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4-06-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刘芳;李燕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企业获得机会利益、摄取参与竞争所需的各种资源、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对如何积聚企业的社会资本提出了几点建议。

    刘芳;李燕萍. 社会资本的创新功能及其积聚途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4-6..

    分享
  • 魏江;刘晓;陈志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是以集群学习为基础的,因而集群学习环境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提出了针对模型中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的集群学习环境优化对策,旨在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魏江;刘晓;陈志辉. 中小企业集群学习环境优化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7-9..

    分享
  • 毕克新;丁晓辉;张铁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浅析了工艺创新对提高制造业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发展的若干发展对策。

    毕克新;丁晓辉;张铁柱. 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0-12..

    分享
  • 朱朝晖;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化技术创新中的资源配置的特征和经验,分析了国际化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模式及其演化过程。

    朱朝晖;陈劲.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15..

    分享
  • 肖沛;黄培伦;林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知识的基础作用入手,结合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创新等理论,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模式和基于此系统的持续竞争优势模型,探讨了企业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整合资源和能力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肖沛;黄培伦;林山. 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组织持续竞争优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6-18..

    分享
  • 周和荣;李海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敏捷企业被认为是适应21世纪快速变化市场的企业模式。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知识成为其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成为其主要的管理方式。分析了敏捷企业知识管理的动因;阐述了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敏捷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机理:知识收益成n2倍递增、知识的使用成本成倍递减、知识使用的正反馈、高度的知识共享、高效的知识创造、高度的知识集成等机理。

    周和荣;李海婴. 敏捷企业知识管理的动因与机理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9-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9-21..

    分享
  • 陈延寿;肖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隐性知识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详细总结,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过程中可能的障碍及其对策。

    陈延寿;肖靖. 论企业隐性知识及其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2-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22-24..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秦德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分析了我国防洪减灾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法制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法律自身运行规律;执法、司法及监督;法律意识等方面,对我国防洪减灾法律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秦德智. 我国防洪减灾法律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5-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25-27..

    分享
  • 王小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应用等进行法律控制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探讨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基本原则、指导原则等几个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提出几点建议。

    王小军. 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28-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28-30..

    分享
  • 唐永忠;邵培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偶合环境侵害作为环境侵害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归责原则的取舍、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民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对我国偶合环境侵害的民事责任法律制度作了初步的探讨。

    唐永忠;邵培樟. 试论偶合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31-33..

    分享
  • 赵立军;王占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内涵和目前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经济、市场分配、行业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及实现途径。

    赵立军;王占歧. 浅析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完善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34-36..

    分享
  • 林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在于意识、人才等原因,而在于目前阶段技术创新投入的边际生产力较之要素投入、制度创新投入的边际生产力为低。大规模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充足要等到这样一个时点的到来:即技术创新投入的边际收益高于、至少是等于要素投入、制度创新投入的边际收益。通过选择比较收益较高的项目进行投资,企业实现了个体理性,但这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或者国家理性。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边际收益,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发生。

    林燕. 制度变迁、要素收益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缺失[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37-39..

    分享
  • 王德高;李剑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有效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德高;李剑波. 构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39-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39-41..

    分享
  • 方润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企业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和作用,分析了企业非正式制度下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氛围对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阐述了企业内部非官方活动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

    方润生. 企业非正式制度下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2-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42-44..

    分享
  • 柴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经济模型的演变过程,指出了它们在刻画现实经济运行时忽略制度这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的重大缺陷。最后,通过引进制度参数,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改,对用模型来刻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柴华. 从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5-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45-47..

    分享
  • 刘红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司所有权的核心是股东收益权,分为私人所有权和共同所有权;控制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能力,主要有经理的经营控制权和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状态,故应根据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的状态、公司技术特征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来设计合理的治理机制以激励和约束控制权主体,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

    刘红娟. 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47-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47-49..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王枫云;刘龙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顺应行政民主化、法治化的时代潮流,在现代科技行政管理中,非强制性的行政方式被广泛运用,而行政指导即是一种颇具特色的非强制性行政方式。从几个方面对科技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指导展开了研究,首先指出科技行政管理中行政指导的产生背景及其功能,接着阐明其主要类别,最后对我国科技行政管理中行政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王枫云;刘龙伏. 科技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指导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0-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50-52..

    分享
  • 王干;徐江桥;万志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制体系;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增强企业转化主体的技术素质;加快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配套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各自应有的作用。

    王干;徐江桥;万志前. 论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53-54..

    分享
  • 吴彤雕;王晖;周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经济学专业化与管理学专业化的异同,从管理的角度,认为企业专业化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涵:①产品、服务的技术水平;②产品、服务的技术独特性;③产品、服务的技术市场认同度;④企业的内部协同和外部适应,并认为专业化思想更表现为企业对比较优势的追求和延续。

    吴彤雕;王晖;周平. 企业专业化的管理学内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5-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55-56..

    分享
  • 房丽娜;侯锡林;徐少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应用信息理论与方法来定义组合投资风险度,计算出组合投资的净现值率;利用遗传算法的思想,对投资方案进行寻优,并给出了相关的遗传算法和应用方案。

    房丽娜;侯锡林;徐少川.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合投资项目风险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7-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57-59..

    分享
  • 刘明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介绍实物期权理论,概括了实物期权当前的工具性应用,指出并分析了实物期权的管理思维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刘明霞. 实物期权理论及其管理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59-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59-61..

    分享
  • 胥朝阳;周婉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并购可分为并购准备、并购谈判交易和并购整合3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并购风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诱因。可以此为依据构建并购风险分段识别流程图,从并购战略、并购策略和控制方式等多角度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系统控制。

    胥朝阳;周婉怡. 企业并购风险的分段识别与系统控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2-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62-64..

    分享
  • 贺盛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物流联盟、学习机制的概念及重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学习理论、学习机制在建立物流联盟伙伴合作关系中的作用及措施。

    贺盛瑜. 学习机制与物流联盟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65-66..

    分享
  • 西凤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企业库存资金占用问题,进行了企业内部分析、经济订购批量控制分析和库存物资需要量及购置价格变动条件下的敏感性分析。

    西凤茹. 企业库存资金占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67-68..

    分享
  • 王战平;柯青;李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信息学的角度对沟通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沟通的产生、沟通过程的实质、沟通的障碍和沟通的目的4个方面,由此得出结论:信息学是沟通的理论基石,而沟通是信息学的相关知识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应用。

    王战平;柯青;李斌. 沟通中的信息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69-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69-70..

    分享
  • 梅士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镇企业在就业方面存在着资金短缺、布局分散、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针对乡镇企业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应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农村就业:努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梅士建. 关于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就业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71-72..

    分享
  • 张朗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为此,高校要通过建立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推行创新型教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张朗山. 关于高校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73-74..

    分享
  • 赵鹏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厂,并把汽车的核心专利技术作为扩大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中的利器加以实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汽车专利技术战中,我国的汽车工业将如何应对?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的分析,借鉴跨国汽车公司的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

    赵鹏飞. 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5-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75-77..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戴冬秀;李睿;宋化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克莱茵(Kline)和罗森伯格(Rosenberg)所提出的创新链式模型,从技术积累、R&D投入、生产消化新技术、销售新产品能力等4个方面选取了10项指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指数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估,经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戴冬秀;李睿;宋化民. 基于链式模型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78-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78-79..

    分享
  • 王宗军;冯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国内外风险投资创投项目评价指标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各国的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主要都是基于管理团队、市场、产品和财务特性等方面,其中企业家才能又是最重要的指标。然而在具体指标的使用上,以往研究均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考虑.着重探讨在中国进行创业投资评价时应考虑的一些特殊问题。

    王宗军;冯娟. 创投项目评价指标研究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0-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80-82..

    分享
  • 程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选择是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决策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对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微观因素与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适宜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对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投资收益或锁定投资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程静. 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3-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83-85..

    分享
  • 朱利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均值(expectedvalue)—方差模型(variance)(亦简称E—V模型),提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应用拉格朗日(Lagrange)乘数法求解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科学评价、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提供了依据。

    朱利民.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E—V模型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6-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86-88..

    分享
  • 李平;顾新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CM模式的特点和招标评标指标设计的一般原则,建立了CM招标评标指标体系;应用Yuan模糊集排序方法,对解决CM综合指标值相近的承包商排序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平;顾新一. CM招标评标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89-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89-91..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严奉宪;高思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探讨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严奉宪;高思新.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92-94..

    分享
  • 李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已越拉越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建立和巩固东部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的横向联系,对促进两类地区的发展和加强区域经济的协调,逐步缩小差距,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分析对口支援及经济技术协作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东部地区进一步搞好对口支援的着力点及西部地区的应对措施。

    李彦军. 东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95-97..

    分享
  • 廖远涛;彭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大开发其实就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因此必须有效、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多种资源。资源自身的配置与其它资源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因此,要实现多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在此基础上,整合好各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克服单一资源开发型战略的不足,最终实现西部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

    廖远涛;彭丹. 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多资源的合理配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97-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97-99..

    分享
  • 杨郁梅;陈家祥;朱庆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兴起的背景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战略规划、一体化集约开发及提升创新能力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杨郁梅;陈家祥;朱庆华. 我国化工园区发展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0-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00-102..

    分享
  • 左相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烟草产业企业规模结构随产业成长过程而演进的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了烟草产业企业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烟草产业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中国烟草产业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左相国. 中国烟草产业成长过程与企业规模结构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3-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03-105..

    分享
  • 李勇;黎苑楚;金福平;陈水清;彭于福;赵庆厚;陆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区“一圈二带”的特色主导产业进行了评价与产业布局研究。

    李勇;黎苑楚;金福平;陈水清;彭于福;赵庆厚;陆健华. 湖北高新技术发展区“一圈二带”特色主导产业评价与布局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6-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06-108..

    分享
  • 邓文胜;甘德安;关泽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武汉市近10年来的现状资料,分析了武汉市域城市化发展过程,并利用灰色模型对未来10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以反映武汉市城市化的动态过程。

    邓文胜;甘德安;关泽群. 武汉市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与灰色预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09-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09-111..

    分享
  • 阎铭;谢科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武汉市汉阳地区六大湖(月湖、南太子湖、三角湖、龙阳湖、墨水湖、莲花湖)的污染现状及现行治污体制的调研分析,并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武汉市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及相关管理对策。

    阎铭;谢科范. 汉阳地区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1-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11-113..

    分享
  • 束锡红;刘光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指出区域创新是宁夏经济核心区的理论基础,继而探讨了核心区研究在经济理论中的定位、宁夏经济核心区的现状与发展的可能性及区域创新与核心区政策目标的实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区域创新与经济核心区建设的基本政策建议。

    束锡红;刘光宁. 区域创新与宁夏经济核心区的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4-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14-116..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王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空间集聚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首先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中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特点对企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其次提出了划分中国企业集群类型的意义,最后对中国企业集群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路。

    王磊. 论我国企业集群类型的划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17-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17-119..

    分享
  • 周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冲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传统视域中,企业冲突被看作是破坏性的,应当予以避免与消除;但是在现代视域中,恰当与适度的冲突是企业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企业管理者应该树立建设性冲突理念,并采取建设性策略以有效激发企业中的冲突。

    周勇. 论建设性视野中的企业冲突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0-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20-121..

    分享
  • 邓泽宏;董丽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台湾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支持体系方面的成功作法,为湖北省的中小企业家及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启示,以期加快湖北省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邓泽宏;董丽丽. 关于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几点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2-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22-124..

    分享
  • 徐顽强;陈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挑战,从人才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急需中药栽培与炮制人才、中药研发人才、中药生产与管理人才以及中药外贸与营销人才。

    徐顽强;陈兵.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人才需求结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5-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25-127..

    分享
  • 严新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比较中外券商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证券公司要进行制度创新,克服自身的竞争实力缺陷,并从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业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建议与设想。

    严新忠. 基于竞争实力缺陷的我国证券业创新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28-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28-129..

    分享
  • 范旭;方一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经历了一个技术创新宏观界面的扩展过程:1985年之前政府是高校参与技术创新合作的唯一界面;到1990年代初,高校技术创新界面开始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以技术市场交易为纽带、以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为纽带的新型界面;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体系。高校技术创新的界面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技术创新的绩效,技术创新界面的扩展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范旭;方一兵. 我国高校技术创新界面演变的三个阶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0-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0-131..

    分享
  • 邵丹;杨俊;徐中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客户满意度是评估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服务的一系列特性,即使是最优秀的服务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服务质量失误。深入探讨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有利于服务提供者了解客户对企业不同的服务失误处理方式的反应,进而帮助管理者设计更有效、更合适的服务失误处理方案。

    邵丹;杨俊;徐中和. 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2-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2-134..

    分享
  • 詹一虹;王战平;冯兴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个体价值与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成本和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满意程度的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的配置情况,并给出成本、效益模式。

    詹一虹;王战平;冯兴亚. 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4-135..

    分享
  • 赵银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新产品开发策略定位、新产品开发组织结构安排和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3个层次讨论了产品开发的成功之道。

    赵银德. 新产品开发的新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6-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6-137..

    分享
  • 张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新世纪营销理论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当前营销本质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应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为营销理论的发展及运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张学. 营销突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38-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38-139..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唐晓波;胡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外国家信息安全现状、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严峻性,从战略上提出了以发展国家信息安全产业推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目标与措施。

    唐晓波;胡琛.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0-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40-142..

    分享
  • 彭晖;张秦;李明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个基本的结构分析模型,从企业内部、国内和国际三方面研究了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并根据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系统,得出的结论为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国内环境的有关因素从现阶段看是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扩散的,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会有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扩散的经济环境。

    彭晖;张秦;李明轩. 我国电子商务扩散的经济环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3-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43-145..

    分享
  • 董新平;叶彩鸿;黎苑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EC网络运作模型,就是对企业EC网络运行过程的高层模块化抽象。根据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企业EC有两种不同的网络运作模型:盟主型企业EC网络运作模型与自组织型企业EC网络运作模型。不同的运用模型,其内涵、构成、特征及适合的企业不同。

    董新平;叶彩鸿;黎苑楚. 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运作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6-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46-148..

    分享
  • 张洪石;陈劲;付玉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8-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大量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完成,对信息系统工程进行监理是信息化发展的制度保障。论述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信息化监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提出了我国应该汲取的经验。

    张洪石;陈劲;付玉秀. 国际组织、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48-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48-151..

    分享
  • 陈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据库的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世界继计算机程序之后面临的又一新课题。在阐述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就国内外数据库进行版权保护和特别保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就数据库的保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陈军. 国内外数据库保护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52-153..

    分享
  • 郝增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软件版权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势必给教育信息化和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损失。从3个方面指出了解决教育软件版权危机的出路。

    郝增明. 教育信息化面临的软件版权危机及出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54-155..

    分享
  • 案例点评
  • 王启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理论及其判断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因素分析,认为:1994~2000年,在苏南和苏中内部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工业化水平和投资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采用针对落后地区的倾斜发展政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王启仿. 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6-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56-158..

    分享
  • 万希宁;陈金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我国企业选择长期筹资方式的基本原则,并对中外长期筹资资本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海南航空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长期筹资策略的现实选择问题。

    万希宁;陈金桥. 从海航的融资实践看企业长期筹资策略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58-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58-160..

    分享
  • 探索与争鸣
  • 唐本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论,分析了自然资源价格的构成因素。针对由于忽视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唐本佑. 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1-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61-163..

    分享
  • 王艳;王浣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寻租现象,并通过建立单阶段和重复阶段博弈的寻租模型,提出减少或制止寻租的发生可以采取减少租源、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适当提高政府官员的工资、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等措施来实现。

    王艳;王浣尘. 政府投资项目中寻租活动的经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64-165..

    分享
  • 刘强;赵国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热力学定律,探讨了社会组织的热力学特征及其机理,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组织保持有序的充分必要条件。

    刘强;赵国求. 组织原理探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66-167..

    分享
  • 综述
  • 杨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8-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在整理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经济文化背景影响员工激励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对国内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实证分析了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并对国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实证模型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比分析了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管理中外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春华. 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6): 168-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6): 168-170..

    分享