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包括循环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服务链、创新创业人才专门性产业拉动力、成果性人才培养和无缝式人才对接,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瞿群臻;韩丽. 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0-153., doi: 10.6049/kjjbydc.20120500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50-153., doi: 10.6049/kjjbydc.2012050011.

    分享
  • 综述
  • 项国鹏;阳恩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4-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2080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度创业实质上就是制度创业策略的实施过程。目前,制度创业策略虽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对其的研究只是在重复、完善、深化前人的工作,未能形成系统性理论,亟需科学整合。通过全面评述国外相关文献,把制度创业策略分为话语策略、理论化策略、社会网络策略与文化策略,并对其进行系统述评,提出推进制度创业策略研究的若干建议。

    项国鹏;阳恩松. 国外制度创业策略理论探析及未来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3):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2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3): 154-160., doi: 10.6049/kjjbydc.201208026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