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 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科学实力提升的影响与对策[J]. , 2010, 27(11): 1-3..
. [J]. , 2010, 27(11): 1-3..
姜秀娟;赵峰;.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T型关联度分析[J]. , 2010, 27(11): 4-6..
. [J]. , 2010, 27(11): 4-6..
赵立雨;张炳南;师萍;. 实现科技投入目标强度的协调机制研究[J]. , 2010, 27(11): 7-10..
. [J]. , 2010, 27(11): 7-10..
宋之杰;郑红云;侯玉梅;. 基于库诺特竞争模型的技术创新投资可行域分析[J]. , 2010, 27(11): 11-15..
. [J]. , 2010, 27(11): 11-15..
翟运开;. 组织间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转移粘滞:内涵分析与要素模型[J]. , 2010, 27(11): 16-19..
. [J]. , 2010, 27(11): 16-19..
李民;周跃进;. 自组织团队的群决策过程模型研究[J]. , 2010, 27(11): 20-24..
. [J]. , 2010, 27(11): 20-24..
宋立荣;. 科技信息共享建设机构内部信息质量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构建[J]. , 2010, 27(11): 25-28..
. [J]. , 2010, 27(11): 25-28..
熊鹰;. 基于不同属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博弈研究[J]. , 2010, 27(11): 29-32..
. [J]. , 2010, 27(11): 29-32..
李恒;. 产学研结合创新及其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J]. , 2010, 27(11): 33-36..
. [J]. , 2010, 27(11): 33-36..
邓练兵;. 自主创新政策的经济合理性及“政策失灵”现象研究[J]. , 2010, 27(11): 37-39..
. [J]. , 2010, 27(11): 37-39..
高雪莲;奉公;. “三制一体”的构建与金融危机的解困[J]. , 2010, 27(11): 40-43..
. [J]. , 2010, 27(11): 40-43..
王莉;. 侵权责任范式下生态利益损害的救济障碍及应对[J]. , 2010, 27(11): 44-47..
. [J]. , 2010, 27(11): 44-47..
李志平;. 自我推进型农村技术进步的模块化设计与政策建议[J]. , 2010, 27(11): 48-50..
. [J]. , 2010, 27(11): 48-50..
张文雷;姜照华;李苗苗;刘银莲;. 科技体制与创新型城市模式——对我国16座城市的分析[J]. , 2010, 27(11): 51-55..
. [J]. , 2010, 27(11): 51-55..
朱先奇;李鹏;史彦虎;郑劲栋;. 区域转型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协调性的实证研究——以山西转型发展为例[J]. , 2010, 27(11): 56-60..
. [J]. , 2010, 27(11): 56-60..
郑治伟;孟卫东;.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J]. , 2010, 27(11): 61-65..
. [J]. , 2010, 27(11): 61-65..
刘国岩;孙春晓;池仁勇;. 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型与创新激励研究[J]. , 2010, 27(11): 66-68..
. [J]. , 2010, 27(11): 66-68..
廖先玲;姜秀娟;赵峰;何静;. 基于“索洛余值”改进模型的山东省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J]. , 2010, 27(11): 69-71..
. [J]. , 2010, 27(11): 69-71..
张樨樨;.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J]. , 2010, 27(11): 72-75..
. [J]. , 2010, 27(11): 72-75..
杜静;陆小成;. 新型工业化中产业集群绿色创新的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为例[J]. , 2010, 27(11): 76-79..
. [J]. , 2010, 27(11): 76-79..
周志春;. 基于地域邻近的我国高科技园区与高教园区共生关系研究[J]. , 2010, 27(11): 80-83..
. [J]. , 2010, 27(11): 80-83..
李杰义;. 基于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对策:上海的个案[J]. , 2010, 27(11): 84-87..
. [J]. , 2010, 27(11): 84-87..
田北海;李名家;杨少波;.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的实证调查为例[J]. , 2010, 27(11): 88-92..
. [J]. , 2010, 27(11): 88-92..
武玉英;莽鹏程;. 基于企业生态学的战略网络稳定性分析[J]. , 2010, 27(11): 93-97..
. [J]. , 2010, 27(11): 93-97..
范钧;. 企业社会信任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J]. , 2010, 27(11): 98-102..
. [J]. , 2010, 27(11): 98-102..
赵欣;赵西萍;曲源美;.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J]. , 2010, 27(11): 103-106..
. [J]. , 2010, 27(11): 103-106..
龚祝平;. 金融危机下中小制造企业的被动质量改进[J]. , 2010, 27(11): 106-109..
. [J]. , 2010, 27(11): 106-109..
马中东;陈莹;. 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分析[J]. , 2010, 27(11): 110-113..
. [J]. , 2010, 27(11): 110-113..
任英华;姚莉媛;. 我国城市经济两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J]. , 2010, 27(11): 114-118..
. [J]. , 2010, 27(11): 114-118..
董鹏刚;杨水利;吕瑞;. 科技产业化项目结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 2010, 27(11): 119-123..
. [J]. , 2010, 27(11): 119-123..
熊杰;张善从;. 基于AHP和风险矩阵的航天研制项目风险评估[J]. , 2010, 27(11): 124-126..
. [J]. , 2010, 27(11): 124-126..
邵强;林向义;. 基于ANP的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 , 2010, 27(11): 127-130..
. [J]. , 2010, 27(11): 127-130..
安世遨;. 对话管理: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J]. , 2010, 27(11): 131-134..
. [J]. , 2010, 27(11): 131-134..
傅建球;潜伟;. 对古代中西方科学技术水平比较的新阐释[J]. , 2010, 27(11): 135-139..
. [J]. , 2010, 27(11): 135-139..
王炳成;李洪伟;.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合法性悖论”的突破方式研究[J]. , 2010, 27(11): 140-143..
. [J]. , 2010, 27(11): 140-143..
牛冲槐;杨彦超;杨玲;. 人才聚集下的知识链管理研究[J]. , 2010, 27(11): 144-148..
. [J]. , 2010, 27(11): 144-148..
张倩;.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界定与识别[J]. , 2010, 27(11): 149-151..
. [J]. , 2010, 27(11): 149-151..
曹平;. 创新与技术管理研究动态评述[J]. , 2010, 27(11): 152-156..
. [J]. , 2010, 27(11): 152-156..
石荣丽;吕政宝;. 组织污名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 , 2010, 27(11): 157-160..
. [J]. , 2010, 27(11): 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