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7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10-12-25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许斌;陈敏艳;盛永祥;吴洁;施琴芬;刘思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转移既是企业获取技术的方式,又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途径和科技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志。通过对嵌入性内涵与分类、技术转移动态过程和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分别从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政策嵌入性和环境嵌入性4个方面,分析了嵌入性对不同模式技术转移过程的影响。

    许斌;陈敏艳;盛永祥;吴洁;施琴芬;刘思峰;. 嵌入性对不同模式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5..

    分享
  • 夏若江;徐承志;黄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业技术轨道变化频率的不同造成了技术生命周期更迭频率的差异,因此导致创新机会分布的差异。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技术轨道变化较快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少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较多取决于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就这种创新机会的不同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夏若江;徐承志;黄骋;. 基于行业技术轨道差异性的创新机会分布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5-11..

    分享
  • 赵建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学者们形成了多种理论研究路径,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不可否认,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

    赵建梅;.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种理论研究路径的分析与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2-15..

    分享
  • 武建龙;王宏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机制,是动态核心能力理论成功应用于企业战略实践的关键环节。围绕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本质、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提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机制框架,重点设计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与定位机制、开发机制、提升机制以及重构机制,并给出了一体化运行策略,旨在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持续保持与提升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指导与策略支持。

    武建龙;王宏起;.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6-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6-19..

    分享
  • 苏平;彭志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许可通过运用专利技术获取技术收益,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专利技术拥有企业的许可策略受到研发投资的不可收回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竞争的影响。基于动态博弈方法,考虑到竞争性企业进行专利技术研发投资的选择和专利许可策略决策,研究了竞争市场下双寡头企业的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博弈问题,并比较了固定费专利许可模式和按产量提成专利许可模式的绩效。

    苏平;彭志强;. 基于动态博弈的专利许可模式的选择与绩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0-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20-23..

    分享
  • 张友生;梅元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利技术转移效率。为了提高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效率,在综合分析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高校需要迫切重视的问题。

    张友生;梅元红;. 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分析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4-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24-27..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郑军;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主创新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在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基础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进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改革试点。从委托代理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区间效应理论、风险补偿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等理论角度,归纳总结了促进自主创新的几种股权激励类型,分析了近年来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最后针对我国正在试点的示范区激励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思路。

    郑军;刘华;. 企业自主创新与股权激励制度安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27-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27-31..

    分享
  • 孔淑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0—2007年度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我国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促进作用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总体的和分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税收优惠对不同的科技创新指标的影响程度显著不同。但在中部地区,税收优惠对技术市场成交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在修改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时,要对税收激励的形式、侧重面、税种分布和激励的目标针对性地给予足够的重视。

    孔淑红;. 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32-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32-36..

    分享
  • 孟卫东;李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37-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hapley值设计出一种利益分享机制,以解决我国科技资源共享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改进的shapley值模型,可以有效地激励作为私人用品的科技资源共享,保障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长期有效运行,同时减少科技资源的重复投入。

    孟卫东;李栋;. 基于shapley值的科技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37-39..

    分享
  • 谢黎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可资借鉴。美国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由证券化、信托、融资担保等机制构成,具有以市场化为主导、政府积极扶持、配套机制完善等特点。这为我国相关机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谢黎伟;. 美国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0-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40-44..

    分享
  • 郭建平;魏纪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汉东湖高新区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要进一步增强其在相关产业领域的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产业制高点,必须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具体而言,以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则为导向,以技术战略、产权战略、市场战略的融合与对接为核心理念构建运作平台,形成一个集合研发、产权、市场全过程的管理系统。

    郭建平;魏纪林;.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4-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44-48..

    分享
  • 李崇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对城市化从发展度、持续性与协调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基于发展、持续与协调的三维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厦门市2000-2007年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2000-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从持续性和协调性看,这种城市化状态是不持续的,不持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厦门市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源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的发展却呈衰退趋势。

    李崇明;.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49-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49-52..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杨晨;施学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认知区域竞争力是以知识产权为内核的基础上,运用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等理论,探析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以"资源—能力—竞争力"为分析框架,解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结构模块,旨在引导区域科学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地创造及运营知识产权资源,实现区域发展中产业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双提升",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杨晨;施学哲;. 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3-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53-55..

    分享
  • 胡凯;甘筱青;高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部地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物流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3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发现三者间存在协整关系;中部地区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将极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减少物流费用开支,也将带来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地区生产总值的Granger因,而且是单向作用;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物流业增加值之间则是双向作用;针对这些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中部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优化物流环境、提升物流能力、降低物流费用、加快物流周转速度等对策建议。

    胡凯;甘筱青;高阔;. 中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协整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56-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56-59..

    分享
  • 李欣先;马虎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浦东新区作为标杆有助于认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并实现跨越发展。基于标杆思想,首先从创新投入、创新基础、创新绩效和创新经济4个方面,对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全面比较。研究发现:滨海新区科技创新正由技术依赖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变、由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并由创新型区域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转变,具有发展速度快、创新凹地效应显著和正处于战略转型期等特点。最后,通过剖析制约科技创新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加强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李欣先;马虎兆;. 基于标杆的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0-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60-64..

    分享
  • 杨中楷;王学先;杨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和互动需要,台湾地区的跨域专利活动呈现日渐频繁的趋势。在全面描述台湾在内地专利活动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更加深入地推动两岸基于专利合作的发展层次。

    杨中楷;王学先;杨异;. 台湾地区的跨域专利活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5-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65-67..

    分享
  • 孔斌;李学斌;樊新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民族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宁夏大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性地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等多种模式,提出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以期为其它高校提供经验借鉴。

    孔斌;李学斌;樊新刚;.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68-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68-71..

    分享
  • 杨久香;宁正福;郑玉华;冯晓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关系到国家石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石油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到石油高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对中国石油大学等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及特点,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杨久香;宁正福;郑玉华;冯晓丽;. 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1-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71-74..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徐蕾;魏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价值创造方式由价值链向价值网络转变;同时,创意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因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回顾价值网络、创意性服务业等相关研究,提出创意性服务业作用于价值网络升级的机理模型。认为创意性服务业介入价值网络将优化价值创造的3个核心概念: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网络关系,进而引起价值网络的整体升级。

    徐蕾;魏江;. 创意性服务业作用于价值网络升级的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5-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75-78..

    分享
  • 王斌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A-U模型揭示了在特定技术轨道上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一种描述短期的产业创新动态过程的模型。改进的A-U模型是从产业演变的全过程来考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是一种描述长期的产业创新动态过程的模型。基于改进的A-U模型,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王斌义;. 基于A-U模型的物联网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79-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79-82..

    分享
  • 薛飞;张凌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较低、农村信息化因实施成本高昂而受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廉价个人终端的低成本农村信息化解决思路。结合前人研究,验证了运行在中低端手机上的移动农业应用软件的功能和可行性,进而探索基于廉价手机的农用信息化产品,并分析了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薛飞;张凌云;. 基于廉价手机的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83-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83-85..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卢中华;李岳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86-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首先分析了系统构成,提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组织制度和创新环境是其四要素。然后,探索了系统的演化特征、动力及其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网络优化框架,主要包括创新战略的制定,系统内部整合,系统与非技术创新系统、企业系统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网络整合。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卢中华;李岳云;.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86-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86-91..

    分享
  • 周焯华;王婷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定义了技术并购中目标企业和兼并企业的价值,并利用博弈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成长期的目标企业发生技术升级型并购的均衡条件与最优时机,同时分析了影响技术并购最优时机的因素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兼并时机与目标企业和兼并企业的沉没成本、技术转移或者技术整合的程度有关,而且,目标企业的专利权距离到期时间、兼并企业规模以及兼并价格都会影响兼并时机。

    周焯华;王婷婷;.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技术升级型企业技术并购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92-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92-96..

    分享
  • 章晓仁;陈向东;丁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设计创新过程中集成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理论分析评估影响因素各层次间及同一层元素间的依赖与反馈关系,建立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应用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指标的影响权重,为提高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集成能力提供一种定量化的决策方法和依据。

    章晓仁;陈向东;丁玲;. 基于ANP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集成能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96-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96-99..

    分享
  • 王旭;陈琼妮;倪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0-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资源受限情况下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进度安排问题,对原资源调配法"RSM"作出了改进,将资源冲突时刻两两比较平行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ES)与最迟完成时间(LF)的差值,转换为寻求平行工序中持续时间最小值D和初始最迟开始时间最大值BLS,从而迅速地确定后移的工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改进的"RSM"法能显著减少计算量,提高运算效率。

    王旭;陈琼妮;倪霖;. 新产品开发项目资源受限—工期优化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0-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00-103..

    分享
  • 闫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4-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行业组织学派和企业资源论两种研究范式,可以看到,两者研究对象所处分析层面的不同是造成研究线路不同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具体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时,应合理设置样本范围,以规避研究线路不同所造成的分析困难。基于此,选取兰州市机械电子行业为分析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

    闫磊;.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实证分析——以兰州市机械电子行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4-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04-108..

    分享
  • 盛琼芳;倪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而实施变革的组织需要处理员工抵制变革的问题,心理所有权理论解释了组织变革与员工抵制之间的关系机理。通过问卷调查某大型国企的146名员工,探讨了组织变革和员工抵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并系统验证了组织变革、心理所有权和抵制变革等概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变革与员工的心理所有权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抵制变革的态度显著正相关,且心理所有权在组织变革与员工抵制变革态度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变革、变革的信息沟通和鼓励员工参与的文化,有助于增强员工心理所有权状态,进而削弱甚至消除员工抵制变革的倾向。

    盛琼芳;倪婧;. 组织变革与员工抵制变革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09-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09-112..

    分享
  • 评价与预见
  • 陈爱国;魏晓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3-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解决指标相关性对DEA评价结果效度的影响,并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活动效率。主要研究结论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发展趋势良好;但投入相对冗余、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之呈现规模报酬递减。

    陈爱国;魏晓平;.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效率:基于CCA—DEA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3-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13-116..

    分享
  • 石秀华;吴汉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6-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多年来已成为世界铁矿石进口大国,高达50%以上,却一直掌握不了谈判话语权,利益受损巨大。为了建立铁矿石中国价格,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紧抓供求关系,压缩国内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扶持国内铁矿石企业,扩大国内铁矿石生产和供应。同时,抓住时机建立铁矿石国际供货渠道;从资源的金融属性出发,研究铁矿石价格的波动规律和周期性特点;政府和钢铁企业都需要改变思路,进行制度创新,共同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重视商务谈判技巧和规则,这也是建立铁矿石中国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秀华;吴汉军;. 铁矿石资源的中国价格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6-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16-118..

    分享
  • 熊伟;王娟丽;王晓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魅力性质量理论提出了多维质量的概念,探讨了产品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然而直到目前为止,魅力性质量理论的相关研究都未能定量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没能说明如何定量分析和挖掘魅力性质量。通过魅力性质量理论与质量机能展开(QFD)理论的整合研究,运用QFD理论的核心工具——质量屋,构建一个魅力性质量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同时运用顾客需求与质量特性间的关系矩阵和质量特性之间的自相关矩阵,定量表达了产品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用以分析和挖掘魅力性质量。

    熊伟;王娟丽;王晓暾;. 基于QFD理论的魅力性质量定量分析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19-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19-122..

    分享
  • 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 王一飞;孙立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3-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合作是企业间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通过知识转移能够使企业各自汇集发展所需的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的协同进化。提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协同进化内涵,分析了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协同进化动因,并对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抗熵协同进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王一飞;孙立梅;.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协同进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3-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23-127..

    分享
  • 吴新文;揭建群;赵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存量是指在特定时点某个组织系统的知识总量,它反映一个国家创造知识的潜力,而且知识存量的测量在知识测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来,对知识存量的测量存在许多困难,要测度知识存量,就有必要区分知识存量的结构,分析其功能。借用能源的测度问题进行类比,进而从知识与信息功能等价性的角度对知识的信息量测度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知识的商品功能及知识商品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价值量的测度模型。

    吴新文;揭建群;赵军;. 基于信息功能和商品功能的知识存量测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28-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28-130..

    分享
  • 蒋蓉华;焦俊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delphi实现了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性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注册登录、地方性知识档案管理、相关利益主体及人员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满意度评价六大功能模块。其中,绩效管理和满意度评价模块在绩效棱柱的基础上,设置各利益相关主体在5个维度上的关键绩效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模型和满意度评价模型,实现了绩效评价与满意度评价系统的自动化。

    蒋蓉华;焦俊刚;. 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性知识管理系统的delphi实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1-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31-134..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朱义令;赵永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人力资本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科技人力资本进行价值评估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创新能力、贡献度和成长与发展5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从提升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存量、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转化效率和推进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程度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策略。

    朱义令;赵永乐;.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与价值提升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4-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34-137..

    分享
  • 刘慧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8-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团队科研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复杂,其指标体系很难满足当今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需要。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平衡灰色系统中未知信息的方法,通过某学院5个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算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刘慧群;.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38-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38-142..

    分享
  • 王汇;施远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43-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领域是孕育和承载女性科技人才的重要领域,教育领域的女性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教育领域科技人才队伍中,女性"缺席"现象依然严重,如何在"男女平等"的政策框架下,让更多女性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已引起各方关注。以湖北省为例,通过调研、访谈及参考有关统计资料,深入全面地了解了湖北省教育领域女性科技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折射出了我国教育领域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汇;施远涛;. 我国教育领域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兼以湖北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43-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43-146..

    分享
  • 综述
  • 高凤莲;段会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47-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聚过程与经济增长过程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垄断竞争建模方法的发展已为空间经济学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提供了极大可能,两者的整合研究也是现代主流经济学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通过对集聚与增长关系的理论机制以及经验研究的梳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高凤莲;段会娟;.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47-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47-150..

    分享
  • 彭华涛;王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1-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是企业从诞生走向成熟的起点,创业企业的成长实际上是在不断犯错的基础上突破资源要素制约,获得创业社会网络成员支持与认可的过程。从试错的定义与内涵出发,界定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形成的试错本质,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中间商、研发部门以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体角度,探讨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形成的试错机理。

    彭华涛;王敏;. 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形成的试错机理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1-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51-154..

    分享
  • 黄忠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5-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新领域,供应链学习逐渐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并没有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在分析供应链学习学术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国外供应链学习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推动我国供应链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黄忠东;. 国外供应链学习研究述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24): 155-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24): 155-16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