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3-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邱均平;温芳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图书情报档案学"专业的50位高产作者为统计对象,以绝对发文量、相对发文量、作者合作度、作者合作率、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篇均下载频次和h指数等为计量指标,对作者的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数量及学术影响力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验证科研合作的程度与科研产出及科研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量"与"质"的等比关系。经实际统计分析后发现,作者的合作程度与其科研产出的数量之间不存在有意义的正相关关系,但作者的合作程度与其科研产出的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邱均平;温芳芳;. 作者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图书情报档案学”高产作者的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5..

    分享
  • 焦俊;苏中锋;李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家资本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将创业过程细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分析了企业家资本在创业的4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在创业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必须注重对企业家资本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缺乏相应资本的企业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建立相应的资本以保证创业的成功。

    焦俊;苏中锋;李垣;. 企业家资本对创业成功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6-8..

    分享
  • 刘国新;李梅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初期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为核心,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人员构成、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等操作性问题。探讨了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部门设置与组织模式,以及成立初期、中期、后期适合开展的工作与业务,提出"附属于大学、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制运作方式"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运作方式的有益探索,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应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灵活采用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刘国新;李梅芳;. 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及发展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9-13..

    分享
  • 李世新;张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研发支出采取有条件资本化模式。分析了盈余管理对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的影响,发现研发支出资本化不仅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还受到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仅在高盈余管理程度公司中,盈余管理动机才显著影响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进而研究了盈余管理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市场定价的影响,并提出市场会依据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来判断研发支出资本化所传递的未来盈利信号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证实,在不考虑盈余管理程度的情况下,市场无法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定价;在区分盈余管理程度后,低盈余管理程度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正的定价,高盈余管理程度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负的定价。

    李世新;张燕;. 盈余管理、信号传递与研发支出资本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4-19..

    分享
  • 柒江艺;许和连;赖明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解释了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转变。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市场垄断效应及不同类型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的差异影响了进口贸易结构。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带来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增加,进而优化我国进口贸易的产品结构,但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不平衡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加重了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

    柒江艺;许和连;赖明勇;. 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进口贸易结构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0-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20-25..

    分享
  • 郭永辉;郭会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链作为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从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角度,分析了设计链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认为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属性、排他性和地域性等特征与设计链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共享性、协同合作性以及合作的无地域性存在矛盾。指出在设计链中,知识产权和协同创新作为一对矛盾共同体存在。对于协同创新来讲,知识产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约束机制、一种失衡的利益调节机制。针对知识产权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改善建议。

    郭永辉;郭会梅;. 设计链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矛盾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6-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26-29..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朱广芹;佟光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应用演化博弈分析不同阶段区域主体之间生态合作竞争的博弈演化。用演化稳定策略来描述生态合作竞争博弈的长期演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最后,针对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提出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来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进行实证研究。

    朱广芹;佟光霁;. 区域生态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29-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29-34..

    分享
  • 宋延广;龙如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选取了7个指标,用以评价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VensimPLE软件,以南京市为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教育投入、系统的创新效率、企业科技投入以及政府科技投入对城市创新产出影响显著,其中企业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大于政府科技投入对其的影响,据此给出了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途径。

    宋延广;龙如银;. 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仿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35-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35-39..

    分享
  • 杨晨;孙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有效的政府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产权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找寻工作短板,提升管理绩效的重要课题。运用SCP分析框架,从政府视角解析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绩效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结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支撑区域政府提升战略实施绩效,进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杨晨;孙旋;. SCP视角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0-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40-44..

    分享
  • 罗序斌;胡德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农民科技投入行为对其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民科技投入增长对其收入增加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民收入长效增长,需要注重加大对农民科技投入行为的激励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向农业生产新技术投资倾斜。同时,需要注重提高中部地区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为农民科技投入行为提供有力支撑,为农民长效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罗序斌;胡德龙;. 中部地区农民科技投入与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5-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45-48..

    分享
  • 郭丽芳;杨彦超;牛冲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型人才发展的强力支撑,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投入构成要素及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的科技政策投入、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山西省科技投入、提升山西省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山西省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郭丽芳;杨彦超;牛冲槐;. 山西省科技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49-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49-53..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熊勇清;李世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分析了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面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同时出现的"双峰逼近效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双峰逼近"、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3个阶段,现阶段我国应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双轮驱动、良性互动"的总体发展思路,最后对这3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重点。

    熊勇清;李世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54-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54-58..

    分享
  • 张永安;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流动性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分析圣迭戈生物技术集群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探讨了职业流动性在圣迭戈生物技术集群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而,通过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职业流动性的现状及导致该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各区域在促进职业流动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旨在促使我国高技新技术产业集群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

    张永安;王燕妮;. 职业流动性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分析——以圣迭戈生物技术企业集群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59-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59-62..

    分享
  • 刘新艳;何宏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新兴产业因机会、风险和创新性,其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由上而下"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其原因,并在对产业空间集聚一般性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空间集聚的周期演化,探讨了影响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对于政府推动和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获取集聚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刘新艳;何宏金;. 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3-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63-67..

    分享
  • 施蕴函;朱斌;方金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的深度对接现状进行了研究。从深度对接的内涵出发,论述了深度对接的四大功能:产业要素经营集约化、产业技术扩散群体化、产业企业发展本土化、产业梯度转移系统化、产业分工体系网络化;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4种有效的两岸高科技产业深度对接模式:扩散对接模式、聚合对接模式、链式对接模式和融合对接模式。

    施蕴函;朱斌;方金城;.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深度对接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67-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67-71..

    分享
  • 陆立军;郑小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澄清相关重要概念和分析制约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市场、技术与市场联合驱动的3种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模式。最后,在上述理论框架下,对嵊州领带和达利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陆立军;郑小碧;. 基于产业驱动力的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72-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72-76..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胡德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发决策是企业战略发展和组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于垄断企业更是如此。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对垄断条件下垄断企业的最优研发决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信息不完全和研发成本的存在,垄断厂商可能会选择低效技术;当研发投入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时,厂商进行技术转换、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更大。而在进行技术投入时,非合作竞争中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厂商利润均小于合作研发时的水平,从而导致研发不足。而通过合作研发将技术的外部扩散效应内部化,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胡德宝;. 垄断条件下企业研发的最优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77-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77-82..

    分享
  • 徐之舟;蔡仲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网络的视角,从主体、资源、活动三个方面对资源型企业群落进行了界定,指出资源型企业群落是生产网络、服务网络、支持网络的综合,存在着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等主体,通过运行其中的各类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企业与其它主体互动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提炼出资源型企业群落的五大特征。

    徐之舟;蔡仲秋;. 资源型企业群落界定与构造的系统分析——基于网络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83-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83-87..

    分享
  • 翟华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D投入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力。以我国2007-2008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经理自主权、投资机会与R&D投入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大,其研发支出比重和技术人员比重就越高,也就是说高投资机会的高新技术公司能够加大R&D投入强度;而随着经理可使用的营运资金比重的增大以及经理报酬与管理层最低报酬差距的增大,高投资机会的高新技术公司会减少R&D投入强度。

    翟华云;. 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对R&D投入强度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88-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88-92..

    分享
  • 陈勇星;杨晶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空间的基本维度,技术维与市场维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可能存在的空间,而技术创新能力维则是企业把可能存在的空间进一步转变为可以实现的空间。企业技术创新空间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子空间的数量、类型、位置、特点及其技术创新的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通过技术创新空间矩阵的进一步组合分析,论证了企业只有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立足于自主技术创新,才能把可能的技术创新空间转变为现实的技术创新空间。

    陈勇星;杨晶照;. 企业技术创新空间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3-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93-97..

    分享
  • 但斌;宋寒;张旭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客户参与外包的研发项目能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的风险成本,从而激励服务商努力工作,但客户的参与是有成本的。针对客户如何实施最优参与激励问题,建立了客户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客户参与激励与收益共享激励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服务商风险厌恶度对最优客户参与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客户参与度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也应增加;服务商风险厌恶度与最优客户参与激励之间并非单调关系,当风险厌恶度较小时,两者正相关,而当风险厌恶度较大时,两者负相关;当服务商风险中性和完全风险厌恶时,客户都将不参与外包研发项目。

    但斌;宋寒;张旭梅;. 服务商风险厌恶下研发外包中的最优客户参与激励[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98-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98-102..

    分享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 李发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目前对科学与技术存在概念混淆和管理混同的情况,从概念、立法、管理到评价体系都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这对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分析了这种混同的体现形式以及对我国科学与技术评价体系造成的失真现象,并探讨了造成这种混同的主要原因,建议对科学与技术进行区别管理,并建立科学与技术分类评价体系。

    李发福;. 科学与技术的混同及其评价体系的失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02-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02-106..

    分享
  • 周贤永;陈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07-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发明原理的模糊性并揭示原理包含的关键信息,采用可拓学的形式化方式对40条发明原理进行了逐一表述。这一表述方式可以清晰描述每条发明原理的操作对象、变换过程及其核心变换方法。它将发明原理分为普适性的纯粹变换和基于特殊领域知识的变换两大类,同时从变换的角度挖掘某些发明原理在本质上的相似性,从而可为人们具体实施发明原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周贤永;陈光;. TRIZ40条发明原理的可拓变换表述形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07-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07-115..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朱永跃;胡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15-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成功创业者的访谈,从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3个维度建立了创业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基于Morlet小波函数的创业者素质评价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某产业集群中25位创业者的素质评价信息,对评价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消除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朱永跃;胡蓓;.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创业者素质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15-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15-119..

    分享
  • 冷俊峰;杨赛鑫;李金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其重要内容是建设具有两型特征和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体系。为引导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阐述产业两型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主成分评价方法,并对区域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冷俊峰;杨赛鑫;李金保;. 区域产业两型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0-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20-123..

    分享
  • 谢彩霞;刘小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4-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以"Topic=(gene)AND Address=(Peoples R China)"作为检索指令,以1994—2008年共计15年的数据为检索范围,检索得到36008条关于我国基因领域科学研究的论文数据信息。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我国基因科学领域科学家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科学合作状况,探究基因科学领域的科学合作规律。

    谢彩霞;刘小甫;. 我国基因科技领域合作研究的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4-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24-128..

    分享
  • 姚成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9-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资源节约指数经历了明显的先升后降两个阶段。环境友好指数表现出先呈明显线性上升,然后又呈略微缓慢的下降趋势;而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指数则一直呈现出较快的线性上升趋势。最后,为促进江西省"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姚成胜;. 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29-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29-134..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吴思静;赵顺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间建立联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合作伙伴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共同拓展市场以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但联盟伙伴关系的建立必须基于一定的共同特征,例如部分产品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从而保证企业间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同时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在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必须保留一定的专有能力,以继续维持与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基于此,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的重叠性和保持能力对联盟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影响和作用。

    吴思静;赵顺龙;. 知识重叠和保持能力对联盟运作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35-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35-137..

    分享
  • 裘江南;念闯玲;仲秋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38-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业为了快速地推出新产品,不再独立研发,而是选择合适的外部技术进行技术集成创新;而技术集成中最重要的是外部隐性知识的集成。首先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对外部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吸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缺乏外部隐性知识集成的有效模式。在企业外部隐性知识集成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外部隐性知识集成模式。最后,以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外部隐性知识的集成过程。

    裘江南;念闯玲;仲秋雁;. 企业外部隐性知识集成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38-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38-143..

    分享
  • 石春生;何培旭;刘微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4-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研究表明,知识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知识资本是否会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以我国268家企业为调查样本,实证检验了知识资本、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知识资本不仅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正确理解知识资本的内涵,运用知识资本提升动态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组织绩效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石春生;何培旭;刘微微;. 基于动态能力的知识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4-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44-149..

    分享
  • 程斯辉;邓志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跨院校办学是社会知识往纵深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个现实选择。基于知识联盟的理论,分析了高校跨院校办学的组织特性,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动因,这对我国高校管理者能更加自觉、理性地对待高校跨院校办学这种知识联盟模式,进而更加致力于该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程斯辉;邓志祥;. 基于知识联盟的高校组织特性与动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49-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49-152..

    分享
  • 综述
  • 杨波;刘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3-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产品开发是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而影响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讨论了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的研究角度;然后从个性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三大方面对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进行了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团队领导的个性对NPD绩效的影响、集成客户的跨组织边界的整合是否以及如何对NPD绩效进行影响、NPD成功的文化因子具体有哪些等。

    杨波;刘伟;. 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3-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53-157..

    分享
  • 郭庆宾;傅东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国外R&D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外R&D基于何种路径溢出?其效果又如何?在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非物化形式4个方面来归纳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并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3个方面对研究脉络演进作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郭庆宾;傅东平;. 国外R&D溢出路径及其效果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5): 158-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5): 158-16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