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8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1-08-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朱颖俊;白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差错管理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电子问卷以及纸质问卷并行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在154个企业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正向的差错管理文化对组织绩效、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正向的差错管理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力必须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媒介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当差错发生时,如果组织能够尽量减少发生差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增加发生差错时可能带来的潜在正面影响,就能促进组织创新,进一步提升组织绩效。

    朱颖俊;白涛;. 差错管理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4..

    分享
  • 李文元;梅强;顾桂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开放式创新的必然性。基于不同学者对不同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证明了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存在性。然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前提条件,论证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提供创新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吸收能力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型。最后,提出中小企业变革创新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李文元;梅强;顾桂芳;. 基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5-8..

    分享
  • 刘春玲;袁琳;郭君;黎继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集群式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3种模式,提出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路径发展三阶段,以及各阶段中技术知识的传导方式。以宁波海天集团为例,说明了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刘春玲;袁琳;郭君;黎继子;.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宁波海天集团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9-14..

    分享
  • 卢方元;范云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倾向、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效益四个方面各指标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入手,对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说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各省市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在绝对量方面,东部优于中西部;在相对量方面,东部的优势不太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优于西部地区。

    卢方元;范云菲;.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5-20..

    分享
  • 陈丽珍;赵美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得到明显转变。在外贸出口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构建两型社会的进程。首先明确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及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原因和意义,研究了1993-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特征,然后对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进行了拟合及预测并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丽珍;赵美玲;. 低碳经济下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研究及对策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2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21-25..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杜芸;吴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作为开发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在推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将尤为突出。立足于2000—2009年江苏省的统计数据,用熵值模型对江苏省知识产权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用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知识产权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这10年间,知识产权对于江苏省GDP的贡献度为33.93%,已经超过了劳动力的贡献,这将有利于江苏创新型经济的实现。

    杜芸;吴鸽;. 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贡献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26-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26-31..

    分享
  • 赵大丽;高伟;李艳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知识转移内涵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知识转移的3种方式,即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和引进FDI作为衡量指标,系统地研究区域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及其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的区域知识转移形式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创新能力组群和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赵大丽;高伟;李艳丽;. 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2001—2008年省际数据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32-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32-37..

    分享
  • 钟雪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长三角企业的产能结构处于粗放型高碳状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低碳战略转型发展中出现明显信息失衡,政府对企业的低碳转型相关支持政策严重滞后。长三角企业应成为低碳经济的引领者,及时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及时发掘低碳信息的潜在价值机会,争取政府发展低碳战略的政策扶植。

    钟雪飞;. 低碳视域下长三角企业战略转型路径探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37-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37-40..

    分享
  • 曹辉;卞艺杰;晏自翔;唐明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驿站是科技中介组织在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中一种创新型的组织发展形式,其功能是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等科技资源及服务在中小企业间进行跨区域的配置,以提高中小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效率。创新驿站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对于创新驿站如何高效运行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创新驿站的运行效率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文章在文献[9]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针对苏州创新驿站运行的不同时期,给出激励机制的分析,以促使代理人(创新驿站工作人员)更努力、高效地工作,进而促进创新驿站技术转化率的提高,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提供支持性服务。

    曹辉;卞艺杰;晏自翔;唐明伟;. 苏州创新驿站运行中的激励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4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41-46..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张宗益;韩海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在沪、深两市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中部分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并截取其2002—2008连续7年的财务数据组成面板数据,对不同行业中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实证结果显示,3个行业中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除信息技术业外,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并不显著。建议企业应关注其结构资本的无形力量,寻求有效途径将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同结构资本相结合。

    张宗益;韩海东;. 行业间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对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47-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47-51..

    分享
  • 刘纯;杨继伟;夏既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宣告将进入文化创意品牌竞争时代。文化创意品牌开发与并购、本土化与国际化同步战略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的必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将形成以创意城市品牌主导的城市创意品牌群与农业创意品牌相促进的格局,并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的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将产生同质化。建议政府加强建设"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与此同时,企业应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核心价值。

    刘纯;杨继伟;夏既明;.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走势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51-56..

    分享
  • 陶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时机日趋成熟,推动物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面对难得的机遇,浙江要自主创新,加快把物联网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高端发展、重点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的原则,建设以杭州为核心、嘉兴和温州两翼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立足制造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商业驱动力。

    陶冶;. 物联网产业发展:浙江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57-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57-61..

    分享
  • 黄燕飞;陈昭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沿海开发内源型模式选择及其主要特点,分析了美国"阳光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源型发展模式。从军事科研和军事工业的兴起、政府采购、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区域集聚和建设科技园区4个方面,研究了国外内源型沿海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路径,得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沿海内源型开发模式源于发展机制中创新资源的本土性的研究结论。

    黄燕飞;陈昭锋;. 国外沿海内源型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6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61-65..

    分享
  • 梁树广;王威;许广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6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电力行业进行规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在电力行业依然存在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的现象。采用1999—2002年,2003—2007年规制改革两阶段的电力行业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分析我国内地31个省市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并进而得出结论:我国电力行业技术效率总体不高,电力行业属于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并且资本弹性产出较大于劳动产出弹性,东中西部技术效率差距较大,但有逐渐趋同的趋势;从两阶段技术效率对比看,我国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处于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电力行业规制改革的成效不大。为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梁树广;王威;许广月;. 我国电力行业规制改革两阶段技术效率对比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66-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66-71..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林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活动的实践特征、以及创业研究和网络研究的发展趋势显示,创业概念在网络研究范畴的拓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概念框架,认为组织成长和网络成长都是创业活动的发展线索。在这两条线索的共同作用之下,与网络相关的管理活动也成为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并且与其它管理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林嵩;. 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概念拓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2-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72-75..

    分享
  • 吴莹;彭华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民创业社会网络的衍生进化是"关系-规模-结构"多维效应共同合成的结果。基于对创业社会网络关系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解,从无意识的自复制合成、交叉催化合成,以及有意识的人工合成三方面,对全民创业社会网络的合成机理进行了阐释,探讨了社会网络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关系-规模-结构效应合成模式。通过对"三元诱因"的探究,阐述了社会网络的合成演进过程。

    吴莹;彭华涛;. 全民创业社会网络“关系-规模-结构”多维效应的合成机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5-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75-78..

    分享
  • 揭昌亮;李华晶;王秀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绿色环保话题持续"高烧"这种压力和机会的双重推动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已经贯穿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过程之中。基于我国绿色创业开展的现状,以河北新奥集团的绿色创业活动为例对我国的绿色创业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我国绿色创业的现状和特点为基础,结合国外绿色创业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的绿色创业策略体系,对我国企业有效地开展绿色创业有着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揭昌亮;李华晶;王秀峰;. 我国绿色创业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北新奥集团绿色创业活动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79-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79-82..

    分享
  • 贾建锋;孙新波;赵宇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组织学习与竞争优势理论出发,探寻了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了两者的"契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难以实现的原因。评述了相关的组织学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兼顾过程性与实体性的改进的组织学习模型,给出了组织学习各阶段的S-PA框架图,作为培育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

    贾建锋;孙新波;赵宇恒;. 组织学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契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83-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83-87..

    分享
  • 曹丽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创新机制和较高的创新效率,是我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其中专利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过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工作的调研,就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讨论。企业专利管理模式与行业密切相关,不同的行业专利工作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要依据专利工作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专利战略。

    曹丽荣;. 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工作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证调研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87-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87-91..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陆铭;尤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逐步成为当前国内动产融资的热点之一。通过梳理和总结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典型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陆铭;尤建新;. 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2-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92-96..

    分享
  • 郝素利;丁日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际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近年来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与专利并未转化为国际标准。因此,选择具有潜力的科技成果,并予以支持,促使其转化为国际标准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指标体系设计入手,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项目分层体系,并提出了国际标准研制的推进策略。

    郝素利;丁日佳;.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96-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96-99..

    分享
  • 马可;田亦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彼此互惠、共同生存、协同进展的共生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发展具有保障功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完善具有推动功能。劳动财产理论、社会契约公意理论、财产权功利主义理论,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共生性的理论基础。为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共生性关系,应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市场环境,完善节能减排技术知识产权质押等制度设计。

    马可;田亦尧;.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共生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0-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00-104..

    分享
  • 汤易兵;丁卫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浙江省1987-2004年的FDI时间序列相关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验证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FDI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浙江省近20年吸引FDI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与市场规模和工资水平相比,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与此同时,浙江省近20年吸引FDI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和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

    汤易兵;丁卫明;. 知识产权保护与FDI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5-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05-108..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曲泽静;史安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对其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为提升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系统、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曲泽静;史安娜;.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09-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09-112..

    分享
  • 杨传喜;李平;张俊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13-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运用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测度软件Frontiers Ver2.0,对湖北省自然科学R&D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分解的规模效率、投入可处置度和纯技术效率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从横向比较来看,研发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从历时特征来看,分地区、分行业到分隶属部门的科研机构的平均技术效率波动的幅度逐渐平缓,而且效率值稳步提升。分解的配置效率显示,投入规模效率是制约湖北自然科学研发机构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杨传喜;李平;张俊飚;. 基于投入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分解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13-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13-117..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石琳娜;石娟;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知识网络风险的特征和类型,根据知识网络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对知识网络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知识网络风险防范机制由3部分构成,并制定了风险防范的4个步骤,力求知识网络能够成功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造。

    石琳娜;石娟;顾新;. 知识网络的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18-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18-121..

    分享
  • 任磊;吕庆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知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入分析了知识创新的内涵,提出了知识势的新概念,运用模型对知识势加以阐述。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创新过程,从而注重对势的营造、利用和控制,实现知识创新循环。

    任磊;吕庆华;. 基于知识创新的知识势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22-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22-126..

    分享
  • 杨翠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2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知识链是组织获取外部知识、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作为一种合作组织,知识链的管理相当复杂。在回顾知识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简化知识链管理出发,提出应用关键路径法识别知识链管理重点,并对关键路径法及其在知识链管理中的应用作了深入分析。

    杨翠兰;.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知识链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27-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27-131..

    分享
  • 张庭发;徐维爽;郭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和其它网络一样,也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和小世界网络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世界网络的3个维度—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报酬函数,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提高知识传播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为进一步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数量分析。

    张庭发;徐维爽;郭莹;.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知识传播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1-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31-134..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赵士军;葛玉辉;陈悦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高层管理团队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时,过多地关注高层管理者的传记特征,而忽视了团队内部的隐性人力资本。基于隐性人力资本价值的视角,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隐性人力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定性分析了其内在影响机理,构建了高层管理团队隐性人力资本价值构成因子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模型。

    赵士军;葛玉辉;陈悦明;. 基于隐性人力资本价值因子的高层管理团队与团队绩效关系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5-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35-137..

    分享
  • 钱峻峰;蒲勇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团队激励的关键问题是团队成员的合作问题。修正放松了关于团队成员的理性人假设,引入互惠性假设,用考虑互惠心理效用的效用函数替代物质效用函数,构建包括两个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生产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两种博弈模型的团队成员最优自身努力水平和帮助他人的努力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物质效用和互惠心理效用的情况下,非理性团队成员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们会在物质收益和互惠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钱峻峰;蒲勇健;. 基于互惠视角的团队协作激励机制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38-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38-141..

    分享
  • 靳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北京昌平高科技园区的185名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分析了其总体工作满意度状况以及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学历、职务等人口特征变量在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揭示了影响中小型高科技研发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靳娟;.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2-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42-145..

    分享
  • 姜农娟;赖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6-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在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时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向知识型经济时代转变时,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企业转而依赖人力资源差异化,然而,组织结构、惯性、人才资源以及成本的制约,亦使企业难以获得持续优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在于将人力资源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相融合。基于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时代发展机遇,提出了人力资源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融合的理论构想和策略,以期为企业获取人力资源可持续优势提供参考。

    姜农娟;赖磊;.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低成本与差异化优势融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46-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46-150..

    分享
  • 齐昕;刘家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1-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已有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梳理与总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较大,而背景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力对创业意愿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愿没有直接影响。

    齐昕;刘家树;.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1-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51-155..

    分享
  • 综述
  • 陈永广;韩伯棠;李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6-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开展研究,将研发国际化的知识流动分为内部知识流动和外部知识流动,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范围的知识流动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研究方向。

    陈永广;韩伯棠;李燕;. 基于知识流动视角的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国外研究述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6): 156-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1, 28(16): 156-16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