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张毅;张子刚;黄胜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网络是战略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两条不同的主线,追溯了企业战略网络组织形态的演变路径,从8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战略网络中的若干联盟动机,并对我国企业建立企业战略网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张毅;张子刚;黄胜杰. 战略网络的组织形态演进及联盟动机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5-7..

    分享
  • 陈玥希;蔡建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小企业间建立起动态的创新联盟的新型理念,用以整合企业的核心资源,扩散技术创新成果,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率,增强中小企业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经营环境的能力。

    陈玥希;蔡建峰. 基于动态创新联盟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8-9..

    分享
  • 成桂芳;宁宣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协作在虚拟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以信息网为基础构建了虚拟企业内成员企业间知识协作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根据模型对知识协作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成桂芳;宁宣熙. 虚拟企业内成员企业间知识协作行为的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0-12..

    分享
  • 余平;黄瑞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商业合作的虚拟企业将是未来一种流行的企业合作经营模式,它因契约而成立,其商业方法具有可专利性。然而,学界对基于商业合作的虚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商业方法专利权归属的研究并不多见,故从法律的视角提出采用协议约定优先原则、发明人所有原则和各成员合理分享原则界定其成员之间的商业方法专利权归属。

    余平;黄瑞华. 基于商业合作的虚拟企业的商业方法专利权归属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2-14..

    分享
  • 叶永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探讨虚拟经营的复杂性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虚拟经营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对虚拟经营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虚拟经营复杂性问题的对策。

    叶永玲. 虚拟经营的复杂性及其对策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5-17..

    分享
  • 侯俊东;吕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虚拟企业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而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联盟中伙伴的选择问题。在描述虚拟企业中伙伴选择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伙伴选择的多目标灰色优化评价模型,为联盟有效选取伙伴提供了依据。

    侯俊东;吕军. 虚拟企业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灰色评价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7-19..

    分享
  • 区域科技、经济、社会
  • 黄建军;刘建新;陈雪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详尽阐述循环经济产业化意义的基础上,对循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和循环产业的作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循环产业的发展途径。

    黄建军;刘建新;陈雪阳. 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0-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20-22..

    分享
  • 高霓;王续琨;潘雄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布局系数LQ以及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色化角度考察了近10年来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区域分布和变动差异。我国第一产业分布的区域差异最大,并且在继续扩大,第二产业分布的区域差异在减小;东部地带第三产业分布更为集中,尤以三大直辖市的第三产业集中最快,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分布更为集中;东部与中、西部地带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尚在进一步扩大。

    高霓;王续琨;潘雄峰. 近10年中国产业结构区域分布及变动模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23-25..

    分享
  • 李伟红;胡宝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R.MSolow余值理论思想,从理论上构建了区域政府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学模型,为定量评价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以河北省为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李伟红;胡宝民.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定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26-28..

    分享
  • 刘丹鹤;杨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是科学配置区域科技资源,实现科技产出最大化,促进区域科技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剖析科技投入指南和科技规划的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证,提出了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应考虑的因素。

    刘丹鹤;杨舰. 区域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29-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29-31..

    分享
  • 郑胜华;许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三产和城市中央商务区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针对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较少。通过对科技三产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各自发展现状的比较,剖析了二者发展的内在联系,指出二者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形成科技三产和城市中央商务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郑胜华;许强. 科技三产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2-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32-35..

    分享
  • 田震;谢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城市重大工业灾害的特点,针对城市重大工业灾害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城市重大工业灾害风险评估、检测监控、安全装备和应急救援等技术对策。

    田震;谢泓. 城市重大工业灾害研究现状及其技术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6-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36-37..

    分享
  • 马志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兴海是新世纪中国海洋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我国海洋科技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开发海洋对科学技术、人才、产业开发的要求以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应采取的措施。

    马志荣. 新世纪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3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38-40..

    分享
  • 王雷;刘永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剖析湖北省科技创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战略任务和对策措施。

    王雷;刘永忠. 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41-42..

    分享
  • 董登珍;储茂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汉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必须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支撑作用,率先实施制造业的物流再造,营造物流服务体系新优势,并制定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华中地区对外交通运输网络;统筹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信息交易、物流政策支撑三大平台。

    董登珍;储茂广. 论华中物流中心建设对武汉制造业的支撑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43-45..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彭华涛;高维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限制、选择、机会等3个角度分析了高科技企业创业的社会网络基础,并分别从弱关系力量、强关系力量以及结构空洞3个方面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选择的社会网络基础,并描绘了相应的创业模式图。

    彭华涛;高维义. 高科技企业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与企业模式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6-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46-48..

    分享
  • 吕宏芬;余向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以温州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为例,首先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和集群技术互动学习两个层面来探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及其实现条件进行探讨。

    吕宏芬;余向平. 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的内在机理及途径探讨——以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49-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49-50..

    分享
  • 曹利军;王荣花;张震丽;杜世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日渐丧失,但传统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传统产业在改造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的一个有效途径———集成创新。

    曹利军;王荣花;张震丽;杜世勋. 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的路径分析:集成创新的概念、模式和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51-53..

    分享
  • 欧光军;欧阳明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集成思想被引入到产品创新领域以后,界面问题已成为影响产品创新成败的关键问题。现行的界面管理理论忽视了信息技术对界面管理的作用,采用基于离散线性的思想化整为零研究界面问题,提出了一体化整合的界面管理集成方法。结合信息技术大发展提出了产品集成创新的两阶段发展模式,为产品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欧光军;欧阳明德. 面向产品创新的界面管理集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4-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54-56..

    分享
  • 庄越;王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集成管理概念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集成场的面向产品创新的集成管理工作机制,并围绕集成管理的要素构成和工作过程构建了相关的定量分析模型。

    庄越;王建华. 面向产品创新的集成管理内生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7-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57-58..

    分享
  • 朱亚明;王红;王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近年来对实物期权研究的深入,有关实物期权的讨论在许多领域、许多层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过程,从现实期权领域中的学习期权以及转向期权两个角度,对新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作出全新的诠释和分析,并阐述了实物期权方法在新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

    朱亚明;王红;王建新. 实物期权方法在新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59-60..

    分享
  • 刘莹;王宇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障大学科技园健康、高效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的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而分析其层次和职能,并就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和构建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刘莹;王宇红.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管理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61-62..

    分享
  • 戴伟辉;肖小云;倪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园区作为软件产业的聚集区,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价值链理论研究了软件产业和软件企业的特性,并结合国内软件园区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同时,提出了组建虚拟软件园区的建议。

    戴伟辉;肖小云;倪伟. 软件产业的价值链分析及我国软件园区的发展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3-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63-66..

    分享
  • 后锐;张毕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知识密集服务业(KIBS)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探讨了KIBS在中小民营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后锐;张毕西.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小民营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67-68..

    分享
  • 张振刚;黄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硅谷的高技术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内部具有的自组织机制对其成功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系统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其自组织的一般前提条件,对于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自组织及新功能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硅谷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开放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建设国内高科技园区的相关建议。

    张振刚;黄丹. 论硅谷自组织的开放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69-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69-71..

    分享
  • 杨晓龙;刘希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当前石油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了影响石油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石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及建议。

    杨晓龙;刘希宋. 新时期中国石油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变化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72-73..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成德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蛙跳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和知识是公共品,其生产也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财政应在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应改革政府预算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加大R&D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

    成德宁. 公共财政政策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4-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74-76..

    分享
  • 郑文范;杨建军;钱丽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三项费用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配置科技资源的体现,其实质是追求科技部门利益最大化。公共科技财政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公共科技支出效益原则。从活动范围、R&D活动模式、增长机制、投入方式、课题制实施、间接科技投入、投入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预决算管理、科技经费的收付方式、科技投入效率10个方面指出了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模式和公共科技财政模式的区别。最后从明确分类标准、转变R&D投入模式、建立公共科技财政的稳定增长机制、改变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方式、完善课题制核算、增加政府的间接科技投入、加强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完善预决算管理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由政府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模式向公共科技财政模式路径转变的对策建议。

    郑文范;杨建军;钱丽丽. 我国科技投入从三项费用模式向公共科技财政模式转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77-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77-79..

    分享
  • 赵立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中复杂的权益关系需要法律调整。科技法的创新价值体现为通过公平配置权益,激发主体的创新热情,从而促进科技活动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赵立新. 科技法之创新价值刍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0-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80-82..

    分享
  • 陈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为此,需要在立法上考虑风险投资的特点并给予大力支持。需要借鉴海外立法的经验,确立有限合伙企业组织形式,并针对我国现行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在立法上作出完善。

    陈俊.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立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3-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83-85..

    分享
  • 李玉剑;宣国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标准与专利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GSM移动通讯标准为例,研究了标准与专利之间关系由冲突走向协调的演进过程,以及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otorola公司专利战略。

    李玉剑;宣国良. 技术标准化中的公司专利战略——以Motorola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6-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86-88..

    分享
  • 侯守礼;顾海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基因食品是否应当加贴特殊标签引起了各国政府、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的激烈争论,目前世界上有3种标签制度,即“不加贴标签”、“自愿加贴标签”以及“强制性加贴标签”。每种制度都有各自的支持理由,通过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模型,分析了在每种制度下,当转基因食品厂商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时,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并讨论了不同标签制度下消费者福利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侯守礼;顾海英. 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的消费者福利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89-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89-91..

    分享
  • 旷开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的获取是我国家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支撑,因此,探讨家族企业人力资源获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获取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并提出了家族企业摆脱人力资源获取制度安排路径依赖效应的对策。

    旷开源. 路径依赖与家族企业人力资源获取的制度安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92-94..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王震;冯英浚;李文明;马文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竞争环境下,组织结构设计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但其相关研究与应用却相对滞后,而且存在着较大偏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工作和能力的动态组织结构设计思想,该思想认为: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应以成熟、完善的管理因素为基础,按照不同行业特点及企业状况,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采用基于工作和能力的方法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工作。

    王震;冯英浚;李文明;马文东. 基于工作和能力的动态组织结构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95-97..

    分享
  • 李必强;郭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信息产业中移动数据应用业务的不同生产经营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即平台化生产经营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构建与运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必强;郭岭. 产业平台与平台化生产经营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98-100..

    分享
  • 宋英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明价值—知识网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发生的多起大规模并购行为的分析,对价值—知识网这种新的企业运营模式的协调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宋英华. 价值——知识网运营模式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01-102..

    分享
  • 曾小青;高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ERP生产计划不准确,在供应链上企业的计划协同性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它已不能适应企业信息集成的需求。高级计划系统(APS:AdvancedPlanningandScheduling)通过复杂而有效的算法可快速生成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可行最优(或近似最优)计划。介绍了APS的基本思路,并针对APS求解的困难,提出了协同制造网格(CMG:Col鄄laborativeManufacturingGrid)的概念,讨论了CMG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基于协同制造网格的高级计划系统的关键技术,指出CMG是解决目前ERP生产计划存在的问题、实现APS的重要方法。

    曾小青;高阳. ERP生产计划新思路——基于协同制造网格的高级计划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3-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03-105..

    分享
  • 肖丕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优势企业是我国的重要存量资产、就如何科学识别转型壁垒的性质和特殊性,如何有效测度壁垒的高低,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提高资本的流动性,盘活存量资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肖丕楚. 企业转型壁垒:识别、测度与应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6-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06-108..

    分享
  • 孙世敏;赵希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顾客生命周期价值和股东价值的概念,分析了顾客生命周期价值的构成及股东价值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概念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顾客生命周期价值与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

    孙世敏;赵希男. 顾客生命周期价值及其对股东价值的贡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09-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09-111..

    分享
  • 柯昌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混流生产排序是国际上制造业领域的热点问题。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及生产作业排队理论,建立了一种基于准时生产的同质产品的混流生产排序模型。研究结果认为,该模型将有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柯昌英. 基于JIT的一种混流生产排序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12-113..

    分享
  • 杨文瀚;王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激励企业经理提高企业信用的目的出发,构建了企业欧式信用激励期权模型,探讨了期权的定价问题,并给出算例说明。

    杨文瀚;王燕. 企业信用激励期权的定价及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4-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14-115..

    分享
  • 杜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再融资困难的问题,对风险投资再融资困难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有效合伙制能有效解决再融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公司制风险投资公司再融资问题的对策。

    杜沔.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再融资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5-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15-117..

    分享
  •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 沈步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霸权和工具理性的过分膨胀造成技术与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导致人性技术化的危险。应当深入理解技术的二重属性,重视技术的人的向度,促进技术人性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技术二重属性揭示中所蕴涵的社会技术的视角是技术人性化可能的现实路径。

    沈步珍. 技术单向度发展的反思与技术人性化的现实吁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18-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18-119..

    分享
  • 张宪涛;李荃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科学是否“价值中立”一直众说纷纭。究其原因,则在于对科学“价值中立”学说中的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属性存在严重分歧。通过辩证地分析有关科学“价值中立”学说的认识偏颇的一面和肯定其理论积极、正确的一面,为正确理解科学“价值中立”学说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张宪涛;李荃辉. 走出科学“价值中立”学说的误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0-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20-122..

    分享
  • 郑海平;鲁兴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未来高度不确定的因素和环境,家族企业决策者对开放企业股权所表现出的观望与等待是有价值的。借鉴现代金融市场上衍生金融产品的期权思想,首先建立一个生产函数,分析股权开放对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家族企业股权开放不可逆决策的随机微分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随机问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解,得出家族企业股权开放的最优时点和触发值,同时讨论了影响家族企业股权开放的若干因素。

    郑海平;鲁兴启. 家族企业股权开放中的等待现象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2-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22-124..

    分享
  • 晏双生;章仁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的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要么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统一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之中,要么将企业能力基础理论统一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之中。事实上,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体,二者的研究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为目标,在对立统一中逐渐深化;前者逐渐演进至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后者逐渐演进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在辨析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的同时,力求将上述理论的逻辑演进路径清晰地梳理出来,以期给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晏双生;章仁俊.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辨析及其逻辑演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5-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25-128..

    分享
  • 古继宝;谢瑜;操乐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司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一直是各界争论的话题。对社会责任的域值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分层,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最低标准,以便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承担相应层次的社会责任。

    古继宝;谢瑜;操乐玲. 公司社会责任的最低标准及整体域值范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29-130..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谢维竹;刘秋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以江苏省13家典型中外科技合作企业为样本,对中外科技合作模式进行量化指标的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技术辐射型中外科技合作模式为中外科技合作的最优模式。

    谢维竹;刘秋生. 中外科技合作模式评价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31-133..

    分享
  • 巩艳芬;李友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科技发展战略的规划越来越科学合理,所以,战略实施就成为能否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建立了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了模拟评价。

    巩艳芬;李友俊. 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理论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34-135..

    分享
  • 刘国武;陈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资本保值增值财务衡量目的出发,在分析知识资本保值增值财务衡量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资本保值增值财务衡量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其指标差异的分析方法,以评价知识资本保值增值水平和能力,为知识资本运营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刘国武;陈少华. 知识资本保值增值财务衡量指标体系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6-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36-138..

    分享
  • 李艳;成爱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影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定量的分析。

    李艳;成爱武.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39-140..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左雄辉;糜仲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概念格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分析了其系统构成,并详细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功能,最后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左雄辉;糜仲春. 概念格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41-142..

    分享
  • 侯祖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回顾了传统市场的分析手段,阐明了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市场必须采用新的分析方法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Internet下的电子商务市场关系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一步论述了在企业、消费者和政府3个对象及其所处的两类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所具有的特点。

    侯祖兵. 一种电子商务市场关系模型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3-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43-145..

    分享
  • 李卫东;徐晓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界定了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的含义,着重讨论了中国电子政务适合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的依据,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思路。

    李卫东;徐晓林. 论我国电子政务的跨越式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6-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46-147..

    分享
  • 龚志锋;范守文;李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代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构建了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层次结构,设计了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网络结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龚志锋;范守文;李刚. 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48-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48-149..

    分享
  • 袁碧玉;贺盛瑜;姚裕春;赵卓宁;孙燕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相互依赖的功能模块综合构成的,由于设计缺陷及功能满足需求增长的不适应性,导致系统不能实现其功能(即为失效)。运用重正化群方法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失效的临界条件,即求解各个功能子模块不能实现其功能的临界概率pc,当各个子模块的出错概率pc,则系统出现长程相关而失效。

    袁碧玉;贺盛瑜;姚裕春;赵卓宁;孙燕玲. 重正化群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失效临界条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0-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50-151..

    分享
  • 杨汉妮;张文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2-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组织策略及服务理念的比较和分析,从资源设置及服务理念等方面论述了两国国家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异同,指出面对不断扩大的数字化资源,研究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组织策略和服务理念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杨汉妮;张文霞. 中美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组织策略及服务理念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2-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52-154..

    分享
  • 人才与教育
  • 韩伯棠;朱美光;徐春杰;孙长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知识溢出理论,探讨了高新区内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同时,依据硅谷计算机科技人才流动模型,对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对策。

    韩伯棠;朱美光;徐春杰;孙长森. 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5-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55-157..

    分享
  • 李福柱;丁四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良好的科技人才环境,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资源的存量、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人才环境,改进经济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发挥科技人才的效用。

    李福柱;丁四保.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环境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58-1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58-159..

    分享
  • 王瑞文;王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认识客观世界运动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应该相互融合,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我国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融合对推动高校学术研究和培养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在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机制和管理办法,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融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王瑞文;王泓. 高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融合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0-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60-162..

    分享
  • 张妍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关于人力资本的界定缺乏完整性和合理性,而且对于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知识资本的区别也没有系统、完整、合理的解释。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张妍芬. 对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3-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63-165..

    分享
  • 谭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力争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强国。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缺少实质性优势,产业升级受到阻碍。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缺少掌握核心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我国打造世界制造强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如何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关键。

    谭冰. 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与我国人才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66-167..

    分享
  • 汤苏宁;孙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适应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汤苏宁;孙力. 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68-169..

    分享
  • 案例点评
  • 鄂越;诸叶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今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以小麦—玉米连作智能决策系统的成果转化为例,分别从技术创新,转化途径的合理选择及推广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鄂越;诸叶平.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与思考——以小麦—玉米连作智能决策系统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0-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70-172..

    分享
  • 廖鹏;邹礼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3-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通过对城市远郊区县的特点分析,依据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等,研究了城市远郊地区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

    廖鹏;邹礼瑞. 城市远郊区县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3-1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73-174..

    分享
  • 沈翠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5-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实施农业名牌战略,以特色资源为立足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好市场体系建设,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农产品创名牌,增强湖北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湖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措施。

    沈翠珍.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与湖北三农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5-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75-177..

    分享
  • 李琳;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8-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北京、苏州、西安3个高新区和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州市高新区和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福州高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应走内涵型、集约式的发展道路。

    李琳;朱斌. 福州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5): 178-1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5, 22(5): 178-18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