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0-04-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包国宪;任世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实证的方法研究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风险评价问题。首先,基于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结构和风险本质,构建了三层次双维度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体系;然后,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背景,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风险评价体系对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及风险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计算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相关系数对风险水平进行了调整,得到了更接近于现实情况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而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风险应对及控制提供定量决策支持。

    包国宪;任世科;. 基于三层次双维度评价体系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风险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5..

    分享
  • 吕周洋;邓敏;何建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技术交易的视角来分析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延迟问题,属于技术创新"事后"问题的范畴。建立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出售者(专利权人)和购买者之间关于"时机选择"和"购买意向"的博弈行为。分析表明,专利权人因具有垄断权而倾向于拖延交易,并且拖延行为会受到客观条件(如市场前景和替代威胁等)的影响;购买者在替代威胁不随时间改变的情况下不宜轻易显露自己的购买意图。

    吕周洋;邓敏;何建敏;. 技术交易“延迟”问题中的时机选择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6-9..

    分享
  • 张强;赵建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3个阶段的支持作用相对比较薄弱,只存在中长期信贷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知识传播阶段起促进作用,而对其它两个阶段作用不明显。同时,证券市场对科技创新3个阶段的作用无法体现。我国资本市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还需在市场理念、制度、结构和产品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张强;赵建晔;. 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0-13..

    分享
  • 陈治;张所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型融资手段,由于区域发展存在的不平衡,其对技术创新作用的表现也不同。基于Malmquist指数及面板数据的量化方法,利用专利生产函数的思想,以风险投资作为创新投入,来对比测算各地区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找出风险投资在我国各区域分布差异,及其对技术创新作用的差异。

    陈治;张所地;. 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4-17..

    分享
  • 皮星;孟卫东;黄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可再协商契约条件下,通过设计契约中的序列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双方真实披露其私人信息,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促使研发投资达到最优。合作创新序列机制能够提供诱因(或威胁),促使双方自觉放弃投机行为,产生有效的交易结果,使双方的专用资产投资达到最优水平。

    皮星;孟卫东;黄波;. 基于道德风险的校企合作创新序列机制设计:一种不可再协商契约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7-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7-21..

    分享
  • 张保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同创造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在网络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并不是网络经济中的特有现象,传统制造业部门外部知识源比例的增加以及厂商之间知识交流和研发合作现象的更加普遍决定了其使用共同创造模式的可能性,但在使用中应该注意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要素和共同创造系统的治理等问题。

    张保胜;. 共同创造:一种新的创新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2-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22-24..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李子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布式创新以主导公司内部知识主体与外部知识主体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在保证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节省交易费用的前提下,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微观主体发挥比较优势、进行有效知识资源配置有深远影响,对解决区域自主创新和区域分工演进的问题有借鉴意义。

    李子明;. 分布式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分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5-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25-28..

    分享
  • 王育宝;吴淑娥;胡芳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绩效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评述,然后以西安高新区内2 900家企业2007年研发投入与产出情况的数据为基础,对区内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绩效进行相关关系、偏相关关系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对企业产出绩效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提高科技园区产出绩效的对策。

    王育宝;吴淑娥;胡芳肖;. 科技园区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西安高新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29-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29-33..

    分享
  • 黄森;蒲勇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运用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方理论,以及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地区为支撑点的空间区域经济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的合理性,并为西三角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有利建议。

    黄森;蒲勇健;. 西三角经济圈的合理性分析——基于空间经济学基本原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34-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34-37..

    分享
  • 于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研究的是同一行政区域内的多所高校实现科技资源同城共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校科技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系统分析了区域高校科技资源校际、校地共享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平台的设计思路,对系统设计、体制与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平台的运行进行了展望。

    于忠军;. 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系统设计及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3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38-40..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李邃;江可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与生产函数的结合,测度科技创新在产业间的传导份额,进而利用科技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在产业间传导的现状,并对如何提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传导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李邃;江可申;. 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传导能力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4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41-44..

    分享
  • 李刚;孙林岩;高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经济是21世纪主导的经济模式。在服务经济社会,制造业的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和现代管理系统是服务型制造实施的基础,需求管理、能力管理、企业网络和风险管理是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主要内容。

    李刚;孙林岩;高杰;. 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45-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45-50..

    分享
  • 吕新军;胡晓绵;张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投入产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美两国2000年和2005年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扩散效应、扩散结构和演化趋势3个方面揭示了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扩散模式的异同,并指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的发展方向。

    吕新军;胡晓绵;张熹;. 中美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模式比较分析——基于投入产出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5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51-56..

    分享
  • 李云梅;钱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的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了工程设计行业的十大特性及六大社会功能,以期提高各部门对工程设计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再认识,使工程设计行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

    李云梅;钱虹;. 新经济环境下工程设计行业的定位及功能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57-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57-60..

    分享
  • 周宁;陈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各地区的市场开放度决定了农业科研投资所产生的社会福利由谁获得,在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大部分的好处被非农消费者所占有。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稳定自己在农业科研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按各地区市场情况做好引导私人投资或是加强对落后地区农民扶持这两方面的工作,农业科研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应该是充分考虑资源优化配置的多元化,应尽量避免全国不分地区现实条件的统一模式。

    周宁;陈超;. 农业科研投资主体优化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61-63..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冯忠垒;陈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深入了解事前被许可企业如何对待自主创新,依据同质产品Cournot双寡头垄断市场和渐进性创新的假设前提,通过建立技术许可和R&D竞争模型来研究事前被许可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事前被许可企业支付的单位产品提成越高,及其在技术交易中分配的租金越少,则其对自主创新的均衡投资越多,但预期利润越小。因此,事前被许可企业在实际的技术交易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大租金份额的事实,意味着其对自主创新投资偏少,但预期利润较大。

    冯忠垒;陈圻;. 许可租金分配条件下事前被许可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4-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64-67..

    分享
  • 杜晶;朱方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采纳的特点,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决策的有限理性是现有理论对其解释不足的重要原因。结合传统决策及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以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主要的理性变量和行为变量,建立了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采纳的行为决策框架。

    杜晶;朱方伟;.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采纳的行为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68-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68-72..

    分享
  • 张蕾;蔡建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研究表明,运作优化效果可以由基层上升到战略层,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在研究从基层运作优化向战略层演化时,分别从业务层和战略层提取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运作优化效果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张蕾;蔡建峰;. 基于运作优化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73-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73-77..

    分享
  • 何景涛;安立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合作创新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知识的合作。知识合作能够创造产品价值是企业合作创新的根本动因。通过把企业知识合作分为知识供应链、知识集聚、知识嫁接3种模式,并结合企业具体的合作活动进行分析,探索了不同的知识合作模式所产生的效应;在构建产品价值构成要素模型的基础上,阐明了3种知识合作模式中新知识的产生对产品价值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知识合作剩余的来源。

    何景涛;安立仁;. 知识合作模式与产品价值构成要素研究——企业合作创新研究的新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78-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78-82..

    分享
  • 张慧;王文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计算机仿真,探讨了影响外包网络绩效的因素。首先抽象出企业间存在的几种网络结构(链式图、星形图、完全图和环形图),建立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网络中节点间的距离、网络信息传播能力和行业生产成本对于整个网络外包平均利润(或利润率)、平均承接价格(或承接价格比)及交易频率的影响。

    张慧;王文平;. 网络结构与企业外包网络绩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83-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83-87..

    分享
  • 王章红;王红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特点与具体的信息化产品动态融合演进的过程,路径依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典型特征。依据路径依赖理论,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3种典型的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的路径依赖影响因素,给出了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的路径依赖退出条件。

    王章红;王红芳;. 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的路径依赖及决策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88-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88-91..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戈华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失灵不是导致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但在现代社会,科技失灵或技术异化给地球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深入分析了科技失灵与现代环境危机之间的关系,认为科技失灵是导致现代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提出应摒弃科技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与经济优先观念,确立生态优先主义与生态整体性原则,并针对科技失灵情境下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给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戈华清;. 论科技失灵与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以科技规制为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92-94..

    分享
  • 孙顺根;许必芳;马艺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9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仅发挥着增加就业、培养企业家、活跃经济、为大企业配套、增加市场竞争性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技术创新的活跃成分和主力。通过选择浙江省中小企业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小企业政策的发展及不同类型的政策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孙顺根;许必芳;马艺珈;. 中小企业政策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95-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95-100..

    分享
  • 胡慧源;王京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外部性和价格效应的存在,科技保险市场往往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乏力"的尴尬局面,进而导致政府采取包括财税手段在内的干预,以帮助科技保险市场从失灵状态中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政策性科技保险的存在原因。

    胡慧源;王京安;. 政策性科技保险存在的经济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1-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01-104..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侯合银;徐书勇;申夫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着生命周期性,因而时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发展度从数量维度上反映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合理构建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南京市典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度展开实证分析。

    侯合银;徐书勇;申夫臣;.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度研究——基于南京10家孵化器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05-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05-109..

    分享
  • 陈伟;张昊一;杨彩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是企业能够享受到自主创新政策推动作用的保障,"机制"的好坏又决定着自主创新政策的效果。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指标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评价结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伟;张昊一;杨彩霞;.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0-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10-113..

    分享
  • 曹静;范德成;唐小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4-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要素和过程两个层次来分析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合作创新环境、合作创新投入、合作创新产出、合作创新运行和合作创新效果5个一级指标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积分评价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测算,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情况属于基本良好的状态。

    曹静;范德成;唐小旭;.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4-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14-118..

    分享
  • 胡金东;黄文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金融机构在企业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对中小企业规模歧视的考核指标,使得中小企业资信普遍较低。柔性风险评估系统着重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化解和事后风险的共同面对,是一种互动的、人性化的、多次反馈的评估系统。柔性风险评估系统在银行、担保机构中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胡金东;黄文锋;. 中小企业柔性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基于某担保机构的实践经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19-121..

    分享
  • 孔祥沛;孙继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校科技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PLS路径模型,建立各省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指数,运用2007年的数据,对31个省的高校科技活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产出"和"投入"是对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西部大多数省份高校的科技活动水平落后于中东部。

    孔祥沛;孙继红;. PLS路径模型在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中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22-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22-126..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王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企业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的表现形式,即价值溢出性和关系风险性。然后,根据知识转移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构建了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机理模型。最后,通过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假设,获得了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的形成路径。

    王斌;.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27-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27-130..

    分享
  • 雷宏振;李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与企业营销部门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顾客知识管理的知识流动方向相反的"知识社会化"。阐释了知识社会化的概念,探究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定位,通过对知识社会化与顾客知识管理的比较以及与知识营销、消费者教育的联系,进一步分析其内涵和优势,总结其常见类型和应用方法,并鼓励企业借助体验营销主动向顾客传播知识。在微观上可为企业营销部门的知识管理提供新的实践指导,在宏观上可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新的思路。

    雷宏振;李丹;. 企业知识社会化——基于知识转移的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31-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31-135..

    分享
  • 刘敦虎;陈谦明;高燕妮;吴绍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36-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文化是知识联盟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然而,由于组织惯例、价值观以及地域与国别的差异,知识联盟内的不同组织文化存在冲突。知识联盟组织之间的文化冲突对于联盟内的合作创新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联盟形成与运行的不同阶段,文化冲突的水平也不同。知识联盟的文化协同管理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正确看待文化冲突的存在,尊重合作伙伴的文化,建立知识联盟成员的双向沟通机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联盟文化。

    刘敦虎;陈谦明;高燕妮;吴绍波;. 知识联盟组织之间的文化冲突及其协同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36-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36-139..

    分享
  • 杜运力;陈智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0-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企业孵化器的知识配置问题。首先,通过对孵化器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孵化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企业孵化的实质是知识配置,然后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孵化器知识配置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算法设计。

    杜运力;陈智高;. 基于遗传算法的孵化器知识配置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0-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40-144..

    分享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 刘永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助发现的创新方法可以从正面、反面和综合研究3个方向推进,包括创新心理、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等非逻辑的异质性研究。在远期理想上,可以尝试把创新方法作为横断现象进行普遍化研究,提炼专有核心概念,形成横断科学的创新方法论。

    刘永谋;. 创新方法研究的方法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5-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45-148..

    分享
  • 程晓舫;张栋;刘景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8-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科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不是从20世纪开始的。选择生活质量、劳动、资源、剩余和社会力5个要素建立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模型,通过模型的演绎和对数千年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史的考察和推导发现,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然科学的作用始终是先导性的。

    程晓舫;张栋;刘景平;. 自然科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建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48-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48-152..

    分享
  • 综述
  • 徐金发;林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外有关吸收能力的模型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吸收能力模型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吸收能力的内涵、前因变量及其结果进行了阐释,得出这些模型中存在共性,也有差异,指出进一步拓展吸收能力模型构建的方向。

    徐金发;林枫;. 国外吸收能力模型研究进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3-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53-156..

    分享
  • 孙卫;徐昂;尚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6-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时间的竞争策略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但国内针对企业创新速度的研究相对欠缺。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评价,总结出创新速度理论的基本架构及其核心内容,并对创新速度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可能成为研究突破的新问题。

    孙卫;徐昂;尚磊;. 创新速度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7): 156-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7): 156-16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